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解說菌
-
2 # 來看世界呀
人類最可能因為地球環境的劇變而滅絕。如果人類一直待在地球,不僅不會成為宇宙的幸運兒,反而是必死無疑。
人類會因地球環境劇變滅絕,看起來似乎是句廢話,每種生物的滅絕都是不能適應環境的結果。但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在不斷地上演這樣的故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然後突然又大量生物滅絕。恐龍曾在地球橫行無阻,因為小行星撞擊滅絕。環境變化包含人類歷史中可能遇到各種災難。
人類進化到現在,種群數量龐大無疑維持種群,本身的智力、體力等又較好,更能保證人類的生存。但生物生存於一定的環境,生死存亡與環境的變化關係巨大。不僅地球環境自身會時常發生變化,生物的活動也經常引起環境劇變,加上外層空間小行星撞擊、地球內部核心運動規律的變化等等,都會造成大片的生物滅絕。歷史上曾經存在後來又滅絕的物種,簡直數不勝數,人類在未來也可能承擔這樣的結局。
宇宙中恆星、行星的演化規律決定星球本身就有一定的壽命,恆星在最後階段更是會膨脹為紅巨星或者發生超新星爆發等,太陽也會經歷這樣的變化,到那時地球會處於太陽外層氣體噴射範圍之內,對所有地球生物都是致命的。因此,地球生命最後的歸宿只能是宇宙,死守地球必然要滅絕。
-
3 # 使用者97869786
眼下人類最危險的滅絕方式是世界核大戰。各國核武總量足以毀滅人類幾次,美國等國威脅使用核武的聲音不絕於耳,一旦發生世界核大戰人類就會迅速滅絕。人類第二大危險的滅絕方式是環境破壞。由於全球人口快速增長,環境破壞日益加劇,直至人類無法生存。這兩種滅絕是人類自殺的方式。如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為世界各國接受並迅速一致保護修復生存環境,人類還有救。大規模瘟疫、災荒也可能危及人類生存,醫學及其它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大大降低人類因此滅絕的可能性。人類也有可能因小天體撞擊地球而毀滅。這是極小機率事件不必擔心,真遇上了擔心也沒用。再就是天體演化造成人類無法生存。人類生存依賴地球、太陽,太陽有其演化週期並終將滅亡。大約50億年後,太陽會變為紅巨星,行星狀星雲,白矮星……。太陽系的行星會逐漸被紅巨星吞掉或者被經過的恆星引力捲走,人類隨之消失。但這是極為遙遠的事情,人類可能撐不到那時。還有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人類末日論,有來自神秘文化的,也有來自個別不靠譜科學家的,例如霍金說地球200年內毀滅又拿不出什麼證據,都不足以為信。一些科學家堅信人類可以移民到其它類地行星避免人類滅絕。但疑似類地行星距地球極為遙遠,現有飛行器至少幾萬年能到達,要在人類壽命期限內到達必須研製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在飛行中還要能夠抵禦各種太空輻射。人類能否適應類地行星生存環境還未可預知。即使可以實現星際移民也不可能全球幾十億人大移民,像水庫移民一個人不落,只能是幾千幾萬的規模,是“人種”遷移,保持人類不滅絕而已。由於複雜條件限制,星際移民可能永遠停留在幻想中。生命出現是偶然,生命延續是本能,生命滅絕是必然歸宿。人類要想不在短時間內滅絕,就要真正把人類當成命運共同體,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保持合理人口規模,停止戰爭殺戮,全面禁止和徹底銷燬核武器,否則,只能加速自我毀滅,讓地球慢慢自我修復,成為與地球友好的其它生命的生存空間。
-
4 # 大提琴心聲
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敲響警鐘:核武器會毀滅整個世界和人類!在這個問題上,當今世界和平與安全的確存在核威懾的陰影,所以限制核武器發展和使用包括最終徹底毀滅核武器實驗和製造是人類一個重要和努力的目標。如果核武器問題可以徹底解決,那麼人類世界最終毀滅應該來自宇宙空間的外行星球體,任何一顆小型或者大型的天體撞擊地球,都會讓地球世界徹底毀滅。
-
5 # 搖擺的地球
兩極冰川全部融化,造成地球極點大轉移,是人類生存面臨的最大威脅。氣候鉅變,海陸重新分佈,滄海桑田之變或許不能使人類全部滅亡,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創傷。人類或許真的要返回到原始狀態,以後的戰爭所用的武器是石塊木棍等,真的要實現。希望科學家們重視地球搖擺運動,只有弄清地球搖擺運動,才能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地球重心位置轉移,才能有效阻止兩極冰川繼續融化。溫室效應理論絕對是不現實的,不能再糊塗下去了,否則會誤大事的。
-
6 # 科學黑洞
人類最可能的滅絕方式是什麼?
