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屠了塵
-
2 # 飛哥說史
在眾生之中,剎帝利最優秀,他們重視族姓。而在神和人之中,智慧和德行圓滿者最最優秀。”釋迦並不反對種姓制,但認為四種姓只要作惡,都會受惡報,只要行善,都會受到善報,只要控制身、口、心,遵循七覺支,都會在現世達到涅槃。其實印度教的標準太低,三相神的祖先崇拜就是印度教徒,這就好比說中國拜佛=佛教徒,但是在中國拜佛的人通常可能什麼神靈都拜。從各地印度教徒的地方文化差異來看,許多印度教徒也可能是錫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只是他們在這樣混亂的身份下都被歸納為印度教徒。
種性就是階級對立,但是人家印度就是可以讓底層人民甘於奉獻,作賤民,這就是人家厲害的地方。現在全世界工農群眾都覺得活得不好,都在找人改革,幫他們多分配一點兒利益。印度卻可以搞出穆斯林印度教對立,太高明瞭。他這個文化絕對可以告訴你士大夫是高種姓,商人低一個種性,農民是賤民。或者佛陀是高種性,菩薩次之,沙彌們都是賤民。你看看南美一片有地有人不努力的國家,中東一片靠資源但是沒有現代化的高收入國家,歐洲一堆想要更多社會福利但是不想幹活的人。我們才是特殊的,你讓別的國家的人996,早罷工了。我們網上一堆人說內卷,但是基本上不否認內卷才是發展的潛力啊!
印度有很多自治邦,而且許多邦之間語言不通,宗教不同,地方實力保持著印度教特色的種姓制度可以掌握地方,莫迪老仙也是想透過全國推廣印度教來團結印度,但你把這唯一共同點種姓文化也去除了,但沒有強力的手段穩住各地,只能出現階級矛盾轉化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方分裂。那印度就沒了。
社會中長久處於高層的人肯定會喜歡維護自己利益的種姓制度,地位低的人才會比較傾向於平等的制度,一個國家是否會傾向於種姓制度其實主要看它有過多少底層革命反抗的歷史。
印度的歷史大多數是被外族滅國,基本上很少有底層反抗成功的,所以他的社會規則基本上是由佔據社會頂層的侵略者決定的。作為侵略者定個制度讓自己地位萬世不易,把亡國故民打到最底層不得翻身,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假使中國的所有朝代都是元朝、清朝這樣外部侵略滅國建立的,那麼今天中國也會建立起類似種姓制度的某種制度出來!我理解涅槃應該是徹底的寂滅,在涅槃中沒有任何的概念存在。因此我無法理解還有任何所謂“狀態”能夠“超越”涅槃,我理解涅槃就是一切一切的終結。在涅槃裡沒有真實與虛妄,因為任何概念都不存在與涅槃之中。如果頭腦中還有任何概念存在就無法進入涅槃。佛法不限於任何眾生,即使是個蟲子也無所謂。但入僧團,也就是出家,其前提之一是無債務和職務。奴隸或賤民多少都對地主有這個特徵,故無法出家。同理,有職務如參軍或政府中任職,也必然先去職方可出家。簡單說出家為僧必須是自由身。
《賢愚經》裡的尼提尊者就是除糞賤民,見佛躲閃不及濺到了一身糞,佛陀帶他洗淨並度化了他,最終尼提尊者成為了阿羅漢。為此僧團有過很多不同意見,波斯匿王特地找上門來詢問佛陀為什麼度化賤民。佛陀度人只看此人因緣是否成熟,不看身份。
雜阿含經裡有一部《賤民經》,巴利文佛典裡也有。佛陀被一個拜火教婆羅門罵為賤民,佛陀跟他解釋了是否賤民不看出身,而是看行為。
佛教是從婆羅門教發展來的也是錯的,兩者有相同術語不等於一種是從另一種發展來的,無非是兩教修行者在某些方面有過類似觀察體驗而已。
有點好奇他們看著印度教典籍雅利安人征服屠殺各種南印度土著時是什麼心理,不曉得是不是堅定地相信自己是正統雅利安的後代,只是落難了才會到南方的不潔之地——就像華南漢族都強調自己祖上是中原正統一樣。印度教就是民族宗教,傳播幾乎只能依靠血源紐帶傳播,信這個教都是溼婆後裔,婆羅多子孫,南亞所有的印度教徒都有血緣關係,連印度東北信仰印度教才幾百年的黃種人民族,都是擁有印度血統最多的當地土著之一。而且他們進入印度腹地,是完全沒有顧及的和其他印度人婚配。他們信印度教開始,就幾乎不和其他黃種人民族進行婚配了。
-
3 # 太公門文化觀天下
不知道為什麼近年來特別對佛教感興趣。南懷瑾老師說,有兩門學問,年輕人不要輕易涉獵,一個是易經,一個是佛學。易經不懂,偶然原因,佛學的浩瀚精深算是看到了。感觸也越來越深。
