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籃JR
-
2 # 惠康假髮蓬安分店
掌握心理學的人,可以很好的與隊友和教練組形成良好的溝通,很好得處理球隊內部的關係,這大大加強了在場上比賽的默契程度,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馬刺隊的近幾年的成績以及球隊的相處模式都是全聯盟的模範代表,所以說鄧肯掌握心理學,不但是對他的職業生涯有幫助,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
3 # 70後大媽聊體育
鄧肯出生於維爾京群島,小的時候和姐姐一塊兒練習游泳,他和姐姐天賦都很好,夢想有一天能拿到奧運會金牌。
但人生總是有很多不確定,有一天,一場颶風毀掉了游泳池,鄧肯和姐姐只能去海里訓練。但鄧肯害怕鯊魚,就改學籃球了。
鄧肯的天賦很好,又是練習游泳出生,協調性也非常好,而協調性對一個籃球運動員是非常重要的。
在超強天賦和後天的努力下,鄧肯到籃球技術越來越厲害。
有一天,維克森林大學的校隊隊員驚慌失措的衝進主教練房間,說:教練,有一個不知道哪兒來的大個子,他很厲害,把我們的校隊打爆了。
主教練微微一笑,說:哈哈哈 那是我從維京群島招來的,以後他就是你的隊友了。
進入大學後,鄧肯根本無人阻擋,就連和夢之隊訓練時候的比賽,也絲毫不落下風。
對手的主教練在賽前告訴他的隊員們:你們今晚的對手裡,有一個叫蒂姆 鄧肯的,他會是未來的超級巨星,你們要珍惜和他交手的機會。這樣以後你就能告訴你的孫子們,你爺爺當年可是和鄧肯打過球的人。
按照通常情況,一個大學明星球員在大一結束後,就會參加選秀了,要是害怕落選,會第二年參選。
但鄧肯這樣超級巨星水準的球員,缺大反其道,唸完了整個大學,因為他的媽媽告訴他,要他必須唸完大學。
在修完大學學業後,1997年,鄧肯參加選秀,成為了那年的狀元,而不誇張的說,在號稱黃金一代的1996年選秀,鄧肯依然會成為狀元。
到了馬刺隊,波波維奇說新秀要給老大哥提包,鄧肯二話不說扛著一個空包往前走,逗的隊友們哈哈大笑。
在媒體拍照的第一天,他和老大哥海軍上將羅賓遜聊起了相對論,聊的很開心。
羅賓遜告訴人們:這個小夥子很厲害,我對自己的防守一直很自信,但我就是搞不定他。
第一個賽季,羅賓遜就把進攻核心的位置讓給了鄧肯,完全是君子一樣的誠心相讓。而不是像OK組合那樣斗的你死我活,各不相讓,這足見鄧肯的人格魅力。
巴特爾來馬刺隊那年,鄧肯為了讓他不在異國他鄉太寂寞,專門學了幾句中國話,逗巴特爾開心,可巴特爾卻一句也聽不懂。原來,鄧肯不知道從那兒學了幾句廣東話,來自蒙古族的巴特爾當然聽不懂了。
一向以不服管教的傑克遜來馬刺後,波波維奇一罵他,他就用大手摸傑克遜的頭,細心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怎麼做。
傑克遜後來說:當鄧肯也被波波維奇罵的狗血噴頭的時候,你還有什麼話說。
可以說,學過心理學的鄧肯就是厲害,和隊友關係處理的非常好,在鄧肯時期,馬刺就沒有鬧過更衣室矛盾。
而鄧肯走後,倫納德就和馬刺之間有了嫌隙和矛盾,要是鄧肯在馬刺,倫納德說不定就不會走。
在場上的時候,鄧肯大部分時間都是沒有表情的,看不出他是傷心還是高興,人送外號“石佛”。
勇士隊的格林說:有一次我朝著鄧肯噴垃圾話,你現在是過老頭了,算什麼超級巨星,然後鄧肯就瞪大眼睛看著我,像看個傻子一樣,然後就把我摧毀了。我發誓我再也不說垃圾話了。
在場上比賽的時候,他會給對手上課:我轉身的時候,你要逼我去往底線走。
在對手失敗後,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鼓勵年輕人:未來是你的。
就是這樣,他的對手們也很佩服他,尊敬他。
