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李家小劇場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由趙毅出演的李衛可謂是可圈可點。

    劇中雍正下江南賑災時,李衛還是叫花子,但是被慧眼識才的雍正收為手下,帶回北京,開始李衛只是雍正府中的奴才,在相處過程中雍正越來越喜歡李衛辦事的能力等等各方面,先是安排當了縣令,四阿哥登基後,當了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慢慢成為雍正心腹,最後是封疆大吏。

    歷史上李衛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但是斗大字不識一個,官位也是花錢捐來的。不談論歷史,我們就劇中的李衛來點評刻畫這個角色。

    首先、李衛大字不識幾個,但比起舞文弄墨的高材生,他的辦事能力更強,頭腦也更加靈活,當年在雍王府,李衛已經展示出過人的本領,其它奴才辦不成的事情,李衛就能搞定。後來外放當縣令,李衛也沒讓四爺失望。盯住年羹堯,都辦得恰到好處。

    其次、除李衛的機智和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李衛對雍正是絕對的忠心,李衛帶老婆孩子回京看望主子,很遠就下車步行,連忙小步快跑,大老遠就主子前、主子後的叫,表現得對主子十分重視,還給兒子起名叫“李忠四爺”,表示要世世代代忠心四爺,讓雍正高興得合不攏嘴,聽著很搞笑。和年羹堯回京“百官跪迎”,在御前手下將領“只知軍令不知皇上”形成鮮明對比,後果可想而知。

    在雍正府中回憶過往的點滴,和翠兒偷情,刺死年羹堯、處置曾靜等等,李衛都是動了真情,展示了真性情和耿耿忠心。另外,劇中還透露他從不納妾,不忘貧賤出身,雖然有與歌姬私通的情節,但仍然不能磨滅他的可愛形象,而且李衛是劇中唯一出場帶背景音樂的人。

    所以,李衛這個角色深受大家喜愛。出身貧寒的人,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晉升提高自己,對於當初提攜自己的人知感恩,懂回報,這也是一門職場學問。

  • 2 # 蘋果姐的音樂小屋

    《雍正王朝》中有個人雖然不是最重要的角色,卻讓人十分喜愛,後來專門以他為主角請原班人馬又拍了一部電視劇,他就是李衛。

    劇中的李衛是一個小叫花子出身,大字不識幾個,由於偶然的機會被當時在外辦差的四阿哥胤禛看中,帶回北京,一開始只是雍王府的一個小奴才,但越來越被四阿哥喜歡,先是當了縣令,在四阿哥登基後,先後當了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成了一名至關重要的封疆大吏。

    歷史上李衛也是一位名臣,做過不少事情,但並不是叫花子出身,而是富二代,但是不識字是真的,因為最初是花錢捐來的官。先不談歷史,就說劇中刻畫的這個角色。

    李衛第一次給他大量戲份是在四阿哥讓他到萬永當鋪賣假當的時候。他一出場,就有他的專屬背景音樂,和抖機靈、耍聰明的人設很相符。他整個表演非常自然,學著山西口音,和老闆一邊聊天一邊砍價,前前後後都編的很圓,讓觀眾發現,這個身材小小的傢伙還是很有一股子聰明勁的,日後必堪大用。

    果然,李衛的第二場戲表演得依舊很出色。那是雍正登基後,出現了科場舞弊案。副主考李紱到處搬救兵,三阿哥建議他找李衛,他自己是個飽學之士,自然對李衛這種文盲很不屑,不太情願、一臉驕傲地去找李衛,沒想到李衛一下子就點出他的思路有問題,讓他慚愧不已。隨後,李衛立即帶兵到了考場,又用機智的辦法查出了一批作弊的考生,整個過程思路清晰、排程有序,面對正主考張廷璐不卑不亢,再次展示出他的非凡能力。

    要說前兩次都是小把戲,第三次是非常重要的。李衛當上江蘇巡撫後,奉旨試行攤丁入畝的新政。新政一推出,因為觸及了鄉紳地主的利益,自然是遇到了很大的阻礙,手下年羹堯舉薦的黃倫帶頭跟他對著幹,他先是很生氣,但很快就冷靜下來,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藉故將黃倫支走,然後偷偷地將黃倫辦過的案子一一查過,發現了一樁冤案。他親自到牢裡找到含冤的劉王氏,鼓勵她翻案叫冤。然後,他公開審理了這個案子,揭露了黃倫勾結程森草菅人命、姦淫婦女的犯罪事實,將黃倫罷官免職。帶頭的一倒下,其他人見識到了李衛的厲害,紛紛表示願意配合實行攤丁入畝。李衛還用“接地氣”的辦法出告示,讓老百姓理解攤丁入畝的意思,讓新政得以順利推行。

