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學小偵探
-
2 # 健康之初
息肉是癌前病變的一種,但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導致癌變。一般在檢查出存在膽囊息肉以後,會進行密切隨訪,待癌變徵兆出現以後會立即進行治療,預防癌變發生。
假性息肉不會癌變假性息肉又叫膽固醇性息肉,膽囊息肉中有65%是假性息肉,這種息肉是不會癌變的。假性膽囊息肉的特徵為:位於膽囊體部、呈桑葚狀、直徑在1cm以內。高膽固醇飲食、酗酒、飲食不規律、肥胖、脂肪肝等群體是此類息肉的高發群體。
膽囊息肉癌變的高危因素膽囊息肉生於膽囊壁上,B超往往很難斷定其性質,需要薄層增強CT、增強MRI掃描等輔助檢查
息肉癌變與年齡、大小增長速度有密切關係,有研究稱,息肉直徑小於5釐米,患者年齡小於30歲,且息肉多發的惡變機率為5%;
息肉基底寬、單發、合併膽囊結石或年齡大於50歲者,惡變的機率為15%;
息肉直徑大於1釐米的患者中有25%左右會發生癌變。
總結起來,息肉癌變的高危有以下幾點:
患者年齡大於50歲;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釐米;患者還患有膽囊結石或慢性膽囊炎;患者伴有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息肉單發或無蒂,且增長速度較快,隨訪發現直徑增加大於2毫米或總直徑大於1釐米;病灶處膽囊壁增厚,且厚度大於4毫米。當出現以上高危因素時,建議進行膽囊切除術。
-
3 # 心血管黃醫生
很多人在體檢時會發現膽囊息肉,而患有膽囊息肉的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癌變嗎?
膽囊息肉分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指膽固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一般查出膽囊息肉的,絕大多數的膽囊息肉屬於“膽固醇性息肉”,佔膽囊息肉的65%以上。這類息肉和結石一樣,是你們胡吃海塞導致膽汁裡膽固醇增多,最後多到無法溶解而形成的結晶。只不過結石是“自由”的結晶,而膽固醇性息肉是被禁錮在膽囊壁上的結晶。目前還沒有發現它癌變的報道,有些透過改善飲食習慣就可以使其縮小。
膽固醇性息肉具有多發性,一發現就是好幾個,所以如果你的影像報告寫著“多發性膽囊息肉”,那麼就不必過於擔心了, 小、乖、多發的息肉可以暫不處理,醫生一般認為直徑<1釐米、多發的、無症狀不鬧騰的膽囊息肉可以暫不處理,3~6個月做一次B超嚴密觀察就可以了。
真性息肉指膽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樣增生。其中炎性息肉往往是結石長期刺激合併慢性膽囊炎形成的,可能會引起疼痛,但幾乎不癌變。
腺肌增生症、腺瘤樣增生,有3%~6%的機率癌變,但這還不是息肉裡最厲害的。最厲害的當屬膽囊腺瘤,雖然它是一種良性腫瘤,但癌變率在30%左右!
息肉越大,癌變的風險越高,息肉≥1釐米,癌變的風險有點高,息肉<1釐米的膽囊息肉一般不會引起身體的不適,如果引起不適,建議儘快切除。
年齡大於50歲、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無蒂息肉(包括膽囊壁增厚>4毫米)等人群易患膽囊癌,如果發現了膽囊息肉要提高警惕,息肉≥6毫米,建議手術切除;<6毫米,定期複查B超。
日常生活中要積極預防息肉。
1.控制熱量,每餐吃七八分飽就夠(特別是晚餐)。
2.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避免吃動物油,儘量少吃濃肉湯等食物,減少攝入脂肪含量高的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等。嚴格限制動物內臟,蛋黃、魷魚、沙丁魚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每週最多吃四個雞蛋,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飢餓,儘量做到少量多餐。
3.補充優質蛋白質。補充充足的低脂肪優質蛋白質(如魚、蝦、禽、豆腐及少油的豆製品),有利於修復因膽囊炎和膽石症引起的肝細胞損害。
4.蔬菜水果要充足,每天蔬菜攝入量應大於500克。水果至少有2種。
5.粗糧有益多選用,多吃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麥等粗糧,以促進膽汁排洩。
6.菸酒辛辣需戒除。
最後要提醒大家,息肉有復發的可能,即使切除了也要注意定期複查。
-
4 # 程東峰談腫瘤
膽囊息肉癌變的機率不是很大,但是與大小有很大的關係。
膽囊息肉會癌變嗎?
膽囊息肉有良性和惡性,如果良性息肉沒有超過1釐米,癌變的機率很小,因此需要觀察膽囊息肉的大小,定期複查觀察息肉變化。
如何判斷膽囊息肉是良性還是惡性?
