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秋實2013
我的印象裡,曹操時代都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帶兵的,有這些嫡親在,那時的五子良將包括李典,龐德這類的將領只能做偏將,最多就是個參謀,等到嫡親們死的死,封侯的封侯,五子良將們才有機會獨立帶兵,建立真正的功勳,而李典,龐德這些死的早的就再也沒機會了。
-
3 # 語文老師28
首先,你要知道李典這個人做過那些事。會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絕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典與諸將議曰:“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軍不內御;苟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昱亦以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以上摘自《三國志》)從這兩件事來看,李典的謀略並不差,而另一件事也說明了李典有大將之風: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以上摘自《三國志》)這可以看出李典這個人在大事上還是以國家為重的。這麼看來,李典入“五子良將”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從統兵征戰方面來說,張遼,徐晃,張合,于禁能力是很平均的,能武能謀,這正是將領應有的素質,唯獨樂進是靠拼命的,我也認為李典應該代替樂進,但可能是因為樂進太能拼命了,已經可以代替謀略了吧(這個我也懷疑)。至於其他人,可以說都是在險要之時幫過曹操的:張遼守合肥,一戰威震逍遙津;張合不死,諸葛亮寢食難安;徐晃孤軍深入擊敗關羽,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于禁早期平定黃金叛亂,在宛城之戰時馳援曹操,以上幾次都是相當重要的戰鬥。李典和樂進相比之下就略微平淡了一些,但樂進有個厲害的地方,就是每戰先登,換句話說樂進的五子良將有一半是拿命拼來的,另外樂進的對手也都不弱,張超,橋蕤,張繡,呂布,眭固,劉備,淳于瓊,嚴敬黃巾,袁譚,雍奴,高幹,管承,關羽,蘇非等,杜普、梁大,以上這些人就是樂進擊敗或者是從圍的人,而且大部分攻城時樂進都是先登,這就是樂進五子良將的資本。很多人說于禁失節,這個多少影響一點吧,但不能否認于禁之前確實是有功的,其他五子良將也就是假節,于禁是假節鉞,要是其他四人犯錯他可以直接殺,這足以看出曹操對他的信任。
第三,咱們以前似乎沒有用6做稱號的,五和四大概就是標配,所以只能委屈李典了。
不知道這個分析你是不是滿意。
-
4 # louanhuamingyouyicun
五子良將
是
三國時期
魏國曹操手下的五位戰將。分別是
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其實
曹操治軍有自己的一套法術。首先他重用自己的親信
八虎將,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嗎!然
曹操做為一代梟雄,深知欲成大業,只靠自家兄弟是成不了大事的。所以他非常重視
招賢納仕.網羅人才,五子良將就是他很重用的五位將軍。
♥♥至於
李典為何不是
五子良將這其中有三點最為重要:①
李典與
五子良將中的任何一位相比,
戰功稍遜;②李典本人
各據其能.各有所安。所以
李典是不是
五子良將並不重要,能得到
曹操的重用才是最重要的。 -
5 # 浩蕩揚子江
相傳李典是漢朝名將李陵的後人,戰時多以獻策方式出現,戰功不是很多,而他本人也是名儒將,好學問,不與諸將爭功,官至破虜將軍,都亭侯,當時封邑也只有三百戶,而五子良將都任前後左右將軍(張郃官至徵西車騎將軍),曹操時封邑都已過千戶,品級和名位都高他很多,所以五子良將沒有李典.
《三國演義》中,李典與樂進在第五回同時響應曹操的號召,前來投歸,曹操皆留為帳前吏,成為曹操的第一批部下。後李典多有出場,卻常常是不引人注目,其中較為突出的出場是李典與曹仁守樊城。在合肥之戰中,張遼,樂進,李典三人在合肥守城,孫權率軍攻打。張遼讓李典埋伏在逍遙津,等吳軍過小師橋來攻打合肥,自己與樂進一起對抗,而李典拆小師橋。拆橋過後,李典帶領軍隊匯合張遼、樂進二人,合擊孫權,最後大敗孫權。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受禪於漢獻帝劉協,建立魏國,自此開始三國時代。當時李典已經離世,曹丕追念李典的合肥之戰的功績,追諡為愍侯,增加其子李禎食邑百戶,另外又以百戶封了李典的另外一個兒子為關內侯。
-
6 # 誰伴我闖史