    除了幾場大戲展示出李衛的機智和能力外,還有幾場戲展示了他懂事、乖巧、忠心的特點,一是帶老婆孩子回京看望主子,很遠就下車步行,還給兒子起名叫“李忠四爺”,聽著很搞笑,但是和年羹堯回京“百官跪迎”,見皇上還高坐於馬上,手下將領“只知軍令不知皇上”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二人截然相反的結局。二是和翠兒偷情、在雍王府回憶往事、刺死年羹堯、處置曾靜的幾段,李衛都是動了真情,展示了真性情和耿耿忠心。另外,劇中還透露他從不納妾,不忘貧賤出身,雖然有與歌姬私通的情節,但仍然不能磨滅他的可愛形象。

    所以,李衛這個角色深受大家喜愛也是很有道理的。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出身貧寒的人,一部分人因此而自卑、內向、敏感,成為阻礙自己進步的絆腳石,但如果和李衛這樣,把出身變為激勵自己奮進的動力,自信Sunny地面對生活,對提攜自己的人知感恩,知進退,也可能獲得人生的成功。

  • 3 # 炒米視角

    就電視劇《雍正王朝》論李衛,可以稱之為:”小叫花子的奮鬥史!”

    李衛和高福是雍正和十三爺在去江南“籌賑”的路上撿回來的兩個小叫花子。但當時撿回來的是兩個小叫花子,一個命喪黃泉,一個最終成為封疆大吏。命運殊途,源於李衛擁有這麼幾個”法寶”。

    第一,堅定不移的立場。

    從他跟著雍正進入潛邸的那一刻,他就死心塌地跟著雍正,在奪嫡期間,雍正時起時落,底下具體辦事的人,唯有李衛沒有三心二意,沒有瞻前顧後。所以得到雍正的信任。

    年羹堯放任四川之後,江夏鎮一案,那小算盤,打得噼裡啪啦。回京述職,走張廷玉的門子,拜八王的碼頭,自以為閃轉騰挪,神鬼不知。卻不曾想,被雍正清清楚楚看在眼裡,然後直指,你頭上的那片雲是我胤慎!

    而高福因為思維惰性,被八王府的人下了套,之後他不是想方設法自救,而是隨波逐流,任人擺佈。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第二,敏銳的分析判斷能力。

    其實李衛在這一點上的“靈性”,從一出場就展現無疑了。和高福一起討飯的時候,他立刻就發現了那兩個北方口音的人身份不一般,這兩人將會是他命運的轉折點,而高福只懂得裝裝屍體。

    在雍王府髒活做多了之後,特別是裝敗家子到當鋪下套,京城是不能再呆了,感覺越來越不安全,因為如果沒有合適理由和利用價值,他的結果就會和高福一樣。而他的理由是和翠兒偷情,利用價值是監視年羹堯。所以知年羹堯受任四川總督節制西北時,他知道離開雍王府的機會來了,他和翠兒偷情,那麼多年,不早不晚,偏偏等到年羹堯回來才東窗事發,如果說巧合,那也只能說上天註定。

    第三,善於抓重點,不受形式的約束。”野路子,辦正事”。

    李衛利用自己文盲的身份,有利地直擊要害,雷厲風行,果斷措施,有一般人無法達到的辦事能力。所謂會站隊,會巴結,但是沒有真本事,一樣要完蛋。而李衛在辦事能力上,連凌煙閣名臣們都自嘆不如。

    去當鋪下套如此,自己扮作一個敗家子,毫無破綻;去江蘇任上推行新政,如何抓住當地官員七寸,讓他們主動配合自己搞新政,手段老辣,效果明顯;科考舞弊案,直接帶兵搜考場。這些事換別人都會受各種條條框框約束,而無法做成,唯獨李衛橫下一條心,反正我是文盲,我啥都不懂啥都不怕!