一般息肉小於1釐米基本就是良性,超過一釐米就是惡性;
根據膽囊息肉的形態,惡性一般是不規律的,良性的膽囊息肉均為乳頭狀;
如果有膽囊息肉同時還有膽囊結石,應警惕癌變
根據膽囊息肉的數量來判斷;
具體還是需要結合檢查結果,這些只是部分患者會出現的一個情況,如果發現類似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放鬆警惕到癌變,僅一步之遙
膽囊息肉在患病很久才會有症狀顯示,經常被大家所忽視,臨床上大多數當囊息肉的患者都是在例行體檢時發現的。
所以,當囊息肉是有可能癌變的,一定不能放鬆警惕,要定期做複查,積極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危害健康。
-
5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首先,膽囊癌作為一種惡性腫瘤,它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所佔的比例是非常非常小的,我從事胃腸肝膽外科多年,才見過2例膽囊癌病例,屬於比較少見的病種。
從機率上講,大家就算檢查發現有膽囊息肉,也不用太擔心得膽囊癌,小機率事件不用太揪心。
膽囊息肉是否會變成膽囊癌,取決於2個因素1)反覆炎症刺激:慢性膽囊炎合併膽囊息肉的病人,如果反覆炎症發作,我們首先考慮手術切除膽囊,防患於未然。有些人因為害怕而不願手術,每次膽囊炎發作都是靠吃藥、吊針解決,反反覆覆之下,會增加膽囊息肉癌變的風險。
2)反覆物理刺激:常見的是膽囊結石合併膽囊息肉,咱們每天活動,膽囊內的結石跟著體位改變而移動,反覆刺激下會引發息肉癌變風險。絕大多數膽囊癌患者合併有膽囊結石,而3cm以上的膽囊結石合併膽囊癌的機率是1cm膽囊結石的10倍。從膽囊結石到膽囊癌的過程,一般都要10-15年以上,大多數是老年人患病。
早在幾年前,我遇到的那例膽囊癌患者是一名79歲的老年男性,在入院前已經反反覆覆出現上腹部脹痛,以為是胃病,並且按照胃病來治療了幾個月,當狠下心來醫院檢查時,已經是膽囊癌晚期了,後面也沒有做手術。
膽囊息肉是否癌變,息肉的大小不是絕對地決定性因素,還要取決於其他因素1)膽囊息肉的性質:絕大多數膽囊息肉是膽固醇息肉,為良性息肉,呈多發性,一般不會惡變。多見於肥胖的膽囊息肉患者;有機會癌變的是腺瘤性膽囊息肉(下面會介紹)。
2)膽囊息肉的生長速度:一般來說,癌症的首要特點就是生長速度快,如果監控到膽囊息肉的生長速度較快(如半年內從3-4mm增大至1.0cm)。一般發現膽囊息肉後,如果息肉不大,又沒有膽囊炎症狀,我們都會囑咐患者3個月至半年後再來複查B超,前後對比息肉大小。如果息肉增長太快,則建議手術切除膽囊。
3)膽囊息肉有合併症:如膽囊息肉合併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合併膽結石、膽囊息肉合併膽囊壁鈣化等,這已為膽囊癌的發生提供溫床,一般來說是要手術切除膽囊的。
4)膽囊息肉大於1cm:普通的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病等很少會增大超過1cm,當膽囊息肉增大甚至至1cm,甚至超過1cm,其本身就已經有癌變嫌疑,咱們的理由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
6 # 肝膽外科崔醫生
小崔醫生告訴你,關於膽囊息肉多大才會癌變的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誤區,以為膽囊息肉長的大才會增加癌變的機會,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膽囊息肉是否發生癌變是跟許多因素有關,如是否是單發膽囊息肉或者是否合併有膽囊結石等,下面我給大家從以下4方面講一講膽囊息肉這個病:
1、多大的膽囊息肉容易發生惡變以及還有哪些因素會增加惡變機率;
2、膽囊息肉有幾種病理型別,哪些型別的膽囊息肉會發生癌變;
3、由於膽囊息肉是存在惡變可能的,我們應該做哪些檢查來發現膽囊息肉呢;
4、哪些膽囊息肉需要手術治療。
在臨床工作中,我曾經接診過許多膽囊息肉的患者,他們也都曾問過我類似的問題,就是膽囊息肉是不是會癌變以及哪些情況下會癌變,我都一一向他們解答,而且我也告訴他們膽囊息肉不一定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很多時候膽囊息肉僅需定期複查就可以。
一、多大的膽囊息肉容易發生惡變,還有哪些因素會增加惡變的機率首先在臨床工作中,大家都默許了一個標準,那就是如果在超聲檢查下發現膽囊息肉直徑超過了10mm,那麼這個時候就存在惡變的可能;而且如果是單發的膽囊息肉且直徑超過10mm的話,那麼發生癌變的風險極高,因此是建議及早切除以預防膽囊癌的發生。除此之外,對於生長在膽囊頸部或者是膽囊底部的膽囊息肉,當直徑較大時也是存在惡變的風險,同樣建議早期切除。而如果膽囊息肉患者同時合併有膽囊炎或者膽囊結石時,在這種炎症以及結石的刺激下,也容易發生癌變,建議及早切除。二、膽囊息肉有幾種病理型別,哪些型別的膽囊息肉會發生癌變膽囊息肉的病理型別有很多,如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腺瘤樣增生等,這其中膽固醇息肉是臨床上最多見的,也是一種良性的病變。(1)膽囊良性息肉