國學大師說:支撐起中國文化精神的是儒道釋。魯迅在《且介亭雜文·華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裡的“捨身求法的人“指的就是唐代佛教大師玄奘。有關於中國儒道釋的心靈雞湯:儒家教人拿得起,道教教人想得開,佛教教人放得下。站在熙熙利來,攘攘利往的泛波塵世的邊緣,偶爾來碗雞湯,也能暖暖被五濁惡世澆溼的身體。所以,瞭解一下佛學還是好的。以上算是絮語了。
為什麼印度放棄了平等的佛教?這個問題中概括“佛教”是主張“平等”的很精準。稱“印度放棄”的表述似乎不準確,因為佛教在印度消失的原因是外族入侵後,殺僧壞寺,導致佛教在印度不傳。從發生學上說,不能說是放棄,只能說是被“消滅”。因為“放棄”包含著“主動”的意味,而“被消滅”則是被動的,不代表當時當地種族的根本意願。
嚴格說,這樣表述還是有問題的:提問者提問這個問題中,暗含著“印度”是個國家的前提。因為歷史上只有國家才有這樣的意志性。我們中國從秦朝大統一後,華夏民族血脈雖曾倒懸一絲(五胡亂世時,漢人僅僅殘餘數十萬人),但多難興邦,涓涓細流,終成大海。故一直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歷史觀,覺得每個時期都有朝代相續。但是,印度國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直到十九世紀末,印度還只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範圍是印度次大陸,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錫金(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印度吞併)等現在的國家。
吹毛求疵一點,或者說更嚴謹一點:佛教並未在當時的印度(地理概念上)和現在的印度國家滅絕。即使是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毀廟滅寺,屠殺僧侶之時,在印度東北地區還有居民信奉佛教。
似乎還應補充個小知識: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出生在尼泊爾的蘭毗尼。唐朝玄奘法師取經途徑此處,還見到阿育王時代立得紀念碑。
書歸正傳,想聊兩個問題:
一、印度地區國家的大致沿革
1、公元前3000年-前1500年
這一時期大約相當於中國的燧人氏氏族社會到商朝早中期。
印度地區產生了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區分佈範圍,根據發掘的遺址顯示, 哈拉帕地區的人具備相當高的文明,水利灌溉系統發達,商業也相當發達,城市居住區擁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可能是瘟疫、洪水或者乾旱等至今無法確定的原因而最終徹底消失。
2、公元前1500年—前600年
這個時期以生活在中亞地區的雅利安人從西北方進入印度為發端。印度歷史即從此開始記錄。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種。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後進行“人種計劃”,在大力消滅猶太人時,提倡的高貴的“雅利安人”血統,就是和這一時期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是同族人。
此時,生活在印度地區的是達羅彼荼人。但是達羅彼荼人不是哈拉帕文化的創造者,這個種族的由來不可考證了。雅利安人打敗和征服了居住在當地的達羅彼荼人,建立了吠陀文化。
“吠陀”一詞的意思是知識,是神聖的或宗教的知識,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種知識的宗教文獻,是在很長的時期中由多人口頭編撰並且世代口傳下來的。這一時期的文化特徵是“吠陀天啟、婆羅門至上和祭祀萬能”。在雅利安人征服期間,建立了著名的“種族制度”的社會管理模式,即將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還有最下等的居民,被稱為“賤民”。
