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端木賜香

    這話問得。好象奕才華出眾、咸豐傻乎乎乃是公論一樣。

    恰恰相反,道光選繼承人時,他是按誰最聰明,誰最適合做接班人選的好不?

    咸豐的傻,是在應對完全異質的西方文明,才顯出來的傻。這種傻,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下的傻;這種傻,是英明的康熙乾隆也會犯的傻,認為全天下只有我大中國槓槓的,其它都是蠻夷蟲魅的世界;這種傻,連睜眼看世界的林則徐都犯過,認為洋人膝蓋沒安關節,跌到地上再也爬不起來,認為洋人離不開中國的大黃,否則大便不通幾日憋死;這種傻,大清外交起步史上,諸多外交大臣犯過,認為中國就是老大,所有的國家都得跪下稱臣,否則就是大逆不道;這種傻,中國近代戰爭史上,諸多將帥犯過,認為洋槍洋炮是邪門歪術,認為洋人就是鬼,甚至,連白旗規則我們都不懂,人家打著白旗來送最後通牒,我們一通大炮,把人幹回去;最傻的是,人家送挑戰書來了,我們還要求人家跪下,你不跪,我們就不接——你見過江湖好漢們開打前互相道萬作揖的,你可見過開打前,還需要向對方三跪九叩的?

    總之,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視野內,任何大清的皇帝都不傻;但與西方文明的碰撞下,任何中國式英明,都變成了傻不拉嘰。至於恭親王,也僅是因為留守,與洋人打了交道,開了天眼,才顯出所謂的“才華”來吧。

    咸豐臨跑前,著恭親王奕訢為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偕同桂良和文祥等人督辦和局。除此之外,還他給恭親王一個指示:現在撫局難成,人所共曉。派汝出面與該夷照會,不過暫緩一步。將來往返面商,自有恆祺等人。汝不值與該酋見面。若撫不成,即在軍營後路督剿,若實在不支,即全身而退,速赴行在。

    一句話,咱皇家的臉蛋子金貴,你可瞅好了,不能與洋人見面,實在不行,你也逃過來。

    跑在路上的咸豐,仍然沒有失去傳統的政治智慧,他陸續發出諭旨,對北京的爛攤子作出了前後無序亂七八糟卻又不無防範意識的分工:先是著大學士桂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周祖培,吏部尚書文慶為留京辦事王大臣;後是加大學士賈楨、兵部尚書陳孚恩、刑部尚書趙光等人幫辦;讓克勤郡王慶惠、工部尚書綿森、內大臣奕山、侍郎銜賽尚阿等負責守城,又讓軍機大臣文祥署理步軍統領與義道、文慶、文祥駐禁城;著周祖培、陳孚恩、藩祖蔭、宋晉為團防大臣,駐外城,又著奕訢駐圓明園善綠庵,專辦撫局,不能親見夷使,也不能進城!

    一句話,咸豐的佈局中,亂中自有章法,一切防範著老六,不能讓你鑽了空子,乘我缺位的時候,自己上了位,學那大明朝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至於恭親王,英法聯軍進北京前也出過諸多不著調的主意,比如把英方翻譯李泰國當成廣東民人,給咸豐彙報說,這人談判時當面跟欽差吆五喝六的,形同叛逆。不治他一下,不特外夷藐視咱,就這個李泰國也會更加弄不清自己是老幾。所以,談判時若太不象話了,著桂良立即把他拿下,或就地正法,或解往北京治罪,又能嚇傻夷人,又能去其腹心主謀——這跟義和團認為圍攻外國使館,就能把外國幹滅亡,有啥質的區別呢?

    恭親王不就是與外國打交道的過程中,一次一次嚇傻,然後才變得聰明瞭一些麼?其它不說,單說中英北京條約簽字完畢,額爾金大喝一聲,所有的洋人隨即霍地站了起來,不解其意的奕訢和其他所有的大清官員嚇傻了,也趕忙站了起來,尿沒尿褲子,不知道。這個時候,堂下走出一位英國攝影師,“咔嚓”一聲——恭親王與大清官員們再次嚇傻,阿的那祖奶奶啊,這是幹啥哩?還叫不叫正常的尿了?

    親,別怕,我們就是拍照留個念哈!笑一笑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以《牡丹亭》為例,淺析湯顯祖戲劇思想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