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伍角倆
-
2 # 火鍋裡沐浴的魚
空調價格貴啊 而且開始感覺空調的製冷用不到 只想要制熱就買個取暖器 結果用了才知道取暖器太耗電了 幾個月的耗電量都夠買個空調了 於是最後還是買了空調
-
3 # 邵總說那些人那些事兒
空調價格高、費電、制熱真的一般……
各種電暖器賣的好的原因:
1、經濟問題(價格)
空調的價格相對來說還是高的,一般的空調也得3000-5000元,有些人就是不想花那麼多錢,花幾百塊錢買個取暖器也挺好。雖然也費電,但是短時間內不用投資那麼多。
2、環境問題
現在租房子的比較多,一般的上班打工族,也不想花那麼多錢買個空調,小取暖器,便宜、還比較容易攜帶,走到哪能帶到哪,扔了也不心疼,空調就不行了,裝上以後,拆卸麻煩,不方便。
3、空調製熱問題
為啥說空調的制熱效率高呢?我沒覺得高到哪裡去,以我家為例,老房子裝的空調,剛買前兩年制熱效果還可以,但是過了3年之後,就不行了,溫度上不來,兩個都是美的,一個立式,一個外掛,夏天製冷非常快,冬天就是不行,冬天就跟擺設一樣。修空調的說,這事正常現象,這也是最不能容忍的。買個電取暖器,整個房間溫度也能上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取暖器制熱效果好,方便、相比空調還是省電的。某一種東西存在,就有市場,就有存在的意義。
-
4 # AA空調維修安裝
這個問題我可以談一下,首先從價格說,電暖氣的價格基本在空調的十分之一,價格原因決定了百姓的選擇,再者,空調需要固定安裝,加熱需要預熱,不如電暖器直接方便。
然後再談下效率,就能耗比來說任何電器的效率不會超過100%的,而只有空調類熱泵產品做到了300%以上,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比挖煤,人工挖煤,利用煤發電再機械挖煤的區別,空調的效率相當於機械,人工相當於電暖器,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還是空調暖呀,這對也不對,又說到了利用率了。不管是空調還是電暖,其最終目標是讓使用者溫暖,空調雖熱量大,效率高,但受安裝限制,熱風輕,首先受熱的是屋頂,加熱的是整個房間,若是遇到農村自建房,熱量有可以下不來,高高在上,制熱趕不上房間的散熱,反而不如電暖氣接地氣可以直接使人體受熱暖和了。
-
5 # 使用者小班班
家有偶爾還會尿褲子的娃,有時候需要烤乾一些東西,暖氣都感覺不夠熱,只能在另一個屋子開電暖氣烤一會,你跟我說空調?
-
6 # 永遠的西南人
是因為用空調的制熱功能取暖在人的體驗上熱效率低,就是說同樣室內溫度都是20℃時,用電暖氣感覺比較暖和,而用空調會覺得冷颼颼的。空調是透過風把空調製出來的熱能送出來,一是風扇用掉的能量不能制熱,重要的是風扇讓空氣流動,而空氣流動帶走了人身體的熱能(室溫低於體溫,和夏天開風扇散熱道理一張)。所以使用電暖氣在人的感覺上更溫暖。
不考慮北方極寒地區空調熱效率不高的情況,而且人家有集中供暖。重點說長江以南,電暖器也大都賣給了江南。一臺700W的小一匹定頻空調產生的熱量就相當於2KW的電暖氣了,而且現在新式變頻的壓縮機熱效率不止1:3,基本都能到1:4,現在家家都有空調,為什麼還要買那麼費電的電暖氣呢?功率少說2-3KW。難道是收智商稅?
回覆列表
空調的熱風至上而下很不容易落地,熱氣在頭頂徘徊,地面始終是冷氣。其他取暖裝置是在地面上,熱氣向上,人體感覺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