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熟悉秦代歷史的朋友自然知道秦始皇“北逐匈奴,南平百越”的壯舉,百越是當時廣泛分佈在華南地區的族群,種類繁多故稱百越,是當時強大的南方族群。而根據《史記》的記載,名將王翦統領六十萬傾國之軍滅掉楚國後隨即南征百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征戰。那麼秦攻百越動用了多少兵力呢?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南征百越的大事件,在歷史上卻記載寥寥。透過漢初《淮南子》的紀錄我們得以一窺當時秦軍南征的境況:(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 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根據劉安門客所編寫的《淮南子》的記載,當時南征百越的王翦大軍有五十萬,和《史記》記錄征伐楚國的六十萬大軍尚有十萬人的差距。推測可能是在征伐楚國戰役裡的損失和留下鎮撫當地的駐屯軍。因此秦軍大致是以分作五路出兵邊界的態勢攻略百越的。戰爭十分激烈,秦軍一度殺死了當地的酋長即所謂的“西嘔君譯籲宋”。但後來越人棲身叢林山澤之中,展開了游擊戰,秦軍逐漸不支敗退下來。關於此戰的分析與地理態勢,辛德勇曾總結請人錢大昕等的研究,並分析如下:南嶺與武夷山山地,正是當時秦朝與南越、東越等越人的地理分界線。五路大軍,由西向東一字排開,駐守於界上,與其說是突入越地的征伐,毋寧說是試圖以強大武力來清除或剿服邊鄙地區的越人,明確劃定雙方的界限。唐人杜佑在《通典》中曾有記述說,在秦軍徹底征服嶺南並設定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之前,已先有“秦始皇略定楊越,謫戍五方,南守五嶺”。辛德勇在《王翦南征百越史事鉤沉》一文中分析了秦五十萬大軍的地理分佈後,認為當時秦軍主要是為了驅趕邊界的越人,防備界外的越人侵襲並做試探性攻擊。而另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王翦平楚戰爭這一大事在秦王政二十五年,說明這次軍事行動,在始皇二十六年盡並天下之前,即已展開。秦軍在完成掃蕩邊界的既定任務後並沒有立即收軍,而是選擇從當時的黔中郡南下深入越人的地盤開拓新疆土。從秦始皇二十五年開始興師南征到始皇的二十八年,秦軍歷時三年開拓了大片嶺南疆土,但因為遇到了越人的頑強抵擋,加之氣候炎熱,疫病爆發,不得不逐漸北撤。《淮南子》生動地描摹了當時秦軍的作戰情形。前方重要將領尉屠睢也被殺。但秦軍仍然在五嶺以南留下了前進的新基地,這個基地就像一枚楔子楔入了百越之地。後來秦軍正是透過秦城、鐔城的前沿基地一舉攻入百越之地的。隨後秦朝派遣了大量的謫戍計程車兵前往南方前線,部署第二次大規模的征討百越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大獲全勝,秦軍徹底控制了嶺南地區,並設定桂林、南海、象郡等新郡縣。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南越國的創始人趙佗也是隨著這一支大軍來到嶺南駐防的,秦人與百越族群的和戰也促進了中原經濟文化與嶺南地區的交流融合,意義深遠。參考文獻:辛德勇《王翦南征百越史事鉤沉》

  • 2 # 暮色之下

    史書唯一記載秦軍徵百越人數的只有《淮南子》然而書中記載的50萬大軍實在過於誇張,而且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先說不可能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秦滅楚舉全國之力一共才爆了60萬大軍,而打百越居然用了50萬大軍顯然是不合理的,而且秦始皇對這60萬大軍明顯是愛惜的,不可能發動50萬大軍去打當時基本全是無人區的百越地區。指揮滅楚之戰的王翦為始皇帝服務多年卻還是遭到猜疑,而屠雎在攻百越之前沒有任何帶兵記錄,所以始皇帝更不可能放心把50萬大軍交給他指揮。