對於曹魏政權最頂尖的外姓將領評價,其實在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個相對客觀的事情。所謂“相對客觀”,也就是說某些方面並不怎麼客觀,雖然第一標準還是戰功,但是戰功以外的因素影響也是不少的。例如出身,關係,還有資歷等等,有某些原本可能有一定可能效能夠列入五子良將評選標準中的人物也會因為這些原因落選。這中間甚至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那些人,他們的出場率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歷史上都非常高,但最終卻淪為了背景板,其中的代表就是李典。
一、 兗州豪強李典字曼成,祖籍是兗州山陽郡人,但後來家族遷到了濟陰郡,也就在當地生根發芽了。黃巾之亂時期,李典的叔叔李乾就在當地糾合了一群食客來跟隨曹操四處作戰,後來在呂布進攻兗州之時因為不肯歸降而被呂布的手下所殺。此後這隻部隊就由李典的哥哥李整率領,結果李整到了官渡之戰前夕也去世,於是這支部隊就交給了李典。
李典早年的履歷就是這麼簡單,似乎平平無奇,沒啥值得說的,但是我們看歷史就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深入內部,去閱讀更多的資訊。實際上這一段經歷中有這麼幾個點很值得玩味:首先是李家這支軍隊的歸屬,眾所周知曹操一生都在征討軍閥,同樣對於自身勢力內部的山頭也重點打擊,那對待李家的態度就非常令人費解了。經過李典的叔叔,李典的哥哥和李典三代,這隻軍隊竟然還被李家所掌控而沒有被剝奪軍權,這完全不符合曹操的性格。其二是李典的定位,實際上從一開始李典就跟曹操集團的核心將領差了一點人,無論是其年齡亦或是資料,李典本人都是小字輩。從官渡之戰時期才登上歷史舞臺的李典,至少在前輩將領還在的時候,很難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立功出頭之日。
實際上,李典的家族從本質來說,跟青徐地區的臧霸是同一性質的存在,他們都是所謂的“地方豪強”,這種身份跟一流的世家大族有所區別,並不以在朝廷中樞壟斷政治資源為最終目標。而是滿足與建設所在地方的威信,平日裡可能只是維持著基本的治理權,但是一旦到了亂世,地方豪強立刻可以透過振臂一呼來集結起相當程度的動員力來保證自己的權力存在。曹操本人的曹氏和夏侯氏在譙縣也屬於這種型別的存在,而李家所處的又恰恰是曹操賴以起家的最初根據地兗州,自然而然,曹操不能也不敢對這些沒有什麼太大野心卻能量巨大的豪強直接下手拆分,他很清楚這麼做會帶來怎樣的反應。輕則大亂,重則傷筋動骨,與其如此倒不如讓李家就這麼維持自己的勢力,至少可以確定其對自己的忠誠度。而李典在曹操陣營中的地位也就這麼固定了下來。
二、 英名流星然而最早期的李典就儼然一幅文官的樣子,絲毫不像一員武將,根據史書記載他喜歡讀《春秋》,跟關羽是同樣的愛好。在繼承了叔叔和兄長的軍隊後,才正式踏上武將之路,曹操最開始也同樣沒有想要把李典培養成武將,而是讓他擔任潁陰縣縣令,負責管理百姓和為官渡之戰中的曹軍運輸糧食。可能是在這段時間內李典顯示出了自己用兵作戰的天賦,所以在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開始讓李典正式從事軍職,率領原有的部曲協同作戰。
此後的李典從曹操評定河北之時便跟從在曹操身邊,四處征伐鍛鍊才能,到了公元202年,曹操又將李典調動到夏侯惇身邊,跟隨夏侯惇前去征討劉備。這裡就上演了歷史上真正的“火燒博望坡”,不過區別在於此時諸葛亮尚未登場。而所謂的“火燒”實則是劉備為了阻滯夏侯惇的進軍不得已而為之的撤退戰術,本來也沒有想要全殲曹軍的意圖。李典發現此時的博望周圍草木密集,非常便於火攻,便提示夏侯惇警惕,然而夏侯惇自以為兵力雄厚,碾壓劉備而無視了李典的勸諫。後果可想而知,被劉備打的正著,夏侯惇和副將於禁大敗,幸虧李典及時援救才得以逃過一劫,此事充分反映出了李典對於地形和戰術的判斷力,當然,夏侯惇令人捉急的軍事水平也一覽無遺。
在發現了李典的能力後,曹操又將李典調回身邊,跟隨自己征討四方,屢建戰功,直到公元215年將李典派回合肥,輔助張遼,樂進兩人一起對抗東吳。在這裡李典充分展示出了一名將帥最重要的素質之一,識大體、顧大局。李典的叔叔跟張遼原本所在的呂布集團有著殺身之仇,也因此李典與張遼一直關係不睦,但是當曹操留下了命令,要求李典與張遼出城協同作戰時,李典絲毫沒有因為曾經的問題對張遼產生什麼看法,乃至於不配合,而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當張遼輕裝上陣出城作戰後,李典積極為其護衛側翼,並且主動派兵接應張遼,為合肥之戰最終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合肥之戰的主角雖然是張遼,但是李典在某種程度上是張遼最終成功的第一輔助。
然而天妒英才,就在合肥之戰勝利的當年,一場疫情襲擊了合肥,李典也就在這次疫情中染病去世,年僅三十六歲。這也許是他最終無法名列五子良將的另一個原因,因為年齡問題,不能夠有充足的建功立業機會,讓他的功勞和資歷始終差了這麼一點。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是,身為兗州本土豪強出身的李典,相比五子良將中的幾人,始終不能為曹魏徹底放心,半獨立的武裝在某種程度上也讓李典的忠誠度和身份受到了很大的懷疑,或許這也是一個無法改變的歷史遺憾吧,假使李典得以盡享天年,又會取得怎樣的成就呢?
