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丁丁金服
-
2 # 閒談和為貴
普洱茶被分為生茶與熟茶。生茶與熟茶就像原本在同一條軌道上並排前行的兩個人,生茶走向的是自然後發酵,熟茶走向的是人工渥堆發酵。或許它們會在若干年後不期而遇,看到漸趨相似的彼此。而之前它們並行的一段路則是從鮮葉採摘,經殺青、揉捻、日光乾燥到製成曬青毛茶的過程。
從普洱茶被壓制成型、正式出廠的時候看,生茶未經發酵,熟茶全發酵,這是它們最本質的區別。
-
3 # 木舟茶事
從類別上新生茶是寒性的,熟普都是溫性的。
從工藝上熟普會比生茶多一道工藝,因此熟茶的外觀顏色和茶葉泡出來的湯色,都是深色的,熟普口感是溫和的。
-
4 # 懂茶帝
喝茶或者不喝茶的人,應該都知道,普洱茶分為生普和熟普,可是這生熟之間,到底區別在哪裡呢?為了便於理解,今天就不去說生澀的概念了,用人話和圖片來淺顯地分析。
在歷史上,普洱茶是沒有所謂的生茶或熟茶的,統一都是現在的“生茶”,直到1974年,熟茶才被髮明出來,它的發明人叫吳啟英。
▲熟普發明人吳啟英
為什麼說熟普是被髮明出來的?因為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工序,叫做“渥堆發酵”,這也是生普和熟普出現分界的最關鍵工序。
什麼是渥堆發酵?通俗一點地說,就是將普洱茶的毛茶堆在一起,在上面灑水,透過溼熱的作用,讓茶葉在短期內(通常是幾十天)快速發酵。
這麼一來,原來生普要十幾年、幾十年才能轉化出來的效果,熟普在一年內就實現了。當初發明熟普技術,目的也是為了縮短生普自然轉化的年限,讓普洱茶在當年就能“熟成”。
生普和熟普,在工序上,前半段是一模一樣的,直到製成毛茶還是一樣的,只是熟普在後面多了一道“渥堆發酵”的工序,於是就有了二者的明顯區別。咱們透過一張圖片來看看二者的區別。
看這樣圖片,生普熟普製作流程是不是就一目瞭然了呢?
說完工藝,咱們來說說二者在品質上的區別。
先來看看生普的品質特徵
外觀:一般是灰白髮黑,品質好的油性較足
口感:口感強烈,刺激性較高。若經高溫,清香水甜而薄,有苦澀感。
湯色:以黃綠、青綠色為主。
葉底:新制茶品以墨綠色、黃綠色為主。活性高,較柔韌有彈性。
再來看看熟普的品質特徵
外觀:以黑褐或紅褐色為主
口感:濃稠水甜,幾乎不苦澀。
湯色:發酵度較輕者多為深紅色,發酵重者以黑褐色為主。
葉底:發酵度較輕者葉底紅棕色,但不柔韌。重發酵者葉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較硬而易碎。
來看一組圖片就一目瞭然了。
-
5 # 百里遙
什麼是生茶?