    第四,馬屁拍得恰到好處。

    怕馬屁大多數人都會,但是度很難把握。李衛天生就會,而且拿捏得當。最典型的便是脫了官服下獄去揍曾靜。這種馬屁換到哪個主子都會受用得不行。啥叫貼心,這就叫貼心啊!雖然雍正表面會責罰李衛,說他一個封疆大吏,不注重形象,罰俸。但內心裡還是歡喜的,以後機會更是大把的。

    很多人都認為李衛之所以官運亨通,是因為李衛站隊站對了。甚至背後罵他是雍正的一條狗。殊不知,站隊對了的人很多,如年羹堯,如隆科多。但下場遠遠不及李衛和田文鏡?為何?因為他們在士紳的眼裡是雍正的狗,而卻是真心實意地去替老百姓辦了非常多的實事。

  • 4 # 燦燦公子

    (不是歷史)

    雍正和李衛的關係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衛跟雍正是一對好搭檔,雍正的命令,李衛都是堅決執行,李衛從一個乞丐成長為封疆大吏,不僅靠的是雍正的器重,還有就是李衛自身的能力。

    就連雍正的對手老八都在誇獎李衛,說李衛硬是從一個乞丐被老四調教成了一個厲害的角色,嘆息自己用的人能力都不如李衛。 同時君臣的關係也是不一般,李衛在雍正面都是自稱狗兒,甚至李衛去青樓消遣,還讓雍正提提隱瞞,雖然雍正沒有撒謊,但是可見君臣二人關係不一般。

    李衛能夠得到雍正恩寵,就靠四個字“換位思考”

    作為下屬,李衛特別能夠深入到領導內心,用換位思考的思維,理解領導的難處,從而得到雍正的認可。

    1.李衛看到雍正每天為國事操勞,飯量很小,每頓吃一小碗米飯的時候,不僅淚流滿面,這一尋常的情節,雍正卻大受感動,身邊有那麼多伺候自己的人,誰能這麼細心而且能說出這樣的話,越是最普通的話越是在這裡適用。2.李衛有個兒子,取名就叫“李忠四爺”,李衛具有超前意識,那個時候就取了四個字的名字,當時雍正正處在地位不穩固的時期,被朋黨所困擾,他需要忠臣,李衛把自己兒子的名字都是忠於四爺了,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3.雍正要推行新政,李衛是堅決執行,不管是用武力鎮壓,還是把新政編成快板,讓乞丐傳唱,都是不遺餘力的貫徹執行新政。4.當年西北軍費緊張,國庫空虛,為了解決領導的煩惱,李衛主動承擔抄家的惡名,把江南富商的的家資查抄之後補貼西北的軍費,這時候幫助年羹堯是看在雍正的心思之上。

    5.等到雍正討厭年羹堯,想要整治他一番的時候,李衛給雍正說出了“帝出三江口”的民謠。這都是站在領導的立場上面考慮問題。李衛受到雍正的器重,官做的那麼大,不僅是靠個人能力,還有一點就是“換位思考”,為領導分憂。

  • 5 # 軍緣鑫播客

    雍正用人的三個標準,第一夠忠誠,第二能辦差,第三敢扛事。下面,分別舉證說明。

    1.夠忠誠。

    這個標準是每個皇帝都最關注的,但是對於忠誠度發生變化的,處理方式有所不同。而雍正的方式,就是消滅。

    就拿李衛和年羹堯來說,他們都是雍正的潛邸奴才,忠誠度本該是滿分。

    但是年羹堯隨著官場歷練,有了一山還看一山高的想法,時不時腳踏兩隻船,忠誠度逐漸下滑。這是雍正最不能接受的,也註定年大將軍的結局。

    李衛就不一樣了,早請示晚彙報制度落實非常好,馬屁拍的不妙,卻總能拍在癢癢上,雍正自然寄予厚望。

    2.能辦差。

    雍正不喜歡愚忠的人,也就是不納庸才。所以,能成為他的鐵桿,第二個必要條件就是能辦差事,對得起崗位和工資。

    李衛雖然真才實學不入流,但是對雍正交辦的差事非常敬業,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完成。這樣的馬仔,雍正當然喜歡。

    孫嘉誠就不一樣了,他對雍正也忠誠,敢於說別人不敢說的話。但是,這樣的人辦不了差,屬於雞肋型的官員,於是被雍正扔到西北大營,成為了老年的刀下鬼,也成為殺年羹堯的又一罪證。

    3.敢扛事。

    所謂患難見真心,真正的忠誠和能力,需要用危難來檢驗。

    這方面,李衛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比較能扛事的人是張廷玉,所以,張中堂成為配享滿清宗廟唯一漢臣。不為別的,在八爺黨陰謀政變的時候,是張廷玉第一個站出來扛事,為雍正講話,化解了這場危機。