-
7 # 流雲天下
李典所在的李氏家族是兗州當地豪強,大概在192年曹操入主兗州之後,李典從父李乾率整個李氏家族跟隨曹操,曹操麾下眾將,論資歷李典和五子良將的樂進、于禁差不多;李氏家族不僅為曹操征戰四方,而且還做出過重大犧牲,194年呂布席捲兗州,李乾不願投降呂布被呂布部將所殺,此後李氏家族在李乾之子李整和李典的率領下繼續為曹操效力,可以說李典要資歷有資歷,要功勞有功勞,可他為何不是五子良將之一?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去世太早《三國志》記載:“年三十六薨,子禎嗣。”一筆帶過,不過考慮到215年逍遙津之戰後李典再無事蹟,此戰戰況極為慘烈,李典的諡號又是愍侯來看,李典大機率是在逍遙津之戰中身負重傷,以至於戰後不久就不治而亡了。對比一下五子良將去世最早的是218年去世的樂進,其餘于禁、張遼、徐晃、張郃四人都活到了曹丕稱帝登基之後。
215年李典去世之前,張遼是蕩寇將軍(逍遙津之戰後升為徵東將軍),樂進是折衝將軍(216年曹操稱魏王之後升為右將軍),于禁是虎威將軍(216年升為左將軍),張郃是平狄將軍(216年接了張遼蕩寇將軍的班),徐晃是平寇將軍。李典當時是破虜將軍,級別和張郃、徐晃差不多,如果不是因傷去世,以逍遙津之戰的戰功來看,他的官職有可能比張郃徐晃還要略高。
第二,戰功不夠正是因為去世太早,曹魏後面的幾次大戰比如漢中之戰、襄樊之戰他都沒趕上,而張郃、徐晃正是在這兩次大戰中立下很大戰功,一舉奠定了五子良將的地位。
李典去世的時候才36歲,應該比五子良將任何一個人年齡都要小,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的話,後面的大戰肯定有他立戰功的機會,五子良將未必沒有他的一席之地,五子良將成為六子良將也有可能。
-
8 # 思維館
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將曹操手下的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及徐晃五人列傳合為一傳,並評論說他們是“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後人據此稱其為“五子良將”。在曹營之中,這五人可說智勇雙全,出則為鋒,入則殿後,功績非常,這才得陳壽“時之良將”的讚譽。但實際上這是已經定下來的基調,是具有非常的主觀性的——若在陳壽之前有人排列,以曹操手下的人才基數,列出十人也是可以的。
李典,字曼成,山陽郡鉅野縣(今山東省鉅野縣境內)人士,《魏書》有云,“典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群書”。《三國志》烖,“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術,徵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乾還乘氏,慰勞諸縣。布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聽,遂殺乾。太祖使乾子整將乾兵,與諸將擊蘭、封。蘭、封破,從平兗州諸縣有功,稍遷青州刺史。整卒,典徙潁陰令,為中郎將,將整軍,太祖善之,故試以治民之政。遷離狐太守。”
李典能夠去做太守,統轄一地,這可是曹操手較為稀缺的人才,畢竟大家跳起來造反,能夠佔得北方局勢已經不差,卻是少了點治理的才能,這也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善待百官的原因之一。當然,李典不喜歡打仗,卻不是不能打仗,《三國志》載,“時太祖與袁紹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輸谷帛供軍。紹破,以典為裨將軍,屯安民。太祖擊譚、尚於黎陽,使典與程昱等以船運軍糧。會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絕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典與諸將議曰:“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軍不內御;苟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昱亦以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
曹丕曾言,“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可見李典打起仗來,也是勉強能跟得上張遼的。李典最讓人敬服的,不是他治軍、治地的才能,而是其心胸的開闊,“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乃率眾與遼破走權。增邑百戶,並前三百戶。”可惜這等人物,三十六歲便撒手人寰。
由上可知,李典不列“五子”,原因大約有兩點:其一,他是全面發展型人才,“五子良將”指向性明顯;其二,英年早逝,沒有太多的時間鑄造功勳。
-
9 # 未鳴讀史
李典文武雙全戰功卓著,而且很早就追隨曹操,但是他為什麼不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將”呢?
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指的是張遼、張郃、樂進、于禁和徐晃。這五人不但打仗勇猛,各自統兵作戰的能力也很強。
