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色影無忌
-
2 # 淺淺之Chris
題主發的這張照片,是拍攝於1999年的照片,在紐約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了430萬美元的天價(嘖嘖)。這張圖叫Rhein II(萊茵河 II),照片的拍攝者是德國的藝術家Andreas Gursky
一件藝術作品,它在藝術史風格上的地位,也影響著它的身價。例如這幅,浪漫主義的風光、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正是當代德國較為有名的風格。
你說為什麼一般的攝影愛好者看不懂當代攝影?——當代攝影也是藝術,如果沒有理解藝術史,沒有理解這位維納斯女神怎麼從矇昧的、風格單一的、技術侷限的過去走來,就無法理解為什麼當代的藝術圈如何對引領這位維納斯走向開放的、風格鮮明的、呈現手段多樣的、表現時代精神(Zeitgeist,時代精神,德語)的未來為何如此痴狂。
怎麼辦呢?你可以去看藝術史,瞭解這位美人的過去;你可以去看其他的藝術形式,瞭解維納斯之外還有哪些女神,從而瞭解維納斯的地位(這裡是比喻哦,不要糾結神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代表);你可以去看展,近距離看攝影作品,感受尺幅(不是尺度)的震撼,就像近距離看女神的風姿綽約。
-
3 # 雲白山青
謝邀:這是一個老話題了,而且不單單是“攝影愛好者看不懂攝影”。在藝術方面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例如:書法家看不懂書法、畫家看不懂繪畫、音樂家聽不懂音樂、攝影人看不懂照片,……等等。圈子外的人看不懂圈子內的作品是人數眾多。個人認為:藝術作品是人主觀上創作的產品,是創作人主觀意識的體現。心靈溝通、欣賞和理解上的差異造成旁觀(聽)者很多時間裡難以弄懂創作人的心緒。“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意思。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能因為自己沒有讀懂別人的作品,或看不慣別人作品的內容就妄加菲薄。受眾的多少不是衡量一件藝術品價值的唯一標準,民間早就有“貨賣要家”的俗語,也有“知音難求”的感嘆。
還是坦然面對“百花齊放”,積極參與“百家爭鳴”的好。世事有圈子,人還是別給自己畫圈子,因為畫的圈子再大總還有圈子以外的東西,包容無限,您就會站在無限的高度。
-
4 # 攝影中級班
這世界除了攝影作品還有太多的事看不懂。
趙高指鹿為馬,你看得懂嗎?
娛樂圈,看得懂嗎?
有名的人,都會成立個作品研究會,這個還能看懂。但,莫言中了諾獎,他家老房子的磚牆、瓦房的磚瓦都被慕名而來的人拿走了,你能看懂嗎?
古今中外都是一樣,有愛豆,有粉絲。
有點崇拜,也沒毛病。關鍵自己玩得高興,別腦殘就行。
樓主發的那張大片的型別的,我刪了不少了。我不出名,留它何用?!
-
5 # 阿may
其實任何學科都有代溝的部分,我是攝影專業的學生,讓我看攝影圖集上的作品,其實有很多我也是看不懂的。藝術就是玄學的東西,看懂看不懂全在於觀看者的心情。
比如有的人就喜歡拍的虛的東西,覺得那樣比清晰的更有感覺,舉個例子,香奈兒的御用攝影師Sarah moon拍攝的商品廣告,全部都是虛化,沒有焦點,甚至看不清楚珠寶是鑽石還是珍珠,但是她卻深受時尚圈的喜歡,認為這種風格反而能突出重點。可是拿她的作品給普通攝影愛好者看的時候卻是一頭霧水。
每個人的審美不同感受肯定不同,攝影愛好者從藝術修養這個參差來說一定是不及攝影師的,所以沒辦法理解攝影師的想法,就像我們學語文課文永遠無法感同身受大作家的意思。
1961年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藝術家的大便』事件,一個義大利的藝術家把自己的大便裝入瓶子裡編號售賣,在後來的十年,這大便賣的比黃金都貴。你能理解這藝術嗎?這和你不能理解攝影是一個道理,藝術無法解釋,也是它的特性之一。
當代攝影更是思路清奇,看不懂不是觀看者的錯,就連攝影師自己都不知道當代攝影是什麼。
所以在藝術的這一方面,沒有對與錯之分,再比如藝術家的大便,你可以嗤之以鼻,不理解並且笑罵,可你阻擋不了有人喜歡有人理解有人重金收買。大多數專業藝術攝影師的開始都是由審美訓練開始,和正常攝影愛好者的審美不在一個參差,看懂與看不懂不重要。
重要的在於培養自己明睿理智和深層次的審美。
-
6 # 收紅包了
又不是高考數學題,為什麼得懂?藝術的東西從來不是讓你懂的,攝影也是一樣,為什麼非得要懂?照片又不是教科書對吧?自然攝影師拍個風光大片又不是用來普及地理知識的,人像攝影師拍個肖像也不是教你人體解刨的。
