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官龍飛燕燕窩
-
2 # 燕窩達人B
先上傳下燕窩真假對比圖:
天然燕盞的形狀、大小、厚薄、色澤等均不一致,每盞的纖維組織呈不規則的狀態。真的燕窩呈米白色或象牙白,表面深淺不一,如果顏色雪白、均勻,表面整齊光滑則可能經過漂白。
天然燕窩在光源下觀看都屬於半透明狀,假的燕窩則完全不透光。
挑選優質的燕窩的外觀,盞型完美度,發頭,及燉後口感這些關鍵的因素來衡量。
總的來說,一分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作為消費者最忌諱貪小便宜,很多價格比較便宜的燕窩正是因為沒有曬乾,水分比較大,有不少消費者不明白緣由而上當受騙。 當
燕窩市場魚龍混雜,總是讓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不知所措, 各種繚亂的燕窩名字,還有混亂的價格,讓消費者總是有點蒙 圈。
從業四年,作為一名業內人士,今天特寫此文,好好的介紹下關於燕窩的各種小秘密,去偽存真,把最真實的分享給你們,我信奉一句話:懂比吃更重要,如果你準備吃燕窩就要懂這些知識。所以請花三分鐘時間,耐心的看完這篇文章!絕對讓你受益匪淺!
瞭解燕窩,先從瞭解燕窩的主人金絲燕開始
金絲燕身長約120毫米,身體遠看是黑色,近看是黑褐色,背部灰色,腹部為褐色。其身體上部為黑褐色,下部褐色,臀部是從淡到暗色,幼燕的臀部是淺灰色。
金絲燕有狹而尖的翅膀,個體成鳥伸開的翅膀長度約260毫米,重量7~ 8克。雌雄燕子十分相似,不能從身體的顏色區別。在非棲息期間,金絲燕展翅飛翔,尋找食物。
金絲燕的喙是食蟲鳥的典型,呈小三角形。微彎而且開闊,有利於在飛行時捕捉和啄食昆蟲。
金絲燕眼睛圓大且具備敏銳的視力,便於尋找食物和辨別窩巢所在地與入口。
金絲燕有很好的嗅覺,能嗅出木板以及屋內人類的味道,對木柴焚燒、煤氣燃燒、苯氣、香菸、油漆以及殺蟲劑的氣味敏感。
金絲燕的唾液腺在其喉嚨下部。雌雄燕子都有一對唾液腺。在繁殖的季節,成鳥的唾液腺將擴大以分泌出大量的唾液來造窩,作孵卵與養育小燕子的用途。
繁殖季節過後,其唾液腺將停止活動並收縮恢復到原狀。因此,金絲燕在非繁殖時期不造窩。在成鳥不造窩期間,小燕子將有一年的時間生長。
一般而言,燕子棲息前會先判斷該地點是否安全,當確定安全時才會開始造窩棲息。燕子會選擇遠離天敵干擾的地點作為棲息地,燕子的天敵包括老鷹、貓頭鷹、老鼠、蛇、蜥蜴、螞蟻、壁虎等。如果持續受到干擾或者判斷其棲息及造窩地點不安全,燕子將會飛走另覓安全處。
金絲燕的繁殖季節一般接近雨季。在每年5 月至8 月的乾旱季節,由於缺少食物,燕子很少在這段時間進行繁殖活動。從每年9 月到翌年4 月期間,食物充足,金絲燕群活躍於繁殖,通常會製造較大的燕窩來盛卵以便進行孵化。
東南亞地區的燕農普遍相信,進入燕屋棲息的燕群中有一隻金絲燕首領,每天率領著燕群離開和返回鳥巢。據引燕者們觀察,金絲燕首領的窩通常會比其他金絲燕的窩更寬更大,因而往往被引燕者稱為“燕王”。實際上,很難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和鑑定燕群中是否有金絲燕領,因為所有的燕子在飛翔時,它們的身姿與顏色都是很相似的。
金絲燕往往會在早上5 點就開始飛翔,在早晨第一道Sunny射進屋內前,通常都會在燕屋內盤旋著。
根據Sunny射進燕屋的方向、路線,金絲燕在6點或7點離開棲息地。如果遇到雨天,它們可能會在上午10點左右才離開。離開棲息地以後,燕子全天都在外邊飛行、覓食。