五子之首的張遼,降昌豨攻袁尚,斬單于解白馬,威鎮逍遙津,戰功赫赫。翼州人張郃,用兵巧變,長於利用山川地形,是阻擋諸葛亮北伐的中流砥柱。樂進雖然身材短小,但是勇猛異常,每次戰鬥都是衝鋒在最前線,屢立戰功。于禁則很早跟隨曹操,為人剛毅穩重,臨危不亂,有古代名將的風采。令人遺憾的是後來于禁被關羽俘虜後投降,晚節不保。許晃則忠心勇敢,帶兵有方,在襄樊之戰中力挽狂瀾。
李典是現在的山東鉅野人,出身地方豪族,從小博覽群書,文化底子很厚。
在官渡之戰中,李典負責運輸糧草,袁紹失敗後,曹操開始討伐袁氏二兄弟,李典又負責從水上運輸糧草,還臨機果斷打敗了來截糧的袁尚手下將領高蕃。而當時的李典不過二十出頭。
後來李典又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平定北方,在博望坡救出貪功冒進的夏侯惇;和樂進一起在壺關大敗高幹;在長廣攻破管承。立下了赫赫戰功。
李典最輝煌的也是最後一戰就是“合肥之戰”,他和張遼摒棄前嫌並肩作戰,以七千兵馬殺得孫權十萬大軍丟盔棄甲,孫權本人還差點被擒。
所以說李典的戰功其實不低於“五子良將”,有些方面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他為什麼不能成為“五子良將”呢?我想原因有三:
一:李典死得比較早,三十六歲就去世了,而其他人繼續在建功立業,所以後期李典的名氣和功績比“五子良將”稍稍遜色。
二:李典屬於和關羽一樣手捧《春秋》的儒將,不是很喜歡打打殺殺,上陣的機會不是特別多,更沒有在特別重要的戰鬥中獨擋一面。
三:曹操手下能夠衝鋒陷陣的武將很多,唯獨缺少像李典這樣“上馬能打仗,下馬能管民”的全能型人才。因此曹操更多的是倚重他的文才,派他去治理地方,安撫百姓。因此,李典雖然也是文韜武略,戰功卓著,最終還是和“五子良將”失之交臂。
-
10 # 國際名場面
從李典的履歷來看,打過仗、治過民、有文化,可謂全面人才,確實是個好苗子,但他不能成為五子良將,也是有原因的。
一.戰功不差,但不算卓著我們可以發現李典一生在戰場上的表現雖然不俗,但往往都是次要戰場,且處於次要地位,比如擊破高蕃打通水路這一仗,曹操一開始也說了,不能船運就算了,走陸路把糧食運過來就行,當然李典最後能打通自然是好的,只不過也沒太重要。
然後像是勸阻夏侯惇追擊劉備,只能說有先見之明,亡羊補牢了一把,再後面跟著樂進打高幹、打管承,也是順帶喝湯刷點經驗,人生最後一戰是合肥之戰,可惜他依舊是配角,張遼才是主角。
加之李典一生才活了36歲,遠沒有五子良將活得久,那他的戰功積累,自然也受到限制,只能說他曾經有希望步入大將行列,但還處於發育期就夭折了,如此匆匆離去,一切就都煙消雲散了。
二.李典本人不喜歡打仗我們常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那麼“不想當五子良將的將軍不是好將軍”也是成立的,然而放在李典身上,他雖然是將軍,卻不喜歡打仗。
【魏書】:典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群書。太祖善之,故試以治民之政。大家看到了,從李典個人志向來說,更偏向文的一面,所以曹操不完全把他當武將,而讓他治民,李典當過縣令,當過太守,打仗只是當時的局勢下不得已的行為。
而即便是在軍中,他的本傳記載“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陳壽給他的評價也是“貴尚儒雅,義忘私隙”。
因此,這麼一個人,曹操是不是在可能的情況下,也會盡量避免讓李典沾染他不喜歡的軍事呢?那麼李典在戰場上的表現機會自然就更少了,即便有,也處於非關鍵位置,那麼五子良將的位置離他自然就遠了。
總的來說,李典其實是跟張郃挺像的,張郃也是武將中難得的比較有文化修養的人,還被曹睿封為了博士,但張郃是真的一輩子打仗,也樂於打仗,他是重武兼文,李典卻不然了,他是重文兼武,側重方向不同,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因素,比如壽命什麼的,人生的軌跡和成就也就不同了。
——————————————————————————————
-
1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三國時代,曹魏陣營中的李典確實是文武雙全。他沒有被列入五子良將的行列,原因很複雜,與他的出身,性格、為人處事和曹操的用人態度都有關係。
咱們可以透過史書的記載逐步進行分析。李典比較好學,是個文化人,博覽群書,“不樂兵事”,他實際上並不喜歡打打殺殺,是個和平主義者。李典愛看《春秋左氏傳》,這一點與關二爺似乎相同。李典的伯伯李乾很有能力,很早就跟從曹操東征西殺。曹操與呂布打仗,呂布的部下薛蘭和李封招攬李乾,但李乾不接受,被殺害了。李乾的兒子李整繼承父志,曹操命令他率領李乾的餘部繼續作戰。
李整也很年輕就死了。李典又繼承了這支部隊。
現在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李典與張遼不合。張遼以前是呂布的手下,在曹操和呂布的對戰中,張遼必然與李氏有過多次敵對交鋒,李氏族人死在張遼手中的,估計不在少數。李典是個讀書人,原則性比較強,內心中是不能原諒張遼這個當年的仇敵。
在這段時間,李典被任命為潁陰令,中郎將。很普通的級別。在官渡之戰中,李典是率領宗族成員為曹軍做後勤補給工作。任務完成的不錯,被晉升為“裨將軍”,這官也不大。曹操同袁譚和袁尚打仗,袁尚派高蕃封鎖了水路。曹操派李典和程昱去打破封鎖,李典發現了敵人的弱點,戰機良好,李典主張不須向曹操請示,“苟利國家,專之可也”,抓住戰機渡河向敵人發起突襲。打開了通路。劉備投附劉表,率兵北侵,曹操派夏侯惇去防禦,李典隨之出征。劉備燒掉營屯而退,夏侯惇欲追擊,李典瞧出了劉備的詭計,勸說夏侯惇不要輕敵冒進,但夏侯惇不聽,結果中了埋伏,損兵折將,李典率部將他救了出來。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這個情節的由來。曹操定鄴,李典主動響應曹操的號召,將宗族三千餘戶,一萬三千多口人遷居到鄴。