在印度地區,雅利安人建立了20多個這樣的大大小小的國家,主要的是迦屍國、憍薩羅、摩揭陀三個大國。釋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據傳,摩揭陀國琉璃王將釋迦族人滅族,消滅了迦毗羅衛國。
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種族不平等制度,隨著印度地區商業的發展和繁榮,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湧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3、公元前600年 ——前200年
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在向歐洲擴張過程中,與四處征討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軍相與。亞歷山大擊潰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佔領了波斯後,開始征討印度。據說,他想向東一直打到大海邊。
4、公元前322年—— 前185年
歷史弔詭的是,當亞歷山大軍隊到達印度邊境時,將士思鄉心重,不願意隨軍東戰。同時,來自南歐的亞歷山大士兵聽說印度有大象軍隊,產生恐懼心理。亞歷山大不得不停下征戰的腳步,不久後退兵。
而此時,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借機推翻了摩揭陀的難陀王室,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大力支援佛教,廣泛進行傳教活動。阿育王將佛陀的舍利子分到各地修塔供奉,在印度各地修建佛教紀念地。佛教在印度進入最繁榮時期。阿育王有派使者到周邊各國傳播佛教,使佛教成為世界性宗教。至今,中國寧波還有一座“阿育王”廟。
5、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孔雀王朝的強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後即告終止。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他們在整個西印度建立了許多公國。
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這個國家被列舉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國(羅馬帝國、安息、貴霜帝國和漢朝)之一。佛教在這一時期進入大乘佛教時期。
6、公元320年-1000年
貴霜帝國分裂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統一了印度北部主要地區。七世紀,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入侵印度的笈多王朝。在被印度社會所同化的同時,匈奴人了瓦解了笈多王朝。
同時期,在南印度則興起了幾個強盛的政權,如遮婁其人、羅溼陀羅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拉其普特人在北印度地區建立統治。歷史上常常稱為拉其普特時期。在此前後的9~11世紀,南印度出現了幾個強大的王國,如朱羅國(注輦)和潘地亞。其中朱羅國曾經侵入印度尼西亞諸島嶼。
7、公元1000年——印度被殖民時代(十八世紀)
公元7世界,阿拉伯半島興起伊斯蘭教,默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後,統一了阿拉伯民族。其繼承人哈里發四處擴張,建立起龐大的橫跨亞非歐的帝國。伊斯蘭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於11世紀,並先後建立數個帝國,直到歐洲人前來,逐步在佔領了整個印度大陸。
二、 佛教在印度發展的脈絡
釋迦牟尼誕生於公元前 565 年,圓寂於公元前 486 年,共活了 80歲,與中國春秋時代的孔子是同時代的人。 根據北傳佛教的學說,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