天氣炎熱時,金絲燕需要飛翔到更高的天空,並在森林中尋找食物。在下午,金絲燕會在河流或湖泊一帶捕食; 傍晚時分則會在樹林間、田園以及油棕園一帶尋食,直到晚上7時才會回巢。在乾旱季節,昆蟲類的食物較少時,金絲燕會飛行到距離棲息地更遠的地點尋找食物,所以會在晚上8 時才回巢。
金絲燕每天都會離巢,飛至周邊地區覓食。傍晚時分,金絲燕成雙成對地飛回棲息地休息。繁殖期間除了休息還要造窩。一對雌雄燕子共同參與造窩。燕窩由雌雄燕子吐出的睡液與羽毛等築巢材料相黏而成,最終形成一個類似半個杯狀的燕窩。
一對成燕建造整個燕巢的時間大約45天,在非繁殖季節,燕窩需要80天才能完成。建成燕窩後的50天內沒有被破壞,雌雄燕子就會進行交配,並在6~ 8 天內,雌燕產卵2枚。
如果燕窩遭受破壞,雌雄燕子則會在40 天內快速地再築造一個窩,但在再造的燕窩中,雌燕會只產卵1枚。雌燕在產卵後就停止造窩,而由雄燕接替造窩,繼續以唾液增強燕窩的穩固性以及進行其他修補工作。如果燕窩在繁殖期間被採集,燕子就會放棄該地點,遠走它處。
燕子孵化期為14天。初生的小燕子會有45天的時間進行成長。雌雄燕子會輪流餵食。約40天后,小燕子已能吊掛在燕窩外,其糞便不雌雄燕子共同參與築巢會弄髒燕窩。
東南亞地區的金絲燕的繁殖季恰逢東北季候風時節,即每年9年4月之間。繁殖期間,一對雌雄燕子會在110天裡共同養育2只小燕子。
每年5月至8月的乾旱季節,燕子外出飛行減少,唾液系統不活躍,很少進行繁殖。此時,可食的昆蟲數量減少,燕子也迎來了蛻換羽毛的時期。此時的燕窩非常薄且摻雜著大量羽毛。
說道這裡就要不得不說下燕窩的季節性了,長期食用燕窩的 人,都知道燕窩通常分雨季旱季。
雨季
東南亞的雨季一般是從10 月至翌年3 月,在雨季,恰逢東北季候風。雨水帶來生氣,萬物生長,所謂“枯木逢春能再發”。在溫暖與湖溼的氣候條件下,茂盛的森林孕育了許多昆蟲,燕子也就擁有了豐富的食物,意味省燕子繁殖季節的來臨。
在進入繁殖時期前,燕子會換毛,豐富的食物使得燕子有足夠的體能進行羽毛的新舊交替。在蛻換羽毛的過程中,燕子所造的燕窩個頭比較小而且會摻夾著許多羽毛。
旱季
旱季,由於空氣溼度下降,溫度上升,在缺乏雨水的情況下,森林枝葉枯萎而昆蟲數量也會減少。為了適應環境變化,燕子延遲繁殖,它們的唾液系統不擴大,僅有稀薄的唾液,因而燕窩體積小並且夾雜羽毛。
這時,燕子的體力集中在日常的新陳代謝所需。小燕子體型更小,而老燕子則因長期乾旱和缺乏食物而衰老和死亡。
在旱季,有的燕農會將燕窩中的蛋拿掉,使燕子不需為小燕子尋找食物。長期的乾旱對燕子生存和繁殖糕寧負面影響。
下圖雨季毛燕與旱季毛燕的對比圖
世界上的產燕窩的燕子集中分佈於東南亞。
據馬來西亞一名研究燕窩的學者指出,燕窩產區其實相當遼闊,除了我們熟悉的東南亞地區外,西東至太平洋的馬貴斯群島,北起中國的四川省,起印度洋的塞昔耳群島,南至澳洲的昆士蘭,這廣闊的環形地帶,都分佈有生產燕窩的金絲燕。一種名為“喜瑪拉亞燕(Himalayan Swiftlet)”的短嘴金絲燕在中國的西藏、四川、雲南等地都有蹤跡,但是這些地區卻尚未聽說有燕窩出產。
燕窩的主產地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高棉。中國的廣東肇慶市懷集縣燕巖、海南大洲島、雲南紅河州建水縣燕子洞亦有燕窩出產。
說到燕窩,就不得不提毛燕
燕窩從燕屋或燕洞採摘下來後,是帶有金絲燕的羽毛的。這時的燕窩叫“毛燕”,毛燕不能直接食用,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變成我們市面上見到的可食用的“淨燕”。