透過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李典的宗族是望族,規模龐大。而曹操對出身輕微的將領比較照顧,而對於李典這種豪門大族的人才還是心裡頗有忌憚的。這也是曹操始終沒有讓李典去擔負起獨當一面的重任,而始終做為副將使用。圍高幹,擊管承。李典都立下了功勞,曹操封李典為捕虜將軍、封爵為都亭侯。在合淝之戰中,鎮守合淝的張遼因平素與李進不合。但國家危難之際,三人都放下以往的仇怨,共同對敵,獲得大勝。這次曹操又增加李典的食邑。但李典的光輝業績也就到此為止了。不愧是讀書人,李典性格謙謹,頗有“長者”之風,不與諸將爭功。李典去世時,年僅三十六歲。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李典為什麼沒有進入“五子良將”的行列。
1.李典出身於名門望族,而曹操不願意過多過高地提拔這種出身的將領。
2.李典在其戰鬥生涯中,很少有獨當一面的作戰經歷,因此缺少有說服力的戰功。
3.李典性格謙和,不願與人爭功,往往將功勞委於他人。
4.李典很年輕就去世了,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示他文武雙全的才能。
5.曹丕上位稱帝后,忠於曹家的將領們都水漲船高,得到晉封,而李典沒有活到這個好時代。
-
12 # 歷史小昆蟲
五子良將指的是曹操部下的五名大將,他們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五個人之中拿出任何一個都能獨當一面。那麼李典為何沒入五子良將呢?其實並不是李典能力不行,李典和他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1.李典去世的早,他三十六歲時就已經去世了,失去了很多的立功的機會。
2.李典素以學識見長,出則可為將,入則可治民。曹操覺得李典是個可以培養的人才,很多次的讓他鍛鍊縣令、太守、刺史等的官職,嘗試著管理老百姓。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曹操手下善於疆場的廝殺角色有很多,可以獨當一面、治軍管民的整合型人才這的確是比較少的,李典恰恰就是這種稀缺的人才。
3. 李典修為太高,眼界胸襟高人一等,對純粹勇鬥武將生涯沒有太大的興趣。這樣的感覺就像是當年諸葛亮為了安撫關羽不要與馬超爭名奪利的話:“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在這裡把“黥布、彭越之徒、翼德”與“美髯公”分別換成“五子良將”與李典同樣適用。而且迴歸歷史的真實,恐怕李典比關羽更符合“儒將”的稱謂,儘管後者被一步步神化、誇張到了極致。
4.李典出身比較好一點,五子良將都是寒門出身,所以接受的事務等級比較高一點,有點淡泊名利的意思。
李典雖然不是五子良將,但是他的表現現不差於那些人,他是十分的優秀的一個大將之才。
-
13 # 曹老師xixi
李典沒入五子,其實有點虧,李典論資歷也是曹操嫡系,李典的李氏家族早些年就隨曹操討伐黃巾,其中李典的叔父李乾還為曹操為戰死,李典的資歷甚至比樂進于禁都早,論能力李典是文武雙全,能力上至少與于禁樂進相當。我認為李典沒有入五子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不爭功勞
《三國志魏書》記載李典。不爭功勞。
“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之前說了,李典家族幾代都跟隨曹操征戰,李典戰功也很多,尤其是後來在官渡以及合肥之戰中,更是貢獻很大,但李典不爭功勞,有次因李典立大功,曹操欲封賞,李典說道“我性格懦弱功勞微薄,有成績是我們家族全體效力的結果。”所以李典可能在戰績履歷上記錄不全,也沒有其他人好看,導致履歷不足升官也就慢,後來同僚于禁樂進一個左將軍一個右將軍,李典才一個雜牌“破虜將軍”的稱號,這是影響他進五子的原因之一。
二、不像武將
李典雖然是將門出生,但準確的講是個儒將,類似周瑜那樣的(當然綜合能力不如周瑜),就是虛構《三國演義》中,也不見有李典的單挑情節吧?《魏書》記載:
“典好學問,貴儒雅,敬賢士大夫,軍中稱其長者。”意思是李典崇尚學習,尊敬儒學,敬重博士,在軍人被人稱為“老師”。
西晉名臣王沈評價李典:
“典少好學,不樂兵事。”意思就是李典喜歡學習,不喜歡打仗。
說明李典嚴格上說不算武將,縱覽五子良將各個都是能征慣戰,刀山火海中而來的,李典明顯在氣質上與五子格格不入。
三、英年早逝
據記載李典36歲就病逝了,本來戰績記錄就少,英年早逝也沒有什麼機會再讓他發揮發揮,不像張郃後起之秀,要是李典再過20年,到曹睿時期估計也能成為曹魏頂樑柱,說不準就算不是六子,之少也能像滿寵那樣後期再火一把。
好在紮紮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旁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曹丕繼位後也覺得李典有點虧,為李典追封,為其子嗣加侯,曹睿時期,李典享從祀於曹操廟庭,得到至高無上的榮耀,成為我們熟知的李曼成。
-
14 # 伊耆角木