1、 原始佛教
在釋迦牟尼傳法的50餘年裡,佛法已傳播到中印度的7個國家,範圍已超過12.95萬平方公里,如果我們考慮到釋迦牟尼及其弟子都是以步行傳法,這已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也證明了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傳教的成功。
2、部派佛教時期
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佛教發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史稱“根本分裂”。 之後又發生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了許多部派,史稱“枝末分裂”。這些分裂從公元前4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2世紀,這一時期的佛教就被稱為“部派佛教”。
3、大乘佛教時期
所謂“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即“獲得真知、達到解脫的大的途徑與方法”。公元1世紀左右,在當時印度的出現了大量的居士,即在家修行者。他們認為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獲得自我解脫,更重要的是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都達到覺悟。於是,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興起。
4、密宗佛教時期
公元7世紀中葉,印度的婆羅門教與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派——印度教。隨著印度教的復興,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這是印度佛教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
公元1203年,伊斯蘭教將領巴克提亞·契吉率軍入侵印度,並焚燬了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和超戒寺,標準著佛教在印度的衰敗。
據統計,印度的佛教徒約佔總人口的15%, 約幾百萬“賤民”信奉佛教。
(因本文敘述歷史史實較多,引述參考了諸多文獻。如有不當,即告即刪)
-
4 # 端木建
在眾生之中,剎帝利最優秀,他們重視族姓。而在神和人之中,智慧和德行圓滿者最最優秀。”釋迦並不反對種姓制,但認為四種姓只要作惡,都會受惡報,只要行善,都會受到善報,只要控制身、口、心,遵循七覺支,都會在現世達到涅槃。其實印度教的標準太低,三相神的祖先崇拜就是印度教徒,這就好比說中國拜佛=佛教徒,但是在中國拜佛的人通常可能什麼神靈都拜。從各地印度教徒的地方文化差異來看,許多印度教徒也可能是錫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只是他們在這樣混亂的身份下都被歸納為印度教徒。
種性就是階級對立,但是人家印度就是可以讓底層人民甘於奉獻,作賤民,這就是人家厲害的地方。現在全世界工農群眾都覺得活得不好,都在找人改革,幫他們多分配一點兒利益。印度卻可以搞出穆斯林印度教對立,太高明瞭。他這個文化絕對可以告訴你士大夫是高種姓,商人低一個種性,農民是賤民。或者佛陀是高種性,菩薩次之,沙彌們都是賤民。你看看南美一片有地有人不努力的國家,中東一片靠資源但是沒有現代化的高收入國家,歐洲一堆想要更多社會福利但是不想幹活的人。我們才是特殊的,你讓別的國家的人996,早罷工了。我們網上一堆人說內卷,但是基本上不否認內卷才是發展的潛力啊!
印度有很多自治邦,而且許多邦之間語言不通,宗教不同,地方實力保持著印度教特色的種姓制度可以掌握地方,莫迪老仙也是想透過全國推廣印度教來團結印度,但你把這唯一共同點種姓文化也去除了,但沒有強力的手段穩住各地,只能出現階級矛盾轉化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方分裂。那印度就沒了。
