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慎德堂主

    學習古玩的過程最好有幾個這方面的朋友,或拜師學藝,單靠看幾本書,參加幾次鑑寶大會解決不了問題,有時有可能誤入跂途,走錯了道。有了師傅也是一個師傅一個傳授,沒有統一的答案,誰也說服不了誰。你看不明白沒關係,鼻下有嘴可以問那,就怕你請教的人老奸巨滑,見風使舵,見人下菜碟把你坑了。所以你相信誰就請教誰,誰都不信只好問你自己了。

  • 2 # 範爺知景

    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時代的青釉瓷器,又稱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階階段,其胎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質堅硬,瓷化程度較高;其釉色青,釉層較薄,厚薄不均。這是因為當時採用瀝釉方法進行施釉的緣故。

    又如,五代時的釉色為天青色。據傳說,五代後周柴世宗指雨過天晴的天空,對向他請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員說:“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欽定為天青色。這種釉釉色瑩潤,施釉較薄,青中閃著淡淡的藍色。

    又如,宋代龍泉窯的梅子青釉。這是宋代龍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與高階翡翠媲美。釉層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開紋片,質瑩如玉,其色近似梅樹中生長著的“梅子”。

    明代永樂、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樂時期白釉最負盛名,釉質肥厚,潤如堆脂,純白似玉,釉面光淨晶瑩;胎色純白,胎質細膩,並且有厚薄不均現象。如在強光下透視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種粉紅、肉紅或蝦紅色的傾向。這一特徵,是其它瓷器中所沒有的。

    明代宣德年間,與明永樂年間時間雖近,但瓷胎釉色卻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樂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時大件琢器底部多無釉,露胎處常有紅色點,俗稱“火石紅斑”,還有鐵鏽斑點。清康熙、雍正時的仿宣德瓷器則無此特徵。

    清代康熙時瓷器的胎釉,胎色細白,胎質純淨,細膩堅硬,與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體最重。此外,這一時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兩種白釉,器內、口緣、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較稀薄,往往見有小縮釉現象;底部還現有坯胎中旋紋痕跡。器身施亮青釉,其釉瑩潤光亮,胎釉結合極堅密。一件器皿施兩種釉,是清代康熙年間生產的瓷器的最大特點。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點,是我們鑑別古陶瓷的年代和窯口的可靠的依據。

    以下是一些小技巧

    1.從釉面老化程度來辨別真偽 先看釉面光澤:光芒內斂,有如薄霧覆蓋其上,這是非常老化的釉面,只是光芒柔和、不刺眼。

    2.釉面老化形成塑膜狀區域性斑塊和結晶:首先要絕對確認這種斑塊和結晶是天然的、是人力不可製造的,那麼,才能肯定它絕對是真古瓷。這件瓷器的“塑膜狀老化斑”和“結晶斑”,是現代最高科技手段也仿造不出來的。一般古瓷要達到這件瓷器的老化程度,是不可能的。因此,凡是生長有類似的“天然如霧如膜狀”的瓷器,絕對是真古瓷。

    3.從青瓷方罍足脛部水土浸蝕的狀態來辨別真偽:這種老化狀態是不是現代人工可以做出來的。

    4.從胎土表面“附生物”的堅固程度和古舊程度鑑定真偽 附生物必須“古舊”,必須堅固。比如:土鹼,水鏽,其它非自身的“外來雜物”。“古舊”和“堅固”必須同時存在。

    5.從鈣化現象來辨別真偽 若有缺損可見胎骨的,看斷口的胎骨有沒有鈣化現象。鈣化程度有輕重不同,老化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斷口口面有乾澀感;或有一層很薄的膠膜感覺,缺乏光澤,但無論如何也洗不掉;有的斷口口面生長有乾澀、灰白的鈣化物,但極薄、刷洗不掉。凡是露胎處或是缺口面的胎骨上“生長有薄霧狀鈣化物,或相當古舊而又洗不掉的土鹼”、或者生長有“圓點狀”的古舊鈣化物,都是不需要請專家鑑定的真古瓷。

  • 3 # 尋瓷散人

    作為新手來講,剛接觸瓷器一定要多看多摸多上手。根據每個朝代的窯口、款識、紋飾、胎釉的老化特徵基本能判斷新老。

    如圖這是南宋吉州窯玳瑁紋飾碗

    它的紋飾,器型,釉和胎的老化程度是典型的南宋吉州窯口的東西

  • 4 # 東來鑑寶

    一個老玩意兒,總是伴隨著不一樣的故事,故事聽多了,就會動心,你要是動心了,主見就沒有了,以為是撿漏了,生怕好東西被人搶走,其實現在這個市場上,很少有漏能給你去撿,不能總想去撿漏,一但有了貪便宜的心理,更多的可能是帶來吃虧和上當。如果你真的撿了一次漏,千萬不要再想著從這個人手再撿一次,要是有這個想法,你就危險了,也就意味著你快要進陷阱了。