鄧肯的成功因素有很多,他有天賦,肯努力,腦子聰明,但學過心理學的他,總是能讓別人心悅誠服,這對他的職業生涯是大有幫助的。
聖安東尼奧是個小球市,卻二十多年打進季後賽,他們書寫了美麗的童話,而童話的作者就是鄧肯,那個總是瞪著眼睛,天然呆的呆子。
-
4 # 洋酒搞個
鄧肯在球場上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可能就是他那種面無表情、心如止水的性格了,而且他那雙眼睛如果長在其他人身上你會感覺這是目光呆滯,但是如果長在鄧肯身上。而且你有了解他在球場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的話,你會感覺這是一雙看透一切的雙眼。他給我們這種直觀感受和他本人擁有的那種獨特的性格,我感覺這兩者和他大學學的是心理學專業有一定的關係。
鄧肯是學習、體育兩不耽誤。未來真要是體育這碗飯吃不上了。那重新撿起原來的心理學老本行,並且鄧肯大學四年學完之後、是通過了心理學碩士論文答辯的,是正兒八經的心理學碩士啊。社會上想混一箇中產程度的體面生活還是非常可能的。
其它球員試圖在場上激怒鄧肯。那不得不說你要清楚,你面對的是一個心理學碩士。人家整個學習生涯當中分析過多少案例了。你這點兒小伎倆在他看來都不值一提啊,人家都提不起那個興趣去跟你爭執,而且我們看看鄧肯職業生涯末年的籃球表現。隨著年齡增大,已經陸續喪失了曾經擁有的敏捷性和速度了,但是在球場上憑藉籃球智商照樣能夠壓你一頭。智商壓制。這就是如果幹體育的話、身體會隨著時間推移時光流逝。你的身體會逐漸喪失曾經支撐你幹職業體育的條件。但是學識,以及一點一點鍛鍊、積累起來的智力,那不得不說啊,這才是陪伴你終生的。在此也奉勸各位小小年紀想從事職業體育的、要再思再想,最好還是學鄧肯。
-
5 # 至誠體育
鄧肯是NBA歷史第一大前鋒,職業生涯鄧肯獲得了五枚總冠軍戒指,3次獲得FMVP,兩次獲得MVP,已經一次全明星賽MVP。職業生涯15次入選全明星,15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15次入選最佳陣容。可以說無論個人榮譽,還是球隊成績,鄧肯都是無可挑剔。
眾所周知,鄧肯為了完成對母親諾言,讀完了四年大學。大學畢業後,鄧肯又繼續透過自學,順利完成了碩士答辯,成功拿到了維克森林大學心理學碩士的學位證書。可以說鄧肯是NBA高學歷球員的代表之一。
鄧肯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主攻心理學。可以說心理學對於鄧肯職業生涯絕對是有幫助的。雖然看起來NBA球員更多的是依靠身體打球,但是事實上心理狀態也是有著重要影響。鄧肯職業生涯幾乎一直保持巔峰,無論什麼樣的比賽,無論落後還是領先,鄧肯幾乎都不會慌亂,很多時候他都是面無表情,無法讓人看透。並且無論對手如何挑釁鄧肯,鄧肯在場上都不會失控,他總會打出自己應有的表現。
可以說出色的身體天賦,對於自己的嚴格要求,以及心理狀態的出色,是鄧肯一直保持出色運動狀態的原因。鄧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當初主攻的心理學絕對對他有很大幫助。
-
6 # 私奔一生
那還用說, 鄧肯在1997年以狀元身份加入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他總共獲得了5次NBA總冠軍,3次FMVP,2次MVP,15度入選最佳陣容,15度入選最佳防守陣容。鄧肯擁有禁區球員中近乎完美的基本技術與觀念,擅長低位單打與吸引包夾後的分球,45度打板入筐為其招牌動作,這也使他獲得“大基本功”的綽號。鄧肯退役了那個髮型是不是也很6...不管退役前後,你看他的表情,就能感覺他的心理素質!