首先我給大家講一講膽固醇息肉,據臨床統計,膽囊息肉患者中大約有90%以上都是膽固醇息肉,足可以這種息肉的多發性。膽固醇息肉多發的原因與機體對膽固醇的代謝發生異常有關,尤其是當人體血中膽固醇,含量升高時,如果肝臟的代謝能力下降,就會導致膽固醇被遊離出來,最終被膽囊細胞所結合,繼而發生沉積並生長。膽固醇息肉可長在膽囊的任何地方,而且這種息肉一般都是多發性的,很少出現單發,畢竟這是一種良性的息肉病變,而單發卻是發生惡變的風險之一。這種多發的息肉,大小都不會太大,很少有超過十毫米的,因此基本上不會發生癌變。炎性膽囊息肉,顧名思義,是由於膽囊的慢性炎症所導致的,這個也很好理解,就像區域性面板被反覆的摩擦後會使這部分面板增生,膽囊炎性息肉就是因為這種炎症刺激所形成的肉芽腫類增生,炎性息肉就是這個道理。炎性膽囊息肉一般都很小,基本上都在五個毫米以下,既有單發性息肉也有多發性的息肉,但是臨床統計中並沒有報道這類息肉癌變的病例。而膽囊內腺瘤樣增生以及瘤變,也是由於膽囊壁細胞發生增生而引起的。這類膽囊息肉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是種類卻有許多。如侷限性的囊息肉,這類的人息肉呈圓錐形分佈,而階段型的膽囊息肉,呈凹凸不平的形狀,廣泛型的膽囊息肉,所指的是膽囊壁出現較多的增厚表現,坑坑窪窪,呈囊狀擴張,這類膽囊息肉,並不是因為膽囊炎症所引起,也不是因為腫瘤增生所引起,而是膽囊黏膜細胞發生區域性的變化以及纖維增生所導致。(2)腫瘤性的膽囊息肉
膽囊腺瘤是腫瘤性膽囊息肉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這種膽囊腺瘤一般多為單發,而且這類息肉一般都有蒂相連,這種息肉不能透過其外形來辨別,因為它可以出現多種型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類膽囊息肉是存在惡變的可能的,而且惡的機率也很大,可以達到30%左右。當然,這類腺瘤樣息肉大多數直徑都不大,只有大約5%的腺瘤,直徑會超過10mm;此外,大多數發生惡變的腺瘤患者,年齡都在60歲以上,這個比例可以達到3/4左右,因此還是需要加以關注的。由於膽囊息肉是存在惡變可能的,我們應該做哪些檢查來發現膽囊息肉呢首先臨床上我們應用最多的檢查手段就是膽囊的彩超檢查,由於膽囊彩超檢查比較較簡便,而且對膽囊息肉的判斷準確率較高,此外,對患者來說不會產生有害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應用膽囊的彩超檢查價格相對較低,價效比較高,這也是臨床進行膽囊體檢的首選檢查。膽囊的彩超檢查可以準確的判斷膽囊息肉的各種情況,如膽囊息肉的大小、膽囊息肉所在的位置與數量,甚至也可以分辨出膽囊的大體形態以及類別,臨床統計,膽囊彩超可以發現90%以上的膽囊息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其準確率可以高於膽囊CT檢查,而且它還有個優點,就是沒有輻射傷害。為了更好地發現膽囊息肉,三維超聲成像的應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為可以立體的呈現膽囊內的情況,這可以明顯彌補了膽囊彩超的不足,因為它可以極為清楚的觀察到膽囊息肉的大小,以及與膽囊壁的關係,對聯合性膽囊息肉的鑑別診斷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而內鏡超聲檢查是一個比較高階的檢查,但是這種檢查有一定的有創性,因為它是將超聲的探頭隨著胃鏡一起下入到消化道中,在腸道內對膽囊進行檢查,因為此時距離膽囊比較近,也排除了各種外界的干擾,看的比較清晰,可以分辨出膽囊壁的各種結構,也可以看出膽囊息肉的浸潤情況,對早期膽囊息肉惡變的檢出率較高。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超聲內鏡檢查對膽囊息肉以及膽囊腺瘤的檢出率可以達到100%,也可以發現超聲不能查出的較小病變。此外,臨床上也可以透過肝膽的CT檢查來發現膽囊息肉,但是肝臟CT對膽囊息肉的發現率較低,甚至不如膽囊彩超的準確率高,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如果進行肝膽的增強CT檢查時,可以100%的發現膽囊息肉樣變,因為增強CT可以透過血運的改變來發現這種膽囊息肉變化,但這種CT檢查總檢出率較低,僅有不到90%。哪些膽囊息肉需要手術治療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需要根據膽囊息肉的情況來進一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也是有一定的指徵的,如果膽囊息肉患者出現以下任何一種表現時,就需要及早進行手術治療:1.、首先,對於直徑大於1cm的膽囊息肉是推薦進行手術治療的,因為很多人都認為 直徑大於1cm膽囊息肉能發生癌變;
2、此外,對於單發的膽囊息肉,也是建議進行手術治療的,尤其是這種單發的膽囊 息肉以及年齡超過60歲者,是建議進行手術治療的,
3、對於合併有膽囊結石或者膽囊炎的患者,或者基底部較寬的膽囊息肉也是需要進 行手術治療的。
4、而對於那些出現上腹疼痛以及膽囊息肉相關症狀如腹脹以及消化道症狀時,也是 需要手術治療的。
總結膽囊息肉大多數都是良性病變,但是少數也是具有癌變可能的,但是並只有息肉較大這一條指標,還包括許多因素,如合併膽囊結石或者單發較大膽囊息肉等,這些都是具有惡變可能的。此外,膽囊息肉具有很多的病理型別,如膽固醇息肉,這是一種良性的病變;而腺瘤樣息肉卻是腫瘤樣息肉,是可以發生惡變的。為了及早發現膽囊息肉,我們可以進行膽囊的彩超檢查或者肝膽CT檢查來發現息肉病變。此外,也並不是所有膽囊息肉都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只有膽囊息肉較大或者基底部較寬等情況時才需要進行手術切除,以預防膽囊息肉癌變。
-
7 # 普外科李家大夫
膽囊息肉多大才會癌變?這個問題會誤導人,因為膽囊息肉不是一個病,它是泛指所有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有的膽囊息肉可能一發現就是腺癌,也有的可能逐漸增大後才癌變,甚至有些膽固醇息肉可以終生不致癌。所以,我們應該科學地從病理上與癌變的高危因素方面,來明確哪些膽囊息肉容易癌變?
