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片段一起看
-
2 # 我是衚衕
嗅覺和味道。手機已不再是通訊工具概念,而是各種新技術的集合體,在應用上,預計嗅覺味道這類應用開始研發並在手機上實現突破
-
3 # 中關村線上
看看手裡的全面屏手機,早就沒了當初剛上手時的驚豔。不過想想,這不就是我們以前期盼的未來科技麼?以前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技術其實已經悄然融入了我們的生活,而2017年恰恰是這些黑科技集體爆發的一年,見多了的我們自然對這些技術已經見怪不怪。
手機年度十大技術盤點 你的手機用了幾個
全面屏、面部識別、人工智慧等等,這些技術的出現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智慧手機上的一場革命,但其實這僅僅是個開頭而已。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已經出現或者不久就會面世的智慧手機技術。
1、全面屏問鼎螢幕最終形態
文初我們提到了全面屏,2017年的全面屏大潮席捲整個手機圈,到現在上至價格不菲的旗艦,下到千八百塊的入門機,全面屏都成了標配。
iPhone X (¥7878)
但全面屏其實並不全面,我們所說的全面屏大部分都指的是上下加長的螢幕,透過減少前面板額頭和下巴的面積來增加屏佔比。全面屏只能算是消費者和廠商對螢幕形態的期盼,在感測器、聽筒、攝像頭隱藏方案和螢幕裝配技術尚未成熟之前說全面為時尚早。
三星蓋樂世Note8 (¥6988)
目前市面上全面屏的形態大致有三種:一是三星蓋樂世S系列/Note系列的雙曲面全視屏,另一種iPhone X為代表的異形全面屏,還有就是應用廣泛的18:9非異形直板螢幕。據悉,20:9的超長螢幕或將於明年面世。
但事實上,螢幕的一味加長並非好事,雖然橫屏時可以帶來更寬的視野,但以目前應用較廣的6英寸全面屏來說,豎屏整屏的閱讀視角跨度過大,體驗不佳。
三星S9 (¥5688) 初始渲染圖(圖片引自網路)
全面屏會是手機螢幕的最終形態嗎?目前確實有這樣的發展趨勢,但想要實現還得解決前面板部件的隱藏和抗衰落穩定性的問題。據悉,三星S9正是因為無法透過跌落實驗從而取消了下巴微邊框設計。當然,手機形態是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的,這時候我們就要說一說摺疊螢幕手機了。
2摺疊螢幕說等等 面部識別成主流
2、柔性可摺疊螢幕說再等等
全面屏就是智慧手機的最終形態了?以現狀和周邊技術走向來說,短期內智慧手機螢幕形態確實會以全面屏為主。但全面屏更多的只是在整體觀感上給人視覺衝擊力,實際用途並不明顯,想成為智慧手機的終極形態只有這些還有些欠缺。
螢幕可摺疊手機(圖片引自網路)
最近摺疊手機的概念被炒火,手機可以像筆記本一樣開啟關閉,開啟後可以將一整塊大螢幕呈現於使用者眼前。這可以說是對未來形態的一種探索。
但私以為,以目前使用者對智慧手機的功能理解,這種摺疊形態缺少存在的必要性。以手機的應用功能來說,更大螢幕除了看電影時可以帶來更大的視野外,用處不大。想要用於辦公,這樣的螢幕相對於電腦又太小,而且即便摺疊起來,手機的便攜性也會受到影響。這種形態想要流行起來就得讓智慧手機出現新的必要的使用場景。
可彎曲的柔性手機(圖片引自網路)
其實柔性摺疊形態在未來是有著極大的發展前景的。因為柔性摺疊可以讓裝置擁有更多形態,最直觀的就是更加便攜,比如手機不用時可以透過彎曲箍在手臂上,拿下來掰直又不會影響正常的使用。但以現在的技術來說,還需要一個可以解決電池、晶片等無法柔性彎曲的可行方案。
3、面部識別趕超指紋成為主流
現在去看主流手機的釋出會,廠商們很少再去宣傳我這手機指紋解鎖有多安全多快,而是在說我的面部解鎖有多快。全面屏形態的到來,讓本已成熟的電容式前置指紋方案不再適用,面部識別成為這個時代最便捷的生物解鎖方式。
Face ID
在安全方面首屈一指的,自然要數蘋果的Face ID面部解鎖。因為相比於其它單攝的面部解鎖,Face ID的面部識別是可以感知深度的,這就可以確保面部識別功能不被照片欺騙。另外,由於採用的是發射光線後反射接收,也就解決了光源的問題,所以在暗光下仍能實現解鎖。
其它面部解鎖雖然安全性不如Face ID,但使用體驗還是十分不錯的,在不用於支付只用來解鎖螢幕的話,這些面部識別可以獲得比iPhone X更快的響應速度。
榮耀點雲深度攝像頭(圖片來自微博)
國內的不少廠商也在跟進可以感知深度的面部解鎖,而且已經拿出了成熟的解鎖方案,比如前不久榮耀釋出的手機配件點雲深度攝像頭。目前制約其發展的因素主要是模組的小型化,據悉國內廠商最快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推出支援該功能的手機。
