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御史蘭臺

    1/

    俗話說:“親戚三代,戶族萬年。”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理。一個人的姓氏與根是背棄不了的,而有些親戚走著走著就淡了,有些人交著交著就信杳無蹤了。

    2/

    第一家走淡了的親戚,是簡門的姨媽家。姨媽姓戴,是我姥姥大姑子的女兒,媽媽叫她表姐,所以,正確的叫法,我們這些晚輩應該叫她表姨媽。當時年齡尚幼、口齒不清的二弟,更是叫她“野媽”,直到他長大成年後,人們還拿這做話柄笑話他。

    我們那裡走親戚還有個別稱,叫“走人家”。孩提時代,除了盼過節,就是能有機會和大人一起“走人家”,因為,那意味著有好吃的。

    走簡門的姨媽家,都是學齡前兒童時的記憶。一共去了幾次,現在已沒有明晰的印象了,只是記得和姥姥一起的那次。

    記憶中的姥姥,是個慈善的老人,三年困難時期,響應國家號召,帶著一雙兒女(我的舅舅和媽媽)從鎮上下放到我們村。結果,舅舅餓死了,姥姥只有跟著我們一家人生活,直到老死鄉下,也沒能再回到鎮上。

    簡門屬晏河鄉,從黃圍孜到簡門得要趟過一條大沙河,所以,我們一般會選擇在夏秋的水枯季節去。

    因為有河相隔,所以去他們家走親戚,也叫“到河那邊兒”。

    那時的感覺,從我們家到簡門要穿過許多陌生的村莊、走很遠的路,才能望見那片銀白色的河沙灘。其實,那段距離並不遙遠,也就七八華里的樣子,可在兒時的腳下,卻是難以超越的艱難。就如時間,此時已將我和簡門阻隔得越來越遙遠、模糊。

    姨媽家就在那條大沙河邊,屋後有竹園,左近就是在Sunny照耀下白得耀眼的河沙灘,那些,都是我犯淘的勝地:竹林裡的小鳥、細沙下的黑貝,還有姨父網網不落空的魚蝦……無一不是驚喜。

    更大的驚喜,是來自大我許多歲的表姐。現在只記得姨媽家有兩個表姐,具體叫什麼名字,我是一點印象都沒有的。感覺,她們並沒把我當作男子漢,而是可以逗樂的玩偶。比如,她們洗澡時,大人們是一律要出門迴避的,而我,卻被她們留在院子裡。她們洗澡用的是大大的木腳盆,倒入燒好的熱水,就光著身子站進盆裡,用毛巾往身上淋水……那是我第一次見這麼一絲不掛的女孩子,心中並無邪念。她們洗完後,又把我扔進她們洗過的髒水中,好一番折騰,弄得院子裡到處都是水。

    夜晚睡覺時,我也是和她們擠在一起睡的。睡不著覺時,就會在她們的肚子上爬來爬去的,表姐的面板是光滑而溫暖的,那感覺,要比安靜地躺在床單上舒服多了。

    那年,我大概就是三四歲的樣子,不知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感覺,難道,我真的是早熟晚醒型的男人?表姐們要是知道這點,打死也不會讓我和她們同盆而沐、同榻而眠的。

    後來,媽媽的姑媽去世了,兩家人的走動也就越來越淡了。最後一次見到姨媽和表姐一家人,就是在媽媽的姑媽——我的姑姥姥的葬禮上。

    3/

    對於姑姥姥,我是沒太多印象的,她以九十高齡去世,喪事辦得像喜事一樣,大家都是有說有笑地一起扎紙花、吊球。後來知道,壽高的人去世,是喜喪。

    姑姥姥的家在戴榜,她除了有個嫁到簡門的女兒,還有個生養了個兒子——我得叫他表舅舅。

    小時候去表舅家,也都是和姥姥一起去的。因為,我親舅早早就過世了,從血緣上來講,她的這個姨侄就成了最親的人了。

    表舅媽很賢惠,每次我跟姥姥去她家裡,她總會給我們留有許多好吃的。其實,那時農村窮,所謂好吃的,大多是雞蛋、豆腐、掛麵、油條啥的。但每次去表舅媽家,肉是會有的,有時是雞子、有時是排骨、有時是老鴨,都是提前用土陶罐埋進灶窿的餘燼裡煨好的。開罐湯一定是倒給姥姥的,因為,開罐湯油大,香,覺得可以補補老人的身子。我不喝湯,只負責啃雞腿或骨頭。

