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又見知了

    第一句:一切把真理神秘化的理論都是鬼扯!

    無論你自知或不自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所以,不需要指望和依賴別人來總結概括信仰,然後把自己往裡面裝!

    把自己裝進所謂專家、所謂思想家的所謂理論框架中,都是削足適履。因為,關於信仰,你永遠找不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定義。

    信用本身並不複雜,之所以難概括,是因為每個人的信仰各不相同。

    第二句:信仰就是你自始至終都無法主觀放棄的東西!

    有的人活著的一生都在追求金錢名利,美女鮮花掌聲。如果有人企圖剝奪他的這些東西時,他可能與之拼命。實際上,當他生命面臨脅迫時(比如綁架,比如疾病,比如災難,比如失去終身自由),他會寧願放棄這些,以換取自由健康平安!

    金錢名利鮮花掌聲那些追求可以主觀放棄。所以,這不是信仰。

    抗日戰爭期間,仁人志士面對敵人血淋淋的屠刀威脅和高官厚祿利益誘惑,寧願付出鮮血和生命,也不做亡國奴,不做漢奸。為什麼?

    因為,在他可選擇的情況下(高官厚祿誘惑),他沒有放棄心中信念,在他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屠刀加身),他也無法放棄心中信念,無法放棄身為華人身為中華兒女傲骨挺立的尊嚴。這種主觀上無法放棄的東西,才算得上信仰。歷史上這種為信仰而死的人傑很多,比如文天祥、陸秀夫、譚嗣同等。當然,也有人為了信仰而畜生般地活著。他寧願畜生般活著也不選擇死,那麼他活著的目的就是他的信仰。比如勾踐、孫臏等。

    相反,有一些人平時口號喊的震天響,一到生死選擇甚至還不到生死抉擇關頭,他就放棄了堅持幾十年的“口號”。這種算信仰嗎?當然不算!這樣的人太多了,每個時代,比比皆是!這些人並不是沒有信仰,而是他的信仰不是他口中所稱的那個。

    人的一生有很多追求,而這一切追求,都是為了滿足慾望。

    慾望者,主觀所盼所求也。可以隨主觀變化而改變。慾望不等於信仰。

    因此,甄別一個人的信仰,不在於他說了什麼,也不完全在於他做了什麼,而在於他在可選擇和不可選擇的情況下,他不做什麼。

    信仰者,思想本源所拜倒仰望並忠實遵從的東西。每個人的信仰就是他根本思想所認定的世界觀和終極真理。因此,改造一個人的信仰,只能從改變世界觀入手。

    信仰就是你個人認定的真理,具有唯一性,排他性,不可或缺性。也就說,任何思想健全且清醒的人,任何時候都有信仰;如果信仰發生變化,一定是A被B替代,而不是A、B共存相容。

    第三句話:信仰並不抽象,並不虛無,而是具體的、可以概括的。

    無論你自知或不自知,只要你有自我意識,就一定存在信仰。這個信仰並不抽象。

    如果要想概括自己的信仰,就一層層剝離自己的慾望,直到最後留下自己無法主觀放棄的那個東西,哪怕死也不能放棄的東西。這個就是你的信仰。

    不信,你可以拿張紙,把你最在乎的東西寫下來,然後一項一項劃去,留下最後一個,即使生命終結都不願放棄的東西,就極可能是你的信仰。

  • 2 # 概念點

    很多人一談信仰,認為就是宗教,其實不然。信仰的物件,並不只限於宗教,也可以信仰某種理論、某種學說、甚至是特定的人物。

    從信仰的物件來做分類,可以有:

    宗教信仰(可細分為: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

    哲學信仰

    道德信仰

    政治信仰

    科學信仰等

    還可以從是否科學的角度來分,有:

    盲目的信仰

    科學的信仰

    顯然,盲目的信仰就是迷信;科學的信仰則源自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至於盲目與科學的界線在此不做探討,大家自有天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重回到1997年,你會選擇什麼,你會後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