普洱生茶是指雲南境內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經過採摘、萎凋、殺青、揉捻、日光乾燥、蒸壓成型做成的散茶或緊壓茶。
茶形:頭春古樹料,石墨壓制鬆緊適中,內質豐富,條索肥厚。整個製茶延續傳統工藝,藏茶無憂。
口感:茶湯金黃透亮、純淨無雜質,久泡不淡。隨著沸水的注入,茶香四溢開來,香氣獨特,山野氣息與蘭香共存,杯底留香。
百花吟《大雪山》2-6泡,茶湯剛入口苦澀感程度低、鮮爽感十足;隨即自然的甘甜,為它加分不少,3一5年後會有質的提升。
7-11泡,茶湯入口,口感濃烈而獨特;蘭香深沉,山野韻味一併而來。12至13泡,茶味略減,幾無苦澀感,但還有淡淡的回甘一直在口腔中游蕩。
什麼是熟茶?熟茶是在生茶毛茶原料的基礎上經過渥堆發酵而成。較生茶,茶性較溫和,茶餅呈現黑褐色,湯色呈紅褐色、湯色較紅亮,口感醇滑。
以百花吟《吟古唱今》為例,熟茶基本的要求就是沒有任何雜味,經過改進的發酵工藝,不僅杜絕了堆味與雜味,且品質更上一層樓,茶葉的乾淨度也好了很多。
《吟古唱今》豐富的內質在茶湯中表現明顯,入口,即可感知到他的獨特,綿綢的湯感,顯厚,茶味濃郁,有米湯一般的粘稠感。
圖為百花吟-高階評茶員丨青衫
-
6 # 後院茶社
大家知道普洱生茶經過長時間的存放,湯色會逐漸變得紅橙,茶湯也更加醇厚。不禁有人問普洱生茶能存成普洱熟茶麼?兩者有區別麼?
首先我們先明確何謂普洱生茶和熟茶?
普洱茶是以地理標誌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其分為普洱生茶(生普)和普洱熟茶(熟普)兩種型別。
如下圖所示,普洱生茶和熟茶都是由曬青毛茶加工而成。但二者的工藝區別在毛茶之後。
普洱生茶和熟茶加工工藝概覽
生茶有點像綠茶,但是乾燥為曬乾。生普茶多酚的含量很高,香氣清純持久,口感刺激感較強,滋味濃郁。有點像濃郁的曬青綠茶。伴隨儲存,其茶湯逐漸紅濃,陳香日漸顯著。如果在珠三角地區存放,通常生茶在3-5年後湯色就開始轉紅。
熟茶是曬青毛茶放置在溫度和溼度適當的環境下,人工渥堆發酵。熟普經過人工發酵,入口柔和、醇厚,茶性溫和。熟茶有一種發酵後的陳香、熟味;茶湯慄紅或是暗紅,入口醇厚、綿軟;
因此兩者工藝的區別也就決定了其不同。存放年份久的生茶主要轉化是多酚類的自然氧化為主,也就是所謂後發酵。而熟茶則是認為的溼熱環境下渥堆發酵,此過程有微生物的參與,有點類似於生牛奶和酸奶的區別。或者說炒白菜和酸白菜的區別。
因此,儘管普洱生茶存放很長時間後會趨同與熟茶,其實鐵觀音存放二三十年有何嘗不是呢?
題外話:
要說普洱熟茶誕生,還要感謝熱愛普洱的臺灣人和香港人,自1950年代左右,他們十分欣賞老的普洱生茶,老茶極受追捧,因此有人就會嘗試促進這個過程,那時就有灑水增溫的嘗試。而後來在佛海茶廠的範和鈞時代,就有熱蒸的發酵試驗。後來參考廣西、湖南等黑茶製作的經驗,最終在1975年,取得了普洱茶人工發酵的成功,正式開始了普洱熟茶的批次生產。也意味著普洱熟茶的誕生。
因此,無論生茶如何存放,都不能說它存放成了熟茶。
-
7 # 勇行萬里路
生普和熟普最只管最明瞭的區別就是,生普其實就是以前的沱茶,因為存放以後口感更好,就誕生了模擬老生茶,也就是人為做舊的熟茶。普洱熟茶誕生只有30多年,慢慢的自成一系。才有了生普和熟普之分。
-
8 # 大隱茶院
普洱分生茶與熟茶,也就是俗稱的生普與熟普。其實生普與熟普在1-5年陳的新茶期,非常容易區分。
新生普:茶餅一般壓制鬆緊適度,茶葉條索多呈墨綠,間雜白毫,深嗅撲鼻特有的茶香與花蜜香氣,沖泡後茶湯呈淺黃至鵝黃色。
