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平洋
-
2 # 藝王2016
當今的人們陷入全民娛樂的環境中,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及中國產爛片充斥著市場,跨界導演越來越多,給許多熱愛影視的觀眾造成做影視導演門檻低的錯覺。其實培養導演和培養工程師一樣,在專業藝術院校也要經過4年的學習,才能培養一名合格的影視導演。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要具備以下能力:
1,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影視作品是寓教於樂的大眾文化,傳播廣。影視作品又是導演的作品,會對觀眾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正確的價值觀的是導演必須具備的。
2,組織能力。一個攝製組包括攝影,美術,道具,服裝等部門,因為影視作品是綜合性藝術,攝製組每個部門都是創作影視作品的手段,其工作都是為影片,為導演負責。攝製組人員形形色色,素質參差不齊,如何調動各部門協調統一的完成導演的要求完成影片,這考驗導演的組織能力。
3專業知識和能力。
A,文學知識和生活閱歷。博覽群書,培養自己的文學鑑賞能力,對自己選擇優秀劇本很有裨益。生活閱歷的豐富,也為自己創作作品的深度有幫助。
"B,影視作品是綜合性藝術,攝影,美術,音樂,燈光,道具,服裝都是創作作品的語言手段,攝影的構圖,美術的置景,音樂的烘托,,,,導演要具備這些方面的知識積累。
"C,電影專業知識。電影誕生一百多年,電影語言已經很豐富和完善。夢太奇,長鏡頭的等等理論和實踐為導演完成作品,塑造人物提供了多樣的選擇。
現在社會爛片橫行也和導演的能力低下有很大的關係。許多人拿到資源和資金就當導演,把導演"這個行當看的太低,他們不知道一部影片三觀不正,也許不會像造飛機,質量不行可以機毀人亡,但作為最大眾的文化,對觀眾的潛移默化的危害是無形和巨大的。
想拍出好作品,首先要有良好的三觀。
拍攝技術不是問題,技術可以學習,但是三觀出了問題,拍出來的就只能是垃圾片了。
那些抗日神劇的導演就是一群三觀不正常的導演。
可以想象下,什麼樣的三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拍攝思路,三觀不正常的思路肯定會不符合大眾的三觀,從而看起來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