從病理上,比較常見的膽囊息肉可分為以下二大類:1、腫瘤樣息肉。
包括腺瘤和腺癌,這類是癌變風險最高的膽囊息肉,不管大小,一經確診,應該儘早手術治療,以防腺瘤癌變或防止腺癌進展。
另外,還有一些少見的腫瘤性息肉,比如,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經纖維瘤等,這些也是有癌變風險的息肉,但癌變風險低於腺瘤。
2、非腫瘤性息肉。
膽固醇息肉是膽囊粘膜面的膽固醇結晶沉積,如不合並膽囊炎症,無症狀者則癌變風險低。
炎性息肉是膽一路粘膜的增生,呈多發,直徑常小於1cm,經常同時合併膽囊結石與膽囊炎,是存在比較高癌變風險的非腫瘤性息肉。
膽囊腺肌增生是膽囊壁的良性增生性病變,如為侷限則類似腫瘤。此病還是有癌變潛在風險,如突然增大明顯,則要加以重視。
膽囊息肉的癌變高危因素有以下因素:直徑超過1cm,其中年齡超過60歲,息肉直徑在於2cm是風險特別高的人群。單發病變且基底部寬大。息肉逐漸增大。合併膽囊結石和膽囊壁增厚。膽囊息肉的治療。無上述高危因素,並且沒有臨床表現,則不需要手術治療,但應該每6-12月超聲檢查一次,隨訪觀察息肉變化,如果有癌變風險,且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指腸和其他膽道疾病後,宜行手術,目前採用的手術多數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強調一點是術中要做快速冰凍切片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則據術中所見及病理檢查情況,按膽囊癌行根治術治療。
總之,臨床上膽囊息肉患者很多,但只有少數病例膽囊息肉可發生癌變,所以,大家也不要談息肉色變,當然有上述膽囊息肉癌變高危因素的患者,還是要及時手術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影響愈後。
-
8 #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當膽囊息肉是相對常見的疾病,也是有一定癌變的可能,但是具體還是需要根據情況來決定。
當膽囊息肉一般是指膽囊腔突起的病變,一般是球形或者半球形,俗話來說就是面板上面長了瘊子,肉疙瘩的東西。
如果囊息肉超過1cm,癌變的機率相對小一點,如果超過了2cm,那麼癌變的機率就相對很高了,如果更多就要警惕癌變了。
膽囊息肉是如何引起的?吸菸飲酒
如果經常喝酒,酒精會破壞肝臟細胞,導致肝臟膽固醇代謝異常,導致脂肪肝等,而尼古丁同樣對於膽囊和肝臟的傷害很大。
暴飲暴食
吃東西過快會導致肝臟負擔,膽汁很難消化完成食物,如果吃了膽固醇過高的食物,還可能導致細胞吞噬膽固醇,最後出現粘膜,最後導致息肉的出現。
不良情緒
肝膽主疏洩,情志抑鬱就會導致機理失調,會導致疾病襲來,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學會排解情緒。
-
9 # 男科王傳航教授
“我的膽囊息肉會不會癌變?需不需要手術治療呢?”是許多患者拿到B超膽囊息肉診斷單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一塊聊聊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即膽囊息肉樣病變,是指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膽囊壁內病變的一類疾病。在病理學上,膽囊息肉主要分為腫瘤性(惡性)和非腫瘤性(良性)息肉,非腫瘤性息肉包括膽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樣增生等,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膽囊腺癌和膽囊腺瘤等。各個研究對膽囊息肉癌變的比例報道差異比較大,約為0.08%-20.00%。有Meta分析顯示,在膽囊息肉患者超聲隨訪中,膽囊息肉惡變發生率為0.57%-0.60%。那麼都有哪些風險因素和膽囊息肉癌變有關呢?