新熟普:渥堆發酵後果膠質更為豐富,因而條索黏連度更高,茶餅一般壓制更緊,茶葉條索多呈咖色,間雜金毫,深嗅有渥堆發酵後特有的淡淡潮水氣或“鹹魚味”,沖泡後茶湯湯色呈酒紅至深咖色。
————————————————————————
普洱生茶歷史悠久,其中老生茶以現存可飲用為例,可追溯至故宮博物館的清代慈禧年間金瓜貢茶。以雲南大葉種茶曬青毛茶貯存蒸壓後自然發酵而成。
普洱熟茶歷史較短,始於20世紀70年代,於1973年中國茶葉總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組織青年技術骨幹赴港臺及南洋學習潮水發酵技術後,研製的人工渥堆工藝發酵而成,坊間基本認為當年國營茶廠生產的73厚磚與部分實驗餅為首批熟普。
普洱生茶與熟茶的發酵工藝區別,就如同牛奶與酸奶。不同在於,普洱生茶是向後看的茶,傳統技藝的普洱生茶更適合長時間貯存,一般5-10年為一個轉化週期,可享受天然發酵帶來不同的自然轉化。而普洱熟茶畢竟是人為工藝的產物,後期轉化的空間相比生茶較為單一。因此不同工藝的生茶與熟茶,無論在色澤、氣味、條索等外觀上,還是在口感層次、氣息、回甘生津等內在上都有明顯的區別。
好的生茶口感飽滿豐富,好的熟茶口感稠厚醇滑。早年茶界有句俗語:生茶越存越老,熟茶越存越年輕。細細品味,靜心感悟,必有迴響。
——————————————————————
提問者想要的,可能更多隻是一種簡單入門的方法。當你再不拘泥於觀茶湯、看層次、聞掛杯、辨張力、品韻味、分茶底等簡單的理論複製,傳說中的經典普洱已成為融入平常生活中的一口品飲習慣……再回首過往,就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
9 # 福林茶行
作為一名從事茶葉銷售的個體戶,我是能完全分辨出生普洱和熟普洱的。兩種普洱之間最主要的區別是:熟普洱經過了“渥堆”發酵,而生普洱沒有經過這道工序。
生普洱和熟普洱都產自雲南省,採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由於工藝的不同導致了兩種茶葉完全不同。不管是生、熟普洱都有這各自的保健效果。
下邊我為大家講解如何區別生普洱和熟普洱和區別的小技巧:
1.從幹茶的外觀看。生普洱,新茶和年份不是很長的茶外觀一般都為青綠或墨綠,茶芽程白色。注意:年份久的生普洱幹茶外觀可能會變為偏黑色,而芽頭可能會變成紅色。
熟普洱因經過人工發酵,所以顏色為棕色、褐色。但重度發酵一般為黑色。茶芽一般為黃偏紅色。
文字描述可能不太清楚,我給大家配上圖片更直觀分辨。
上圖是2018的南糯山生普洱,幹茶一般是黃綠,芽頭髮白。
這一款是我店裡自己存放的生普洱,2015年的。可以明顯看出茶芽已經變成黃紅色,葉片變為黃黑色。在存放一些年頭,顏色還會加重。
熟普洱圖片。可以明顯看出幹茶為棕黑色,茶芽為黃色或紅色。
2.從茶湯分辨。生普洱新茶或年份不是很久的茶,湯色一般為淡黃色或黃色。但年份久的生普洱湯色可能會偏紅色。
熟普洱湯色一般為紅黑色,也就是紅酒色,還是比較好分辨的。
下邊圖片對比更直觀:
2018年生普洱湯色。
實拍2010年生普洱湯色,已泛紅。
熟普洱湯色,紅酒色。
3.從滋味上區別。他們最主要的口感區別是有無苦澀感。
新制或存放不久的生普洱多有苦澀味,口感刺激,茶氣足。熟普洱無苦澀感,醇厚且綿軟。只要都嘗過生普洱和熟普洱是很容易分辨的。
4.從葉底分辨。葉底通俗點講就是泡茶後剩餘的茶渣。
