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陳廣逵

    關於孔子“從葉國到蔡國的路上遇隱士”是《史記*孔子世家》說的,《論語》對《史記》說的這兩次遭遇也有記載,但有差異。

    先看《史記*孔子世家》的相關內容:

    [原文]36

    [原文通釋]36

    第二年,孔子從蔡國到了葉地。葉公向孔子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治國在於使遠方的來投奔使近處的歸順。”又一天。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聽說後說:“仲由,你為什麼不回答說‘他做人,學習道理不知疲倦,教導人不厭煩,發憤學習得忘記了吃飯,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來了’如此而已!”

    [註釋]36

    ①葉:音Shè,地名,當時是楚國的地方。

    ②葉公問“政”:葉公詢問“怎樣治理國家”。政,怎樣治理國家,治國之策。葉公,姓沈,名諸梁,字子高,楚國的大夫。他的封地在葉城(今河南葉縣南),為葉尹,因而得此稱呼。

    ④云爾:如此罷了。葉公問孔子的一段文字,與《論語·述而》第19章略同。

     

    [原文]37

      去葉,反於蔡。長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②。長沮曰:“彼執輿③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謂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與?”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④?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⑤!”耰而不輟⑥。子路以告⑦孔子,孔子憮然⑧曰:“鳥獸不可與同群⑨。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⑩。”

    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⑪,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⑫。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復往,則亡。

    [原文通釋]37

    孔子離開葉地回到蔡國,在路上遇見滿身泥水的高個子和滿身泥水的魁梧者並肩合作耕田,孔子認為他們是隱士,讓子路向他們打聽渡口。高個子說:“那個拉著馬韁的人是誰?”子路回答說:“是孔丘。”高個子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高個子說:“這是個知道渡口的人。”魁梧的人問子路:“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魁梧的人說:“你是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魁梧的人說:“動盪不安的天下到處都這樣,你們誰能來改變它?況且與其跟著那躲避人的人,還不如跟著躲避亂世的人呢!”繼續不停地耕田。子路把這些話告訴給孔子,孔子失望地說:“不能與鳥獸在一起生活。天下如果行正道,我就不參與變革了。”

    一天,子路走在路上,遇到一位用棒子挑著農具的老人。子路說:“您看見過我的老師嗎?”老人說:“四肢不勤勞,五穀分不清,誰是老師!”把棒子插在土中開始耕作。子路把這個經過告訴給孔子,孔子說:“這是位隱士。”再到那裡去看時,老人已經走了。

    [註釋]37

    ①長沮桀溺耦而耕:滿身泥水的大個子和滿身泥水的魁梧者並排耕地。長沮桀溺,滿身泥水的大個子和滿身泥水的魁梧者。這是在泥水中從事勞作的兩位隱士,真實姓名和身世不詳。長沮、桀溺都是形容人的形象。長沮,大個子滿身是泥。長,個頭高大。沮,沮洳(jùrù),泥水潤澤的地方。桀溺,身材魁梧滿身是泥。桀,同“傑”,身材魁梧。溺,身浸水中。耦而耕,兩個人合力耕作。看起來兩人是在水田勞作。耦,音ǒu,各執一耜(sì),左右同時操作。

    ②問津焉:向他們打聽渡口。津,渡口。焉,兼詞,向他們。

    ④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動盪不安的天下到處都這樣,你們誰能來改變它。悠悠,《論語》作“滔滔”。而,同“爾”。以,動詞,來。易,改變。

    ⑤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你與其跟著那避開壞人的人,哪裡如跟著徹底避開亂世的人好呢。與其……豈若……,表示取捨關係的關聯詞,闢,同“避”。

    ⑥耰而不輟:埋頭耙地不再理子路了。耰,音yōu,平整土地的農具,用作動詞,耙(bà)地。

    ⑦以告:以之告,把這些話告訴孔子。

    ⑨鳥獸不可與同群:不能與飛禽走獸同群,意思是不能同隱居山林的人為伍。 

    ⑩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天下有道,我孔丘就不努力來改變它了。與,參與。易,改變。“長沮桀溺耦而耕”這段文字《論語·微子》第6章有記載,但文字有差異。

    ⑪荷蓧丈人:荷蓧,用棒子挑著農具的老人。荷蓧,用棒子挑著農具。荷,音hè,肩扛著。蓧,音diào,或讀“dí”,古代一種竹編的農具,可能是耘田用的,也可能是裝種子用的。丈人,男性老人。 

    ⑫植其杖而芸:插起那根棒子就耕作。植,把棒子插進土裡使站立。杖,棒子。而,連詞,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就”。芸,同“耘”。子路遇荷蓧丈人一段《論語·微子》第7章有記,但比這裡的文字多。

    再看我對這兩章《論語》的解讀:18.6.[原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②。

    子路行以告⑩,夫子憮然⑪曰:“鳥獸不可與同群⑫,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⑬!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⑭。”

      [原文通釋]

    滿身泥水的大個子和滿身泥水的魁梧者並排耕地,孔子經過這裡,讓子路向他們打聽渡口。

    滿身泥水的大個子說:“那牽韁繩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大個子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大個子說:“這個人知道渡口的。”