    聽了奉承的話,說你是行家,有眼力,我給你便宜,你以後多照顧……這時候你就要注意了,最好不要有僥倖心理,這裡不存在運氣,只有真假。不能憑感覺,不能靠蒙,更不能信包老、包真一類沒有實質意義的承諾,要想玩好,只能靠眼力。

    和賣家探討,你永遠不是對手。你一張口,人就知道你的功底。聽老一輩人說,拿東西夠不著,對方遞你,你要雙手捧接,賣家一看,內行,就會認真幾分。還有一個例子很形象,如果看貨時正好有人在你邊上,你成心拿起來顯擺一下,人家很輕蔑地笑笑你哼哼你,那趕緊放下,這說明東西肯定沒戲。老人講話,賣主身邊有人的問價的時候,你彆著急問,問出來也是高價,等沒人時再問,賣家心理也佔不了上乘。

    古董玩的就是心性,除非成了長期夥伴或者真正自己人,否則彆著急入手,現在微信又方便,拿到一件喜歡的東西,先給自己身邊最信任的三個人看,如果都說沒問題,再加上自己的判斷,就可以入手。記住,有疑不入手,有十個點都對,一個地方不對,不好意思,不入手,一個真東西,肯定是全方面都對的。

    行家給我說 ,不要怕吃“藥”,怕就怕吃了藥不長記性。凡是玩家沒有不吃“藥”的,好多高手也是從“藥”堆裡爬出來的。往往吃一回“藥”,就有一個教訓。迫使你去探究,使得你在某一個方面的知識有一個突破。一件東西上手以後你要反覆研究,不是看個表面,就放下,多著多研究才有提高。買了就買了,不看也不摸,等於沒買。這些話都很有道理。

    玩古董大部分都半路出家,相對來說經驗少,理論基礎差一,所以一定要多學習,多聽行家們說,學習是第一位的。前期可以上手些便宜的普品,瓷片標本等,有了心得再慢慢深入,不要著急買精品,聽一個前輩給我說的很有道理,普品是教材,教你讀懂古董的基本符號。精品是名著,讓你感悟古董的藝術魅力。普品玩其形,精品享其韻。不玩普品難識古物真偽,不玩精品不知古董精髓。用普品練眼力,用精品長眼光。買普品不貪多,買精品莫吝嗇。看普品憑的是經驗,選精品靠的是修養。從普品起步,得精品知足。前輩們積累的經驗一定要多學習。

    玩古董玩的就是心性,不急不燥,不驕不奢,安住當下,多悟多參,勤學長眼,上手體悟。

    等形成自有鑑定體系後,你就基本入門了。

    下圖為一些標本,供參考。

  • 5 # 徐鴻瓷器鑑賞

    在古玩界,瓷器一直是備受著收藏家喜愛的一大板塊,但是呢在如今的收藏市場,仿造品氾濫,關於各朝各代的款式特徵,名窯仿品皆多,而真品卻很少,這一點一直是困擾著民間愛好收藏家的問題,所以在鑑別時要學會區分,多加註意。

    那麼如果掌握瞭解瓷器作舊的伎倆,識別也就容易多了,瓷器鑑定首先是辨別真偽,要了解仿古作為陶瓷的特徵,以下有幾點小技巧:一、仿品造型失去古物風格

    這是最要害的一點,眾所周知,在不同時期,不同年代,不同社會的古代人們的哲學、美學、以及文化差異是巨大的、無法重合的,因此,仿古作假品無論怎樣的精心研究被仿物件,著意模仿古瓷造型特點,也必然會留下仿造者的時代烙印,都會有蛛絲馬跡留給辨偽者的。

    二、仿品磨損現象露出破陣

    古瓷是已經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風化,在順著太Sunny線,用幾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探視古瓷器表面的釉層,老瓷表面的磨損縱橫交錯,深淺粗細不一,而往往新瓷則無這一現象,很多作假者都是用砂紙摩擦,線上條、方向和力度方面幾乎都一樣。

    三、仿品紋飾的繪畫不自然,缺乏靈魂

    古代瓷器上大多有繪畫,仿假品大多筆力拘謹,且線條不流暢,有些拙劣的仿品紋飾粗糙,仿品對紋飾圖案要刻意描摹,必然需要十分小心謹慎,所以所畫出來的紋飾缺乏靈魂,拘謹生硬,令人感覺不自然,當然,歷年歷代都有不少繪畫高手參與仿造,由於這些人水平高,對真品繪畫能心領神會,得其真諦,仿的畫也極其形似,但是終究不能完全表達出真品的藝術神韻,不能比擬。