3指紋識別要翻身 雙OIS得有舍有得
4、螢幕下指紋成為指紋識別唯一翻身機會
iPhone X的Face ID在理論上來說是相對安全的,但網上經常爆出iPhone X被同事、被孩子、被雙胞胎兄弟解鎖,安全性不高。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面部識別要考慮到面部的變化,而面部相近的人也並不是不存在。如此來說,還是指紋識別更加靠譜一些。
前不久,Synaptics確認將與vivo打造螢幕下指紋識別手機,據悉,Synaptics與vivo已經溝通解決了規模量產問題,採用Synaptics Clear ID FS9500方案的手機指紋識別功能可以在OLED螢幕安全穩定的執行。
高通螢幕下指紋識別展示
其實在之前,顯示區域的螢幕下指紋識別方案早就面世,比如年初在巴塞羅那MWC2017上匯頂展出的光學指紋識別方案,上海MWC2017上高通與vivo合作展出的超聲波式螢幕下指紋識別方案。但到目前為止,還並沒有相關產品上市。不過現在看來,我們在明年就可以體驗到搭載螢幕下指紋的手機。
螢幕下指紋是否會火還得看其產品的真實體驗,如果真能獲得穩定可靠識別的話,那麼指紋識別仍能與逐漸佔據潮流的面部識別一爭高下,畢竟指紋識別屬於接觸性生物識別,安全性比面部識別要可靠得多。
5、雙OIS普及還有多遠
雙攝像頭已經基本完成普及,設定有些機型在前置也用上了雙攝。但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產雙攝手機很少有支援OIS光學防抖的,只有少部分雙攝的其中一個鏡頭支援光學防抖,雙鏡頭都支援OIS光學防抖的幾乎不存在。
OIS光學防抖自然不用多說,良好的OIS光學防抖可以為拍攝畫面提供優良的穩定性,拍攝過程中的輕微抖動幾乎感受不到。另外,由於OIS的存在,即使快門時間較長,畫面也不會因為手抖糊掉,這就給提升畫質帶來了可能。
支援雙OIS光學防抖的三星蓋樂世Note8
在今年下半年,我們也終於見到了支援雙OIS光學防抖的機型——三星蓋樂世Note8和iPhone X,這就保證了雙攝分別工作時都能獲得良好的拍攝體驗。但問題就在於雙OIS的鏡頭模組較大,不少中國產機型未支援OIS也是因為光學防抖模組較大的原因。看來想要中國產手機都有OIS雙攝,只能寄希望於模組的小型化了。
4充電耍花槍 一輩子的電池你怕不怕
6、充電也向著多樣化發展了
手機電池技術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都卡在瓶頸上,正常尺寸的手機上,能夠放置4000mAh已經十分不容易。而不斷上升的效能需求和更多的其它硬體消耗,讓續航很難得到保障。所以充電方式成了發展的著重點。
魅族55W快充20分鐘滿電(圖片引自網路)
在MWC2017上,魅族展出的55W快充可以說是極限一般的存在。第三代快充技術Super mCharge,採用11V/5A 全新高壓直充方案,充電轉化效率達到98%,能夠20分鐘充滿一部3000mAh的手機。目前還難以量產,但魅族已經在其魅族PRO 7 Plus給出了足夠優秀的快充方案——mCharge 4.0。
mCharge 4.0採用了5V/5A的低電壓大電流的快充方案,最高輸出功率25W。3500mAh的電池30分鐘即可充達70%,40分鐘充電到90%,完全充滿只用時60分鐘。這樣的快充表現可以說是十分優秀了。
從這一代iPhone開始支援無線充電
在這個領域,作風一向“穩健”的蘋果也不得不有所動作,在新一代產品中,我們看到了快充,也看到了無線充電。無線充電雖然功率不高,但好在可以利用更多的碎片化時間對手機進行充電。相信有蘋果這個領頭人,明年會有更多的中國產手機支援無線充電。
7、石墨烯電池用一輩子 就問你怕不怕
新的電池技術研發傳聞一直都有傳言,但之後均沒了下文。而近日,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某團隊研製出的新型鋁-石墨烯電池。
據悉,在零下30攝氏度的環境下,這種新型電池依然能夠實現1000次充放電效能不減。在100攝氏度的環境中,它能實現4.5萬次穩定迴圈。如果智慧手機用上這種電池,每天哪怕充電10次,也能用上近70年。而且可以實現充電5秒,通話兩小時,可以說是在電池方面有了顛覆性進化。當然,想要商用還需時日。
5AR新世界 AI開元年 5G眼瞅要起飛
8、AR的虛擬世界離我們不遠了
AR測量(引自Laan Labs)