很簡單,英年早逝所以官職低,地位上要比那五人低一籌。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五子良將。其實五子良將和五虎大將一樣,都不是歷史上明確有的稱呼。只是《三國志》中將蜀漢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共列一傳,被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吸收編了一個五虎大將。同樣,曹魏這邊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共列一傳,對應蜀漢所謂五虎大將,他們就被後人稱作五子良將。
實際上,無論蜀五虎也好,魏五子也好,都不是正式封號,所以也就沒有百分百一定要這樣排一說。為什麼把這五位並列一傳,主要就是官職、地位和影響力都比較接近。蜀五虎不論,就來看看魏五子。他們的戰績都不用多贅述了,就看他們的最高官職:
張遼,建安二十年(215年)升徵東將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轉前將軍。黃初三年(222年)去世。
樂進,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後(具體時間不明)封右將軍,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去世。
于禁,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後(具體時間不明)封左將軍,假節鉞(極罕見的殊榮),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被關羽擒獲,後輾轉東吳,黃初二年(221年)回到曹魏,羞愧而死。
張郃,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封左將軍,太和三年(229年)封徵西車騎將軍,太和五年(231年)為諸葛亮射殺。
徐晃,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封右將軍,太和元年(227年)去世。
以上列了五子封四徵(徵東、徵西、徵南、徵北)將軍或四方(前後左右)將軍及更高軍職的時間。為什麼要列這些?因為按照漢晉時期的官職制度,武將之首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次一等為四方將軍。此八職務為重號將軍。而四徵將軍與四方將軍平級,只是關係隸屬地方,而非朝廷直屬。所以,沒有做到四徵或四方將軍的,只能算是雜號將軍,地位要低一級。
所以就可以來看李典了。李典是早年就跟隨曹操的武將,在三國演義中經常與樂進一起出現作戰,事實上也確實經常與樂進並肩作戰。最著名的合肥之戰,張遼大戰逍遙津成名,李典、樂進也都在此戰中有優異表現。不僅如此,李典還曾在博望之戰,夏侯惇中劉備埋伏時成功將其救援,頗懂兵法,進退有度。
但是,李典的最高官職僅僅是破虜將軍。屬於雜號將軍,比重號將軍低一等。雖然他也參與了合肥之戰,但是並沒有像張遼、樂進一樣晉升。究其原因,可能只能想到英年早逝。李典生卒年月不詳,不清楚是死於哪一年,只知道死時年僅三十六歲。不過從史料記載中,李典最後的戰役就是合肥之戰,此後再無記錄。可見應該是在合肥之戰不久後就病卒了。沒有能夠進一步提升官職。合肥之戰,最耀眼的是張遼,只有他是馬上封了徵東將軍,樂進的右將軍也隔了一段時間。或許,李典本來也應該與樂進一同受封,只是病逝讓他真正失去了這個機會。
不過,陳壽也知道李典的能力戰功非同一般,所以在緊隨記錄五子良將事蹟的《張樂於張徐傳》之後就是《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這一個合傳中,李典名列第一。說明,在曹魏的除夏侯氏(與曹氏並列)之外的外姓武將中,李典僅次於五子(五子之前的都是一方諸侯級人物和重要文官朝臣),未能與五子並一傳,僅僅因為官職不夠高。
-
15 # 老白的歷史課
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鹹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
何為五子良將,常從曹操征伐四方,戰功卓著,得到曹營諸將認可,對曹軍貢獻極大,方可入圍。
李典叔父李乾,初平中投曹操,破黃巾,攻袁術,徵徐州,,因呂布入主兗州,李乾為布將薛蘭,李封所殺。乾子整平定兗州有功,死的也早,出於對他們的的懷念,曹操才開始重視李乾的侄子李典。
官渡時李典負責後勤(同期的就算是敵將張郃也已經是河北名將!),在黎陽攻袁譚時才表現出指揮才能,擊破魏郡太守高蕃,使水路得通。
建安七年,隨夏侯惇進擊劉備,夏侯惇不聽典言,中伏不利,由李典接應救回。
從圍鄴,與樂進圍高幹於壺關,擊管承於長廣。並遷族人於魏郡,得到曹操讚揚。
建安十九年,與張遼,樂進駐紮合肥。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戰同張遼一起以八百之眾大破孫權。不久病逝,年僅三十六。
李典有長者之風,好學問,不與別人爭功,合肥之戰雖與張遼不合,但不以私怨而忘公義,可以說得上是一員儒將了。
但是,李典資歷太淺,功績又太少,又加上英年早逝,沒有太多表現機會,就和五子良將中平平無奇的樂進來比較,他打的仗樂進都打過,他沒打過的仗,樂進也都打過,恐怕李典的戰績連樂進的四分之一都比不上,畢竟短小精悍,不服就乾的樂進可是曹軍早期的戰爭博物館。更不用說有周亞夫之風的徐晃和威嚴御眾,有不動之節的于禁。
惟一的大戰合肥,他又是個輔助,比不上戰神附體的張遼。李典又不與諸將爭功,自然名聲不顯。