    田文鏡也敢扛事,而且天不怕地不怕,所以,雍正也是特別厚愛。可惜,田文鏡身體不好病死了,要不然也可以登閣入相。

    還有一個比張廷玉和田文鏡更忠誠更有能耐更能扛事的人,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失去胤祥,雍正猶如斷了一臂,損失重大,也是心痛萬分。

  • 6 # 達摩說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衛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的出現,總能給嚴肅緊張的劇情平添一抹滑稽歡快的底色,還不忘配合著他的那首專屬出場音樂。

    但如果我們拋開這些表面的滑稽歡快,深入去看李衛這個角色,我們會發現,這個眾人眼中的奴才,雍正口中的“狗兒”,著實不簡單、不尋常!

    第一,李衛最大的品質:忠誠

    當李衛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李忠四爺”時,胤禛嘴上說著“意思倒不錯,就是太拗口”,心裡說不定早就樂開了花。

    李衛明白,四爺就是他的一棵大樹,而他是四爺枝葉,他必須緊靠大樹,不存任何私心,一心一意為主子辦差做事,才能有好的前程。

    跟他一起進府的高福經受不住失落和誘惑,一步走錯,最終遺恨終生。雖值得同情,但也是不夠忠誠,才造成了他的悲劇。

    年羹堯一升官,就冒出了非分之想,不僅傍著四爺,還琢磨著攀八爺的高枝。後來西北打了勝仗,更是結黨營私,權勢熏天。

    但李衛就是緊靠著胤禛,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他只明白一點,那就是要聽主子的,為主子辦事,誰給主子惹麻煩,他都不答應,誰惹主子不開心,他就要咬死誰。

    比如恩科洩題案,大家都不敢管,是因為大家都有私心,怕自己沒管好沒管對,於自己的前程有影響。但李衛就不怕,他只知道主子佈置這場會試已經好久了,就為了為國選拔幾個人才,現在有人竟敢洩露考題,給主子惹事,那他絕不答應,所以連想都不想,就出親兵搜查考場。

    再比如他就曾闖到刑部去,把狂悖不堪的曾靜狠狠揍了一頓,這份護主之心,胤禛看了不定有多開心呢,所以只對他示以小懲。

    皇帝最喜歡忠誠的臣子,這點到什麼時候都不2會變。

    第二,李衛最大的能耐:權變

    光是忠誠還不行,皇帝提拔一個人的最大標準應該是能辦實事。那些只會說空話而不辦事的人固然得不到提拔,而那些只會一心辦事卻不懂權變的“一根筋”也容易給皇上惹禍。

    田文鏡就是這種“一根筋”的典型例子。

    他要忠心有忠心,要能力有能力,但就是缺乏權變,不會靈活處事。追比國庫欠款時,他辦事情操切,最後逼死了魏東亭,惹惱了十爺,一大堆老臣跑到康熙那裡喊冤叫屈。後來他任河南巡撫,試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逼著士紳冒雨修河堤,搞得河南生員罷考,天怒人怨,不僅自己遭到言官彈劾,還連帶著雍正也要被臣子攻訐。

    但反觀李衛呢,主子讓辦的差,不打折扣完成任務不說,而且懂得機靈權變,面對阻力不是硬碰硬,而是繞開阻力,尋找其他辦法,最終達到目的。在江蘇,李衛推行攤丁入畝,遭到江蘇士紳官員的反對。於是,他先是示弱,表示這事先不辦,然後找準了領頭人黃倫,並利用一件冤案將其扳倒,逼迫江蘇士紳同意了攤丁入畝的建議。在推行攤丁入畝的過程中,為爭得小民百姓的支援,他將新政的內容用蓮花落的形式唱出去,使得不認字的貧民大眾也能瞭解新政措施,有助於政策的推進。

    李衛就這樣靠著自己機靈權變的腦袋瓜逐步走上高位,成為萬眾矚目的封疆大吏。

    第三,李衛最大的心機:會說話

    別看李衛是個叫花子出身,既沒讀過書也不認識字,但他說起話來就是那麼妥帖得體。搞政治,明槍暗箭太多,往往一句話沒說好,小命就沒了,一個人仕途的好壞跟他的說話藝術有很大關係。在這方面,李衛絕對是典範。

    比如當弘時刺殺弘曆失敗後,雍正頗有些拿不定主意,隨口問李衛應該怎麼辦。李衛一方面表示,皇家的私事實在沒法說,另一方面又藉著曾靜案,向雍正透露道:“聖祖爺千般都好,但就是太仁慈,明知道八爺他們心術不正,還一個個親王貝勒的加封,把這些難題都留給主子了。”