AR全稱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相信對手機圈瞭解的人都會對AR有所耳聞,比如之前風靡一時的《Pokemon Go》遊戲以及春節期間找紅包活動,都與AR有關。當然,用過百度地圖的使用者肯定也發現,地圖中的實景導航也是AR技術的一種應用。
AR應用家居選購(引自矽谷密探)
在2017年,AR的熱度不斷升高。WWDC 2017大會上,蘋果宣佈在iOS 11中帶來了全新的增強現實元件ARKit,今年的iPhone新品上,我們也看到了蘋果對AR的一系列支援。目前AR的應用並不多,主要應用在遊戲上,而在未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基於AR技術的應用。
9、人工智慧初見端倪
2017年手機圈最火的話題有兩個,一是全面屏,另一個就是人工智慧。各大廠商在這方面紛紛發力,讓手機向著更加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比較突出的要數華為的麒麟970晶片,集成了神經網路運算單元NPU,其AI運算能力相比四個Cortex-A73核心有大約25倍效能和50倍能效的優勢。蘋果的A11仿生晶片也採用了神經網路引擎,不僅能執行神經網路所需的高速運算,而且具有出色的能效。
神經網路引擎
神經網路為更多智慧化功能提供了基礎。比如麒麟970的NPU可以幫助手機更精準和快速地識別拍攝場景,讓手機對邊緣虛化的處理更準確,可顯著提高AR場景渲染的速度,同時也能降低功耗。蘋果的A11仿生晶片神經網路引擎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 6000 億次,能輕鬆勝任機器學習任務。
三星Bixby一句話規劃路線
當然,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僅體現在硬體上,軟體系統也有較為成熟的體現,最顯著的代表就是學習型人工智慧平臺三星Bixby。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三星Bixby比以往的語音助手更加聰明,使用者的一句命令就可以實現多步驟操作,準確而且深入。同時,Bixby可以輕鬆在語音、視覺、觸控、文字控制等多種互動方式中自由切換,也可協同操作。
2017年可以說是手機人工智慧的元年,從這一年開始,人工智慧讓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東西,未來的智慧手機,將不僅僅是一部機器,它會更像一位生活管家,為你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貼心的服務。
10、5G網路將成為手機連線生活的重要紐帶
5G網路一直都是個熱度不減的話題,比4G網路高100倍的網速自然擁有著極高的吸引力。而在近日的3GPP TSG RAN全體會議上,有宣告稱首個5G新空口標準的完成為全球移動行業開啟5G新空口的全面發展、支援於2019年儘早實現5G新空口大規模試驗和商用部署奠定了基礎。
或許你會覺得5G離我們還有些遠,但其實我們的需求逐漸在向著5G靠攏。前幾年有個詞彙叫物聯網,到現在的人工智慧,這些專案在很多時候都需要穩定快速的網路進行支援。雲計算不是個陌生的詞彙,在未來的人工智慧中,很多場景都依賴高強度的計算,這些計算無法由終端進行,就需要將命令傳輸至雲端,由雲端計算並輸出結果,再傳輸到對應終端,快速的5G網路保證了資料命令的及時送達。這就讓手機成為整個物聯網體系的控制端變成可能。
寫在最後
2017年可以說是手機技術進步顯著的一年,不管是外形、內部結構上的微觀技術,還是與手機相關的智慧網路體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石墨烯電池、5G網路在2018年還不能商用,但在明年,我們會看到更進一步的全面屏形態,會看到更加完備的硬體搭配,更加完善的人工智慧體系。
而在更遠的未來,手機將不僅僅再是一部手機。
-
4 # 頂點
1.更誇張的屏佔比,目前是各大廠商的噓頭,其實想想,我們需要100%的屏佔比麼?
2.屏下指紋,全面屏的標配之一。
3.無線充電,目前的無線充電一是手機必須貼在充電器上,二是速度慢。
4.超級快充,類似於魅族之前公佈的55W快充方案。
5.AI晶片,目前所有晶片廠商都在發力,讓你的手機更加懂你。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了!
回覆列表
昨天晚上剛看的小米mix的影片 感覺就是一個新的突破 雖然價格和原來相比貴了好多 但是帶來了技術性的突破 正面耳機聽筒通話時透過震動傳聲 挺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