-
7 # 不懂金融的鑫哥
當然是有幫助的
1、心理學是一門邏輯很強,哲學性很強的學科;
2、學習心理學的人的內心是無比強大的,在球場上快速的運動需要你超強的大腦運轉和高素質的心裡;
3、尤其在籃球場上你可以根據別人細微的動作和細微的表情可以判斷對手的傳球角度和走位,對進攻和防守的幫助很大;
回覆列表
竟然被我挖出個寶藏問題,很有意思。舉重若輕,波瀾不驚是鄧肯給我的最大印象。算了,不搞文縐縐的那套。我的意思是鄧肯就是我見過最善於偽裝成普通人的逗比。你肯定說這和心理學有什麼關係,那好我還有一句沒說完——只有心理無比強大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哦,那你的意思是鄧肯所修心理學使他的內心變得無比強大嗎?對了一半,首先,心理學可以讓我們最善了解自己。繼而捋順你的邏輯,明確你的目的,讓你如同一個打了雞血般的永動機,為了你的目標去努力。鄧肯在維克森大學主修心理學時寫過一篇論文,名字就叫《如何準備進入NBA》。
鄧肯接觸籃球訓練的時間並不算早,到了十二三歲才從游泳轉為籃球,然而短短几年後,他卻成為了基本功最好的籃球運動員。
1989年颶風突襲海島。島上唯一的,符合奧林匹克標準的游泳池崩壞。鄧肯怕鯊魚,不敢下海於是他的游泳生涯暫告一段落。崔西亞·鄧肯,蒂姆的姐姐,只好讓她的男朋友去教鄧肯嘗試一種新運動。鄧肯第一次拍到了那個紅色的圓球。 “喏,這就是籃球。”那個後來當了他姐夫的人說。
每個人都知道鄧肯是一個籃球天才,但少有人知道他是個訓練瘋子,而且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訓練邏輯。在兒時看的《七龍珠》裡,神的侍從波波曾經告誡孫悟空,在搏鬥中要減少自己多餘的動作,這樣才可以更快更狠更有效地打擊對手。後來的《倚天屠龍記》張三丰告訴無忌,記住然後忘掉,才是太極的真諦。而如果你曾看過鄧肯打球,你一定能聽懂我在說什麼。鯊魚曾叫他大基本功,而事實上,鄧肯擅長一切。
他通曉那個位置所有的進攻方式,並總愛在練習時思索,待他想明白後就會像個魔鬼一樣反覆嘗試,直到那些都變成他自己的,或是讓他琢磨出新的東西。”維克森林主教練奧多姆曾這樣形容他的弟子。
“鄧肯一直非常自律和刻苦,在他長達19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從未在訓練、比賽或球隊集合中遲到過,更別說缺席了。”——馬刺隊前助理教練 蒙蒂-威廉姆斯
當年,慈世平、潘大福還在為國王效力時,他的名字仍叫阿泰斯特,他如此評價鄧肯: “我記得加內特曾不斷騷擾、糾纏鄧肯,而後者沒有任何反應,隨後他只是踢爆了KG的屁股而已,並拿下了那年的總冠軍。你懂我在說什麼嗎?鄧肯純粹是個黑幫分子。每個人都能在場上宣洩情緒,在別人頭上扣籃,裝的聲勢浩大,但鄧肯是個***,他根本就是個惡棍。”
1997年,當被記者問道“你大三時就已經是全美第一陣容加ACC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為什麼不早一年進NBA,這樣你可以起碼多賺300萬美元。”鄧肯的回答是“我推薦你看看《拔苗助長》(《The Hurried Child》)這本書,他教會我很多道理。”然後抓住記者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對此書的感悟和道理,記者落荒而逃。
而十餘年後,聖安東尼奧的媒體才隱約的瞭解到,鄧肯14歲那年,他和得癌症的母親訣別時訂下過一個承諾:無論如何,他都要讀完大學拿到學位。那時鄧肯的媽媽自然不會了解到,自己的兒子早一年晚一年進NBA會對職業體育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
但1996年的鄧肯當然知道,早一年進NBA意味著什麼。 但他守住了自己的承諾。一諾千金,不輕易暴露自己的內心,這些都是心智極其成熟的人的重要標誌。而鄧肯一定還有一句藏在心裡的話,他沒說,但他做到了。即使我晚進一年NBA,狀元還是我,我還會將改變NBA的格局。
96-97賽季,當獲悉鄧肯將參加97年選秀大會後,NBA一場沒有硝煙的擺爛大戰開始了,凱爾特人不顧豪門的身份,刷出了15勝67負的戰績,灰熊更是不要臉,直接祭出了14勝68負的聯盟倒數第一的,馬刺這邊也夠拼的,為了鄧肯,馬刺在賽季初直接說服大衛羅賓遜賽季報銷,馬刺拿出了20勝62負戰績。
可以說為了得到鄧肯,這些球隊都陷入了瘋狂,特別是當得知狀元簽在馬刺手中時,綠軍主帥奧爾巴赫直接撥打電話詢價馬刺,給我鄧肯,我們隊你隨便挑,在被馬刺拒絕後,奧爾巴赫氣的辭職退出了江湖。而拿到狀元籤的馬刺老頭子也從此和鄧肯開始了沒羞沒臊的逗比生活。
1997年,海軍上將羅賓遜與那個看上去有點呆鄧肯拍攝球隊宣傳照時,開始了一段NBA有史以來所有內線搭檔之間最牛逼的對話。模擬如下:
走進攝影棚,兩人不說話,羅賓遜咧開厚嘴唇保持憨笑,鄧肯瞪圓了雙眼持續迷離...