最要緊的是,死得太早,要是多活二十年,刷刷資歷(三朝元老),別說五子良將,我估計大司馬也不是沒有可能。
-
16 # 人者仁義也
我們首先來看看李典此人的生平
李典出生的家庭是非常強大的地方豪強,也就是一個大型家族,李典的家族在山陽郡鉅野縣,李典的伯父李乾十分有錢和有勢力,他們家族加上門客有數千家在乘氏縣,這些人有數萬人,因為此人多次戰亂之後,李典帶著宗族遷往鄴城的時候,當時的李氏宗族有人口一萬三千人,漢獻帝初平年間,李乾帶著家族跟隨曹操,當時曹操剛剛在陳宮的幫助下成為兗州刺史,而面臨青徐黃巾起義軍近百萬的進攻,雙方在壽張決戰,李乾跟隨曹操出征,大敗黃巾軍,此後又跟隨曹操征戰袁術。李乾作為地方實力派對於曹操執掌兗州的支援功不可沒。此後曹操發動了對於徐州陶謙的戰爭,結果陳宮,張邈等人勾結呂布襲擊兗州,整個兗州地區只有荀彧、程昱保守住了鄄城,範縣、東阿縣。李乾被曹操派去招降乘氏縣,呂布的部將薛蘭、李封招降李乾,想要李乾背叛曹操,李乾不聽從,就被他們殺害。李乾的手下部眾被曹操交給李整掌管,李整跟隨諸將擊敗薛蘭、李封,隨後平定兗州各個郡縣,但是不久之後李整去世,李整的部下交給了李典掌管。這裡要說一下從李乾到李典掌管的部隊很有可能是從李氏家族這數千家的族人和門客之中選出來的,所以這支部隊別人掌管不了,只有李氏家族的出生的人才能夠掌管。而且李典所在的李氏家族是整個數千家的家族一起投靠了曹操,這從以後也看的出來。
官渡之戰的時候李典率宗族和自己的部曲(類似僕從)往前線運送糧草和軍資,袁紹兵敗之後,曹操休息一段時間在袁紹病死之後攻打袁尚和袁譚兄弟,李典和程昱負責從黃河運糧,當時袁尚派手下魏郡太守高蕃前去狙擊,被李典大敗。而後劉備趁著曹操北征的時候,開始和劉表攜手主動北伐許昌。李典跟隨夏侯惇防禦當時北伐的劉備,劉備看到夏侯惇的大軍故意燒了軍寨退去,夏侯惇率領軍隊追擊,但是李典勸諫夏侯惇不要追擊,會有伏兵,結果夏侯惇被劉備伏擊大敗。幸好李典帶兵支援才使得夏侯惇得以順利逃脫包圍。此後李典跟隨曹操攻打鄴城,鄴城平定後,又和樂進一起在壺關圍攻高幹,高幹平定之後,又去平定海賊管承。曹操把自己的幕府遷居到鄴城之後,李典帶著自己的宗族一萬三千多人也遷居到鄴城。此後和張遼,樂進把守合肥,當時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圍攻合肥,而曹操正從漢中退出,李典由於李乾之死的關係和張遼不太對付,但是這個時候李典還是發揮了自己的將領的本質,他說不能夠以自己的私利壞了公義,於是和張遼一起大破孫權,取得合肥之戰的勝利,但是之後去世。
李典為什麼不能夠位列五子良將漢代觀察功勞最為看重的是食邑,所謂食邑就是可以徵收封邑內民戶賦稅撥充,其數量按民產計算,通俗講就是國家劃分以一片地區給你,這個地區的人民的賦稅全部交給你。而漢代獲得食邑通常是需要戰功的。所以食邑是觀察戰功的最好辦法。
但是觀察李典這一生功勞自然是比不上張遼,樂進,張郃,于禁,徐晃等人。食邑也只有三百戶。當然不能夠用食邑和封爵以及官職來比,畢竟臧霸此人功勞不是很大,卻被封為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都督青州諸軍事,食邑三千五百戶,要知道張遼也不過食邑二千六百戶,張魯此人更是食邑萬戶。所以在三國時期比較官爵沒有什麼意義。
實際上五子良將的說法來自於陳壽的一番評價而已: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也就是陳壽一個評價的標準,此後一直被後人沿用而已。並不是有人強行規定張遼,樂進,張郃,于禁,徐晃這五個人一定是五子良將。所以李典只是沒有被陳壽認為是五子良將的一員。另外陳壽對於連點的評價也很高:
李典貴尚儒雅,義忘私隙,美矣
-
17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以李典的才具,他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但機遇這個東西,可遇不可求。他完美錯過了各個“刷功勳”的時機。
家族入夥早,本人資歷淺李典家族,是曹操集團創始團隊的一員了。
初平中(大約191或192年),曹操剛開始創業時期,李典的叔父李乾就帶領家族一起投奔了曹操,開始跟著曹操混了。他們一起擊敗黃巾、擊退袁術,在兗州立穩腳跟。
李乾死後,李典的從兄李整接過了宗族管理,繼續幫著曹操平定兗州各縣。
200年,官渡對峙期間,李整去世,李典才開始接過部隊。
190年-200年,正是曹操集團戰事最密集的“刷功勳區”,李典因年幼+未領軍,完美錯過。因此,儘管李典入夥時間很早,但在200年之前,部隊的領導是李乾、李整,李典並沒有出頭的機會。
李典開始正式接過部曲時,20歲左右。
就一個新人來說,20歲,還算早。但對比曹軍眾將的資歷來說,200年,已經晚了!
環顧四周:樂進、于禁、徐晃、張遼,已經在曹營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即將入夥的張郃,也早已是一員威名遠揚的大將!
資歷淺,還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不易爭功!
李典不爭功。一則因為性格儒雅;二則因為資歷淺,與需要經常配合的名將爭功,對李典一點好處也沒有!智將之風盡顯,遺憾功勞不大儘管出頭晚了一點,但李典畢竟還年輕,有的是機會建功立業。
李典也表現出了不輸於“時之良將”的才能。
202年,李典和程昱一起運軍糧。袁軍部將高蕃在河邊,斷絕河道。曹操指示:“水路過不去就走陸道”。李典認為:“敵人兵力不強,不過就是仰仗水勢,還有輕敵之心!我們現在殺過去,一定能擊敗對手!“於是,率軍渡河猛擊,一舉打通河道!
