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憨2017
-
2 # 音樂有料
如何看待如今電影小鮮肉橫行?
說起“小鮮肉”,已經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詞彙了,尤其是出現在電影中的“小鮮肉”現在也是惡評滿滿,比如說今年暑期上映的《建軍大業》,如同《建國大業》一樣,導演也走上了刷臉的模式,其中老戲骨的戲十分精彩,“小鮮肉”確實十分養眼,可見,作為八一建軍節的主旋律大片也向“小鮮肉”屈服了。哪怕票房47億的《戰狼2》也是請來了張翰的加盟,更典型的就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演楊洋就是一枚帥氣的小鮮肉,在即將上映的《心理罪》中也有李易峰的加盟,所以電影中實力派➕“小鮮肉”已經是一種司空見慣的模式。
電影小鮮肉到底好不好?
筆者認為,小鮮肉也可以分為不同的型別,有的是認真努力上進的青年演員,而有的則是刷臉、拿代言、圈錢的空降兵了。所以電影小鮮肉到底好不好,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
電影咖的段位要比電視咖的段位高很多,所以演繹事業剛起步的“小鮮肉”經紀公司都會搶電影資源,電影資源加強了時尚資源也就更強了,說到底,參演電影對“小鮮肉”來說也是嘗試努力的表現。我們應該相信他們有更大的進升空間!
但是也有一些“小鮮肉”演得不好,觀眾看了總是齣戲,很長時間內演技也沒有提高,所以觀眾也就沒什麼期待了,如果小鮮肉如果不認真提高演技,還是下線吧!
-
3 # 十一點半等你下班
謝邀!小鮮肉橫行?不算吧,只是曝光率高一點!臉蛋比女人還奶一點。畢竟網路時代走的宣傳路子也不同以往。快速發展的電影市場,使演藝圈出現了斷層太正常了!那麼多表演的學院畢業那麼些學生,總得出幾個佼佼者!啃爹的,啃媽的,啃乾爹,啃乾媽的,不失為手段。這個現象只是市場規律引導的結果。電影票房,粉絲,關注度,曝光率,吸金程度,這些因素使電影逐漸偏離藝術,藝德。男的化妝化的像女的,女的化妝化的像妖怪。殺馬特遇見洗剪吹!得瑟一陣而已!小鮮肉想保險太難!中國演藝界真正缺的是藝術大佬,唯獨不缺小鮮肉!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不浪就被拍死在沙灘上!吃青春飯?又能多久呢?女人打羊胎素,玻璃膠,難道男人也打激素?人才濟濟,鮮肉之列不會久存!歸根結底想賺錢的多,相當個好演員的少!有幾個是為了詮釋作品的人物而不在意片酬的多少?市場催生了小鮮肉!市場也會淹沒小鮮肉!時代的特色,不失為點綴!難以論高雅和品味!統觀市場上的各類電影,沒有真正的藝術支承,小鮮肉只顯得單薄,相比與老藝術家有血有肉的演藝,誰願意去看死魚眼呢!喜歡呆萌痴的妹子們,也有長大的一天。或許小鮮肉也會變成老臘肉,也或許變成臭肉。戰狼2中張翰的成長使人側目,這是小鮮肉轉型的成功例子!相信許多小鮮肉在面臨更多的小小鮮肉競爭時,也會選擇學習,成長,成熟!
-
4 # 毒藥君
首先,我首先要丟擲一個觀點,小鮮肉橫行是女性消費的勝利,但未必就是女權的勝利。
小鮮肉是作為一種男色消費出現在消費市場上的,中國電影圈第一代鮮肉應該屬於唐國強代表的奶油小生。從本質上講,這種鮮肉消費和高倉健式的硬漢消費並沒有多少區別。
小鮮肉代表的陰柔美,和硬漢英雄帶來的陽剛美,在娛樂圈都是資本販賣的樣本。很多人不理解電影小鮮肉的橫行,是因為不理解資本邏輯。
作為當下最熱的資本選擇,小鮮肉的出現是因為女性消費群體展現的購買力。這種鮮肉+電影的模式,和十年前經常出現的美女作家何其相似乃爾。圖書市場和其他媒介的捆綁,讓書這種只是載體,具有生動的娛樂性。書也可以具有美色消費功能,鮮肉電影,跑男類的真人秀節目,男明星賣萌 ,曬肌肉……這些行為,都是明星形象在粉絲心中不同成名的慾望投射。
以上。
-
5 # 驀然19100993
我覺得很多人在看待年輕的演員也好明星也好都存帶有有色眼鏡,“小鮮肉”一詞本身就是帶有攻擊性和貶義,這對年輕人不公平。未來整個國家和民族都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人在成長的道路上肯定會有不足,但要看到他們的努力和進步,不要一味的貶低,每個人都年輕過,都會犯錯誤和這樣那樣的不足,所以要有包容之心去看待年輕演員,而不是一味地打擊,多一些鼓勵,相信他們以後一定會成長為影視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回覆列表
與其說現在的電影是商業電影,不如說現在已經發展到快餐式電影。
一般啟用小鮮肉的電影,往往也是沒內容沒故事七拼八湊的爛片,只是為了吸引這些小鮮肉的粉絲,衝個票房而已。
但是他們忘記,即使是腦殘粉,終究也算是個正常人,經常吃這種類似於豬腳飯臘味飯蓋澆飯的快餐還是會膩的,最後折損小鮮肉的人氣。
電影發展到現在,什麼型別的人成為主流都有可能,但是最終留在人們心中的,才是好演員。至於小鮮肉,只是電影史上的一個片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