    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你想想現在八爺是怎麼對你的,你就可以想到以後弘時是如何對待弘曆的,所以必須下定決心除掉弘時。

    於是,李衛利用自己高超的說話藝術,在不動聲色間替雍正拿了關鍵的主意,但又沒有一句話是在妄議皇室繼承,既保全了自己,又是實實在在地在為雍正分憂。

    當然,也有人說李衛是個不想當人想當狗的死奴才、賤骨頭,是封建思想的集中體現。這也得分兩方面說:

    第一,你不能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要求古人,即便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只願意當奴才不願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呢?

    第二,李衛遇上了水災,和高福一起乞討,想湊錢把翠兒贖出來。正巧碰到胤禛,胤禛不僅收留了他們,還給他們吃穿,讓他們能夠好好地活著。換了你,如果遇到生命和尊嚴之間的選擇,你也未必會不要命。更何況,胤禛給了李衛一條活路,那就是李衛的恩人。李衛一輩子知恩圖報,這又有什麼錯呢?

  • 7 # 紅雨說歷史

    《雍正王朝》中雍親王府潛邸的奴才發展最好的就是李衛了,黃河發大水胤禛賑災隨手撿回來的叫花子,誰能想最後成了封疆大吏,雍正的左膀右臂,兩江總督朝廷,這可是朝廷從一品大員。李衛可以說是《雍正王朝》裡邊一等一的聰明的人和衷心的。

    李衛對雍正死心塌地衷心,貼心貼肺的辦事兒。他不像年羹堯好大喜功,也沒有坎兒的鬱結於心,矛盾前行,更不像田文鏡那般直來直去,得罪不少人。他叫“狗兒”,或許生來就命硬,生來就有一顆忠心事主的心。當他知道年羹堯在西北的所作所為,他絲毫沒有因為年羹堯是他當初的救命恩人而怎麼樣。反而第一個就支援雍正革了年羹堯的職位。雍正賜死年羹堯,他毫不猶豫就帶兵去了,駁斥翠兒上書救年羹堯是婦人之見。

    雍正派李衛到江蘇實行攤丁入畝,面對當地一眾地方官阻撓。李衛任用乞丐進行街頭宣傳,將難懂政策編成通俗小曲,給大眾普及。有了民心後,李衛著手處理官員,他翻出誤判的陳條舊案,為百姓伸了冤屈,並且整倒了絆腳石,即使是年羹堯推薦的官員,他也毫不猶豫,不留情面,他的心裡只有主子,只有雍正。

    李衛敢作敢當敢闖,只要是對雍正有利他什麼都敢幹。科考舞弊案李紱求助無門,李衛帶著兵就去把考場給包圍查處了帶小抄的考生。八爺門生遍佈,都感慨不如一個沒讀過書的李衛。李衛一心為雍正辦事,為百姓辦事,所以他有恃無恐,雍正就是他最大的後臺。

    李衛懂得進退,雍正問他誰最適合當大將軍王的時候,李衛推薦了十三爺,但他又說了皇上離不開十三爺,所以推薦年羹堯,卻說這是鄔先生教他的主意。三阿哥弘時派人暗殺四阿哥,雍正問他如何處理,李衛撲通一跪,主子很多事我都能幫您出主意,唯獨這件事奴才實在不知。李衛清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該說,懂得進,又知道什麼時候收。

    李衛情商極高,感情牌打的好。曾靜罵了雍正,他直接脫下官服到牢裡邊打了曾靜。李衛回京看到雍正第一眼,馬上留下眼淚,主子您怎麼瘦成這樣了。雍正去江蘇看他,他下妓院被翠兒和雍正抓了小辮。李衛直接讓雍正幫他保密,李衛主動暴露自己的缺點,表明自己在主子面前就是透明人一個,優點缺點您都知道。即使去賜死年羹堯的時候,他記得恩情,鞠躬將聖旨遞給了年羹堯而不讓年羹堯跪接,並且帶了翠兒親手做的小菜。

