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非伊

    2016丙申猴年央視春晚,呼籲六小齡童上春晚迅速刮成一股風暴。“還有什麼能比得上讓一個全世界公認的影響幾代人的孫悟空在十二年一輪迴的猴年,站在舉世矚目的舞臺上,亮個相,棍子一揮砸散所有妖魔邪怪,來得解氣,來得痛快?”2015年底整個網路幾乎被這樣的聲音佔據了,當時入口網站裡面不管什麼新聞,下面評論最多的就是讓猴哥上春晚。

    甚至最近電影《二十二》,老人的日常生活裡面就有孫悟空裝天戲弄小妖的情節,當電影進行到此處時,影院原本很凝重的氛圍忽然變得有點不一樣,像是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三十一年過去了,西遊記片頭曲《雲宮迅音》的討論度一直未曾下降,每隔幾分鐘就有新評論。

    自媒體興起後,各種《西遊記》背後的故事也在網路上流傳。

    可見86版《西遊記》在華人心中的分量。

    但並不是只要與這一版西遊有關的作品觀眾就一定會買賬,

    2010年六小齡童、馬德華和遲重瑞主演的《吳承恩與西遊記》播出,反響平平。

    這樣看可能不明顯,對比看一看原版的熱度以及口碑。

    也許是《西遊記》太經典了,對於其中的主演六小齡童來說,西遊更像一個夢,這個夢境太過寫意,以至於夢中人沉入其中不願醒來。

    《敢問路在何方》相關宣傳稿件出來的時候,就提到六小齡童這些年一直在致力於把西遊故事搬上熒幕。但是,跟外國的團隊合作並且“根據外國習慣來調整結構”,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不難預見,大銀幕版的西遊效果一定不如原汁原味的西遊。

    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首字母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瓷器流傳到西方,備受追捧,正是因為它獨具神韻的東方美。

    西方團隊做東方神話特效的例子不是沒有,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是例子。不防來對比一下電影三生斥巨資做的特效和86版西遊土到掉渣的特效:

    三生裡的龍宮

    西遊記隔著魚缸拍攝的龍宮

    三生三世裡的天庭

    西遊記用背景布加乾冰營造的天庭

    由於年代久遠,《西遊記》的畫質跟《三生三世》沒有辦法比,遠景特效更是少得可憐,可是這並不能掩蓋《西遊記》獨具東方韻味的悠遠的意境。

    反觀《三生三世》的特效,精緻絕倫,賞心悅目。可是這畫風,很熟悉不是嗎?好萊塢大片裡並不少見:

    這是好萊塢指環王裡的特效

    絢麗、張揚是這些特效的共同點。相對而言,東方人的作品更委婉與內斂。這種對比就像西方的油畫與東方的水墨畫的區別,油畫重形似,重再現,水墨畫通常有大片留白,更注重意境的營造。

    所以,為了將就另一個歷史文化完全不同的群體而改掉自己特點,這種舉動並不明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今天熱播《人民的名義》,觀眾最不認同的,就是導演為了討好年輕人,強行把他所理解的非常膚淺的年輕人特點加在鄭勝利和她的女朋友身上。結果,年輕人最喜歡的卻是一心守護GDP的達康書記,而鄭勝利和他的女朋友更像為全劇收集差評的磁鐵。同時,由於《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大明王朝1566》再度迴歸人們的視線,討論度跟著水漲船高,豆瓣評分維持在9.6分,可見保持自己的特點是多麼的重要。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長城》可以說最大程度地將就了觀影人群:主演有西方的馬特達蒙、有東方的景甜;年齡大一點的觀眾可以看劉德華,一堆當紅明星和小鮮肉給中國年輕的觀眾;電影的主題是守衛中國特有的宏大建築長城;攻長城的怪獸有著非常有東方歷史的名字“饕餮”,長得卻想西方的電影的某種變異生物;電影的導演是中國最知名的導演之一,而編劇和特效都來自好萊塢。

    就這麼一部彙集所有熱賣元素的電影,撲了,虧錢,豆瓣二十多萬人評分4.9。

    可見,真正優秀的作品首先必須根據自身的特色找準定位,為了討好而改變,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作品不夠自信。對於將西遊故事搬上大熒幕這件事,畢竟三十多年過去了,主演們早已盛年不再,他們還能不能靈活的把人物形象再現出來都是問題,又也許這才是他們將就西方觀眾的原因。

    86版《西遊記》是經典,是傳奇,是幾代人美好的回憶,有這部光輝熠熠的作品在前面引路,希望中國能有更多獨具特色的優秀的影視作品呈現給觀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門面房是拍賣買的,要拆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