燕窩原料採摘後就會被送至工廠進行加工,加工步驟大致為: 分揀分類、消毒清洗、挑毛定型和包裝檢測四部分。
剛採摘下來的燕窩,叫毛燕。工廠根據含毛量多少進行分類, 毛燕等級可以分為: 極輕毛、輕毛、中輕毛、中毛、重毛。
極輕毛原料 也叫“特輕毛”原料,含毛少,小黑點少,屬頂級原料,產量極稀少(一般100千克裡面只可選出200~ 400克),一般每年12月中旬到翌年3 月之間的頭期燕窩中可以甄選出來一些。這樣的毛燕可以幹挑,因為裡面含有的細毛和雜質少,燕窩稍稍沾水就可以挑去雜質。但是仍然有一些小雜質和細毛卡在燕窩窩身和底座中,幹挑無法剔除掉。想要完整地保留燕網(燕囊) 依然是困難的。真正適合純幹挑的燕窩原料極少,無法達到量產。
輕毛原料 含雜質少,黑點少,適合純手工挑毛,最後燕盞能保持完好,產量少(一般100千克裡可選5~10千克)。輕毛燕無法實現幹挑,只能半溼挑或者溼挑。因為輕毛燕中有很多小毛和黑點卡在燕網、底座和窩身內部,不浸泡燕窩根本無法剔除。
中輕毛、中毛原料 含毛量較多,雜質較多,黑點和小細毛多。這樣的原料佔據毛燕的20%~50%,質量根據不同季節和產地以及燕屋的管理水平而有差異。中輕毛、中毛原料適合挑燕條和乾淨度較差的燕盞,只能採用溼挑工藝。
重毛原料 含毛量多,雜質也很多,燕窩顏色發暗、發灰,通常含有燕糞痕跡,這樣的原料佔據毛燕的20%~50%。重毛燕不適合手工挑毛,有極個別無良工廠會收集重毛燕原料做漂白化處理。
接下來說說毛燕的加工流程
1.分揀分類。首先根據原料的優劣等級進行一次挑選分類,分出燕盞、燕條、燕碎等不同的類別,再分出不同級別的原材料。每間工廠都有自己的燕窩質量等級系統,如特級、標準、普通、圓底等級別,也有些工廠以5A、4A、3A等區分的質量等級。
2.消毒清洗。分揀分類過後,可用的毛燕原料將在特定溫度和時間內進行消毒,然後沖水清洗。在馬來西亞,有些燕窩加工廠已經採用專業的燕窩請洗裝置對毛燕進行初步機械噴水清洗,清洗後的毛燕已經去除大部分的粗毛和雜質,從而減少了後續的細挑毛的時間,提高了挑毛的效率。但有些加工廠採用幹挑的作業方式,就不需要清洗毛燕。
3.挑毛定型。工人用鑷子純手工挑出燕窩中的燕毛,這是最為耗時、耗力的一步,具體的挑毛時間長短基本取決於燕窩原料的等級。挑毛過程分三道工序: 初挑一細挑一精挑。這樣才可以將燕毛清除乾淨。挑毛完成後,燕窩會被再次清洗、加工定型,以保持完整的外形。定型後的燕窩,還需要進行風乾。由於其特殊性,燕窩是不可以日曬的,更不能用烘烤之術將其烘乾,需要放在陰涼之處,用風扇來風乾,使之定型。風乾後,一盞燕窩就做好了。但是有一些燕窩做好後,由於個別地方還有些瑕疵,比如盞形、燕角和顏色等問題,還需要對其進行精修,使之看起來更加漂亮。
4.包裝檢測。燕窩挑毛定型後就到出廠前最後一步了。正規的燕窩加工廠會對即將出廠的燕窩進行內部檢測,主要的檢測內容是亞硝酸鹽、黴菌和重金屬含量等。同時也會接受當地檢驗檢疫部門的檢測監管,符合要求才讓產品出廠。最後,工廠會對加工好的燕窩進行包裝。這樣,經過一系列的加工流程,燕窩就可以出廠了。
說道燕窩加工,就不得不聊下燕窩的挑毛工藝的
燕窩的加工比較費時,費力,除了手工挑選外別無他法,因此對工人的眼力和“挑工”的要求非常高,初學者可能一天也挑不完一個,普通工人一天最多也只能挑3~4個,熟練的工人能做到一天挑7~ 8個。燕窩挑毛分幹挑(半乾挑) 和溼挑(半溼挑) 兩種工藝。加工過程一般是密盞透過幹挑的方法加工處理,疏盞使用溼挑的方法加工處理。在市場中,商人對這兩種了工藝也有不同的解釋。賣密盞的賣家說幹挑工藝好,因為燕窩原料的絨毛和雜質少所以挑出來的燕窩沒有那麼多縫隙,是密的;而做疏盞的賣家家說溼挑工藝好,因為幹挑是難以純手工完成的,密盞很多是刷膠和漂白的產物。以下讓我們來分辨一下。