五分鐘後,攝影師受不了了,再不糾正未來的傳奇雙塔就要拍成憨豆先生了。
攝影師:“大衛,你跟蒂姆說點什麼,這樣你們都能放鬆點,我們好抓拍。” 海軍學院的超級高才生羅賓遜想了想,然後認真的開口:“呃,運動定律……光速……引力場……我們聊聊相對論吧。”
鄧肯點頭,開始對答。“我喜歡愛因斯坦的時空觀......那個謬子的壽命......以前的狄拉克方程."
攝影師:“......”
在一臉懵逼的拍完後,攝影師忍不住問了馬刺的工作人員。“你確定他們真的只是打NBA的?”還沒等工作人員回答,就聽到鄧肯在問羅賓遜“那麼,在這種假想狀態下……我們怎麼搞定奧尼爾呢?”所有人:“......”
有人說,波波維奇建立了NBA最好的球隊氛圍,而維持這一切運轉的核心就是鄧肯。他與波波始終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係,並用自己鄧肯式的冷幽默,反覆折磨著波波維奇。
在得知鄧肯決定參加NBA選秀後,馬刺的管理層立即派出波波維奇去鄧肯的家鄉考察一下,第一次見面,鄧肯記錯了時間,讓波波白等了40多分鐘沒見著..
第二次見面,鄧肯把約會地點選在了一個游泳館裡,波波維奇一進來,鄧肯假裝腳下一滑,掉進泳池並做出一副不會游泳就要溺水淹死的樣子,波波維奇嚇的不顧一把老骨頭跳下去救他。
最後的結果是,鄧肯把波波維奇給拖上來了...老爺子在救鄧肯的過程中,在水裡差點自己溺死。
所以當鄧肯退役的時候,波波維奇感慨:“我還沒有捉弄你一次,你覺得你現在走合適嗎?”波波和鄧肯更像是前生約定好的相遇,環環相扣,心心相惜,是他們攜手共同構築了偉大的馬刺文化。
ESPN專欄作家裡奇-布克曾曝出,在鄧肯第一次夏季聯賽中,他的出手被一名無名中鋒無情封蓋。波波維奇在場邊冷言嘲諷鄧肯:“投的好啊!我們會有個牛逼的賽季。”而鄧肯的迴應是:“我早告訴你了,選我你就搞砸了一切。”有哪一個新秀敢和主教練這樣說話。
據張佳偉先生的描述,託尼·梅森博格初到馬刺時,看見波波維奇在更衣室裡朝隊上真正的王牌大呼小叫,而鄧肯卻低著頭一言不發時,他以為自己到了一個即將崩潰的球隊;然後,當鄧肯沒事摸摸波波維奇腦袋時,梅森博格更加摸不著頭腦。最後,看見這兩個人並肩出門,他才隱約覺得自己到了一個不那麼正常的球隊。“12年來,我第一次看到主力和替補待遇相同的隊伍。”
而同樣的故事發生在武聖傑克遜身上,2001-02季,新來的斯蒂芬-傑克遜只打了227分鐘。但他在訓練場上彷彿一個瘋子,在場邊為隊友歡呼時恨不得把臟腑吼出來。
助理教練邁克-布朗說: “他一開始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不讓他打球,因為他明顯是隊裡最有天分的;但他需要更成熟點,我們冷置他一下,看他會做何反應。他是我們隊裡最好的隊友,在訓練中和首發打得不分勝負。”
傑克遜後來說,他願意在這個隊繼續努力下去,是因為這個細節:他初到隊上,被波波維奇吼,吼得他信心要崩潰了;然後,他發現波波維奇用同樣的聲調,開始吼鄧肯……這個星球上屈指可數的,技術和態度上都無可挑剔的偉大巨星。
“可怕的不在於鄧肯自己,而在於,他允許波波維奇教導他,讓所有人看著。” 已退役的埃利奧特補充道: “鄧肯也不總是喜歡被波波維奇每天罵,但他能接受。你知道,我們每天看著他被波波罵,這對球隊有多重要?”