這個問題大體上可以從兩方面回答:天災和人禍。
太陽的壽命太陽是一顆恆星,也是地球生命的能量來源,當太陽“熄滅”步入老年時期,無論怎樣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類是無法存活的,太陽大約還可以發光發熱50億年,人類歷史到現在也就幾百萬年,相較之下這個時間點對於人類足夠了。
天體碰撞稱霸地球一時的恐龍滅絕於小行星碰撞,這也是地球生物滅絕的一個災難,因為有了前車之鑑,沒有人能知道我們的地球是否還會有天體降臨。
星系碰撞本星系群裡最大的兩個星系銀河系和仙女系科學預測在30億年以後會融合相撞,可能不會有天體直接撞到太陽系來,但是因為整個星系的質量產生的引力影響,對於地球生物是受不了的。
生存環境破壞人類的私心永無止境,現在人類已經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但是隻要有人類的存在,對於地球的破壞就是不可逆轉的,積少成多的,地球總會有一天不堪重負,生存環境沒了,面對的只能是...
戰爭的威脅生存環境破壞了,資源被耗盡了,地球養不起那麼多人了。內部矛盾就體現出來了,那麼只能靠武力搶奪資源,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發生第四次世界大戰,武器將是石頭。核戰爭的爆發將會毀滅所有。
簡單回答,祝好。
回覆列表
前段時間,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擔憂,那就是科學家在南極地區測得歷史最高溫度20℃,這幾乎相當於亞熱帶地區的氣溫了,竟然發生在寒帶的南極地區,這說明氣候變暖不再是狼來了的故事,而是變成一個事實,氣候變暖理論早在70年代就被提出來,可是當時人類並沒有意識到地球氣候變暖,以為地球溫度上升一點也沒什麼了不起,如今距離氣候變暖理論已經過了40年,在這40年裡面,地球的溫度不斷上升,並且由於氣候變暖引發很多生態問題,比如氣候變暖加速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一些低海拔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面臨被淹沒的危險;高山地區的冰川融化還有可能導致大江大河斷流,從而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全球變暖導致南極地區冰川加速
對於氣候變暖,我們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就是這些年來地球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在不斷上升,比如今年發生的澳洲山火、非洲蝗災、印度乾旱等,與氣候變暖都存在一定聯絡,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的氣溫在不斷上升呢?根本原因還是人類自己,人類向大氣層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一種增強溫室效應的氣體,由於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導致溫室效應不斷增強,所以地球溫度在不斷上升,地球合適的氣溫是生命誕生和繁衍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如果氣候變暖得不到遏制,可能會導致地球生態失去平衡,從而引發地球生物滅絕,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
澳洲山火
禍不單行的是,人類目前面臨著不僅僅是氣候變暖這個災難,未來人類還需要面對下面四個災難,這些災難每個都可能會導致人類滅亡,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未來最有可能爆發的另外四大災難。
第一個災難: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機器人反抗人類
第二個災難:核世界大戰
人類文明發展了5000年時間,可是在5000年文明發展歷史中,有長達4600年是處於戰爭狀態,只有300多年是和平的,也就是說自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日起,戰爭就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是為什麼?因素太多了,不過歸根到底是人類的自私導致的,由於自私這種性格,人類之間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當矛盾無法調和的時候就會發生戰爭,歷史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就是最好的證明,如今人類依然沒有改掉自私的本性,因此戰爭的威脅依然存在,如果未來人類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由於人類掌握大量的核武器,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以核戰爭方式進行,一旦發生核戰爭,特別是核世界大戰,人類可能會從地球上滅亡。
核世界大戰
第三個災難:隕石撞擊
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亡;300多年前,明朝發生神秘的天啟大爆炸造成2萬人傷亡,考古學家最有可能是由於隕石撞擊造成的;1908年發生通古斯大爆炸,摧毀了幾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如果這次大爆炸推遲一個小時發生,莫斯科將不復存在,雖然通古斯大爆炸原因至今還沒有弄清楚,但是大多是科學家認為是隕石撞擊導致的;1976年中國吉林省爆發大規模隕石雨,最大的一塊隕石高達1.7噸,幸運的是這次隕石雨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隕石撞地球想象圖
1994年,一顆彗星撞擊木星,相當於在木星上空同時引爆20億顆廣島原子彈,這次撞擊改變了木星大氣層性質和成本,如果這顆彗星撞擊的是地球而不是木星,恐龍滅絕慘劇將會再次上演,不過滅亡的主角是人類;2013年俄羅斯發生隕石墜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傷,影響範圍達幾千平方公里,另外根據科學家探測發現,在地球附近有多達1.9萬顆近地小行星,其中超過1公里的小行星達到500顆,這些直徑超過1公里長的小行星其中任何一顆撞擊地球,都將帶來毀滅性後果。
基因編輯技術
第四個災難:基因陷入無序更改
人類有一個非常宏偉的目標,那就是實現永生,如果人類實現了永生,那就不再懼怕死亡,而人類要想實現永生,就必須解開人體基因的秘密,於是人類不斷嘗試研究人類的基因,現在有了重大突破,人類相繼掌握了克隆技術、基因編輯、基因最佳化、基因延遲衰老等基因技術,理論上來說只要人類一直研究下去,實現永生沒有問題,人類要想實現永生其實是出於本能,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類不能強行改變,如果人類強行去改變這個自然規律,會讓整個世界陷入混亂和無序的狀態,到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因此有科學家警告:當人類實現永生的那一刻,就是人類滅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