幹挑(半乾挑)
當要挑燕盞時,把燕盞表層附帶的汙物,如蛋殼、小黑點等洗刷乾淨。溼水的時間不能太長,要使燕盞在水分吸收後保持八成幹左右。幹挑可以使盞形保持得比較好,泡發好,味道和口感都較好,運輸過程中不容易破。一般只有極輕毛燕才能適合於幹挑工藝。缺點是幹挑的燕窩容易挑不乾淨,因為很多小毛都卡在燕絲內,亞硝酸鹽含量較難控制,有時會不合格。
下圖幹挑
溼挑(半溼挑)
需要用水反覆刷洗,然後用醫用吸水紙吸乾水分,浸泡毛燕軟化後再挑毛。優點是溼挑後燕窩乾淨度高,亞硝酸鹽含量合格。缺點則是燕盞變形,運輸過程中容易破,燕絲容易在浸泡和刷洗過程中斷掉,燕窩結構被破壞,對燕窩的泡發有一定的影響。其實,燕窩的形狀、產地都不需過於看重,溼挑、幹挑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純天然,不使用化學藥水洗毛,全部人工挑毛,不要刷膠,全部用夾子定型,自然風乾,就是消費者的最佳選擇!
下圖溼挑
接下來聊聊關於燕窩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依據,燕窩可分為幾個種類,以下是燕窩的品種及其分類依據: 按金絲燕築巢的地點分: 洞燕(窩)、屋燕(窩)。
洞燕(窩) 即金絲燕在野外的山洞、沿海峭壁築的巢窩。早期無序洞燕(窩)的濫採亂挖以及環境變遷,使金絲燕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現在泰國一些燕洞中只留下昔日用於採摘燕窩的竹梯,而燕子早已寥寥無幾。隨著洞燕窩產量減少和環保呼聲日益高漲,洞燕(窩)已經逐漸被屋燕(窩)所取代。
洞燕品種有: 紅洞燕、白洞燕、黃洞燕、紅腳洞燕、毛洞燕、草洞燕。
屋燕(窩) 是東南亞一帶的特產。在印尼,從荷屬殖民地時期開始已有人仿照燕子的生活環境營建燕屋。屋燕(窩)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築建於此類燕屋內的燕窩。相較尋常的房屋,燕屋的外牆周圍多了一些用於透風的圓形的小孔,讓燕屋的空氣更加暢通。另外,燕屋頂部四方開闢有視窗,便於燕子出入燕屋。這種燕屋分佈在印尼各地,沿海地區及爪哇帶更是燕屋的集中地。馬來半島、沙撈越以及沙巴也是營建燕屋的主要地區。近年,泰國、高棉南部的一些地區也開始營建燕屋。屋燕品種有: 紅燕、白燕、黃燕、毛燕、草燕等。
從洞燕(窩) 到屋燕(窩),燕屋金絲燕改變了築巢的環境,其生活習性並沒有變化: 金絲燕仍是野生,清晨外出覓食,儲院歸來。由於受到人為的保護,星燕集衍得越來越多,所城的森腐被及時買摘,普養成分流失少。研究表明,兩種燕窩的營養成分組成差異很小,但是洞燕(窩)的抗病毒作用遠高於屋燕(窩)。
按顏色分: 白燕(窩)、黃燕(窩)和紅燕(窩)。
白燕(窩) 金絲燕所築的燕窩在剛築好時,顏包一般都比較白,稱為“自熱”。官燕貢燕均指盞形完美的極品頭生燕窩。官燕一段為金絲燕第一次築的巢,完全依靠它們喉部分泌出來的大量唾液逐漸凝結而成,這種燕窩質地潔白、質量最佳,是燕窩中的極品。據說古代貢奉燕窩給達官貴人時,會單獨挑選乾淨完整的優質白燕,“官燕”之名便由此而來。