社會中長久處於高層的人肯定會喜歡維護自己利益的種姓制度,地位低的人才會比較傾向於平等的制度,一個國家是否會傾向於種姓制度其實主要看它有過多少底層革命反抗的歷史。
印度的歷史大多數是被外族滅國,基本上很少有底層反抗成功的,所以他的社會規則基本上是由佔據社會頂層的侵略者決定的。作為侵略者定個制度讓自己地位萬世不易,把亡國故民打到最底層不得翻身,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假使中國的所有朝代都是元朝、清朝這樣外部侵略滅國建立的,那麼今天中國也會建立起類似種姓制度的某種制度出來!我理解涅槃應該是徹底的寂滅,在涅槃中沒有任何的概念存在。因此我無法理解還有任何所謂“狀態”能夠“超越”涅槃,我理解涅槃就是一切一切的終結。在涅槃裡沒有真實與虛妄,因為任何概念都不存在與涅槃之中。如果頭腦中還有任何概念存在就無法進入涅槃。佛法不限於任何眾生,即使是個蟲子也無所謂。但入僧團,也就是出家,其前提之一是無債務和職務。奴隸或賤民多少都對地主有這個特徵,故無法出家。同理,有職務如參軍或政府中任職,也必然先去職方可出家。簡單說出家為僧必須是自由身。
《賢愚經》裡的尼提尊者就是除糞賤民,見佛躲閃不及濺到了一身糞,佛陀帶他洗淨並度化了他,最終尼提尊者成為了阿羅漢。為此僧團有過很多不同意見,波斯匿王特地找上門來詢問佛陀為什麼度化賤民。佛陀度人只看此人因緣是否成熟,不看身份。
雜阿含經裡有一部《賤民經》,巴利文佛典裡也有。佛陀被一個拜火教婆羅門罵為賤民,佛陀跟他解釋了是否賤民不看出身,而是看行為。
佛教是從婆羅門教發展來的也是錯的,兩者有相同術語不等於一種是從另一種發展來的,無非是兩教修行者在某些方面有過類似觀察體驗而已。
有點好奇他們看著印度教典籍雅利安人征服屠殺各種南印度土著時是什麼心理,不曉得是不是堅定地相信自己是正統雅利安的後代,只是落難了才會到南方的不潔之地——就像華南漢族都強調自己祖上是中原正統一樣。印度教就是民族宗教,傳播幾乎只能依靠血源紐帶傳播,信這個教都是溼婆後裔,婆羅多子孫,南亞所有的印度教徒都有血緣關係,連印度東北信仰印度教才幾百年的黃種人民族,都是擁有印度血統最多的當地土著之一。而且他們進入印度腹地,是完全沒有顧及的和其他印度人婚配。他們信印度教開始,就幾乎不和其他黃種人民族進行婚配了。
-
5 # 日日悅讀
1,佛教在成為一段時間的印度主流宗教之後,逐漸脫離了其群眾
任何宗教都可能出現這樣的一個困境:
1,一個宗教逐漸興起,信徒逐漸壯大。
2,在突破某一個平衡點之後,統治階層會改變以前壓制該宗教的態度,變更為合作以維持穩定。(羅馬帝國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阿育王皈依佛教)
3,該宗教攫取世俗權力,其內部結構逐漸變得類似於官僚系統,並且獲得經濟基礎。(天主教的教廷教區體系,印度的婆羅門僧侶)
4,普通大眾的宗教行為成本上升。(天主信徒購買贖罪券,普通訊徒不如封建領主有錢的,買不起;印度教的祭祀,普通訊徒負擔不起昂貴的儀式。這就會使得在大眾認知裡普通民眾的宗教行為不如統治階級虔誠)
5,大眾仍然渴望宗教回報(上天堂,脫離輪迴),於是尋求替代方案。
6,新的宗教誕生,往往是改革宗教,強調清儉與苦修。(普通大眾也可做到)(例如清教強調節儉生活,耆那教與佛教初始強調苦修)
7,舊宗教開始衰落,但及時改革還有生機(天主教後期改革,廢除侄子繼承)
佛教在公元前的孔雀王朝中期,以及3世紀的笈多王朝都屬於印度的主流宗教,富有的商人與皇室都給與佛寺與僧侶豐厚的贊助。但是僧侶逐步開始注重斂財,生活腐化,而佛教逐漸興起繁瑣的儀式,令廣大的信徒認為苦修沒有意義,於是其信仰根基開始鬆動。
2,婆羅門教的改革使得其成為新的印度教,整合了宗教的勢力,而佛教則反向走向派系分裂
嚈噠人的入侵導致笈多王朝覆滅,印度分裂成為諸多小國,這也使得王朝更迭更加頻繁,佛教的宗教派系變得更加雜亂。
如同輪迴一般,原本被佛教打落人間的婆羅門教在笈多王朝時期逐步開始改革,大量的法典與經典出現,例如《婆訶摩洛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耶坨納瓦爾基耶法典》。意味著婆羅門教開始構築成熟的系統。
宗教本質上是一個邏輯系統,擁有對世界的自己一套成熟的理論體系,這個體系最重要的是邏輯自洽,如果出現漏洞就會導致整個體系的崩塌。所以一個改革的成熟宗教一定有一個完備的邏輯體系。
