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考拉601

    檳榔很危險 後果很嚴重

    咀嚼檳榔在中國有蔓延擴大的趨勢,其銷售已經迅速超出了傳統的湖南、海南和臺灣三省範圍。然而,大部分民眾對檳榔的致癌性還沒有充分認識,更有些地方政府出於經濟利益刻意掩蓋檳榔的危害。

      檳榔(拉丁種名Areca catechu)是單子葉植物棕櫚科的一個物種,俗稱檳榔子、大腹子、賓門、橄欖子、青仔等,其果實為長圓形或卵球形,長3-5釐米,成熟後為橙黃色。檳榔在亞洲熱帶地區有廣泛栽培,中國主要集中在雲南、海南及臺灣地區。

    檳榔主要是以咀嚼嗜好品的形式消費,位於尼古丁、乙醇和咖啡因之後成為世界第四大嗜好品。

      檳榔果實含有多種成分,以水解檳榔鹼等生物鹼類為特有成分,水解檳榔鹼具有擬膽鹼作用,嚼食檳榔能產生愉悅感和欣快感。檳榔鹼會使人產生依賴性,咀嚼檳榔成癮的人群數量越來越大。

      據流行病學研究,有嚼食檳榔習慣的地區口腔癌的發生率較高,居前三位的是:有33.0%的人咀嚼檳榔的印度;巴巴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緊隨其後,中國湖南、臺灣和海南地區的口腔癌也位居世界前列。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檳榔提取物可致基因損傷、致突變和致癌,已有實驗表明,檳榔鹼可抑制細胞增殖、阻斷細胞週期、誘導細胞的凋亡。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及臨床病例對照研究發現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OSF)與咀嚼檳榔習慣關係密切。OSF是一種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並可能惡變為口腔癌。

      目前主流醫學界認為,咀嚼檳榔與口腔癌之間的關係密切。多項研究表明,咀嚼檳榔者比不咀嚼檳榔者患口腔黏膜病變的機率要高得多,而口腔黏膜病變已被確定為口腔癌的前期病變。口腔癌前病變有三種,即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口腔扁平苔蘚。這三種均可能惡變為口腔癌。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曾釋出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0%的口腔癌可能源於嚼檳榔,並把中國臺灣和印度並列為因好吃檳榔引發口腔癌的流行地區。此外,實驗還表明檳榔能誘發肝癌等其他部位的癌症。基於多方面的考慮,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

      然而,檳榔產業已經成為某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重要構成。中國是檳榔的主產地之一,種植面積和產量已具有相當規模。臺灣的檳榔產值僅次於稻米而成為第二大宗的農產品;海南的檳榔產業僅次於橡膠而居第二位。檳榔主要是以咀嚼嗜好品的形式消費,位於尼古丁、乙醇和咖啡因之後成為世界第四大嗜好品。

      近些年來,檳榔加工已經由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生產轉變為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檳榔產品型別日益豐富,產量也達到了歷史最高。隨著將檳榔作為咀嚼奢好品的人群不斷擴大,檳榔的種植面積也在逐年遞增。但隨之而來的相關疾病的發病率非常值得關注,政府相關部門應儘可能提前預判並採取措施,避免由此帶來一系列嚴重問題。

      咀嚼檳榔在中國有蔓延擴大的趨勢,其銷售已經迅速超出了傳統的湖南、海南和臺灣三省範圍。然而,大部分民眾對檳榔的致癌性還沒有充分認識,更有些地方政府出於經濟利益刻意掩蓋檳榔的危害。

      令人遺憾的是,某些中藥及食品行業的人士頻頻發表違背科學的言論,稱華人咀嚼檳榔及以檳榔入藥經過了千年的實踐,未發現致癌等危害。但科學發展的歷程表明,人類的認識是不斷更新的,傳統的思維和方法不可能發現檳榔的慢毒性和致癌性,國際醫學界也僅僅在十年前才確認了檳榔含危險的致癌物質。部分國家遵循新的科學依據禁止或限制了檳榔的銷售,即便是檳榔消費第一大國印度,也要求檳榔產品必須有警示標籤。

      基於這種大勢,中國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WHO的建議,明確警示民眾注意檳郎的危害,並對檳榔的種植、生產和藥用做出符合科學標準的限制。任何行業的利益都不應該凌駕於民眾的健康之上,這是政府不容推卸的基本職責。

  • 2 # 生活搞笑課堂

    檳榔(學名:Areca catechu L.)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莖直立,喬木狀,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長圓形,果實長圓形或卵球形,種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檳榔原產馬來西亞,[1]中國主要分佈雲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檳榔是重要的中藥材,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

    功效主治

      驅蟲;消積;下氣;行水;截瘧。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腳氣;水腫;瘧疾。

      功效與作用

      檳榔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中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鹼、兒茶素、膽鹼等成分。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藥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症,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藥用效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

