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鴿子看世界

    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本意是為了統計方便,並不真的可以表達對某個國家或地區發展階段的判斷。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對發達國家的定義是“一個國家的全部公民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自由和健康的生活”。但是,聯合國系統並沒有對“發達”和“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劃分建立起既定公約。

    以安南對發達國家的定義為準,印度公民已經可在以安全的環境中享受自由和健康的生活了嗎?並沒有。

    理由:

    人民不團結:團結體現了任何一個國家的實力。人民團結會使國家繁榮富強。20世紀50年代,印度社會的多樣性實現了統一。但在一段時期之內,在種姓制度、性別、語言和宗教等方面創造出了更多的多樣性,多到開始威脅國家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印度人民之間缺少團結。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英國殖民者才奴役了幾個世紀。

    政治錯位:政治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小事。印度的憲法很完善,明確規定了權利和義務。但是,在過去六十多年的時間裡,政治體系卻遭遇了失敗,政客沒有真心為人民服務和為人民謀福利。政客的腐敗屢見不鮮。

    人口爆炸:印度總人口多達12.5億,世界排名第二。如果一個國家人口眾多,那有限的資源就不可避免地要分給人民。即使在高度發達的國家中,人口控制也從來沒能讓人如願以償。即使如此,有效的資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為富人和有勢力的人物所佔有。

    經濟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是產生社會歧視和經濟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建築業和製造業最主要的人力資源問題包括工資水平普遍低下、男女工人同工不同酬、缺少安保措施以及缺少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事實上,整個的薪酬福利都反應了生活水平的低下。而富人則控制和享有印度GDP的主要份額,貧富差距實在太大了。

    教育錯位:教育意味著獲取知識。在發展中國家,只要一個人瞭解自己的周圍環境就能幸福地生活下去。教育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國家發展需要提高意識,需要青年一代學以致用。但是,印度的教育體系在本質上就很不實用。工程專業教出的都是些沒有經過訓練的生手,醫務人員的教育則由黑錢資助。其他教育領域也並無二致。與高等教育相比,小學和中學教育是最不重要的。全民教育只是辯論和預選拉票的手段,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缺乏公民意識:公民意識或缺乏公民意識已經成為近來社會廣泛討論的一個話題。但不知怎麼回事,大多數人並不真的在乎公民意識。這種態度體現在印度社會的各個方面。當下,人們都在拼命追求自己的個人目標,作為道德規範的公民意識自然降低了優先順序,甚至令人反感。公民意識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社會公德,是不言而喻的社會規範。許多人以為,公民意識僅僅是保持街道和公共財產乾淨清潔就可以。其實不然。公民意識涵蓋的範圍廣得多。它關乎遵紀守法、尊重同胞以及在公共場所保持禮貌。分享主義、故意破壞文物、心胸狹隘、種族歧視、路怒症等都是缺乏公民意識的表現。人們越來越受不了其他人,而原因可能只是文化、背景不同或其他類似的問題。如果印度想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那公民意識必不可少。

    專家相信,在印度和其他許多國家出現的巨大貧富差距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各國必須採取措施加以遏制。貧富差距將導致扶貧工作進展緩慢、破壞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和加劇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並拉大人們在健康、教育和生活方面的不平等。

    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政府可以拒絕市場原教旨主義、反對精英階層的特殊利益並對導致不平等的制度和規範進行修改。他們必須對財富和權力分配的制度進行改革,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促進經濟平等,政府就必須對稅收和社會支出兩大領域的政策進行修訂。1、採用累進稅制,向企業和富人徵收更多稅費以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重新分配。2、與教育、健康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相關的社會支出政策改革也十分重要。

    人才流失:人才流失是導致印度仍然停留在發展中國家之列的又一大問題。許多印度人會抓住一切機會掌握大量知識,然後卻離開印度移居國外。在過去,由於缺少技術和機會,人才流失的問題還能接受。但現在,印度在各個方面都實現高速發展,須想辦法阻止人才流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裝修中哪些問題是一定避免不了的?能儘可能減輕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