鄧肯為這支球隊樹立了標杆,他出色的運用了心理學中的出醜效應(Pratfall effect)和共謀效應,並且成功的讓自己成為一隻最為逗比的變色龍,感染著球隊中的所有人。
研究表明,在優秀基礎上適當展示缺點,會讓人覺得更願意去了解和接近,白玉微瑕的人設才是最佳人設。而所謂的“共謀”,就是當兩個人一起去共享一個小秘密,或者偷偷做了一點小壞事的時候,彼此的信任感和親密度會加深。
在這裡,西恩·馬克斯可以藏吉諾比利的內褲。在這裡,鄧肯可以DIY調製一杯魔鬼白蘭地騙酷愛紅酒的波波喝下去。在這裡,所有人都愛捉弄鄧肯,當看到鄧肯被克勞福德冒名的吹了T,全部橫躺在替補席狂笑不已。
你可能覺得鄧肯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逗比,他是無意識做到這一切的。那麼好吧,看看他還做了些什麼。
1999年,鄧肯為《體育》雜誌撰寫了一篇自我精神分析式的文章,他在文中800%的改變了人們對他的慣常看法。顯然,這是一篇傑出的作品。很多球員穿著打扮都很糟糕,但只有鄧肯承認他如此打扮完全是有意的,他只是想把自己混入普通人堆裡。
我想沒有一個人比鄧肯還要知道,他該去做什麼。
1998-1999賽季,馬刺以6勝8負開局,整個馬刺上下陷入焦慮,當時風傳道格-裡弗斯將替代波波維奇出任主帥的流言。近年來,馬克-斯特恩在他的報道中採訪到了當事人之一的艾弗裡-約翰遜,證實了當時的流言。 “絕對的,”艾弗裡-約翰遜說道,“已經有執行人員向我們(就炒掉波波維奇一事)通氣,這事真真兒的。” “很多訊息都說波波維奇將被裡弗斯取代,大衛-羅賓遜和我在去往休斯敦前拜訪了波波維奇的家。波波維奇和我們進行了一組談話,然後……反正我們走出他家,並且明白球隊必須取下那場勝利。”
“你去查查那天的資料吧,”艾弗裡-約翰遜繼續說道,“看看我們那天都對休斯敦做了什麼。” 鄧肯拿下全場最高的23分,還摘到14個籃板以及5個蓋帽,馬刺在擁有三位未來名人堂球員(奧拉朱旺、皮蓬、巴克利)的火箭身上取得了一場大勝。
九十年代的NBA裡都有什麼?鐵血、強硬、羞辱、征服,為了勝利不擇手段,人們不會放過打垮你的任何機會,而鄧肯,卻活的遊刃有餘。他成功用自己的方式將所有試圖激怒他的人,變成了一個逗比。
鄧肯當年參與撰寫了一本名為《厭惡人際關係行為學》的學術書籍。鄧肯與其他四位心理學學士撰寫了其中一章,該章節名為"吹牛家、自大狂以及自戀者:自我過度膨脹者的人際關係行為"。我覺得,在那篇文章裡,他假象的物件是NBA的有些諸位。
托馬斯在Facebook上如是寫道:“在一次我們對陣馬刺的比賽中,我在低位得到了球,然後試圖繼續內線移動,騰出空間來以圖運用勾手進攻終結這一回合,但是鄧肯卻一把將我的球蓋了下來。之後我們一起在球場上奔跑的時候,鄧肯對我說‘那是一個挺不錯的腳下移動,但是你必須更加貼近我的身體,這樣能更有利於你製造我的防守犯規,或者我也不容易蓋到你了。’” “我當時不知道鄧肯是在開玩笑還是怎樣的,我只是非常疑惑地看著他,然後說了一句OK。而後在幾個回合中我又得到了內線的進攻機會,這一次我更加靠近他的身體了,他也的確沒有蓋掉我的投籃,只不過我投丟了那個球。然後他看著我說,這次好多了,讓我繼續努力,哈哈。我記得我曾打電話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的兄弟奇爾頓。蒂姆-鄧肯真的是NBA中最好的人之一,他也是聯盟史上最好的大前鋒之一。對他充滿敬意。”