      檳榔果可以食用,沾滷水咀嚼,初次咀嚼者會面紅、胸悶,屬於正常現象。

      檳榔本身有致癌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於2003年8月發表專論公佈“檳榔果實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果實即使不加新增物,也有致癌風險。

      過量檳榔鹼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甚至胸悶,出汗,頭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內服引起者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並注射阿托品。

      藥理作用

      ①驅蟲作用

      檳榔鹼是有效的驅蟲成分。對豬肉絛蟲有較強的癱瘓作用,使全蟲各部都癱瘓,對牛肉絛蟲則僅能使頭部和未成 熟節片完全癱瘓,而對中段和後段的孕卵節片則影響不大。體外試驗對鼠蟯蟲也有麻痺作用。檳榔鹼對蛔蟲也可使之中毒而對鉤蟲則無影響。檳榔與雄黃、肉桂、阿魏混合的煎劑給小鼠灌服,對血吸蟲的感染有一定的預防效果,但與萱草根、黃連及廣木香一起用於治療小鼠血吸蟲病則無效。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等面板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和水浸劑對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質有關。

      檳榔鹼的作用與毛果芸香鹼相似,可興奮M-膽鹼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特別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時可使瞳孔縮小,另外可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並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兔應用後引起冠狀動脈收縮。1%溶液用於青光眼可降低眼壓,但作用持續較短,且對角膜有明顯的刺激性。由於增加暢蠕動,促使被麻痺的絛蟲排出。也能興奮N-膽鹼受體,表現為興奮骨骼肌、神經節及頸動脈體等。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擬膽鹼作用,貓靜脈注射小量檳榔鹼可引起皮層驚醒反應,阿托品司減少或阻斷這一作用。

      ④其他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檳榔鹼可抑制其一般活動,對氯丙嗪引起活動減少及記憶力損害則可改善。已證明檳榔中含有對人的致癌質。平時嚼食檳榔者有味覺減退,食慾增進,牙齒易動搖,腹瀉少,咽痛者也少並可治腹痛,可能是由於其中含有大量鞣質之故。此外食檳榔者腸寄生蟲少,口渴的感覺少,可能與檳榔鹼的作用有關。

      亦有實驗表明:檳榔對小鼠胚胎有一定毒性,可延緩胎鼠的發育,特別是未經加工的檳榔影響更甚。連續服用檳榔可增強致癌物質4-硝基喹啉-1-氧化物和芴基乙醯胺引起大鼠的癌變作用。

  • 3 # 有真愛才快樂

    我是海南萬寧的/據我所知/萬寧很多老人從十八歲到二十幾歲起就咀嚼檳榔·/直至今天/咀嚼檳榔的老人上九十歲仍然健在/但相對不愛好咀嚼檳榔者/壽命更短/據地方調查瞭解/愛好菸酒者/且不愛好咀嚼檳榔者/壽命平均不到六十歲/但愛好菸酒又愛好咀嚼檳榔者/生命大大的延長/特別是少有腦血管之類疾病/這是千真萬確/但我們所咀嚼的是鮮檳榔/檳榔是否對酒精是一種較好的解藥呢/究竟檳榔含有什麼成分不得而知/不過我個人觀點是咀嚼檳榔肯定有益健康/並不是專家所說的含有致癌物質/我敢說絕對性不可能/因為我的鼻炎長期吃丸打針不好/但後來咀嚼檳榔才解除我的病痛疾苦/要沒這個冬天實在難受了/所以我要大力宣傳檳榔有益健康

  • 4 # 蜻蜓與稻香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嚼檳榔呢?

    1:能提神。檳榔裡面的化合物有提神作用,大家在疲勞時,比如熬夜和加班的時候來點兒,效果立竿見影。

    2:會上癮。煙裡有尼古丁,檳榔有生物鹼,都會讓人上癮,欲罷不能。習慣吃檳榔的人,一旦停止,渾身都不自在。

    提神又上癮,難怪檳榔是世界排名第四的成癮性消費品,僅次於煙、酒和咖啡。

    但從個人健康而言,嚼檳榔是很危險的。因為檳榔和煙、酒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它們都是明確的致癌物!