黃燕(窩) 金絲燕所築的巢,會因金絲燕所吃的食物氧化及築巢所在的環境變化而有所不同,雖是築在同一個環境中,也會因燕巢形成的時間及空氣溫度、溼度不同而呈不同的顏色。一般而言,燕窩存在的時間久了,其顏色會由珍珠白色(白燕) 慢慢轉變為珍珠黃色(黃燕),這是受氧化的結果,屬自然現象,類似削了皮的蘋果放久了,因接觸空氣中的氧,產生氧化作用而變色一樣。大多數的金絲燕從築巢、產卵、孵化,到小金絲燕離巢,大概需要90~ 110 天。為了讓金絲燕有足夠的時間繁衍,燕屋屋主一般會在小金絲燕已離巢後再採收燕窩。所以,燕窩從完成到採收的間隔一般都會超過3 個月,顏色是很自然的灰白或珍珠黃。少有的白如紙的燕窩,則有可能是使用漂白劑加工過的。
紅燕(窩) 俗稱“血燕”。據早期有些辭書記載:“第二次窩又被採後,燕接近產卵時期做的第3 三次窩,因所吐的腳趾帶有血絲,故稱血燕窩。”因此,食用紅燕(窩)一直受到環保和宗教人士的批評。但紅燕(窩) 呈紅色的並非是金絲燕吐血的結果,因為血紅蛋白如被氧化會成為黑褐色的高鐵血紅蛋白,不可能呈現鮮紅色。
所謂的“血燕”,實際上是燕窩被洞壁上的礦物質長時間的滲透以及洞燕本身氧化而成的。燕窩顏色的不均勻,是山洞礦物質組成的不同及對其滲透時間長短不一而造成的,從灰黃色、土黃色到棕褐色。如果屋燕(窩)長時間不採摘,在一定穩定、溼度下,經過氧化和微生物的作用,其顏色也會逐漸變深。因此,不存在真正的“血燕”,那只是古人的一種臆測,後人以訛傳訛,將其神化,以抬高價格,致使業界或消費者長期以來誤把紅燕(窩) 當血燕(窩),造成概念上的混亂。
按出產形態分: 金絲燕(窩)、草燕(窩)和毛燕(窩)。
金絲燕(窩) 是金絲燕屬與侏金絲燕屬燕子築的窩巢,清潔後可食用。人們將從山洞或燕屋裡採摘下來的帶有羽毛的燕窩,稱為“原料”。原料進入各地加工廠,經手工清潔後,再分類包裝銷往世界各地。
草燕(窩) 是燕子叼取草絲混合唾液築造的窩巢。因此,草燕所築的窩巢質地較差,表面都佈滿了碎草絲,有些草燕窩內甚至有尼龍、塑膠,是燕子食後不能消化所致。所以,辨別草燕較其他種類燕窩容易,基本上“有草便是”。這種燕子在菲律賓南部的蘇祿海一帶為多,所以也稱為“菲律賓草燕”。高品質的草燕(窩) 以燕絲為主,劣質草燕(窩) 則多有雜質及粒狀物體,口感粗糙。草燕窩) 的加工相較毛燕(窩) 簡單。在加工廠,工人把草絲、雜物從燕窩裡挑出來,才能進一步處理。之後,再按市場的需求編排成各種形狀。
草燕( 窩)還分為屋草燕( 窩)及洞草燕(窩) 兩大類。屋草燕(窩) 是指草燕用碎草和唾液在燕屋裡築的燕窩,與屋燕(窩) 的差別在於築窩的燕子種類不同。以肉眼觀察,屋草燕(窩)的顏色呈淡綠色。洞草燕(窩)則飛入巖洞築巢的草燕所建的窩,也是用草絲混合唾液所築的窩巢。洞草燕(窩)的形狀差異很大,有的盞形清楚,有些則不規則。洞草燕(窩)多呈黃綠色,是有些工廠生產即食燕窩的原料之一。
草燕(窩)的香味較屋燕《窩》和毛燕(窩) 遜色,因而價格較便宜。草燕(窩) 經加工後,通常以燕絲、燕碎、燕條及燕餅等形式售賣。
毛燕(窩) 從野外山洞直接採摘下來,和高品質燕窩差異極大。毛燕(窩) 因無法分離雜質和燕絲,以前是用絲襪包著煮溶食用,多用以入藥,現在則打碎後再去毛加工成燕餅或燕碎,且由於雜質多、顏色不好,或者要重新黏合,需要使用化學新增。因此,毛燕(窩) 的營養價值和經濟毛燕價值都較低。現在所稱的“毛燕”含義與此不同,泛指未加工的燕窩原料,包括屋“毛”與“淨”相對應,前者指未加工,後者指已加工。燕和洞燕原料。
按形狀分: 燕盞、燕條、燕絲、燕角、燕餅、燕碎。