    那麼秦往百越可能派出多少軍隊?我覺得十萬是最多的,這是以當時的後勤水平算出來的極限水平了,當時的百越地區的後勤條件肯定不如中原地區,所以秦軍派出大約6萬的軍隊應該是最接近實際數字的。

    最後在吐槽一下屠雎的指揮水平,堪稱三流,很明顯這位仁兄自以為自己有幾萬裝備精良的大軍,而對面不過是幾萬土著罷了,所以在原本兵力不多的情況下還分成五路,想一路平A過去,這些決定也最終葬身了他自己。

    只能說秦軍真垃圾,被吹出來的貨。

  • 3 # 對生活撒嬌

    在大秦帝國軍消滅了東方六國後,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統一的目光放到了南邊的百越之地,發動了對百越的戰爭,百越之地一般意義上也叫嶺南,就是現在的廣東和廣西。在秦與百越的戰爭中,總共發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領五十萬大軍南下攻擊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百越之戰,該戰平定了百越之地,統一嶺南,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將趙佗攻甌駱之戰,歷史學家一般稱這次是第二戰爭的延續而已。總之這三次統稱為“秦始皇三徵嶺南”。這三次發生的秦軍和兩廣土著軍的戰爭,本文重點介紹其中最重要和最慘烈的第一次戰爭。 第一次秦與百越的戰爭,在歷史上也叫“秦甌戰爭”,但是在史書上記載比較少,只有《淮南子》等少數書籍中有少量相關記載,這主要的原因我想主要是秦將趙佗在公元前214年攻佔百越後不久就與秦朝廷貌合神離,在秦末又拒絕派自己手下的秦軍部隊北上與反秦起義軍作戰,封鎖了兩廣與中原的聯絡,並在秦滅亡後建立起了南越國,按照現在的說法南越國屬於地方割據政權,現今歷史學家對地方政權的歷史瞭解歷來都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對這次戰爭的瞭解僅僅侷限在少量史書的記載上。但是我們就從這不多的史料上也可以看出,這同樣是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也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秦軍統一中國所付出的代價是相當驚人的。 歷史上之所以也叫此次戰爭為“秦甌戰爭”,主要由於百越土著部隊的最初首領是西甌國首領譯籲宋(西甌國的位置在現在的廣西),其實參戰的百越軍不僅僅是西甌國軍隊,其他百越地區的越人其他土著武裝也參加了戰爭,但是總指揮是西甌國首領譯籲宋、而主力是西甌軍而已,“譯籲宋”這個名字很多歷史學者都認為是百越土著軍首領的名字,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說“譯籲宋”這三個字很可能是百越軍總指揮官在戰場上喊的口令,因為“譯籲宋”這個三個字和現在兩廣的壯語和粵語的“一二三”都很相似,秦軍是外來人,這次戰爭秦軍並沒有深入兩廣腹地,對西甌軍的底細應該也瞭解不多,所以有可能把百越土著軍的指揮官在戰場上喊的口號當作該指揮官的名字了。但是可以確定該戰爭的百越軍首領確實為西甌國首領,至於該首領是不是叫譯籲宋?如果不是的話,那戰爭中西甌國首領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西甌軍在戰場上喊“一二三”?這些都已經無法考證。 在歷史上一般都把秦軍的對手稱為西甌軍,但下文為了顧及到當時廣東和廣西境內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軍的對手統稱為“百越軍”,其實主要是西甌國軍隊。(如果按照現在的地理位置來看,則主要是廣西的軍隊與秦軍作戰。) 秦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以及組成,在幾乎所有的史書中都說到秦軍調動50萬大軍在屠睢的率領下進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但是這裡也有疑問,五路秦軍是同時進攻的嗎?在廣東和廣西的地方誌中記載,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但是那剩下的30萬人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加入戰爭的呢?從史書上看,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了,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了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而且根據考證,其中一路秦軍開始攻擊的是東甌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這路秦軍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兩廣戰場的一路。秦軍這50萬大軍到底是那裡的兵為主呢?根據我們湖南等地的地方誌記載,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還是以以前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了適應南方作戰,秦軍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於10萬人的原楚國部隊。 百越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則幾乎沒有任何史書有比較確切的記載,只能從部分考古資料中看出百越軍的人數要遠遠少於秦軍,而且當時的嶺南百越基本上為蠻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佈,自然環境惡劣,所以當時的兩廣總人口數根據考古學家的估計都不會超過50萬,當時能戰的適齡青壯年大致在5萬人上下,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類似“百越土著軍人數僅及秦軍十分之一”的說法。但是不管怎麼樣,秦軍的兵力是佔絕對優勢的,秦軍為了這次戰爭的勝利是不惜代價的。

