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鋒,就是毛筆中間的最長的那幾根“毛”,在寫字的時候,始終在筆畫的中間線附近。
偏鋒,這幾根毛,在筆畫的邊緣(上、下、左右都有邊緣),就是毛筆躺在紙面刷過去。
在中鋒和偏鋒之間,就是側鋒。
這些都是在寫字的時候,你能夠看到,但是當寫好了,再把宣紙裱起來,掛在牆上,再讓你去辨別其中那一筆是中鋒寫的,那一筆是偏鋒了,那一筆又是側鋒還沒到偏鋒,這個就變得有難度了!
因為烏黑一團,飛白一條,有轉有折,每一個連續的運筆中,你很難看出來(或者說還原出)哪些是中鋒......,之前有一些人說,在紙張的背面去看,有些扯淡。另外一個扯淡的類似說法是“力透紙背”、筆畫凝重輕飄,這都別扯了。
當看到牆上掛著這幅赤壁懷古的時候,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看如果你能夠重現本影片中的行筆,你就是懂得欣賞書法了。如果你能夠想象出書法家的表情和心情,那又是更高一個境界...
所以我說,書法是時空錯位的“行為藝術”。
回到中鋒這個事情上,有N種必須中鋒,如何中鋒的說法,我覺得啟功老師的說法最好。
與中鋒側鋒相關的,還有一個是藏鋒和露鋒。很多人在書法練習中,常常強調這個,要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等等,搞得很玄妙,甚至把這些書法的技巧與做人的中正,思維的辯證等同在一起,那就是太無聊了!
我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在“行書”和草書中,有一個結論
藏鋒和露鋒,都是為了調整毛筆的“順”,也可以說讓毛筆處於“落筆之前的初始狀態”,這個狀態是最好的,你可以做上下左右的任何動作-----一般一個字連續寫下來,筆的毛會“扭曲,甚至糾纏,變成扁的”,所以透過提摁、行筆的速度、停下來去蘸墨、導向另外一個側鋒,可以調整到一個非常好的初始狀態。
而之所以書法中,中鋒比較好,是因為中鋒情況下,只要把筆一提(狼毫),就可以回到初始狀態,而比較軟的兔毛做的毛筆,就難一點。
由於這種調整,是在行筆中很細節的完成的,各自的完成方式不一樣,所以會有“筆法”的說法,而且很難傳承,王羲之年代,那更加變成神秘的不傳之秘了。
書法,就是寫字,寫毛筆字。
這個事,作為華人,應該練習一下,無論你是不是寫的好與不好,因為可以體會一下中國漢字的趣味:這是一個二維的字元,你需要透過書法用筆,知道其落筆的先後次序,你可以瞭解為啥這字應該那麼寫,不是那麼寫就不順;或者說,如果換個寫法,會出現很有趣的漢字樣子,比如費新我的左手書法,就很有趣。
這是我對書法的理解。
中鋒,就是毛筆中間的最長的那幾根“毛”,在寫字的時候,始終在筆畫的中間線附近。
偏鋒,這幾根毛,在筆畫的邊緣(上、下、左右都有邊緣),就是毛筆躺在紙面刷過去。
在中鋒和偏鋒之間,就是側鋒。
這些都是在寫字的時候,你能夠看到,但是當寫好了,再把宣紙裱起來,掛在牆上,再讓你去辨別其中那一筆是中鋒寫的,那一筆是偏鋒了,那一筆又是側鋒還沒到偏鋒,這個就變得有難度了!
因為烏黑一團,飛白一條,有轉有折,每一個連續的運筆中,你很難看出來(或者說還原出)哪些是中鋒......,之前有一些人說,在紙張的背面去看,有些扯淡。另外一個扯淡的類似說法是“力透紙背”、筆畫凝重輕飄,這都別扯了。
當看到牆上掛著這幅赤壁懷古的時候,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看如果你能夠重現本影片中的行筆,你就是懂得欣賞書法了。如果你能夠想象出書法家的表情和心情,那又是更高一個境界...
所以我說,書法是時空錯位的“行為藝術”。
回到中鋒這個事情上,有N種必須中鋒,如何中鋒的說法,我覺得啟功老師的說法最好。
由於中鋒和偏鋒兩種用筆各有特點,在書寫中宜結合使用,可有所偏重,但不宜偏廢:專事中鋒,易陷入拘謹板滯;只用偏鋒,則易導致輕桃飄浮。有一種主張,說是寫字“要筆筆中鋒”,這在實踐中不僅很難做到,也完全沒有必要。與中鋒側鋒相關的,還有一個是藏鋒和露鋒。很多人在書法練習中,常常強調這個,要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等等,搞得很玄妙,甚至把這些書法的技巧與做人的中正,思維的辯證等同在一起,那就是太無聊了!
我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在“行書”和草書中,有一個結論
藏鋒和露鋒,都是為了調整毛筆的“順”,也可以說讓毛筆處於“落筆之前的初始狀態”,這個狀態是最好的,你可以做上下左右的任何動作-----一般一個字連續寫下來,筆的毛會“扭曲,甚至糾纏,變成扁的”,所以透過提摁、行筆的速度、停下來去蘸墨、導向另外一個側鋒,可以調整到一個非常好的初始狀態。
而之所以書法中,中鋒比較好,是因為中鋒情況下,只要把筆一提(狼毫),就可以回到初始狀態,而比較軟的兔毛做的毛筆,就難一點。
由於這種調整,是在行筆中很細節的完成的,各自的完成方式不一樣,所以會有“筆法”的說法,而且很難傳承,王羲之年代,那更加變成神秘的不傳之秘了。
書法,就是寫字,寫毛筆字。
這個事,作為華人,應該練習一下,無論你是不是寫的好與不好,因為可以體會一下中國漢字的趣味:這是一個二維的字元,你需要透過書法用筆,知道其落筆的先後次序,你可以瞭解為啥這字應該那麼寫,不是那麼寫就不順;或者說,如果換個寫法,會出現很有趣的漢字樣子,比如費新我的左手書法,就很有趣。
這是我對書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