1.息肉直徑:膽囊息肉直徑可以很好地預測腫瘤息肉惡變已經成為共識,在臨床實踐中常常把息肉直徑>10mm作為手術切除膽囊的標準。目前研究認為,直徑<10mm的膽囊息肉大概有3.2%-3.7%惡變,另外還有少量<6mm膽囊息肉惡變的報道。結合本問題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當膽囊息肉>10mm時無論是否惡變都建議手術切除,若膽囊息肉<10mm,則建議定期複查。
2.息肉數量:有一些研究認為單發膽囊息肉比多個惡性息肉具有更高的惡變率,但目前這一說法存在爭議。
3.膽囊息肉固著形態:有研究認為寬基底(無蒂)固著形態的膽囊息肉癌變風險會增加7.32倍。
4.患者年齡:年齡是一個公認的膽囊惡性腫瘤危險因素。有證據表明老年患者即使膽囊息肉較小,仍然需要更多的定期隨訪或積極的外科手術治療。
5.膽囊壁增厚和膽囊炎:老年患者膽囊癌研究中顯示膽囊壁增厚>4mm是膽囊癌的獨立風險因素,通常認為囊壁增厚是伴發有膽囊炎症的病變。
發現與診斷膽囊息肉主要靠B超,超聲檢查中膽囊息肉的檢出率約為0.3%-12.3%,但B超檢查很難區分良惡性,要進一步定性,則需要完善彩色多普勒超聲或血管造影、超聲內鏡、CT或手術後做病理活檢等檢查。大多數超聲發現的膽囊息肉屬於膽固醇性息肉,無症狀及合併症時常不需要治療,僅需半年至1年做一次定期超聲隨訪即可。
文:王浩浩/王傳航
-
10 # 小克大夫
膽囊息肉的病因很多,但基本病因有如下:
1.膽固醇代謝不良
膽固醇異常可能導致膽囊膽固醇息肉的發生。2.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能會導致炎性息肉。刺激可以使膽囊黏膜增生,突出而形成炎性息肉。
有一種黃色肉芽腫性炎症,有學者認為可能是膽囊上皮增生和肌層肥厚的特殊結構(R-A竇)被濃縮的膽汁與黏液所堵塞,逐漸膨脹甚至破裂,R-A竇內的膽汁和黏液進入臨近組織引起炎症反應,同時膽汁又降解為不溶性的膽固醇和脂質,使組織細胞彙集增多,從而形成黃色肉芽腫。
其誘發因素主要是主要跟年齡有關,年齡雖然不會直接導致膽囊息肉的發生,但與發病也存在一定關聯,50歲及以上者發病率相對較高。
但是膽囊腺瘤必須格外注意,但是「膽囊腺瘤」是一種特別值得關注的膽囊息肉,它雖被認為是非腫瘤性息肉的一種,是良性病變。但由於其臨床症狀與膽結石、膽囊炎等相似,影像檢查結果又與早期膽囊癌相似,所以必須透過多項精密檢查才能作出確診。有部分學者認為,膽囊腺肌瘤是一種癌前病變,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變質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高。
一般而言,大部份出現膽囊息肉的人都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類似膽囊炎或膽結石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上腹脹氣、右上腹隱痛,少數甚至還會出現疼痛放射到右肩的情形。
膽囊息肉出現4 種狀況需警惕
膽囊息肉病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不到10%,但是還是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如果是多發性息肉、生長緩慢、基底小於1公分的息肉,多半會被認為是膽固醇息肉,只需要每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即可,如果2年之內沒有增長,則可以拉長複檢的時間。但如果膽囊息肉出現下面4種情況,則必須高度警惕可能會出現癌變。
1、單發息肉。
2、息肉直徑大於1公分。
3、觀察息肉1年有持續增長的狀況。
4、有膽結石或膽囊腺瘤症狀,或是有膽囊癌家族史。
何種膽囊息肉需要手術切除?
