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隔壁老王不讀書
-
2 # 極簡星球
在上大學之前,我一直在設想我未來的舍友會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像電視劇裡的演的那麼煩人。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我在網上看了很多關於大學舍友帖子,幾乎都是在抱怨。
然而當我進入大學以後,並沒有發生那些事情,我們相處的相當愉快。我第一次下火車去學校的時候,是舍友冒雨接的我,從她的身上我學會了很多。
她是宿舍裡最小的,但她特別活潑開朗,能唱會跳,學校的各種活動,歌唱比賽,週末舞會,演講比賽,以及運動會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朋友很多,超級有活力,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我跟她的性格正好相反,話特別少,什麼活動都不想參加,懶人一個。
你可能會好奇,這樣的兩個人可以毫無阻力的聊天嗎?答案是“我們可以的。”從電視劇聊到飯盆,從學校作業聊到馬甲線,從家裡的小弟聊到男票……有時我也覺得不可思議。
從舍友那裡,我學到了常聯絡――定時聯絡親友,送祝福。每逢過節日,比如母親節端午節中秋節,她都會給家裡的親戚打電話,給父母姑媽叔伯都會挨個打電話送祝福,在母親節的時候,她不只給媽媽打電話,還會給大姑大姨打電話問候。她們的關係都很好,很親。一般人都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然而這些她都記得一清二楚,同時也付出了行動。剛開始看她這麼做我還覺得挺不可思議等的,但是看過幾次之後就習慣了,也開始改變了。
她教會我的第二件事情是堅持,我是一懶人,做事經常半途而廢。她認定一件事就會拼全力去做。比如她在準備歌唱比賽時,歌詞本劃的標的一大堆,自己一個人無人的教室練唱歌,錄音錄了無數次。這種拼勁經常出現在電視上書籍上,真正看到跟從電視上書上看來是不一樣的!
最感謝的是舍友引導我接觸極簡主義,重新認識物品和自己的關係。因為成長的關係,對待物品,就像對待愛情,從小到大家庭和學校都沒有教會我正確的方式。 我的家是一個喜歡囤積物品卻經常找不到要用物品的家。這都是父輩對待物品的觀念所致。他們不懂得惜物。大學時爸媽覺得我要去很遠的一個地方上大學,各色物品裝了好幾大箱。總怕我去了之後缺東西,衛生紙都裝了一提。而舍友看見我那麼多東西,她讓我學著實行斷舍離,斷舍離是日本的一種觀念。幫助你在“自己和物品”之間做出抉擇的好方法。 為此,我也在她的推薦下加入了一個二手閒置物品分享的手機軟體,名字叫“有肉”,就是把你多餘的東西送給需要的人,不管是全新或二手都可以,免費送給需要的需要的人,有人管這種方式叫“物品放生”。那時候,我因為自己東西太多……也因為是學生,也沒什麼名牌東西,都是些小玩意,即使這樣有一些自己還捨不得,不過在她的影響下也分享出去了,沒有了這些東西對自己生活並沒什麼影響,很開心收到這些東西的人能滿意,讓它們發揮真正的價值。比如不喜歡風格的衣服,多餘的洗面奶護手霜……
然後看到大家分享的東西,也漲了不少見識,而且這裡的東西並不比淘寶差!申請到一些自己喜歡卻買不起的東西哈哈,自己也變得願意分享了,一些以前捨不得拿出來的東西受大家影響,也變得大方了,反正我不需要了,不管當時多貴買的,我不會再穿了,留著還不如分享出去!而那些不值運費的東西,也能果斷扔掉。還認識了很多人,太多了就不一一說了,大家真的都好有愛,有很多感動,很多信任。真的是十分感謝我的舍友!
學霸寢室美女走紅,幾年間,她們共獲得國家獎學金1次、國家勵志獎學金4次、校級一等獎學金6次 、校級二等獎學金12次 、各類獎學金共計37次 、國家級比賽獲獎16項、校級比賽獲獎7項、院級比賽獲獎11項。期末的時候她們一起約去自習室複習,有什麼學習資料都一起分享。而有的宿舍彼此間卻是消極影響,舍友的行為影響的是整個宿舍的氛圍。
回覆列表
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更講究了。
我是那種不拘小節的女生,平時就是怎麼開心怎麼來,不太會注意到周邊的環境咋樣。在我看來,只要睡覺的地方是乾淨的,只要出門是乾淨的,咋樣都行。也不喜歡出門前捯飭臉上,化妝什麼的,更不喜歡買一些很潮很潮的衣服,衣服能穿就行了,在乎樣式幹啥。自從有了一群很講究很講究的室友,我開始注意寢室衛生了,洗臉開始用洗面奶(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忘),我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開始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