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會,那後人臨碑帖還有什麼意義?
12
回覆列表
  • 1 # 水墨蘭亭

    你好,古代但凡名家書法,都會有名家刻石,不少名碑都出自皇家御用刻工之手,儘可能儲存了書家的原貌,但畢竟是刻石,其墨色用筆細節不可能表現出來,所以,學碑刻,要學會透過刀鋒看筆鋒,重點體會刻石的結構章法之妙!

  • 2 # 華夏曆史文化

    只要書法家和碑刻者不是同一個人,就會形意走樣。但沒聽說過有一人的,這是所有碑刻無法繞過去的事。但為了儲存,石碑總比紙和竹簡木牘能天長地久。

    碑刻,有的是書法家直接寫在碑上,有的是書法家寫在紙上需要拓碑。

    有些碑刻走樣了,有些基本沒有走樣,有些因為風化反而比原來寫的刻的更美了。

  • 3 # 冰墨學堂一一張睦

    即然是名家所書,相信請的刻字石匠也一定是刻字方面的高手,何為刻字高手就是指那些能把書家的字,在石頭上,用刀的功力盡量保留書者的用筆,結構,神韻等,話又說回來,在高的手,畢竟不是影印機,出入一定會有的,這就要靠學習者,在取捨上要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臨的過程中,一定學會先讀後臨,碑帖結合多琢磨,邊臨邊思考,當然最好在書法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臨摹,這樣會少走很多彎路,學習書法,臨帖是向古人討訊息的唯一途徑。當你讀的多了,臨的多了,思考的多了,你就能明白原帖與碑上刻字之間的關係了,再去臨帖的時候,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你會輕鬆,會愉快,會膜拜,會為我們古代的刻字師傅點贊!毋庸置疑,學好書法的唯一途徑就是臨摹古人留下來的碑帖。

  • 4 # 漢瓦書法

    臨帖本來就是練習筆法和結構,有沒有一些細節不是很重要,比如蘭亭序就是墨本,那些細節一般是臨不出來的,王羲之本來也不一定能臨出來,話又說回來,即使你臨的一模一樣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多人臨帖很好卻一幅作品都寫不出來,因為臨帖的目的只是熟悉筆法和結構,要變成自己的東西還得靠其他方面下功夫。

  • 5 # 書法黑白道

    啟功先生有兩個重要觀點:

    1.要透過刀鋒看筆鋒。不要死臨。

    2.經過匠人刀砍斧鑿,經過久年風化及人為的斷裂破損,有了另外一種面態。

    今人臨習中,如果合理吸收了這些後來因素,啟功先生說,這也是另外一種藝術。

    啟功先生的話,很有內涵。

    為我們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提供了一把鑰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追星所花的開銷大嗎?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