燕盞、燕條、燕角因較完整,營養價值比燕絲、燕碎更高一些;燕條紋理密實,色澤晶瑩,口感細膩潤滑; 燕角口感濃厚爽口,耐嚼; 燕絲較利於吸收; 燕餅價格較便宜; 燕碎口感較差。
燕盞 採摘後,完整的燕盞根據盞形的大小與完整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級。頂級官燕的盞形寬大、厚實且呈完美半月形,天然纖維緊密,乾淨雜質少,挑毛後外面的天然蠟面和內面的網絲仍然儲存完好。還有三角費盞,呈三角形狀,為金絲燕築在燕屋牆角的燕窩。
燕條 許多完整的燕盞在挑毛、包裝或運輸的過程中被壓碎,無法形成盞形,就成為燕條。其香味和口感稍差,賣相較差,故價位較燕盞低。
燕絲 燕絲是工人挑毛時脫落下來的燕窩條末,將其集中後包裝,由於外形較燕條碎,呈絲狀,故而稱之。燕絲口感較燕盞、燕條差,雜質比燕盞多,燉制後很碎。但價位較低,可滿足低收入消費群體的需求。還有由燕絲製成的燕網、燕球、燕塊等,這類產品在加工過程中,有可能使用食用膠黏合成型,故價位較低。
燕角 燕角是金絲燕用來固定燕窩兩端的部分,是燕窩的“承重梁”。工人修整燕盞時,將燕盞邊角不規則的部分修剪下來,呈角狀。燕角的質地較硬,更具嚼勁,但發頭小且浸泡時間要更長,一般要10 個小時以上。
燕餅 原料是雜質特別多的毛燕(窩),經過人工挑毛和機器清洗,成為燕絲和燕碎,再用模型壓制而成的。製作過程中有可能新增化學劑清洗,並使用食用膠黏合。
燕碎 是燕盞在採摘或運輸過程中被壓碎形成的細小碎末,燕窩燕碎口感較差。各個部分碎下來的都有,口感較差。
接下來說說燕窩的鑑別
總結下市場上主要的燕窩作假手法及辨別方法:
一、化學去毛和漂白
首先需要明確的說,燕窩沒有細毛是不可能的,沒有細毛的燕窩都是用去毛劑去除一道毛然後再漂白,導致連細毛都變白了。
為何要化學毛?為何要漂白?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1.手工挑毛單克需花費至少2元/克的成本,還沒算手工挑毛導致的損耗,因為人的眼力有限,在挑毛過程中經常會連帶將燕絲與毛一起挑出;
2.人工挑毛速度緩慢,滿足不了大批次生產,熟練的洗燕工人,一天也就能挑可挑毛7-8盞,單盞重量5克左右,一天下來才挑40克左右,一個月26個工作日下來也才一公斤多一點。而化學去毛就不同了,工業化的手法,化坐夫軍的靠容。玉相好,法白王淨。沒有熱質。相它不僅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可言,而且危害極大,吃了易致癌。
如何辨別:
1.真正純手工挑毛的燕窩,不可能達到百分百的乾淨,最多隻能挑到9成左右的乾淨度,多少都會含有一些黑色的小細毛,乾貨上顯示出來就是小黑點,如果一點小黑細毛都沒有是不正常的;
2.顏色上,純天然的白燕(官燕、貢燕、龍牙燕都是白燕,叫法不同而已),正常的是有點微黃,或叫乳白、顏色太白和光滑發亮的都可能就是經過漂白了。
二、刷膠
刷膠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重量,還有噴鎖水劑。在增加重量之餘也導致水分無法從燕窩中出來,以此來達到增重的目的。網路上有太多教大家如何分辨刷膠的辦法,其實這些方法對普通的消費者來說不適用,什麼泡發多少分鐘取出來摸一下會不會粘稠,還有什麼用火燒燕窩,只要是燕窩都會燒焦(燕窩是蛋白質,凡是蛋自質都會燒焦,如果有朋友有幸遇到燒不焦的燕窩,那反而有趣了),任何東西燒焦的時候都會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難道不是嗎?