對於有上述狀況的人,如果是有症狀的膽囊息肉,無論大小一律建議手術切除。但如果是屬於無症狀的息肉,而直徑大於1公分,也是建議切息肉除較為安全。至於前文所提到的膽囊腺瘤,如果是反覆發作、囊壁不規則增厚、60歲以上的患者,也都應該儘早行手術切除。至於如果確定是惡化成膽囊癌,則可以採取先進的腹腔鏡膽囊切除以及傳統開腹膽囊切除兩種手術方式。
至於如何預防膽囊息肉,其實目前並無絕對保證的方法,基本上還是避免高膽固醇飲食,還有補充足夠水分。
-
11 # 醫學laughing哥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膽囊息肉的分型
1、腫瘤性息肉
腺瘤
腺癌
血管瘤
平滑肌瘤等
2、非腫瘤性息肉
膽固醇息肉
炎性息肉
腺瘤樣增生等
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年齡>50歲
息肉單發且基底較寬
息肉直徑>1cm
息肉逐漸增大
合併膽囊結石和膽囊壁增厚
等等
膽囊腺瘤一般認為是膽囊癌的癌前病變,其惡變率約為1.5% -
12 # 汐煒醫生
膽囊息肉,指的是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一組病變,往往透過膽囊超聲可以檢查出來。
從病理學角度講,其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息肉,其中腫瘤性息肉包括膽囊腺癌和膽囊腺瘤。非腫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膽固醇性息肉,腺瘤樣增生等。
雖然根據命名能夠區分良惡性質,但仍不絕對,比如,膽固醇性曾有發生癌變的先例。很多時候,息肉為混合性,尤其同時具有多個息肉時,其病理性質更加具有不確定性。
膽囊息肉癌變的風險因素1,息肉直徑:通常來講,臨床上把直徑>10毫米的息肉作為手術切除膽囊的標準。其中,直徑>12毫米危險更高,此外,<10毫米的息肉仍然具備癌變風險,有關資料顯示在3.2-3.7%之間。
2,遺傳和原發病:同其他大多數疾病一樣,有家族遺傳史的個體仍屬高危人群。而且,原發性膽管炎患者再次增加癌變風險。但由於地區差異,中國的原發性膽管炎發病遠低於歐洲國家。
3,膽囊炎和膽囊壁厚度:很多個體對於膽囊壁厚這樣的檢查結果不以為然,其實,膽囊壁增厚>4毫米的個體屬於膽囊壁癌的獨立性風險因素。同時,膽囊壁的不規則同樣應該引起人們重視。
4,合併膽結石:有資料顯示,合併膽結石的發病率佔11-33%
5,患者年齡:這是一個公認的危險因素,老年人,患膽囊息肉,即使直徑較小,仍需要密切觀察,定期複查,必要時儘早切除。
最後,對於膽囊息肉的數量因素,學術上存在不同看法,其中有人認為,單獨的息肉癌變率更高,這一說法目前尚存在爭議。
綜上,膽囊息肉確有癌變可能,這裡我列舉了一些危險因素,希望引起廣大讀者重視,這裡也希望50歲以上人群能夠定期身體檢查,這裡不僅僅侷限於膽囊疾病,包括腸道,肝膽脾等消化道器官。
-
13 # e醫路同行
張醫生為你解答:膽囊息肉與膽囊癌。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膽囊息肉,其實“息肉”是一種形態學描述,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都可稱作息肉。膽囊息肉即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可以有蒂也可無蒂。其實膽囊息肉與膽囊癌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兩種疾病,因為膽囊息肉只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描述,它具體分為兩種情況: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包括腺瘤、腺癌、脂肪瘤、平滑肌瘤等,非腫瘤性息肉則主要包括炎性息肉、膽固醇性息肉等。鑑於膽囊息肉在做病理之前很難確定其性質,目前臨床上習慣統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
而膽囊癌,則是膽道最常見的惡性病變,90%的患者發病年齡超過50歲,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3~4倍,並且70%的患者有膽囊結石的病史。膽囊癌合併膽囊結石的患者是無結石膽囊癌患者的13.7倍,直徑3cm結石發生膽囊癌的比例是直徑1cm結石病人的10倍!臨床觀察顯示,由膽囊結石發展為膽囊癌,通常需要10~15年之久,這充分說明,膽結石對膽囊長期物理刺激是誘發膽囊癌的重要因素。
一般來講,膽囊息肉多為良性病變,但是少數膽囊息肉可發生癌變,也可能其本身就是早期膽囊癌。目前來講,直徑超過1cm的膽囊息肉、單發的基部寬大的膽囊息肉、逐漸增大的膽囊息肉、合併膽囊結石和膽囊壁增厚的膽囊息肉,尤其是年齡超過50歲的膽囊息肉患者,要警惕癌變的可能,應儘早行手術治療!
-
14 # 長腿醫生
息肉是指在沒有明確病理檢查前、從正常的組織上生長出來的小腫物,可以是良性的,比如炎性息肉息,也可以是惡性的,比如腺瘤性息肉,根據發生的部位也可以分為膽囊息肉,腸息肉,胃息肉等。
膽囊息肉的大小跟膽囊癌的關係密切,但目前並沒有相關證據能夠表明多大的息肉就會癌變,比較小的膽囊息肉合併有膽囊結石,發生癌變的機率比單純的膽囊的息肉的癌變機率還大。我們科1年大概會有5~7個膽囊結石合併小息肉的患者,術後病理提示息肉已惡變,映像中最小的息肉才0.2cm。
膽囊息肉的癌變跟患者的年齡、是否合併有膽囊結石、息肉基底部的大小、息肉增長的速度都有一定的關係,惡變的影響因素並不只取決於息肉的大小。