    關於戰爭的經過,秦軍五十萬大軍雖然在兵力上佔絕對優勢,在裝備上更是要遠遠超過百越部落軍隊,但是戰爭的過程卻令秦軍感到了戰前從未想到的艱苦和壓力,在戰前,秦軍考慮到了糧草可能會出現問題,也考慮到了南方炎熱的氣候對於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軍士兵的不適應;但是秦軍到了兩廣後才發現,戰場環境的惡劣以及敵軍的超乎尋常的兇悍頑強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書上記載了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隊的頑強抵抗,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了慘烈的激戰,秦朝大軍步步艱難,節節受挫,損兵折將,遲遲不能進入越人的世居領地,在戰爭中,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戰死後又馬上另選了新的首領,並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百越軍甚至不惜與野獸為伍,至死不投降秦軍,並且不斷對秦軍部隊進行偷襲,切斷秦軍糧道,迫使秦將屠睢寫信給秦始皇上報說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徵調大量民工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水系,確保了秦軍的糧草運輸。另外秦軍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炎熱的氣候,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了秦軍的戰鬥力。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這時在新首領桀駿的率領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時期對秦軍發起了反擊,秦軍大敗,根據《淮南子》記載,秦兵“伏屍流血數十萬”,而秦軍總指揮官屠睢也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百越軍夜襲部隊擊斃,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雙方一直處於相持對抗的局面。而根據學術界討論,秦軍的陣亡在30萬人上下,剩下的20萬人全部退到兩廣的北部邊界一帶,但是百越軍的傷亡同樣十分慘重,也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而且一對峙就是3、4年時間。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糧道全面開通且糧草充足之後,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秦軍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百越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這時的百越軍,根據不少野史記載,僅僅只有數千人而已,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戰和3、4年的武裝對峙中,百越那區區幾萬人馬早就被耗盡了,最後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佔領了全部嶺南,並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這已經算是第二次秦攻嶺南的戰爭了。 秦甌戰爭狹義上說是秦王朝與盤踞在廣西的西甌國的戰爭,但是實際上應該說是秦王朝與整個南方百越民族的戰爭,這次戰爭完善了中華的基本版圖,從此以後,廣西和廣東成為了中華版圖的省份,期間雖然在秦末漢初時期曾經由秦將趙佗建立了南越國而獨立出去,南越軍在漢初高祖和呂后當政時期也曾經數次擊敗漢軍的進攻,但是南越軍同樣消耗很大,在漢文帝時期,南越國撤帝號,與漢朝修好,在漢武帝時期,10萬漢軍南下進攻南越國,南越國經過此前的對漢戰爭,傷亡已經很大,無力抵抗強大的漢軍,最後南越王率領南越全國在籍的40多萬老百姓投降漢朝,此後兩廣之地再也沒有和中華大地分開。 但是戰爭畢竟是殘酷的,且不說秦軍在三次戰爭中前後了損失了30多萬人馬,兩廣地區的老百姓也遭到慘重的損失,在歷史資料中記載秦軍在第二次戰爭後的部隊全部留在兩廣,這些秦人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現在的兩廣老百姓祖先的一支。這留下的近30萬秦軍士兵為兩廣的開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是根據歷史學家考證,在秦末農民戰爭、楚漢戰爭期間,兩廣並不是戰場,此時的兩廣幾乎已經算是獨立出秦王朝,但是在《中國各朝人口》一書中卻記載著在秦末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兩廣人口只有40多萬人,這裡如果扣除那些留下的近30萬秦軍士兵,也就是說這時兩廣的原百越民族從秦甌戰爭前的50萬銳減到10萬人這樣,而這期間兩廣並沒有什麼瘟疫流行的文獻資料,當然也不排除秦人在戰爭結束後還是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從而造成水土不服而人口下降,但我認為戰爭造成人口減少的原因應該是最主要的,在戰爭中,起碼有近40萬百越人或死或逃亡到東南亞。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已經在兩廣建立的南越國雖然說在建國初期有號稱“百萬帶甲”,但是根據歷史學家分析,南越國總人口最多的時候(大致是漢高祖以後的呂后當政時期)也不會超過80萬人,士兵最多也就在10萬人左右,“百萬帶甲”係為誇張而顯示國威的說法,在最後投降漢朝的時候,南越人口在冊投降的只有40多萬人,如果算上那些不在冊記錄內的人口估計也不會超過60萬人。 不管怎麼樣,這次戰爭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融合,雖然民族的融合往往都要經過殘酷的戰爭,但秦軍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兩廣的開發和建設奠定了基礎

