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戶外視界
-
2 # 暖暖兔愛音樂
音響發生的原理主要分為一下兩種:
1、普通音響(喇叭)發聲原理
揚聲器是由電磁鐵、線圈、喇叭振膜組成。揚聲器把電流頻率轉化為聲音。物理學原理,當電流透過線圈產生電磁場,磁場的方向為
右手法則
。假設,揚聲器播放C調,其頻率為256Hz,即每秒振動256次,揚聲器輸出256Hz的交流電,每秒256次電流改變,發出C調頻率。當電線圈與揚聲器薄膜一起振動,推動周圍的空氣振動,揚聲器由此產生聲音。介質共振混合音響發聲原理
採用的是
振動器
振動發聲+紙質鼓膜喇叭發聲,經常用音響的人都知道,普通音響除了專業音響
,一般的普通音響重低音
都是不夠的,低音好點的一般體積都不小,這主要是由於採用喇叭發聲的音響受發聲單元體大小的影響很大,所以很多多媒體音響直接採用低音炮,外接音箱,充分擴大其發聲單元體體積範圍,但這樣對於音響的外形就有很大的限制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市面見到的音響一般都是四方四正有稜有角的原因,且低音效果也不是很好。 -
3 # 音樂197161014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很大!過去有一句話說“音箱無定論”!就是說,沒有一套理論可以確定音箱該怎麼做、怎麼檢測…所以,市面上的音箱可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把音箱設計說得天花亂墜,到頭來還是得憑感覺!有的人喜歡低音多一些,有的人喜歡高音多一點,但總體來說,我認為,語言類:低音弱一些,能聽得清晰一點;音樂類:好像大提琴獨奏,應該多給一點低音,聽起來更悅耳。
關於音箱的原理,我的理解,主要是對中低音起著一個共鳴箱的作用。最簡單的音箱是把一個喇叭裝在一塊木板上,喇叭放音時帶動木板震動形成共鳴,放大了中低音。各種音箱的設計製造都離不開這個初衷!當然,音箱同時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抑制高音,有些音箱裡面還需襯上一層吸音材料,更好的衰減高音!讓我不理解的是市面上的音箱基本上高音喇叭也和中低音喇叭裝在同一個音箱上!這真是一個矛盾!
初步瞭解音箱的原理,順便說說聲音的傳播特性: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是20到20000H z。低音和高音的傳播特性各不相同,瞭解一下,對音箱的使用也會有些幫助。
高音的傳播方向性強。你站在喇叭的正面聽和站在背面聽是完全兩回事兒。所以,一些喇叭的傳聲筒做成喇叭形,喇叭口再格成若干方向不同的小格子,以便讓聲音傳播範圍更廣些,而高音的另一個特性是傳播範圍相對於低音來說要短一些。所以,如果我們欣賞音樂的時候離音箱比較近時要把高音音量調小一點,反而,則可以調得大一點。
好了,我也說不出那麼多道理,只是一點經驗和看法,說出來和有興趣的朋友們共同探討。
-
4 # 天音聲學
音箱由箱體、喇叭、分頻板、導向管、吸音棉這幾個主要結構組成,下面就分別介紹下每個部分的作用:
箱體:
箱體的主要功能不是固定喇叭,也不是為了美觀。喇叭在震動時,前面會發出聲音,後部會發出相位相反的同樣多的聲音,如果一個喇叭單獨存在,前面和後面的相位相反的聲音就會繞過喇叭邊產生短路,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聲音變得非常小,低頻幾乎沒有。所以我們需要用一個結構把喇叭前面和後面的聲音隔離開,這就是箱體最大的作用。設計音箱箱體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工作,首先從形狀上要儘量減少聲音在內部多次反射,這樣音箱的三個邊(長寬高)就不能同樣長。另外,根據箱體的共振特點,為了能夠讓喇叭發揮最佳效果,還要有合理的容積。當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喇叭:
喇叭是發聲單元,負責把電訊號變成聲音訊號傳送出去。喇叭分超高音、高音喇叭、中音喇叭、低音喇叭、超低音喇叭。我們常見的音箱上有兩隻喇叭,一般是一隻高音喇叭與一隻中低音喇叭。喇叭的結構還有振膜材質(金屬、紙、絲質、陶瓷等等)決定了喇叭的音色,金屬振膜清脆乾淨、絲質振膜柔軟順滑(大體上、也有特例)。
分頻板:
因為音箱中不止一隻喇叭,每隻喇叭負責不同的頻率回放,那麼就要有一個電路把頻率分割開,那就是分頻板。分頻板是利用電容和電感的頻率特性,協作工作分割頻率的,分頻板中也會有電阻,多是用來做衰減的(喇叭與喇叭之間同樣功率的輸出能力不同,必須對其中的一隻做衰減)。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還出現了主動分頻(分頻電路設計到功放前級中)因為不是音箱內部結構,就不贅述了。
導向套:
音箱從結構上分類可以分成密閉式音箱和導相式音箱兩種。導相式音箱可以將音箱內部的聲音匯出一部分,來增加音箱的功率,提升低頻效果。導向管的設計也比較麻煩,因為其位置、粗細、長短、形狀對聲音都有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在設計音箱過程中可以逐步的調整以便達到最好的效果。
吸音棉:
