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駱小晴
-
2 # 使用者55998581953
古人是講究先成家後立立,但,現在不同了,現在的人經濟意識,獨立意識強,注重個人生活品味,並且明白:自己優秀了,才能找到一個同樣優秀的伴侶。所以,有很多奮鬥,拼博,而且高學的年輕人重心是發展前途,而選擇了晚婚的!
-
3 # 喬煒解憂坊
隨著社會時代的變遷,婚姻已不是必然的選擇。生活方式多元化,並不一定到適婚年齡是一定找個人結婚。人們選擇生活方式都以適合自己為準,而不以社會世俗為標準。畢竟,人生苦短,生活是過給自己舒心的,而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
4 # 使用者6513945627
文化水平的提高,知識越來越豐富,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不斷探索知識的實踐性,認識性,相對的爭論和探討,結婚已不是很重要,男女平等,都能參加社會工作,經濟上女性已不在依靠男性生活。性的開放程度,很多人認為,婚姻是肅搏自由的原由,在長輩的督促下不得以而結婚。晚婚的現實就是這樣。
-
5 # 手機使用者陽光明媚YP
謝謝邀請!首先是壓力大;再就是大部分都是90後,這些孩子從小就活得不輕鬆,從幼兒園開始就開始了超負荷的人生,父母、還有上一輩的老人,都把希望寄託在了他們身上,太多的愛有時也是害,表面上是集萬千寵愛於一生,實際上孩子們心裡苦!長大了,總算自由一點了,又面臨著殘酷的就業,面臨著水漲船高的各項高費用,很多人就選擇晚婚,也是一種無奈吧!尤其是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家庭,現在結婚可以說是一道難過的坎,很多都要背沉重的債務!當然也有的是沒有碰到合適的人,寧缺勿濫,慢慢等!
-
6 # 成長嘉年華
晚婚的原因很多!首先因為教育的普及,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上完大學就23了,再找工作等安定下來就接近30了,比起以前的人,肯定結婚年齡就大了!
其次,現在是新時代了,年輕人對自己的有更多的自主意識了,父母不在身邊更是自由!不願意將就!擇偶的標準更高了,除了物質條件還要精神層次的平等對話!那麼擇偶難度也就相應增大!
另外,情侶分率高,一言不合就拜拜,也因選擇更多了,有人只戀愛不結婚!
-
7 # 使用者52027123209周圍
謝謝你邀請,我認為在農村歲數大是因為條件差,80後一90後的女生又少所以很多晚婚。再一個在成市男生,一般大學畢業就23,4,歲了,有的還繼續讀,研究生,如果成績好還繼續讀博士,所以這一下來,就是30多了,哪怕就是大學畢業。還要找工作,認為自己沒有錢,房子也沒有。就只有個人,一無所有,而象這些男士成功後再結婚就是晚婚。他們的壓力也大,想找個女生好點,單位好點的女生,自己條件差也不行,所以你隨便問一問哪個男生一般都裡28一30,不談結婚,就連女朋友都沒談,我們這裡有對夫婦他是四川重慶人,老人是搞建築的,兩個兒子,都是30一32歲了,而他爸媽把房子給他們準備好了,老家有房,重慶有二套,遵義有兩套。而他們就是不談朋友,不結婚,他講這是老人的錢,自已沒有事業結什麼婚。你老人想抱孫子,而他們就是不結婚。有什麼辦法。現在一般都是獨子,好多大歲數大的男孩子,多著呢。是你慌他不忙。謝謝你
-
8 # 不雨
現代人的婚姻更加要求彼此信任,共同面對漫長人生中的各種風險。人們越來越要求高質量的親密關係,這導致人們對婚姻的選擇更加謹慎,晚婚的現象將越來越多。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需要兩性在創造能力上彼此有更多的促進和依賴,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這種分工差異也會越來越小,其實費孝通先生在他的經典著作《生育制度》裡面早就預言到了這一點。婚姻存在的基礎是男女分工。中國封建時期的女子不能出門工作養活自己,所以嫁人是維持生計的唯一方式。
但現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很多年輕人對婚姻所持的態度越來越理性。他們會選擇與自己有相似經歷、相似教育水平、收入和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共同生活,這在過去叫門當戶對,現在被社會學家叫做“選擇性交配”。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伴侶,他們寧願單身。因為人們相信只有相似基礎水平的人在一起能碰撞出創造的火花,讓生活變得更好。總之,經濟越發達,人們的壽命越長,選擇越重要。
回覆列表
1.現在是新時代,慢慢脫離原生家庭甚至前前原生家庭留下的觀念,在古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把自己依靠於子女身上,現在的人更明白,自己獨立才是最重要的。
2.人越來越追求自由,現在的人晚婚,未來將出現大部分不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