    所以說李衛是一位聰慧衷心,情商極高,敢衝鋒,懂進退的聰明人

  • 8 # 皮上冰

    李衛是雍正時期的名臣,和鄂爾泰、田文鏡並稱為雍正朝的"模範三督撫"。

    李衛的文化程度低,不認識幾個字,康熙五十六年捐資入仕,做了兵部員外郎,兩年後升為戶部郎中。他雖然沒什麼文化,人卻十分聰明,在處理奏摺檔案時,手底下人讀給他聽,他當場口述修改,往往能切中要害,以至於"雖儒者文吏,皆心折駭伏,以為天授",對他十分佩服。李衛的一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從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浙江總督一路做到直隸總督等要職,可謂風生水起,官運亨通,李衛為官精明強幹,不畏強權,但他性格上的不足也使他飽受爭議,以至在雍正皇帝去世後陷入孤立。

    李衛當官並非透過正常的科舉途徑,而是花錢買了個監生,由此當了官,他在為官期間,不畏強權,勇於任事,做出了許多成績,深受百姓愛戴,更為雍正帝所倚重,成為雍正寵信的肱股之臣。

    李衛的不畏強權,在他還是小吏的時候就有所表現。他在任戶部郎中,負責錢糧收繳工作時,有一位親王分管戶部,要求他每收一千兩錢糧就多收10兩作為庫平銀,這是擺明的收黑錢以入私囊,李衛堅決反對,親王卻執意要收,李衛多次勸阻無效後,乾脆把銀櫃搬到廊下,上面寫著某某親王的盈餘,指明是非法收入,嚇得該親王立即下令停止收庫平銀。李衛的名聲由此傳開了,還得到怡親王胤祥的推薦,升為雲南鹽驛道。

    李衛在雍正初年出任雲南鹽驛道,其實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當時的鹽政弊病嚴重,尤以雲南為甚,當時雲南的井鹽由官府掌控,官運官賣,許多官吏趁機大撈一筆,導致了國家鹽稅的虧空和百姓吃鹽的困難。李衛上任後,大刀闊斧,採取了招商行鹽、降價撥銷、追補鹽課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改革了雲南鹽政的積弊,不僅增加了食鹽的銷量,還使原來虧空的鹽課變成三萬餘兩盈餘。由於李衛出色的政績和能力,雍正帝更對他青眼有加。

    雍正三年(1725),李衛調任浙江巡撫,兼管兩浙鹽政,為方便他行事,雍正帝還為他專門設了浙江總督一職,足見雍正帝對他的信任和器重。李衛在浙江總督任內,也是政績卓著,不僅清理了浙江積弊,還改善了江浙地區的吏治民風。和在雲南治理鹽政的措施不同,李衛在浙江的整治側重的是緝私,這也是李衛的特長之一。

    當時江浙地區的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又曾是南明的盤踞之地,反清復明勢力比較活躍,一直是朝廷的隱患。李衛上任後,加強了緝私隊伍的力量,重點對大鹽梟進行打擊,和當時的大鹽梟沈氏鬥智鬥勇,最終將其緝拿。透過調查,他又發現,江浙地區之所以多盜賊,是因為人多地少,以致無業農民只能以偷盜為生,為此他招募百姓墾田曬鹽,減少失業農民的數量,又興修水利,灌溉農田,江浙地區在他的治理下,一改此前的積弊,以致"千里無盜賊"。

    李衛在雍正帝一朝官運亨通,風生水起,這和雍正帝著重"取才"的用人政策有很大關係,李衛為官雖然精明強幹,政績卓著,性格上卻任性尚氣,恃才傲物,動輒大罵下屬,仗著雍正帝對他的寵幸,更是不將上司放在眼裡。

    例如在他雲南做布政司時,竟然直呼總督高其倬、巡撫楊明時為"老高"、"老楊",鬧出了不少笑話。他還在出行的牌子上寫"欽用",每次出行都要"繡衣袞袍、聲樂齊鳴",排場之大,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圍觀,雖然雍正皇帝多次告誡他要"時戒血氣,少務和平",要他提升個人涵養,謙遜待人,李衛卻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李衛這樣的性格到了乾隆皇帝時就吃不開了,甚至晚年時,還因他的任性尚氣被人參奏,他和同僚間的關係也不好,和另外兩位"模範督撫"鄂爾泰、田文鏡互不相容,在雍正年間數次被參,不過由於雍正帝的寵信,一直安然無事。

    雍正帝去世後,李衛就陷入了"孤危獨立"的境況,乾隆帝也認為他不是"公正純臣",沒有對他委以重任。李衛一生做了14年封疆大吏,在乾隆三年病死於任上,終年53歲,死後諡號"敏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或者說一個生物種群,需要發展下去,需要的最低數量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