生普洱葉底多為黃綠色,暗黃,年份久的生普洱葉底可能為紅褐色。
而熟普洱葉底為棕黑的豬肝色。
配圖更直觀:
實拍店裡自存的18年布朗山生普。黃綠色葉底。實拍自存的06年生普,紅褐色葉底。
熟普洱葉底,黑褐色、豬肝色。
小結以上就是我總結的生普洱和熟普洱的分辨方法,主要是從幹茶顏色,口感滋味,茶湯顏色,葉底顏色四個方面去分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想熟練的分辨兩種茶葉,還是要多喝多看,多總結。
回覆列表
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別。
生茶、熟茶也稱作青餅、熟餅。七十年代以前的老茶基本上以青餅、生茶為主,即未經過發酵工序,把採來的茶青萎凋、曬乾、蒸壓成型後乾燥而成的餅茶、散茶稱為生茶(青餅普洱),讓其與空氣接觸,自然變化而產生後發醇,儲存時間越長,茶質變化越醇。自從一九七三年昆明茶廠成功研究了加溫渥堆技術,加速茶葉陳化,大大縮短髮醇時間,這種在一定溫度、一定溼度下把茶葉做熟的製作方法稱為熟茶(熟餅普洱)。熟茶的發酵已經定性,儲存時間長短不會對茶質本身有改變。更糟糕的是近幾年來有一些不法的茶商只看生眼前的利益,利用環境惡劣,潮溼的工廠倉庫大搞做舊普洱茶,從各地收回低價散茶,加高溫、高溫做起發水普洱茶。這樣的發水做舊茶,基本上把茶過份地全發醇死了,溫暖、潮溼、衛生條件差的環境,助長昆蟲、細菌的孳生,如此茶品還有價值可言嗎?
區分生茶、熟茶可從沖泡後的茶底、茶湯分辨。生茶沖泡後,葉底柔軟、新鮮、有伸張性、生命力,哪怕是存放時間很長的古董茶,也能讓你感覺到他的活力和“真韻”,茶湯清澈明亮透底,茶氣清爽回甘,入口醇滑;熟茶沖泡後葉底乾瘦烏黑像柴枝,沒有生命力、棘手。發水厲害的做舊茶,葉底發黴像布渣,茶湯色暗混濁甚至黑色,有濃烈的熟味、異味。隨著時間的推移,熟味有望逐漸消退,口感乾燥,沒有明顯回甘生津。
年份塑源歷史尋根。普洱茶的年份是組成普洱茶深遠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普洱茶領域最難掌握的一部分,是茶葉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普洱茶價值所在。年份只能對生茶普洱而言,但溼倉生茶、幹倉生茶、熟茶幹倉存放部影響著普洱茶的真實年份。熟茶普洱茶在製作上發酵已經停止了,毫無年份可言。發水做舊茶一次十五天的加水渥堆相等於生茶自然發醇二年,年份只能退減熟茶的鹼味、熟味、茶湯也可隨之由混濁灰黑轉至暗紅熟褐色。
生茶普洱製作選用曬青或烘青綠茶,不同年份的茶給你不同的感覺。新茶像脫韁的Mustang,野性難馴、苦澀、茶味十足,回甘強勁,還帶有幽幽的花香、豆香。茶湯如新鮮的綠茶黃綠帶紅,清澈明亮,茶底慄青色,柔軟飽滿,活力無限,前途光明。陳期五年後的茶有陳味,野性開始減退,茶湯如半發醇的烏龍茶,湯色淺慄紅亮。隨著陳放時間越長,在不同時期自然發醇出荷香、樟香、蘭香等不同香氣。正如宋· 王禹所說:“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湯色從慄紅色轉為深栗色,茶底從栗色陳化至深色褐色。茶味隨時間而慢慢醇滑、厚重、野性馴服了,像一個閱歷豐富、飽經蒼桑的老人,以至“無味之味”的最高境界。始終不變的是:茶底的生命力、茶質的真韻、茶氣的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