如何辨別:
1、肉眼看,刷膠的燕窩會在燕窩的表面形成光滑無凹凸感的均勻紋路,有膠水一樣的不自然的反光,而且刷過膠的燕窩基本上表面被刷得沒有縫隙,密不透風; 未刷過膠的燕窩,凸面都是呈現一絲絲分明的紋理,光澤是溫潤的,不會有工業感的膠水反光,一般會有裂縫;凹面即背面紋理是網狀的。
2、在重量上,毛燕沒修過底座的,重量一般是在5-12克,修過底座的一般在4-9克,大部分都在4-7克,所以清洗乾淨的燕盞在高於8克以上的並不多見。
3、將燕窩泡水,沒有刷膠的燕窩泡發2小時就自然足夠散開,吸水能力特別強,而且泡出來的水較清,水不會渾濁,不會有掉白粉的感覺; 而刷膠的燕窩泡水不容易發開,所以很多商家建議其顧客講燕窩泡發6-8小時,而且吩咐顧客在泡發過程中要至少換兩次水。如果真的要泡發6-8小時才泡開,那挑毛的人還怎麼挑毛? 正常手工挑毛,只需將燕窩入水3-5分鐘,用毛巾包住,過一會,等水浸透燕窩,就可以開始挑毛。
三、壓燕碎
此種手法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非正規的、屬於作假的;另一種則是必要的、正規的。
非正規的、屬於作假的是人為的刷食用膠、工業膠,如super7等膠,沾劣質廉價的草燕碎。刷的重量在10-30%不等,等於是一克成本降低2-6元。
另一種是必要的、正規的,它是在挑好的燕盞底座壓一些該盞燕窩裡人為挑出的燕囊和燕碎,在燕窩挑毛過程中,將斷但又不完全斷的燕囊是不太可能除去的。而且行業有一個共識: 好的燕盞必須是“燕站”,即必須站立很穩,兩隻燕角像螃蟹腿一樣張開,底座紮實,站立極有氣勢,再加上盞形完好,這樣的燕盞才算得優質燕盞。但在挑毛過程中,多數燕窩底座會有碎片脫落,所以為達到“燕站”的效果,一般的操作手法都是會用一些其本身的燕碎修補,但不會太多,重量不會超過挑毛過程中自然脫落的。當然,修補也非常考驗技術,修得好的與修得差的有天壤之別。很多朋友談底座色變,其實不用那麼緊張,燕窩本身就是有底座的,只要是純官盞的底座就無可厚非。
如何辨別:
1。辨認底座沾的是官燕碎還是草燕碎,泡發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如果底座的顏色完全和燕盞顏色不一樣就是壓了草燕碎。
2.辨認底座非正規補沾燕碎: 燕窩泡發後,在非人工手撕開的情況下,自然脫落大片燕碎,且手感與本盞燕窩其它部位不同,即為沾燕碎。
四、水分
增加燕窩的溼度,這是低價燕賞經營商家採取的另一手段,比如一盞原本只有8克重的燕窩,如果在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再加溼20%,就可以達到10克重,讓消費者花冤枉錢。
本來這種情況在批發種比較常見,批發因為都是大量採購,如果太乾則燕窩會碎,所以批發商都會對燕窩進行噴水也在情理之中。這種情況在網店也比較常見,很多人在燕窩的幹度標準亂吹噓,能對摺的燕窩也號稱是95幹98幹,這個作假也是很好鑑別的,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真正95千以上的燕窩是相當脆的,用手對摺是會斷的。
要說的東西太多,但篇幅有限,還有更多燕窩知識不能一一列舉,比如如何一眼識破市面五花八門的燕窩分類,疏盞和密盞的區分,以及網路上常年在售的非常便宜的輕毛燕的貓膩。後續有時間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