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兒保醫生黃曉玲

    GH峰值在藥物刺激實驗過程中,<5ug>10ug/L則屬正常。由於任何一種刺激實驗都有15%的假陽性率(指GH分泌低下),因此,必須在兩項刺激實驗結果都不正常時,方能確診GHD。目前多數主張選擇作用方式不同的兩種藥物試驗:一種抑制生長抑素的藥物(胰島素、精氨酸、吡啶斯的明)與一種興奮生長激素釋放激素的藥物組合;可以分2d進行,也可一次同時給予(複合刺激)。胰島素實驗不僅可靠,而且可以同時測定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按0.075u/kg劑量進行胰島素實驗時甚少發生有症狀的低血糖,但仍需密切觀察,對少數出現低血糖症狀者可即刻靜注25%-50%葡萄糖,仍可繼續按時取血樣檢測GH。由於下丘腦病變所致的GHD患兒的腦垂體功能是正常的,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RH)可以促使垂體正常分泌GH,因此,GHRH試驗一般不用於診斷,而常用於區別病變部位位於下丘腦抑或垂體。可樂定實驗中可能出現疲乏,嗜睡等症狀,少數有噁心,嘔吐;吡啶斯的明可能引起腹痛,一般多可耐受,嚴重者可予以阿托品肌注,但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若就診孩子較小,家長又不願意住院,我們一般在門診選擇先用一種藥物做激發試驗,同時測定空腹血中的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透過分析結果(還要結合近幾年孩子的年生長速度,身高落後程度,家族史等)來決定是否需要加做另一種作用機制的激發試驗。

    另外,孩子用藥的安全性也是家長關心的問題,長效生長激素的PEG聯接方式和結構保證了蛋白質的穩定性,是安全的蛋白質長效技術,目前已成為全球研發的熱點及趨勢。

  • 2 # 胡菲天

    首先,生長髮育是一個連續而不等速的過程,不同時期孩子的生長速度並不相同。很多正在使用生長激素的家長,看孩子短期內身高並沒有實現有效追趕,心中不免著急,甚至對生長激素療效產生懷疑。其實一般情況下應至少治療6個月到一年,醫生才能觀察出生長激素的療效。家長覺得“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後孩子就會快速長高”,這樣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也不符合自然規律。

    其次,我們探討生長激素療效好不好,主要還是看孩子開始治療的時間以及能否堅持注射用藥兩方面。孩子5歲開始治療和10歲再來治療,對最終身高的影響會有明顯差距;孩子每天堅持注射和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心態來操作,結果也一定是不同的。治療開始時間取決於家長,而能否堅持治療則更多取決於孩子。

    生長激素產品不斷升級換代,相比短效生長激素,長效生長激素能更好地模擬人體生長激素多次脈衝式的分泌,也能更好地模擬生理脈衝的生物學效應,治療優勢明顯;另外,長效生長激素不用每天注射,一週只需注射一次,一年減少313針,孩子痛苦少了自然更願意配合,用藥依從性提高了,治療療效自然更有優勢。

  • 3 # 克痛刀客

    生長激素值,臍帶內的生長激素的值為10到50微克每升,新生兒為15到40微克每升,兒童身體內的生長激素值應該小於20微克每升。成年男性的生長激素應該小於2微克每升,成年女性小於10微克每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衣庫或者無印良品有什麼適合當做禮物送給媽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