    四、仿品輪廓線條生硬

    辨別古瓷真偽,觀察瓷器的輪廓線條,也是鑑定作偽品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因為仿品是仿製出來的,任何高手製造的時候在頭腦中均有一個藍本,其製作受該藍本的限制,不能隨意,缺乏自身的藝術創作,所以,在製作時不能隨心所欲,只能依葫蘆畫瓢,顯而易見,在仿品上的各部位輪廓,其線條是小心翼翼的做出來的,必然顯得生硬呆板,遠不及真品的流暢自然,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目前仿品都無法克服的一個特徵。

    五、仿品無使用後的光滑感(經常說的包漿)

    古陶瓷真品大都經理了較長時間的使用把玩,在表面上均留有很自然的包漿,還有不太強也不太弱令人非常舒適的光滑感,仿古作為瓷器,生產出來的時間不長,上手把玩,是沒有上述古瓷器的光滑感的,人工作舊的仿古作偽瓷器,其光滑陳舊感是非常不自然的,且有一些是可以看出是人工做為的痕跡。

    不過在這一點有一個時期的器物是例外的,就是清宮廷庫房內有一批年年燒造的大批瓷器保存於庫房中,有部分是從未動過的,這種清宮廷瓷器雖然也有三百多年曆史,但卻無使用過,這一類看起來就是類似老的新器。

    六、仿品釉面光澤度過強

    光澤度過強這一點跟上面一點是相聯絡的,也是因為沒長時間的使用把玩形成的光滑感,仿品釉面光澤度顯得過強,有人稱這種現象叫“火刺”,還有一點也是叫“賊光賊光的”,釉面不細膩,比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不泛青不是老瓷。七、同一瓷器有兩件以上甚至大量(令人非常懷疑)

    古代留下來的陶瓷數量是有限的,而仿品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量生產,所以只要看到同一品種的瓷器有多件相同的出現在市場,這時候,藏家們就要謹慎小心了。

    八、仿品造型、紋飾極其不自然

    歷代有很多作偽者,都是研究、生產製作陶瓷的專家,且一些人數研究掌握了真品的許多特診,這些人為了要仿得更加逼真,更加相似,為了避免行家的識破,所以在偽造時便仔細做出若干特徵出來,就是想以假亂真,但是這類高手目前不多,很多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徵,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種現象,這也是為鑑定者留下了鑑定的依據。

    九、仿品胎體過重或過輕

    仿品因為時代用料的不同,與真品所用的胎料更加是不同,所以,在這一方面,跟真品是不可能相同的,現代的造假古瓷作偽者,都是用計算機等高科技手段進行分析真品的胎、釉的成分、配方,以及模擬古瓷的燒成窯爐氣氛,乃至仿造古代窯爐等,所仿的古瓷器在胎、釉的手感,外觀上幾乎可以亂真,不易辨別真偽,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重量這一方面去突破,還有一點就是,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於瓷土的原因,非常掂手,也就是重量比較大,而清中期以後包括現代的新瓷,胎質都是比較疏鬆,有的胎雖然厚,但是拿在手裡缺失輕飄飄的。

    十、仿品洗過水呈紫色

    還有一招就是用水將器物沖洗乾淨,因為很多仿品是過多使用了高錳酸鉀的,水會呈紫色,有時用手指醮點水一模,手指也會染成紫褐色,這一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小技巧。十一、仿品剝釉不自然

    這一點在老瓷上自然剝釉是由於胎釉結合不好或者長時間而造成的,剝釉的周圍還可以繼續剝,而新瓷的剝釉則是打出來的,剝釉的周圍胎釉結合處還是非常緊密的。

    十二、仿品放大鏡下露出破綻

    用高倍數放大鏡,可以發現古瓷其內部氧化程度,凡是用氫氟酸處理過的瓷器,高倍數放大鏡下可顯出無數個被酸腐蝕過的小孔,非常容易辨別。

    十三、仿品胎質、釉質過細

    在仿造古瓷時的當時社會生產力,生產手段等,都比當時的真品生產時的時代要進步,而仿造者又怕做得不精,不細,不真,所以在仿造時的用胎釉料加工都是充分利用了當代的生產技術條件,故而往往在精細程度上做得會更加細緻,有過之而不及。

    如果有經常去景德鎮瓷都拜訪過那裡面的制瓷師傅,瞭解新瓷作舊的手法,或者有經常到瓷都的老城區那些建築工地上撿一些作舊的瓷碎片,那麼辨別真偽的眼裡就會不斷提高了,當然,真正要提高辨別水平還是得多接觸真品,多看真品,且瞭解到每個時代的文化特點,總之,仿古瓷器目前都是現代人的所為,所以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一些現代人的工藝痕跡。

  • 6 # 品古曰今

    多玩老瓷片,多跟老行家交流,多去博物館看真品,多看名家寫的關於收藏的書籍,多逛古玩市場……歷練自己的眼力,從簡到難,從普到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韋德回憶和艾弗森首次見面:見面就送給我1000籌碼!你怎麼看艾弗森的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