-
7 # 志勵好攝
你看不懂別人的攝影作品不要緊,主要你能看得懂自己的攝影作品。如果自己的都看不懂,那你別說你是一個愛好者,你連攝影是什麼你都不知道。
其實一幅好的作品是沒有一個評判標準的。只是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所以他要用一個水準去衡量。漸漸地人們就習慣於以這個標準作為自己的追求的目標。當你把那個目標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漸漸地你的審美觀也會隨之改變。
每個人都是攝影師。為什麼這樣講呢?攝影是一個很主觀的想象行為。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會幻想自己最美好的畫面。就像有的人很喜歡自拍,雖然長相很一般,但他覺得自己照出來是很完美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個攝影的純粹愛好者,而不是把你這種愛好將來當成工作的話。你就勇敢地走自己的風格,怎麼好看怎麼拍,怎麼高興怎麼來。不要去硬逼著自己去看那些看不懂的照片,可能很多攝影者為了迎合大眾審美自己拍的什麼他也不懂。
回覆列表
攝影:你為什麼越來越看不懂?
作者丨胡塗
近日有篇帖子火了。有位王曙老先生,寫了一篇《麗水攝影文化節展覽的成功與不足————看不懂的作品就是攝影藝術嗎?》,在攝影人中間激起了巨大爭論。
跟這個帖子類似,數月前,有個外國小夥,透過影片把當代藝術罵個狗血噴頭,引來一大幫“深感共鳴”的群眾圍觀,紛紛表示“看不懂”:藝術家居然可以把一罐一罐的屎當藝術品出售!價格居然比黃金還貴!!最讓吃瓜群眾捶胸頓足呼天搶地的是,居然還有傻瓜蛋會去買!!!(收藏者還有很多世界著名的藝術機構)
王曙老先生跟這位外國小夥的疑惑本質上沒什麼區別:藝術自從轉向現代主義以來,它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眾多的藝術家、學者不斷探索、研究、發展這門學科,導致藝術距離大眾越來越遠——情形彷彿觀眾好不容易搞懂了初等代數,結果發現還有更難的高等代數,高等代數里面還有更不容易懂的微積分。
現在的情況是,多數大眾只學過一點初等代數,啪!一堆微積分題目放在大眾面前,有人看不懂,就罵弄出微積分的人:“數學是為老百姓服務的,你把數學搞得我們看不懂,安的是什麼心?”
好在大眾對數學家還有點敬畏之心,雖然看不懂他們弄出來的一堆又一堆奇形怪狀的公式符號,但內心認為這是科學,必須膜拜和尊重。
但藝術不同了,藝術沒公式沒標準,是非常主觀化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眾的敬畏之心就沒那麼強了(實際情況是大眾沒機會看到一代又一代的頂尖哲學家都在談論藝術問題)。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眾對藝術家熱嘲冷諷:藝術家是一群精神病患者。很不幸的是,藝術史上眾多的案例印證了大眾的猜測,這使得大眾在對待藝術這件事上也呈現出分裂性傾向:他們一邊嘲笑藝術家“不正常”,一邊又對他們作品令人吃驚的價格無法理解。
於是,大眾認為藝術作品就是“靠炒作”的(藝術作品確實有炒作的現象存在,問題的要點不在這裡)。
實際上,藝術(藝術家)和大眾的分裂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了。不信?你問問周邊的人:有多少大眾能“看懂”印象派,有多少大眾能“看懂”現代派藝術?在中國,相信不會超過百分之十。也就是說,在今天中國,至少有12.6億人面對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西方藝術會一臉茫然(對中國自己的藝術能聊聊看法的人也不會太多)。一百多年前的東西都“看不懂”,一百年後,藝術“變身”為當代藝術,能看懂的就更少了。
很明顯,藝術不斷髮展,跟大眾長期缺乏藝術教育之間,已經產生了越來越大的鴻溝。大眾對藝術的認知存在著嚴重的斷裂,這是一百多年的斷裂,想要彌補遙遙無期(中國大眾的藝術教育幾乎等於零)。
回到王曙老先生的問題。攝影誕生還不到200年,作為一門跟其它藝術並起並坐的藝術還不過近40年。藝術從古典藝術,到現代藝術、當代藝術,攝影從模仿繪畫審美,到探索獨立的美學,從黑白時代到彩色時代,從直接攝影到觀念攝影...... 這風雲變幻的200年,藝術經歷了什麼,攝影經歷了什麼,各種關於藝術和攝影的認識是如何變化的,大眾其實是不瞭解的。而且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大部分攝影愛好者不知道,王曙老先生也不例外!