    另外,表舅媽家還有一樣“小吃”吸引我,那就是她自己手醃的洋姜。

    洋姜,又名菊芋、鬼子姜,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醃製鹹菜等。醃過的洋姜本來是一家人的下飯菜,但由於它富含糖分,入口脆甜,所以,每每成了我的零食。

    表舅也是個很意思的人,他叫戴宏文,雖然是地道的農民,卻有著一身書卷氣——興許,他是讀過一些書的。所以,待我長大後,每次去他家,他都會放下手中的活計,坐下來,擰起他那根被摩挲得發亮的老煙槍,一邊叭幾口小煙,一邊陪我聊聊人生啥的。

    表舅老倆口健在的日子,每年我都會去他們家拜年。直到兩位老人去世後,加之我工作去了外地,去往戴榜的這條路,也豎起來了。

    表舅家有個兒子,我叫他義哥,也是一特殊人才,由於是獨生子,從小倍受寵愛,家裡一直供他上到高中。回鄉後卻悲催了,他不喜農桑之事,卻對江湖充滿嚮往。小時候感覺他像個話嘮,每次相聚,話都被他一個人給說盡了。多年前我回老家時又碰到他一次,他竟然比以前更能說了,原來,這些年,他四處流浪,靠以給人算命為業,卻也混了個小富即安的生活。

    4/

    小時候,路途最遙遠的一家親戚在萬河。

    萬河只是豫南的一個普通小村莊,人們不會對它有什麼特別感覺,如果,我告訴你從這個村子裡走出來的一個人,你就會對它有些感性認識了——萬河是原成都軍區政委、黨委書記萬海峰上將的老家。

    之所以和萬河能搭上關係,主要是因為我的祖父。祖父是個舊式文人,做了大半輩子的墪師。在他的文墨生涯裡,結交了一位最好的朋友,就是萬河的餘竹泉先生。我沒見過餘先生,因為他仙逝得早,我只看到他和祖父之間的唱和詩,從中感受到兩個人的惺惺相惜。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情感積累,即使是餘先生仙逝多年,兩家人仍如親戚般走動。認真說起來,我們與萬河,應該是朋親。

    餘先生的兒子大名良將,我叫他餘叔。餘叔也稍通文墨,且學得一手木匠手藝,小日子過得還算平和。

    有一年,我們家翻蓋房子,餘叔放下自家的農活,跑來我家一呆就是半個多月。因為他會木匠,大事小情,都是他在張羅。直到幾間房子收拾停當,他才離開。

    祖父健在時,每年都會去餘叔家住上幾天,一是上墳山上祭拜下老友,另外,也帶上我們這些晚輩,以期將一份情誼傳之久遠。跟隨祖父最多的,就是我這個長孫了。從我們家到萬河得有二十多華里,每次都走得我腰痠腿軟。中途,我們一般會拐進楊榜小學短暫休息,也給了那些年輕老師們向老先生請教的機會,這,也是祖父所樂於接受的。

    祖父去世的前一年秋天,他還獨自一人去了萬河。那時,我在槐店中學教書,他竟又走了幾十裡鄉路,來到我們學校。老家有種迷信的說法,人死前會“辭路”,就是到生前走過的地方再走走。沒想到,一年後,祖父真就去世了。

    祖父去世後,兩家人的走動也就慢慢淡了。

    年前,當年槐店中學的幾個學生從老家來鄭州辦事,晚上相約一起小聚,竟然碰到了餘叔的兒子克棟老弟。這真叫山不轉水轉,是親都有緣。

    5/

    兒時常去的地方,還有個叫小姜灣的村子,只是,現在的記憶裡,怎麼也拼湊不出它的清晰形象來。打電話向父親求證幾次,才在地圖上找到了那個曾經留有兒時模糊記憶的小村子。

    簡門往南兩華里左右,就是小姜灣,同屬晏河的程山村吧?