    子路向滿身泥水的魁梧者打聽。魁梧者說:“你是誰?”子路說:“本人仲由。”魁梧者說:“這個魯國孔丘的徒弟嗎?”子路說:“對。”魁梧者說:“滔滔氾濫的大水之類的事物天下都這樣的,你們誰能改變它?況且你們與其跟隨躲避壞人的人,哪裡如跟隨躲避亂世的人好呢!”說完就埋頭耙地不再理子路了。

    子路走回來把這些告訴孔子。孔子失望地說:“不能與飛禽走獸同群,我不做這樣的人又有誰來做這樣的人呢!天下如果行正道,我孔丘就不努力來改變它了。”

     

      [註釋]

    ①長沮桀溺耦而耕:滿身泥水的大個子和滿身泥水的魁梧者並排耕地。長沮桀溺,滿身泥水的大個子和滿身泥水的魁梧者。這是在泥水中從事勞動的兩位隱士,真實姓名和身世不詳。長沮、桀溺都是形容人的形象。長沮,大個子滿身泥。長,個頭高大。沮,沮洳(jùrù),泥水潤澤的地方。桀溺,身材魁梧滿身泥。桀,同“傑”,身材魁梧。溺,身浸水中。耦而耕,兩個人合力耕作。看起來兩人是在水田勞作。耦,音ǒu,各執一耜(sì),左右同時操作。

    ②使子路問津焉:讓子路向他們打聽渡口。問津,詢問渡口。津,渡口。焉,兼詞,向他們。

    ④是:對。此“是”已經與今天的是判斷用法相似了。下面的“是魯孔丘之徒與”中的用法與此近似。

    ⑤是知津矣:這個人知道渡口的,這是個知道渡口在哪的人,意思是孔子學問豐富,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是,這。

    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氾濫的大水之類的事物天下都這樣的。滔滔,本指水周流的樣子,這裡形容天下動盪。這是一個判斷句式,基本句型是“……者,……也”。皆,都。是,這樣。

    ⑦而誰以易之:你們誰能來改變它。而,通“爾”,你,你們;下一個“而”義同。

    ⑨耰而不輟:埋頭耙地不再理子路了。耰,音yōu,平整土地的農具,用作動詞,耙(bà)地。 

    ⑩子路行以告:子路走回來把二人的話告訴了孔子。以告,以之告,把這些話告訴孔子。

    ⑪憮然:悵然、失望的樣子。憮,音wǔ。

    ⑫鳥獸不可與同群:不能與飛禽走獸同群,意思是不能同隱居山林的人為伍。

    ⑬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我不做這樣的人又有誰來做這樣的人呢。非,不做。斯人,這樣的人,指濟世的人。斯,代詞。徒,一類人。兩個“與”都同“歟”。而,又。誰,用作動詞,誰來做。 

    ⑭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天下有道,我孔丘就不努力來改變它了。與,音yù,參與。易,改變。

    [解讀與點評]

    對“鳥獸不可與同群”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鳥要自由自在地飛,那就任它飛吧;獸要回歸山林,那就讓它迴歸吧。我孔丘不是這樣的人,不能與他們為伍。 

    讀本章可以獲取這樣幾個資訊:一是孔子周遊列國時很辛苦,從遊的弟子也不容易;二是當時已經有水田,在水田勞作比旱田要用力,適宜於合耕;三是孔子在當時很有名氣,連隱士都知道他;四是當時社會的確動盪不安,人們對社會這種狀態有看法;五是下層社會對孔子的做法不理解,甚至是牴觸的——不告訴渡口就說明了這一點;六是孔子有積極的入世從政願望,他要改變天下的混亂局面。

    同“楚狂”一樣,滿身泥水的大個子和滿身泥水的魁梧者也是姓名不可考的隱者,他們的處世態度多少有些後來的道家味道——消極避世,這與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積極入世的孔子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積極入世儘管不見得能夠實現,也可能不見得有好的結果,但想消極避世可能嗎?實際上,長沮桀溺自詡的“辟世之士”是不成立的,誰能完全與世隔絕呢!我想今天如果想與世隔絕更是不可能的,即使孔子那個時代,包括那以後陶潛生活的時代,完全與世隔絕也是不可能的。   

    18.7.[原文]

    明日,子路行以告⑨。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⑩見之。

    至,則行矣⑪。子路曰⑫:“不仕無義⑬。長幼之節不可廢也⑭,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⑮!欲潔其身而亂大倫⑯。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⑰。道之不行⑱,已知之矣。”

      [原文通釋]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卻落在了後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棒子挑著農具,子路問道:“您看到我老師了嗎?”老人說:“四肢不勞作,五穀分不清。誰是老師!”插起那根棒子就耕作。子路拱著手站著。

    老人留子路過夜,殺雞做黃米飯給子路吃。在他們家見到了老人的兩個兒子。

    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個經歷告訴給孔子。孔子說:“這個是隱者啊。”讓子路返回去看他。