我在這裡借用高名潞先生的一個案例來說明藝術跟大眾分裂的狀況。
以列賓(Ilya Efimovich Repin)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和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哭泣的女人》為例——不需要解釋說明,大眾很容易就能“看懂”列賓的畫。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畢加索:《哭泣的女人》
很明顯,列賓這幅經典作品透過寫實手法描繪底層百姓的痛苦,已經在畫中預設了他同情的觀點,觀眾只要“坐享”“共鳴”畫家的看法即可。而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則完全不同了:女人變成了一堆抽象的線條和色塊,除了隱隱約約能看出頭髮、手和嘴巴,你甚至無法把她看做是一個人。
大眾以他沒有受過審美教育的眼光,看不出這畫“美”在哪裡,恰恰相反,這幅畫簡直是醜陋的(難道畢加索不懂美?)。最後大眾無法理解的是,畢加索為什麼要畫一個哭泣的女人,而不是洋溢著幸福和快樂的女人?難道畢加索不知道人生需要正能量來“鼓舞人們的鬥志”,“堅定人生的信念”嗎?
攝影界也可以舉一個案例。
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的《移民母親》是一幅名作,大眾不需要解釋就能從畫面中看出這是一位生活在底層窮困潦倒的母親,她的三個孩子似乎已經餓得奄奄一息。
多蘿西婭·蘭格:《移民母親》
這位母親雖然飽經風霜,生活困頓,從她堅毅的眼神中隱隱透露出對生活的希望。觀眾可以看出攝影師關注的是美國底層民眾的平困問題,同時也表現了母愛的偉大。
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的《肖像》就沒那麼好懂了:大眾只看到一張證件照一樣的照片,除此以外,看不出任何東西。
托馬斯·魯夫《肖像》
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多蘿西婭·蘭格的《移民母親》是敘事性的,文學性的,一張照片完成了內在的故事性,攝影師向觀眾傳遞的價值觀是明確的。
而托馬斯·魯夫的《肖像》卻不是敘事性的,攝影師也沒有預設他的價值觀,觀眾可以透過作品投射、參與、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後自行獲得答案。因此,托馬斯·魯夫的這個作品是開放性的,多義性的,任何人都可能獲得不同的感知(缺乏思考能力的人在這種作品面前就會束手無策。大眾因為沒有受過攝影藝術教育,也會一無所獲)。
可以肯定地說,一個沒有受過藝術教育的人,他可以欣賞列賓,但他已經無法欣賞畢加索,他看著畢加索的畫,只有一臉懵逼,說不出所以然來。
在攝影界可以發現同樣的狀況,一個沒有經過攝影教育的人,他能“看懂”多蘿西婭·蘭格的照片,但站在托馬斯·魯夫的照片面前,他只能頭皮發麻,不知所措了。
藝術經過長期不斷的探索發展(特別是近200年間),已經形成一門學科,這門學科發展到當代,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普通大眾不經過良好的專業教育,會越來越無法“看懂”。
退一步說,沒有經過基本的美術教育,古今中外的古典藝術普通大眾也未必能“看懂”,很多所謂的“看懂”,其實是一知半解,想當然。
說完藝術和大眾的隔閡,再來說說“中國攝影愛好者”這個群體。
本質上說,攝影愛好者跟普通大眾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很多獲獎無數的人多自以為已經脫離了普通大眾這個群體,進入到了“攝影師”“攝影家”這個看起來相對高階的群體了,這是一種自我麻醉性誤解。
攝影愛好者無法進入“藝術大門”的根本原因有三條:
一條:不學習。沒有一個攝影愛好者會承認自己不學習,他們覺得自己幾乎天天在學習。我這裡所說的不學習,是指沒有“系統性地學習”。所謂系統性是指關於攝影和藝術方面的實踐、審美、鑑賞、歷史、理論、哲學等全方位的學習。系統性的學習是為了建立一個系統性的認知,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雖然經過多年的摸索(他們絕少看書。注意報紙雜誌不是書,《攝影聖經》之類的技術性書籍也算不上),他的認知還是碎片化的,零雜的,稀裡糊塗的,前後不連貫的。