    那裡住有我曾經的親人——我的姑奶。對於姑爺,我是沒有一點印象了。姑奶比我祖父年長不少,記憶中,姑奶的牙不好,可能是因為缺鈣吧,我能記起她的日子,她的牙齒也掉得差不多了。記得有年冬天,姑奶來我們家,她吃得最多的東西有三種:一是鍋巴,得用灶火把鍋巴炕得金黃酥脆,然後用搗蒜用的那種陶器把鍋巴搗成細碎的麵粉狀,姑奶會就著茶水吃下;其二是紅糖水泡油條,油條得要泡到軟爛,她才能下嚥;最讓我感不解的是,蚌蚌粉,就是從家門前的池塘裡撈出的河蚌,拿碳火烤焦了,然後再搗碎如鍋巴粉樣,就著溫開水調成糊狀嚥下(後來才聽說,那是補鈣偏方)。

    姑奶生養有幾個兒子,我得叫他們表大爺(表叔)。因為姑奶一直和大表大爺住在一起,所以,去姜灣時,在大表大爺家待的時間會多些。對於姜灣的記憶,只是止於村子後面的小山。

    今天給父親打電話時才知道,那山叫獅子山,因為其狀如獅子頭(我想,那不會是高山,只是平畈上拱起的一處小丘陵而已)。雖然我們兩家相隔不遠,但兩村的生活習性卻是有些不同,表大爺家每年都會在獅子山下曬豆折。做法應該是,大米泡溼磨成漿,然後攤成薄餅,再切成麵條狀,在Sunny下曝曬至乾爽,可儲存好幾個月的那種。和現在的河粉相似吧。

    每當秋收,獅子山下,各家各戶都會曬幾簸箕豆折。那時,我會和幾個年齡相仿的老表在簸箕之間嬉戲追鬧,

    肉絲湯煮豆折,是姜灣表大爺一家留給我的最初美味。

    二表大爺的命運比較坎坷,由於家裡窮,從小落下了小兒麻痺後遺症,一條腿瘸了。更不幸的是,小時外出討飯時走丟了,結果被信陽平橋一戶人家收養。人到中年,才尋到自己的家,可是口音卻全變成平橋腔了。所以,對於二表大爺的記憶是最深的,不是因為他的人,而是因為他的口音。

    只是,後來,幾個表大爺相繼去世,加之我早早離家,外出工作,和姜灣的老表們也就失去了聯絡。

    聽父親說,他們現在也都離開故土,外出發展,混得還算風光。

    6/

    時間比仇人更殘酷,它會無情地帶去我們生命中的很多東西,甚至包括我們脆弱的生活本身。

    雖然,曾經的親戚們,就這樣,走著就走沒了,他們留給我記憶的溫馨,卻難消散。

    你的生命中,肯定也會不少這樣的親戚,他們曾帶給你許多溫暖與甜蜜,可是,你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想起他們的音容嗎?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聚散離合的過程,我碰到了你,你碰到了我,這些都是緣份。不管有沒有血脈親情,我們都是生命中的彼此。

    在此,我只想告訴你一句話,大家都相互善待吧,因為,無論是親情還是仇恨,都敵不過時間。

  • 2 # 圓寧

    做人處事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技術。特別是親戚與親戚之間、兄弟子妹之間。俗話說得好、父母在、家就在、父母都走了、家也就散了、親戚也就越來越疏遠、兄弟姐妹也就變成了親戚。有的為遺產、為財產紛爭最後也就變成了路人或仇人。從前窮的的時侯還有幾家窮親戚、雖然都很窮、但是逢年過節大家還互相走動走動、串串門、問個好!近年來、好像大家都忙著一門心思去賺錢、走動也就越來越少。從前農村住的是大雜院、吃飯、有事大家打個招呼。現在到好、每家一院、隨時大鐵門都關著、一般木事都不往來。原來單位職工、家屬宿舍都在一起、木事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有說有笑。現在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公寓樓、木門外面還加一扇防盜門、有事無事困坐家中、如籠子一般。跟樓上樓下、隔壁鄰居老死不相往來。所以時間久了、人與人之間、親情之間的情感就越來越淡薄了。親戚之間的相處與往來還是平淡一點的好、有事的時候相互打個打呼、能幫忙的儘量幫下忙。永遠保持著那份親情、不離不棄、不棄不離!莫要親時像蜜一般、反目時跟仇人似的。人在親情就在、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記住那句話:血濃於水。

  • 3 # 幸福家園108538441

    親戚都是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基本無往來。親戚之間也有強有弱,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就會看不起比自己條件差點的,我覺得親戚來往講究你來我往,如果對方根本看不起人,不來往也罷。像我家就一個妹,因為她讀了大學文化高,賺錢自然比老公這個初中生強,她各種方式的嫌棄自己的哥哥,不幫也就罷了,還打壓唯一的親哥。我是能不去她那裡就不去,待自己家我也不是沒飯吃