同一年,李典和夏侯惇、于禁一起駐葉,抵禦劉備。劉備燒營詐敗,李典識破劉備詐謀:劉備無故撤軍,必有詐謀;南方路窄林密,不可追擊!夏侯惇不聽,結果中伏大敗!幸李典率後軍至,才救出夏侯惇,逼退劉備。
可以說,李典在這兩戰中,善於觀察敵人意圖,善於審查地勢,表現出了智將風采。
相比之下,已經名滿天下的夏侯惇、于禁,還不如李典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
200-208年,正是官渡之勝紅利大爆發的時期,曹軍橫掃河北、直擊烏桓,諸將戰功都很大。相比之下,初出茅廬的于禁尚沒足夠的機會立功。可惜,這兩戰,一次是發生在後勤運輸中,規模不大;一次發生在敗戰中,受拖累!
威震逍遙津的張遼背後,是負重前行的李典李典一生中,最輝煌一戰,就是與張遼、樂進,一起進行的合肥之戰。
張遼、李典組隊出城,八百人,主動出城,攻擊孫權。
張遼足夠猛,他趁吳軍混亂,率少量人馬陣斬陳武,直逼孫權,又反覆進出,救出軍隊!
可是,容易忽略的是:張遼猛烈衝殺的背後,是李典的負重前行。
張遼、李典一起出戰,張遼既然親自率少數軍隊向前,剩下的幾百步兵,就得李典指揮了!
張遼率少數人橫行無忌、風光無限時,背後的李典正帶著大隊艱難地抵禦著重整起來的吳軍的攻擊,費力不討好!一支優秀的軍隊,既需要張遼這樣風光無二的猛人,也需要李典這種費力不討好的猛人!
只是:費力不討好,之所以不易,正在其消耗大、功勞小。
遺憾的英年早逝儘管戰後封賞時,李典的封賞遠低於張遼、樂進,但更為年輕的李典,顯然已經具備了名將的素質。
36歲,對一位將領來說,還年輕,他至少還還有10幾年的時間,去博取功業!
可惜,合肥之戰後不久,李典就去世了。
就才能而言,在李典短暫的軍事生涯中,他表現出了名將所需要的一切素質。未必不如五子良將。
但就功績而言,他與五子良將確實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如果他年紀稍大一點點,早些領軍參加曹操早期的群雄爭霸戰,或者他晚走一點點,參與後期與諸葛亮等人的角逐,或許,他的功績或許遠遠不只如此!
朋友,如果您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出生時間,請照顧好身體,延後自己的死亡時間。也許,精彩的還在後面呢!
回覆列表
所謂“五子良將”,指的是漢末三國時期曹操部下五員大將,他們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五人智勇兼備,具備獨自統兵的能力。在歷次戰爭中,進攻他們往往是先鋒,撤退時常常讓他們斷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將上述五人的列傳合為一傳,並在評論中說道:“時之良將,五子(指上述五人)為先。”後人稱之為“五子良將”。
李典,字曼成,東漢末年名將,今山東鉅野人。李典是與張遼、樂進、徐晃、張遼等將領不同,地方豪族出身。李典的從父李乾,稟雄偉之氣概,得以於乘氏縣聚集了數千門客,可見其家族勢力不一般。
《魏書》記載“典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群書。”正因為李典文化底子厚,我們還記得他和張遼搭班子在逍遙津駐守時,當孫權大兵壓境後,和張遼一向關係不好的他,放棄前嫌,同舟共濟,說出那句流傳千古的話:“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 所以禰衡在調侃曹操手下文武時說“李典可使傳書送檄”,禰衡意思是肚子裡有點墨水又喜歡讀書的李典最適合做“傳書送檄”的活!
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尊敬儒雅,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稱為長者。《三國志》裡陳壽對李典的評價是儒將,這個評價是很高的。李典的真實歷史功績有:
1、官渡之戰期間李典負責押運糧草。袁紹被擊敗後,升為裨將軍。曹操攻擊袁尚、袁譚時李典與程昱負責押運糧草。袁尚部下高蕃屯兵河上阻礙曹軍用水道運糧,李典看出高蕃輕敵,與程昱渡河將其擊敗。
2、建安九年(204年),參與圍鄴城。建安十年(205年),與樂進圍高幹於壺關。建安十一年(206年),擊管承於長廣。封為捕虜將軍、都亭侯。
3、、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使劉備北侵,夏侯惇領兵,劉備退兵誘敵,為李典看破劉備想使用火攻,但不為夏侯惇接納。夏侯惇與于禁進攻,為劉備伏擊,為留守的李典擊退。
3、建安十四年(209年),李典與張遼、樂進駐守合肥。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引兵包圍合肥,李典不計私嫌與張遼共破孫權,威震逍遙津,解合肥之危。
李典沒有進“五子良將”,並不是說他能力不夠,其實他是文武皆備的曹魏名將,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甚至有過人之處。綜合分析主要有若干原因:1、他病逝得早,享年三十六歲就英年早逝,失去了更多的立功機會;2、李典素以學識見長,出則可為將,入則可治民,曹操覺得李典是個可造之材,多次讓他太守,試著管理百姓。這就是其過人之處,曹操手下善於廝殺的大將有的是,但是可以獨當一面、治軍管民的複合型人才確是比較稀缺。3、“典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群書。”,說明修為到家的李典本身眼界胸襟就高人一等,對鷹爪飛揚的純粹武將之功並沒有很大興趣。這種感覺很有點類似當年諸葛亮撫慰關羽不要與馬超爭強好勝的話:“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詳情請參閱拙作:李典為什麼沒有進三國曹魏的“五子良將”? https://www.toutiao.com/i650973397468682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