一條:學習方法不對。這是當前國內半途出家的攝影愛好者們遇到的最大的困境——根據我自身的經歷,國內攝影愛好者確實缺乏一套學習攝影的系統性方法,他們的入門學習基本上屬於急病亂投醫,瞎貓碰到死耗子:要麼上網逛各種“攝影入口網站”;要麼參加各種攝影培訓班(工作坊)、攝影群、攝影講座;要麼看各種攝影雜誌報紙......這麼折騰一段時間後,就參加各種比賽,然後各種獲獎(王曙老先生就獲得了62枚金牌,93枚銀牌,112枚銅牌。曾有一攝影愛好者號稱自己一年可以獲得100多個獎項)。大量的獲獎給攝影愛好者帶來了自信,認為自己的作品獲得了“社會的承認”,頗有功成名就的意味。但是這些攝影愛好者不知道的是,國內(國外)氾濫成災的攝影獎絕大部分是業餘性質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學術性,也沒有大的價值(除了獎金和名譽)。
再有一條:學習表面化。很多攝影愛好者學習攝影習慣蜻蜓點水,不求甚解。比如佈列松的決定性瞬間理論,這個決定性瞬間究竟是什麼,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它在攝影史上的地位是什麼,它有什麼侷限和誤區,有哪些大師反對這種理論,它對今天的攝影有什麼美學上的借鑑意義......多數攝影愛好者根本不會去考慮深層次的問題——森山大道在某個群體中的流行,個別馬格南攝影師在部分愛好者中的流行......基本上都屬於表面化的模仿。
上述是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是攝影“系統性學習”(注意是系統性學習,不是碎片化的)途徑的缺乏。
除了高校攝影繫有一定系統的學習課程,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只是業餘時間漫無目的地摸索,摸索的結果就是去參加各種比賽,透過獲獎來印證自己學習的“成果”。
這種“成果”最後掩蓋了攝影愛好者們一直所缺失的系統性認知,時間越長,獲獎越多,掩蓋得越深,最後甚至騙過了自己(因為這個群體很大,造成一種群體性認知缺陷),直到有一天——他們突然看到了他“看不懂”的作品,這類“看不懂”的作品多來自他們的認知體系之外,是他們以前的經驗和認識所缺乏的(因為他們一直陷於沙龍獲獎的攝影體系中),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被數十年來的獲獎和成名捧得自信滿滿,自我反思能力極度萎縮,根本不會懷疑自己長期以來關於攝影審美獲得的途徑是有嚴重缺陷的,所以他們接下去的反應也不出所料:指責他人故弄玄虛,搞皇帝的新裝那一套,明明是什麼也沒有,卻都裝作高大上。這樣下去,藝術要被這幫人“玩壞了”!然後痛心疾首,呼天搶地......
攝影愛好者們對攝影和藝術系統性的認知缺陷會導致很多嚴重的後果。
其一自然是會碰到很多“看不懂”的作品(等著瞧,“看不懂”的會越來越多)。
其次,作品鑑賞力會變得十分低下,許多成名人物連攝影史上的名作都“看不懂”(某些“獲獎大戶”甚至都不知道世界攝影史上有哪些名作)。
其三,對攝影、藝術、文化、人文之類的認識非常淺薄和低階。比如很多人把泛文化理解為文化(類似把《讀者》《知音》裡面的文章理解為文學作品),把泛藝術理解為藝術(比如把旅遊宣傳照片理解為藝術作品),把關注普通百姓理解為人文。等等。
其四,無法溝通。很多攝影愛好者離開沙龍攝影這個群體,進入真正的藝術攝影這個圈子後,才發現他們的談話“一句也聽不懂”。什麼是直接攝影?什麼是新地形學?什麼是冷麵攝影?什麼是私攝影?從來沒聽說過——這時候才隱隱約約發現自己數十年的攝影實踐好像跟人家是不同的,好像還存在著另外一個攝影世界......
據說中國攝影愛好者這個群體已經有1000萬之多,我們可以預知的是,其中99%以上的人不過是打發業餘時間,並沒有把它當做一件嚴肅的藝術創作來看待。同時,99%以上的人也不會花費時間去系統化的學習(也不知道學習什麼,如何學習,朝哪個方向深入,除了鑽研《獲獎秘籍》),在這種情況下,要“看懂”所有作品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當藝術和攝影需要成為不斷學習才能深入體驗的一種東西時,我們不妨在開始抱怨“看不懂”前,明白這樣一件事,我們可能在為自己的懶惰和不學無術買單。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今天,我們剛面對一件藝術作品的時候,“看不懂”才是正常的。看不懂往往包含兩方面的因素:我們可能缺乏某些認知;我們還沒進入藝術家的語境。對於前一種,我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對於後一種,這才是當代藝術的有意思之處。
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