    檳榔危害

    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已經將檳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

    經常嚼食檳榔會造成口腔潰瘍、牙齦退變、黏膜下纖維化,檳榔纖維反覆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區域性損傷,檳榔內容易引起致癌的檳榔鹼滲入黏膜組織,引發黏膜組織變性,進而導致口腔癌變[2],目前醫學研究發現咀嚼檳榔會令口腔癌的風險上升8.4-9.9倍,檳榔果中的檳榔素和檳榔鹼具有潛在的致癌性,檳榔的花、藤都含有致癌物質,這些物質包括檳榔生物鹼、檳榔鞣質、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美國和日本曾用檳榔提取物進行實驗,發現會導致鼠類癌變。

    2011年《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誌》發表研究稱,在流行嚼檳榔流行的國家和地區中,口腔癌的發病率名列前茅。世界上檳榔消耗最大的國家是印度,該國的口腔癌發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二的是巴巴新幾內亞,該國接近60%的居民咀嚼檳榔。中國臺灣地區也是咀嚼檳榔成風,每10萬男性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醫學界已發現檳榔與咽癌、喉癌、食道癌等有明顯相關。央視亦有報導多例因咀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案例,很多都令人觸目驚心。

    檳榔和口腔癌關係最為密切。口腔癌是全世界發病率排名第6的癌症,在亞洲尤其高發,這和亞洲人愛吃檳榔的習慣密不可分!

    印度是吃檳榔最多的國家,也是全世界口腔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那裡高達35%以上的癌症都是口腔癌!

    臺灣的“檳榔西施”世界聞名,而那裡高達85%的口腔癌都和嚼檳榔有關。

    “檳榔配煙,法力無邊”,是流行在檳榔愛好者中的順口溜。很多愛抽菸和愛喝酒的人,特別喜歡吃檳榔。檳榔配合煙或酒,兩個成癮性的東西加在一起,簡直不要太爽。

    但爽歸爽,檳榔+抽菸這種組合,不僅會增加成癮性,而且會極大增加患口腔癌的機率。

    世界上有一群人被稱為“割麵人”。他們因為患口腔癌,為了保命,被迫用手術切掉了嘴裡的一部分,有的是下頜、有的是牙床,有的甚至是舌頭。

    可以想象,即使命保住了,這樣的結果也是極其痛苦的。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當年不明真相的患者開始站出來,用自己的案例現身說法,號召大家戒檳榔。

    更糟糕的是,嚼檳榔不僅會導致口腔癌,而且統計顯示,嚼檳榔導致的口腔癌患者,生存率顯著低於其它的口腔癌患者。

    那到底為啥檳榔致癌呢?

    有多個原因。主要是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聯合造成口腔粘膜的持續損傷。

    一方面,檳榔纖維粗糙,長期嚼檳榔會造成口腔粘膜和牙齒的損傷。這屬於物理破壞。

    另一方面,檳榔中含有多種化合物,包括生物鹼,能直接殺死細胞,同時導致炎症,造成口腔損傷。這屬於化學破壞。

    物理破壞+化學破壞,雙管齊下,導致嚼檳榔對口腔是一種持續摧殘,會帶來口腔粘膜的持續損傷。

    持續損傷,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致癌風險

    多種癌症都和各自器官的持續損傷有關,包括肺癌,肝癌,食管癌等。

    為什麼持續損傷致癌呢?

    因為它會帶來更多基因突變

    簡單來講,如果一種物理或化學方式讓細胞死亡,身體的修復能力通常會刺激細胞分裂,產生新的細胞來補位。每一次細胞分裂都需要DNA的複製,而每次複製都會隨機產生一些DNA突變!

    細胞損傷越多,修復就越多,DNA複製就越多,突變就越多,癌變的機率就越大。

    正因為這個原因,持續和反覆損傷一個器官的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通常都是明確的致癌因素。

    比如,抽菸和霧霾都是肺癌風險因素,就是因為煙霧裡的微小顆粒導致肺部細胞死亡,反覆損傷,就可能產生肺癌。

    喝燙茶或吃燙食是食管癌風險因素,就是因為燙的東西會導致食管表皮細胞死亡,反覆損傷,就可能產生食管癌。

    同樣的道理,長期咀嚼檳榔會造成口腔粘膜反覆損傷。長期以往,很容易造成一種癌前病變:口腔黏膜下纖維性病變。其中約20%會最終轉化成口腔癌

    多年研究發現,除了慢性損傷,檳榔致癌可能還有其它更復雜的生物學原理,主要都是由其中含有的各種成分導致的。

    檳榔裡的化合物能增加細胞內活性氧(ROS)的比例。活性氧能直接破壞DNA,蛋白等細胞成分,同時刺激一些細胞生長訊號通路。

    檳榔裡的化合物能引起復雜的炎症反應。其中一些訊號會刺激癌前病變細胞的繁殖和生長。

    檳榔裡的化合物能引起區域性缺氧反應,從而刺激血管增生,癌細胞生長和轉移。

    檳榔裡的化合物能改變口腔內微生物組成,破壞其平衡,影響口腔健康

    總而言之,嚼檳榔和抽菸非常類似:花錢,提神,上癮,致癌。

    希望檳榔愛好者都能儘量戒掉它,尤其對於抽菸的人,更是不能再碰。祝大家健康,讓口腔癌早日成為罕見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開小吃培訓學校的,想問下大家都喜愛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