無數的神學家透過辯論會議的方式來完善這個體系,例如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曾經在尼西亞召開宗教會議,探討“三位一體”的神學問題,最終放逐了阿里烏斯。
在公元400年後,無數的婆羅門教神學家遊走於整個南亞次大陸,他們討論辯論,不斷完善宗教系統,並且吸收耆那教與佛教的教義,推行兩教節慾,苦修的特點,並且開始降低婆羅門祭司的地位,改行宗教宗師古魯的制度。在這樣的影響下,新的婆羅門教(印度教)與耆那教,佛教的差異變得模糊。
當然,不得不提印度教最重要的改革,公元8世紀的神學家商羯羅(Adi Shankara)主導的改革。因為他改革時吸收了大量的佛教教義,例如禁慾,造業,輪迴等,被當時的婆羅門教徒戲稱為“假面的佛教徒”。
他的貢獻包括:
1,確立了印度教最主流的吠檀多(Vetanda)哲學思想,即印度教的一元論,強調梵我合一。當然一元論最重要的意義是,它為所有印度教教派提供了一個共識。因為無論三項神溼婆,梵天,毗溼奴,還是其他神,都是由毗溼奴一覺醒來產生意識源起的,這個宇宙本源是一切的開端。商羯羅的意思就是說無論你信仰哪一個印度的神,你信仰的實際是那個宇宙本源。這個理論在當時大部分的印度教派系都能夠接受,於是為印度教整合各派系的宗教力量提供了理論基礎,團結了大部分人。
2,商羯羅將印度教教徒組織化了,原本印度教教徒一盤散沙,他仿照佛教的僧伽組織,建立了10個印度教社團。(宗教的組織化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同聖彼得對於基督教的意義,在耶穌離開後沒讓信徒散掉,而是更加團結)
3,完成了佛教與婆羅門教的融合,簡化了印度教的諸神體系。將原本婆羅門教紛雜的神體系逐步簡化為三項神溼婆,毗溼奴與梵天的體系,並且將佛教的釋迦摩尼融入印度教系統,稱其為毗溼奴的第九化身。
婆羅門教的改革轉變為印度教,整合宗教勢力,將教徒組織化使得印度教的力量進一步強化逆轉了與佛教的力量對比。甚至部分吠檀多的支持者認為商羯羅是打敗佛教的第一人。
3,伊斯蘭教的入侵導致大洗牌與虔誠派運動(帕克蒂運動)
七世紀末,阿拉伯帝國向東方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佔領了伊朗與阿富汗。十世紀末崛起的伽色尼王朝(Ghaznavid),在印度進行了大量的掠奪與破壞,大量的佛教寺廟被毀滅,佛教中心被迫遷徙。
12-13世紀,突厥人到來,古爾王朝(Sulala Ghuriyya)滅亡伽色尼王朝,佔領恆河流域。於1206年,德里蘇丹國成立,並以伊斯蘭為國教,在北印度成為了不可小覷的勢力。佛教與印度教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打壓。
帕克蒂運動最早是一群毗溼奴派的印度教徒吟遊詩人,透過吟唱詩歌的方式去傳播毗溼奴派的宗教理念。對於宗教辯論,宗教理論毫無興趣的下層民眾無疑是更喜歡這種形式的。伴隨著帕克蒂運動而來的是印度帕克蒂文學的興起,印度教徒們透過吟遊詩歌,戲劇,典籍等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頑強的對抗穆斯林統治階層的宗教政策,爭取底層人民的信徒。
在帕克蒂文學中,最有名的素材是毗溼奴教派的聖書《薄伽梵往事書》,第十篇描述了毗溼奴化身黑天的英雄事蹟與生活趣聞,帕克蒂文學家們透過渲染改寫黑天與牧區女子們的愛情故事,強化神的人性部分,類似於歐洲的文藝復興。
大家是否還記得那著名的河南梆子?“約瑟公,你坐下。。。”,這樣的傳播力是非常巨大的。
總而言之,印度教之所以勝過佛教離不開以下幾點:
1,不脫離大眾。
2,印度教的改革,融合佛教,團結教派力量,教徒組織化。
3,透過帕克蒂運動,吸引底層民眾,降低民眾認知成本。
回覆列表
不是放棄了,是各種社會條件,因緣聚合下的結果而已。印度最開始的佛教傳承是口口相傳,沒有文字記錄的,造成對一些經典的誤解。再者,印度人崇尚辯論,辨的過就是師長,輸的人思想就被淹沒了。這本身就是有缺陷的,理並非不辨不明的,辯論有好處,也會弱化實修,在沒有明眼人的情況下,缺陷更為明顯。當然,以上只是部分原因,沒有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