    子路到了他們家,老人已經走了。子路說:“不出來做官不合道義。長幼間的禮節是不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道義怎麼能說廢棄就廢棄!要使自身清靜卻破壞了重要的倫常。君子做官是履行那君臣的道義。正道不暢通,早已知道了。”

       

      [註釋]

    ①子路從而後:子路跟隨孔子出行卻落在了後面。從,跟從,指跟從孔子出行。而,卻。後,用作動詞,走在後面,落在後面。

    ②丈人:老年男性。

    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四肢不勞作,五穀分不清,誰是老師。

    ⑤植其杖而芸:插起那根棒子就耕作。植,把棒子插進土裡使站立。而,連詞,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就”。芸,同“耘”。

    ⑥子路拱而立:子路拱著手站著。而,連詞,連線狀語和中心詞。

    ⑦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老人留子路過夜,殺雞做飯給子路吃。止,使……停止,使……留下。宿,住宿。為,做。黍,音shǔ,黏小米。食,音sì,給……吃。

    ⑨明日,子路行以告: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個經歷告訴給孔子。明日,第二天。以告,是“以此告之”的省略,把這個經歷告訴給孔子。

    ⑩反:同 “返”。

    ⑪至,則行矣:子路到了他們家,老人已經走了。這句省略了主語“丈人”。則,已經。行,走。

    ⑫子路曰:子路說。子路的一番話應該是對老人的兒子說的。

    ⑬不仕無義:不出來做官不合道義。仕,用作動詞,做官,出來做官。

    ⑭長幼之節不可廢也:長幼間的禮節是不能廢棄的。節,禮節。廢,廢棄。

    ⑮如之何其廢之:怎麼能說廢棄就廢棄,怎麼能廢棄。如之何,為什麼,怎麼能。

    ⑯欲潔其身而亂大倫:要使自身清靜卻破壞了重要的倫常。潔,使……清潔。亂,擾亂,破壞。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倫常。

    ⑰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君子做官是履行君臣的道義。這是一個判斷句,基本句型是“……也,……也”。之,放在主謂短語“君子”與“仕”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仕,用作動詞,做官。行,履行。其,那,指君臣之間。

    ⑱行,推行,實行。

     

      [解讀與點評]

    從“子路拱而立”中用“拱”字看,本章可能是孔子再傳弟子補記的。《為政》第1章“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用的是“共”。抑或圍繞之“拱”與拱手之“拱”當時有區區別?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本來是很好理解的詞語,是指誰說的,過去已有比較明確的說法。這話是“丈人”與子路對話中出現的,雖然沒有主語,卻是“丈人”衝著子路的問話而答。“丈人”剛剛來到田間,幹著活,或許根本沒有看到孔子一行,當子路向他打聽看沒看到“夫子”,“丈人”或許本來就對“夫子”之類的人有些反感,因此有些不耐煩:“‘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也配稱夫子!”於是才說“孰為夫子”。實際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所指的正是子路要打聽的“夫子”,可能是專指孔子——如果子路在打聽時明確地說了孔子的話,也可能是指冠以“夫子”之名的一類人。現代人有個俗語叫“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話,不像是指子路說的。如果是指責子路,子路不會“拱而立”的。有一個階段,人們曾經認為老丈說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勞動人民對孔丘的批判,這是牽強附會的解釋,是在往孔子頭上栽贓,孔子輕視體力勞動不假,但他年輕時也做過許多低賤的工作,“四體”還是勤的;在農業時代,他作為知識分子,知識面很廣,特別是《詩經》中記載了許多農業知識,他即使沒有做過農活,六十多歲了五穀應該能區分出來。儘管丈人說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這樣不太恭敬的話,但丈人對子路還是很客氣的,不但留宿管飯,而且是“殺雞為黍”,這是高禮節的待客之道。“見其二子焉”,一定有引見的程式。“丈人”“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並“見其二子焉”這個過程中,子路與“丈人”一定有所交流,後面子路對“二子”說“丈人”的一番話當是針對交流中“丈人”的態度而言。丈人能說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樣的話,既表明了他的態度,也表現出他至少是一位很有思想和學識的隱士,所以子路才規勸他出來做官。子路再次返回,“至,則行矣”,也未見得是“丈人”刻意迴避子路,丈人怎麼能預測到子路會再來呢?丈人為什麼要躲避子路呢——“行”,走也,未見得是離家遠走,種田、採藥等等,“丈人”也要維持生計啊!

    子路是一個很認真的人,“丈人”“止子路宿”時,子路大概沒有表達清楚勸丈人出來做官的觀點,但當向老師彙報後得到老師的“指示”再返回時,雖然沒有能再見到“丈人”,他還是把該說的話說了——大概是對丈人的兩個兒子說的:要履行君臣間的道義,出來做官,“行其義也”,不能只顧自身清靜。其實,子路的一番話是沒有多少說服力的,特別是“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明知不可為,卻偏要人家去為,估計不會說服“丈人”的。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已經成為成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廢棄窯坑全窯有5米寬1.5米深,簷子下9米以上怎麼釣鯽魚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