音箱中的吸音棉不是用來消滅聲音的,反而是用來反射聲音的。因為一些音箱的箱體容積做不到喇叭要求的容積,所以需要找一個辦法來有效擴大容積,吸音棉就是用來做這個的。聲音訊號在吸音棉的纖維間反射,增加反射距離,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箱容積,所以音箱設計得越小(按照喇叭的等效容積),就需要新增更多的吸音棉。
還有防塵網是用來防塵的,也會降低一點喇叭的尖銳程度,接線柱是用來接線的,內部線材是用來連線接線柱、分頻板和喇叭的。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音響大概包括功放、周邊裝置、揚聲器(音箱、喇叭)調音臺、麥克風、顯示裝置等等加起來一套,在音響的發聲中產生的原理十分豐富。下面就跟隨學習啦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音響發聲原理的相關知識吧!音響的發聲原理是什麼介質共振混合音響,發聲原理,採用的是振動器振動發聲+紙質鼓膜喇叭發聲,我們經常用音響的人都知道,普通音響除了專業音響,一般的普通音響重低音都是不夠的,低音好點的一般體積都不小,這主要是由於採用喇叭發聲的音響受發聲單元體大小的影響很大,所以很多多媒體音響直接採用低音炮,外接音箱,充分擴大其發聲單元體體積範圍,但這樣對於音響音響的外形就有很大的限制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市面見到的音響一般都是四方四正有稜有角的原因,且低音效果也不是很好。當森林中有一棵樹倒塌下來時,發出一陣轟然大響聲音,但是沒有人在這個原始森林中,所以就聽不到這聲音。這算不算有聲音發出來呢?聲音是肯定發出來了,因為當樹幹及樹枝接觸地面時,它們都會產生某些聲音,但是沒有人聽見,但這聲音對於人類或其他動物所聽到的是有所不同,所以這就是聲學上所說的心理(Psychoacoustics)。我在這裡講的聲學原理,最主要是讓一個調音員能夠了解聲學的各方面,而不是進行聲學研究,或是碩士、博士的聲學論文,所以我在這書內講的聲學理論都是實際可以給在現場操作音響的人用得上的。1915年,有一個美華人名叫E. S.Pridham將一個當時的電話收聽器套在一個播放唱片音響的號角上,而聲音可以給一群在舊金山市慶祝聖誕的群眾聽時,電聲學就誕生了。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美國哈定總統(Harding)就職典禮上,美國貝爾公司把電話的動圈收聽器連線在當時的唱片唱機的號角上,就能夠把聲音傳給觀看總統就職典禮的一大群群眾,因此就產生了很多專業的音響研究及開發了擴聲工程這門學問。音響研究人員不單純是努力地把音響器材進行改進,也做了各類不同音響的實驗來了解人類對聽覺的反應。但最高階的音響研究人同都明白音響學是要整體的研究,要了解音響器材的每一個環節,及人類對聽覺的生理反應,他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電子管1906年美華人德福雷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開創了人類電聲技術的先河。192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了負反饋技術,使音響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遜放大器,較成功地運用了負反饋技術,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上世紀50年代,電子管放大器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潮時期,各種電子管放大器層出不窮。由於電子管主要技術指標放大器音色甜美、圓潤,至今仍為發燒友所偏愛。電晶體上世紀60年代電晶體的出現,使廣大音響愛好者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音響天地。電晶體放大器具有細膩動人的音色、較低的失真、較寬的頻響及動態範圍等特點。積體電路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首先推出音響技術中的新成員——積體電路,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積體電路以其質優價廉、體積小、功能多等特點,逐步被音響界所認識。發展至今,厚膜音響積體電路、運算放大積體電路被廣泛用於音響電路。場效電晶體上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生產出第一隻場效應功率管。由於場效應音響功率管同時具有電子管純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動態範圍達90dB、THD<0.01%(100kHz時)的特點,很快在音響界流行。現今的許多放大器中都採用了場效電晶體作為末級輸出。音響裝置大概包括功放、周邊裝置(包括壓限器、效果器、均衡器、激勵器等)、揚聲器(音箱、喇叭)、調音臺、聲源(如麥克風、樂器、VCD、DVD)顯示裝置等等加起來一套。其中,音箱就是聲音輸出裝置、喇叭、低音炮等等,一個音箱裡包括高、低、中三種揚聲器,三種但不一定就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