在心理學中,有個很有趣的實驗,我們向外界傳遞資訊時,語言成份佔7%,聲調佔百分之38,而剩下的55%都是靠肢體語言來完成轉達的。
適當的肢體接觸,有助於建立有效的親密。而鄧肯在打球相處的過程中,很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他對於NBA那些光禿禿的圓腦袋有著近乎偏執的狂熱,並且成功摸禿了某些人。
很多人都以為鄧肯是個淡定佛系的籃球手,風輕雲淡的看待一切,從沒說過狠話,更極少發脾氣。其實,鄧肯最被人忽視的,是他的求勝欲。看看這些資料吧。
同一隊效力19年僅遜科比;
將馬刺帶到四大聯賽勝率第一
NBA歷史最快1000勝先生;
時隔15年再奪冠,歷史第三;
生涯連續1359場比賽有得分進賬歷史第一;
歷史第二位25000分+15000籃板+3000封蓋先生。
你還記得發怒的鄧肯嗎?我永遠記得在2013年的總決賽,第六場,關鍵的最後50秒,鄧肯面對巴蒂爾的防守,進攻不中,補籃也不中。
而在這球之後,鄧肯少有的在回防後怒拍地板,最終馬刺輸掉了本場比賽,而最後被雷阿倫的奪命三分奪走了總冠軍。這是我少有的見到鄧肯在賽場上的真情流露。
曾有媒體想把鄧肯13年總決賽的失利將他與前妻艾米的離婚出軌扯在一起。
艾米曾是鄧肯大學球隊的啦啦隊隊長,與鄧肯從大學開始相戀,兩人擁有著12年的婚姻。可是在2012年鄧肯發現艾米的行蹤突然變得可疑,在暗示無果後,鄧肯開始派私家偵探跟蹤妻子,而調查結果據說是艾米出軌一位脫衣舞男,並用石佛的錢給該男子買下一座健身房,並始終在試圖瞞住鄧肯保持著偷腥。
鄧肯在確認了這一切後很平靜的提前找律師分割了二人的財產關係,然後迅速與艾米攤牌兩人分手。
而這一離婚事件剛好和馬刺13年總決賽3:4負於熱火的時間重合,故而被媒體猜測試圖將二者產生聯絡。而鄧肯的迴應是,迅速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根本不搭理這些媒體。
2014年,新的鄧嫂出現在馬刺的場邊吶喊助威,並還在14年西決時身穿白色T恤諷刺巴克利對聖安東尼奧女性缺乏吸引力的言論,愛稱呼鄧肯為迷人的大個子,並高調的宣傳鄧肯是NBA最帥的大個子,對鄧肯的孩子關愛有加。並且她還和科比的妻子同名,也叫瓦妮莎。
不僅如此,2017年鄧肯已經和這位瓦妮莎造人成功,並在鄧肯退役後陪著他一起釣魚、野炊,兩個人過得十分幸福!
對於那些背叛你以及樂於看你笑話的人來說,把自己活的更好才是最好的迴應。
2012年5月,《體育畫報》的巴拉德問了鄧肯一個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問題。“為什麼不讓公眾看到你的另一面?——那些比賽之外的、內心的、語言的那一面?”
鄧肯的回答是:“為什麼呢?……我要做的一切就是打球,嘗試打得好;唯一有意義的事就是贏球……我的意思是,我猜我能做到。我可以更讓人接近,可以成為每個人喜歡的物件。我可以把我的生活公開,成為球迷至愛。但是,為什麼我得這樣呢?”
是啊,為什麼得這樣的?他總是讓一切變的簡單且合乎邏輯,就像他穿著T恤+拖鞋去白宮見美國總統,為什麼得這樣呢?沒準總統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