對於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cm的,建議手術切除,直徑小於1cm的可以定期複查,每3~6個月複查一次B超,如果息肉明顯增大,則建議儘早手術切除。
-
15 # 江蘇三甲醫院陶章醫生
膽囊息肉是向膽囊內生長出的息肉樣的物質,稱為膽囊息肉。膽囊息肉分兩種型別腫瘤樣膽囊息肉和非腫瘤樣膽囊息肉。
從病理上將膽囊息肉分為良性和惡性。通常情況下,膽囊息肉越大則發生惡變的可能性就越多,一般膽囊息肉大於一釐米,則發生惡變的機率更高,所以在醫學臨床上,常常將一釐米定為界線,超過一釐米的患者,不論是否有臨床表現,都建議外科將膽囊息肉切除,防止發生惡變可能。
-
16 # 普外科林醫生
現在隨著檢測儀器精密度越來越高,一些很小的息肉都能清晰地發現,檢出率也越來越高。
有些患者檢測出息肉後都很緊張,特別有些患者聽說大腸的息肉都能變成大腸癌,即使是一些小的息肉也需要摘除,就非常擔心膽囊息肉也癌變。
膽囊息肉的惡性程度確實很高,但是膽囊息肉變膽囊癌的機率並不是特別高。除了息肉的大小,息肉的性質對會否癌變也有很大的影響。
一般來說,85%-90%的膽囊息肉都是膽固醇性的息肉,這是一種非腫瘤性的息肉,它不會癌變。一些小的膽固醇性息肉透過飲食調整等還能自行消失。
但另外一種,腺瘤樣的息肉,是有癌變的傾向的,但是可能性也不是很高,大概只佔了5%左右。
而且小於1釐米的時候,癌變的機率是非常小的,一般每年做B超或者遵醫囑以一定頻率的複查即可。
但如果是1釐米以上的息肉,就要結合息肉周圍的血供情況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來判斷癌變的風險有多高,去看看該怎麼處理。
-
17 # 蘇州聽覺有道助聽器
在臨床上,膽囊息肉大於1cm,就有可能會出現癌變,所以,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行。因此,一旦患者膽囊息肉大於1cm的時候,不論有無出現臨床症狀,都建議患者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為好,手術方式為膽囊切除術。
而且除了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手術之外,患者還可以進行微創手術治療,也就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樣的話,患者的恢復速度會更快一些,而且,經過積極的手術治療之後,患者的恢復是良好的,預後也是相當不錯的,手術以後,患者的膽囊息肉就不會出現癌變了。
而且,建議患者手術以後進行定期的隨訪複查,動態地監測患者的恢復情況,也可以指導患者的術後康復,從而有利於患者的身體健康。
回覆列表
膽囊息肉多大才會癌變?這是門診所有膽囊息肉患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哪些膽囊息肉最容易發生癌變!
這聽了,可能有很多人會有點擔心,因為膽囊息肉太常見了,每年體檢我們都會有人被查出膽囊裡面長有息肉,而且膽囊息肉的發病率非常高,佔了成年人的5%—10%,而這多大都可能發生癌變,那不是有息肉,就特別危險?
也不是!也可以肯定的跟大家說,大部分人的膽囊息肉都是良性的,只不過有一些膽囊息肉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有癌變可能性!那麼到底怎麼樣的膽囊息肉才更容易發生癌變?遇到了這樣的膽囊息肉,我們又應該如何去預防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了解下膽囊息肉上面我已經提到了,膽囊息肉發病率非常高,所以膽囊息肉是一個常見病,很多人都可能要面臨膽囊裡面長息肉這個問題。
那這膽囊息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呢?一直關注我的粉絲,可能會比較清楚,我這段時間做了不少關於膽囊方面的樂趣,有膽結石的,有膽囊炎的,現在這是膽囊息肉的,不管是哪一種,要理解那些疾病,都要對我們人體的膽囊有一定的瞭解。
我們人的膽囊是幹什麼的?它其實屬於我們人體消化系統的一部分,雖然它不能分泌我們的膽汁,但是它是控制膽汁進入我們的腸道參與食物消化與吸收重要的器官。
當我們肝臟把膽汁分泌出來以後,經過肝內膽管,是先要流到我們的膽囊裡面去儲存和濃縮的,因為我們人不可能是24小時候都在吃東西,但是膽汁分泌是持續性的,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像“袋子”一樣的東西,對它先進去儲存加工,而這個工作就是由“膽囊”來完全的。
當我們進食的時候,尤其是吃一些比較油膩食物時候,這個膽囊就會在30分鐘內將膽汁經過我們的肝外膽管排洩到腸道中去,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以,我們人的膽囊就像是一個“袋子”,平時裝著膽汁,而這個“袋子”有多厚?也就是我們的膽囊壁有多厚?大概有2mm左右!
正常情況下,我們這個膽囊壁是光滑的,但是當我們這個壁出現一些肉凸起一樣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把這個“肉凸起”稱之為息肉!
(如圖:這種從我們的膽囊壁上向膽囊腔生長的一種實性“肉凸起”,就叫息肉)
而且這種息肉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個釐米,小的也有幾個毫米,也有單發的也有多發的,這個是不一定的,因人而異。
一般情況下,什麼樣的人都可能出現膽囊息肉,因為我早就說過了,它是一個常見病,但是往往又以一些胖的、有脂肪肝的、血脂高的以及有糖尿的人比較高發!