  • 4 # 鐵馬冰河wu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橫掃六合,統一中國。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六王畢,四海一”就是在講述這段波瀾壯闊的恢弘曆史。

    蕩平六國後,為夯實皇權,他發兵三十萬由蒙恬率領北擊匈奴,揮師五十萬由屠睢、趙佗率領遠征嶺南。嶺南自古被視作煙瘴蠻荒之地,山高林密,道路崎嶇,盤踞在此的百越民族乃古東夷人的一支,輾轉南遷後世代定居於此,後分為甌越、駱越兩支。秦軍征服的目標就是五嶺之南的百越之地(今日的兩廣、越北)。

    橫掃六國無對手的驍勇秦軍,在嶺南浴血苦戰經年,卻因糧草不濟、士卒水土不服而久戰不下,吃了大虧。史載,在今天的廣西貴港到廣東曲江一帶,秦軍遭遇甌越人的伏擊,傷亡慘重。是役,主帥屠睢中毒箭身亡, 五十萬秦軍主力約六成被殲滅。

    為解決糧草運輸難題,秦始皇派光祿卿大夫、越人史祿負責督造靈渠 。他花數年時間溝通了湘、漓二水,大軍糧食轉運的“腸梗阻”從此得以順暢。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軍第二次南征百越。這一次秦軍的主帥是任囂和趙佗。

    這一次遠征嶺南,秦軍有備而來,加上糧草轉運通暢,所以志在必得。史載,秦始皇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意思大概是強徵商人、倒插門女婿和囚犯等人當兵)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 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百越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這時的百越軍, 僅僅只有數千人而已,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戰和3、4年的武裝對峙中,百越那區區幾萬人馬早就被耗盡了 。最後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在當年就佔領了幾乎全部的嶺南,並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之後,還發生了趙佗率十餘萬秦軍平定駱越(今越南北部)的戰事。史家把這次征服戰視作任囂第二次平嶺南的延續。

    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三次攻伐百越 ,先後動用了80餘萬兵力 ,共耗時7年之久,這才大功告成,最終統一嶺南。 從此,東至海南,北至向戶(秦設日南郡 指今天的珠三角地區),南至交趾(越南北部),皆歸於秦朝版圖。

    插圖為網圖

  • 5 # 永恆之勅

    現在統計基因類似區域與中原那邊人是肯定不一樣的,根據最新挖掘百越是中華文明源頭5000年,還有當地人說自己是純種中原漢人,就純SB,那個時候只有秦人〔又有各華人組成〕而無漢人,漢指的是疆域文化範圍,並非人種,並且是漢朝之後,歷史虛無主義就他媽的忘了祖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