  • 4 # 施徵1

    我是名門之後。外公蘇洲國畫大師吳硯士(百度可查)有5女1男。四姨夫陳火旺(百度可查)。二姨夫侍德(百度可查)。我媽是長女,生姐弟3人。有一個大家屬網。表弟妹許多在國外。德國、美國、曰本等。

    我平時主要聯絡母親、姐夫、弟、姑媽。岳父母、大舅子、小舅子。

  • 5 # 橫眉冷對社會

    親戚兩個字,突出在“親”字,所以親戚要經常互動來往才會親,不然就疏遠了。但在今天現實社會,打破了這種常規。窮在鬧市無親朋,富在深山有遠親,只重金錢物質罔顧親情的社會,一代親、二代疏、三代用錢來評估。以前外甥分家舅舅說了算,現在舅舅沒錢最好靠邊站,錢成了檢驗親情的唯一真理。所以當今社會,窮別走親戚,進門容易退出難堪。再親別提錢,提錢傷感情。三父八母、姨媽舅公的頭銜,只能用錢來維護權威性,親戚的相處,也變成了門當戶對的相處,只能在有利益關係時候去相處,不然只能遵循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 6 # 飛天石1

    如何與親戚相處?親密者近之、一般互相之間關心少、談話不投機、人品差的棄之!什麼親戚不親戚?還得看利益取捨?多例親兄弟子妹父子母女鬧上法庭打官司的案子多得很,這一切證明了什麼?在利益面前、人最易暴露本性!

    在當今社會,依據個人接觸的大量人士中,關於親戚相處方面的情況,真能處好的親戚之間關係的人極少!

  • 7 # 嘿宜昌

    咱們有一句老話,叫做窮不走親富不串鄰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當一個人窮的時候,就不要再走親戚了,因為已經走不到了,人窮志短走親訪友難免會遭到別人的白眼,說不定還會遭到一頓冷嘲熱諷,再難堪一點說不定別人還以為圖他們什麼,富不串鄰說的是另外一個極端,大概就是說那些富人為富不仁,常常連自己的鄰居住的是什麼人都不知道,也根本不屑與鄰居走動生怕鄰居知道自己有錢找自己借錢,這句話深刻的反映出了一部分人的嫌貧愛富和世態炎涼。

    我覺得當今想要跟親戚和諧相處的根本就是不要有大額的經濟往來,所說的大額經濟往來其中包括和親戚合夥做生意,或者是在親戚手底下打工上班,等等一系列只要是跟錢打交道的事情,儘量避免親戚關係,這個是一定要注意的,假如家裡的親戚之間性格溫和態度大方倒還稍微好一點,特別要小心的那些斤斤計較凡事較真的親戚,千萬不要有經濟上的往來。畢竟親戚就是親戚,是由親情來維繫和維護,假如一旦扯上經濟,那就不能算是親戚了,只能算是合夥人。

    我記得多年以前我就在我一個親戚的公司裡上班,負責給公司開車接送一些客戶,當時我沒去之前給我說的好好的,工資每個月3500管中午一頓飯,只需要開車接送部分客人,每天上班八個小時工作很輕鬆,沒事的時候可以不用去單位,但是一個電話必須得到崗,我當時還想的是反正公司離家也近,走路十分鐘工資也不低活頁輕鬆於是就去了,結果去了之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剛開始還好有事我就去開車沒事我就在家睡睡覺或者在辦公室看看報紙上上網,因為本身我就只是一個司機呀,後來越來越邪,幹了一個月給了只給了3000,中飯確實不要錢但是要卡卡里的錢還是自己衝,第一個月的油票我拿去報銷結果告訴我超標了,天地良心我根本就沒有公司私用,結果只給報了80%,剩下的還得自己掏錢包,這還不說一個月之後公司走了幾個人,於是就把我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沒車開的時候就得去給公司做其它的事情工資還是隻有3000,做了兩個月我就走了,後來親戚還說我不堅持。

  • 8 # 騎著板凳養豬

    有這麼一句老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我覺得這句話無論是和親戚相處,還是和朋友,同志相處,都非常適用。如果親戚和你志同道合,無論怎麼相處都有共同語言。如果你的親戚和你志不同道不合,無論你怎麼去做,你們的想相處好,那都是表面上的。這就是意識形態上要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降壓藥後能喝酒嗎?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