為什麼?因為膽囊息肉它有很多種型別,其中又以膽固醇息肉最為常見,因此那些胖子、脂肪肝以及高血脂的人,往往就容易得膽囊息肉。而且目前的研究也認為:一個人為什麼會得膽囊息肉?很大一部分可能與膽固醇高有關。
瞭解了膽囊息肉相關的知識以後,我們就來看一下哪些膽囊息肉更容易發生癌變?提到膽囊息肉,基本上我們指的都是非腫瘤性息肉。但實際上我們醫學上對於膽囊息肉是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
其中,腫瘤性息肉其實指的就是膽囊癌;而非腫瘤性息肉,也不是說它就一定不會癌變,因為它又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也是大家最常見的膽固醇息肉,它的病因相對比較清楚,跟我們的血脂高有關,像平時喜歡吃油膩食物的人,就更容易長。但是這個膽固醇息肉雖然容易長,但一般都不大,大概在5-6mm,而且不容易長大,最重要的是基本上不會發生癌變,就是多發,長了一個又一個;
第二種,腺瘤樣息肉。一旦診斷為這種息肉,大家就要注意了,它雖然基本上都只會長一個,但是它會越來越大,生長速度特別快。快,往往就要注意了,有癌變的風險,而且它病因不明。
第三種,炎性息肉。這種息肉,往往跟我們平時遇到的膽囊炎、膽囊結石有關,就是長期反覆炎症刺激導致的,而這種息肉往往也是安全的,幾乎沒有癌變的風險;
第四種,大家可能都沒聽過,而且以前我們醫生對它也有一個誤區,認為它也是“好”的,也就是不會癌變的,叫做膽囊腺肌症。但是經過後來我們臨床上,遇到的越來越多,發現並不是那麼一回事,而是也有癌變的風險。
那這膽囊腺肌症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它主要是由於我們膽囊壁本身分泌液體異常引起的增生導致的。
因此,大家可以發現有兩種息肉是應該引起大家重視的,一種是腺瘤樣息肉;另一種是膽囊腺肌症,它們是有可能發生癌變的。而另外兩種息肉,其實大家平時遇到了,是沒有必要過於擔心。
所以,我們來總結下哪些膽囊息肉最容易癌變?
第一個,息肉比較大的,像一般情況下,大於1cm的息肉,癌變風險可以直接提高10%;
第二個,長的特別快的,像我之前碰到的一個膽囊息肉病人,一月份看的時候才3mm,結果不到3個月,就長到6mm了,直接翻了一番,後來我們直接建議做手術切除了,因為這種型別的息肉癌變風險特別高;
第三個,合併膽囊結石的膽囊息肉。
最後,我再跟大家來聊一聊,碰到膽囊長息肉應該怎麼辦?都必須要治療嗎?如何預防那些有癌變風險的息肉發生癌變?首先,碰到膽囊長息肉,大家先不要過於擔心。因為我們臨床90%以上的膽囊息肉都是膽固醇息肉或者是腺瘤樣息肉,而其中又以膽固醇息肉為主,所以良性息肉比較常見,大部分人得了這個息肉以後基本上都可以跟它一起“活到老”,只要這個膽固醇息肉不引起疼痛等症狀,也沒有合併一些膽結石,基本上定期觀察就可以了,不需要治療。
而且大家也要記住:不管是什麼型別的息肉,目前沒有任何藥物是被研究認為對治療膽囊息肉有效的,也就是說吃藥是不可能讓你的膽囊息肉消失的,同時膽囊息肉一旦長出來了,也基本上不可能自己會消失。
因此,碰到膽囊息肉,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治療,如果要治療,也基本上以手術治療為主!!!
那麼哪些膽囊息肉是目前我們醫生認為需要治療的呢?還是那三句話:一是個頭大的,尤其是超過1cm的;二是長的快的;三是合併有膽囊結石的。
具體要怎麼手術治療?切除膽囊為主!
為什麼?為什麼不是跟膽囊結石一樣,還可以選擇保膽手術?
注意:膽囊息肉與膽囊結石的治療目的是不一樣的。膽囊結石在膽囊功能良好情況下,確實是可以選擇保膽取石,哪怕復發也沒多大問題。但是膽囊息肉不行,大家想一想,為什麼你這種息肉我們醫生會建議治療?目的很明確,有惡變風險,為了防止癌變,這時候如果我們還是選擇保膽取息肉,那麼是有可能沒切乾淨,把一部分已經癌變組織留下來的,因此對於需要治療的膽囊息肉選擇膽囊切除術,更安全,更保險。
當然,我們不是一發現膽囊有息肉,就是一個勁讓你切除膽囊,因為膽囊息肉不會一下子就長那麼大的,我們是需要對你的息肉進行評估的,評估的點,也是那三句話:
第一句,息肉會不會很大?如果一發現就已經1cn以上了,那麼要積極治療了;
第二句,息肉不大,每隔3-6個月做個B超檢查,看會不會長的很快?同樣道理了,快了也要治;
第三句,除了息肉,還有沒有合併結石之類東西?如果有,要處理。
而對於暫時不需要治療的膽囊息肉,大家平時只要多運動,控制體重,注意飲食,尤其是少吃油膩食物,平時做好定期健康體檢,選擇無創B超觀察一下,基本上就可以了。
總結膽囊息肉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會與癌變風險大小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對於1cm以上的息肉,癌變風險可以提高10%,但是不代表膽囊息肉只有等到這個大小以後才會癌變,也就是說不存在題主提到的那樣膽囊息肉多大才會癌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