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結婚的程式很繁瑣,我只簡略說一下清朝皇帝結婚必走的程式。
按清制,皇帝選後,以正白、正藍兩旗女子為最佳。選後時,皇太后坐於上,皇帝稍次。應選女子,排列座前。凡皇帝中意者,由皇帝給該女子的頭髮上插一金簪,遂定為皇后,鼓吹列隊送回府第。
皇帝大婚前期,選擇吉日行納彩禮、大徵禮,皆命使節前往後邸行禮。隨後選定日期冊迎。
大婚之日冊迎,皇帝臨太和殿,命大學士、禮部尚書各一人為正、副使,持節,並應授冊、寶,往女家行冊立儀。皇后乃乘鳳輿、陳儀駕入宮。
皇帝大婚是國家重要的慶典,前一日,派禮部官員祭告天地及太廟、社稷,皇帝亦祭祖宗。冊迎之日,大婚的喜轎用九鳳金輦百子轎,自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內左門、乾清門等正門而入。喜轎降於乾清宮前,帝、後步行紅氈上,至交泰殿行拜天地之禮。禮畢,引入坤寧宮東暖閣的洞房,行合巹禮。
大婚洞房設在坤寧宮東暖閣。由4名結髮公主或福晉、命婦帶領內務府女官佈置。佈置洞房時,女眷均戴大紅綢子,著大紅褂罩。牆壁用紅色修飾,紅門上各有鎏金大喜字,南窗下為通連大炕,北部為兩座地罩木炕。東炕設寶座、炕幾、如意及瓷器等,牆上方懸掛御書《坤寧宮銘》;西炕為帝、後大婚用的龍鳳喜床,床前掛五彩納紗百子帳,床上鋪大紅緞繡龍風雙喜字炕褥,紅黃緞繡百子被。喜床牆上掛1幅大紅喜慶對聯,正中為牡丹圖。龍鳳喜床正中,放寶瓶1個,內裝珍珠2顆、紅寶石2個、金錢2個、銀錢2個、金如意2個、銀如意2個、金錁2個、金八寶2個、銀八寶2個,另有金、銀米1把。龍鳳喜床4隅,各放如意1柄,以求“事事如意”。暖閣東、西開門,各立1座大紅地、金色雙喜字木影壁,取“開門見喜”之意。帝、後入洞房後,即於此屋內度過花燭之夜。
按滿族習俗,合巹宴用矮桌席地而坐於炕爐前,食生羊肉及生牛肉(俗稱烏義),並飲金酒(即黃酒)和銀酒(即白酒),吃金膳(以黃沙碗盛黃米飯)及銀膳(以黃沙碗盛白米飯),肉絲等,俗稱“拉拉兒飯”、“拉拉兒肉”。此種合巹宴之俗,仿氈幕的形狀,必須席地而坐。由於坤寧宮東暖閣地狹不能容人,故改在西楹北炕前地上舉行。其坐帳及吃長壽麵,則仍在東暖閣。
皇帝大婚後住在坤寧宮東暖閣一月,至對月,或於第六日後,皇后與皇帝開始分宮,皇后住在內東路或內西路中的一宮,皇帝歸居乾清宮(雍正以後改住養心殿)。由於皇帝大婚,必在皇帝即位後舉行,故僅康熙帝一人舉行婚禮後,在坤寧宮住滿1個月。同治帝只住2天,光緒帝住6天,即移居養心殿體順堂。
奉迎之日,皇后於午夜子時即起床,梳髻,穿龍鳳同和袍;由公主、福晉、命婦、後母、內眷結髮年命相宜者4人,用藏香薰鳳輿,蓋頭,鳳輿內安放如意,皇后手持蘋果、如意,搭上蓋頭,扶升鳳輿,自大清門入,皆由正門至乾清宮前,公主、福晉、命婦等上前啟簾,接下蘋果、如意放輿內,然後遞給皇后寶瓶,攙扶至坤寧宮洞房,邁過事先放在洞房門檻上的馬鞍子及鞍下的蘋果,到東暖閣坐,將寶瓶及別人幫助拿的蘋果、如意放在桌上。
此時皇帝換上龍袍龍褂,到洞房摘去皇后的蓋頭,與皇后平坐於喜床上,共進子孫餑餑(餃子)。皇后梳妝上頭,戴鳳鈿、穿明黃袍,八團龍褂,戴項圈、朝珠。在龍鳳喜床沿下設坐褥,宴桌,帝、後對坐交杯,進合巹宴,窗前有結髮夫婦用滿語念交祝歌。
禮成,皇后升喜床,除鳳鈿龍褂,穿龍鳳同和袍,戴富貴絨花雙喜如意,向吉方坐帳。至晚再共進長壽麵。次日,出洞房至坤寧宮,皇后先捧紫交薩滿,帝、後到天地桌、吉神桌上香行禮,到灶君前拈香行禮。回洞房,帝、後於炕上平坐進團圓宴。
皇帝結婚的程式很繁瑣,我只簡略說一下清朝皇帝結婚必走的程式。
清代皇帝結婚稱為“大婚”。從選後、納彩到迎娶、冊立,都有一整套定製。按清制,皇帝選後,以正白、正藍兩旗女子為最佳。選後時,皇太后坐於上,皇帝稍次。應選女子,排列座前。凡皇帝中意者,由皇帝給該女子的頭髮上插一金簪,遂定為皇后,鼓吹列隊送回府第。
皇帝大婚前期,選擇吉日行納彩禮、大徵禮,皆命使節前往後邸行禮。隨後選定日期冊迎。
大婚之日冊迎,皇帝臨太和殿,命大學士、禮部尚書各一人為正、副使,持節,並應授冊、寶,往女家行冊立儀。皇后乃乘鳳輿、陳儀駕入宮。
皇帝大婚是國家重要的慶典,前一日,派禮部官員祭告天地及太廟、社稷,皇帝亦祭祖宗。冊迎之日,大婚的喜轎用九鳳金輦百子轎,自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內左門、乾清門等正門而入。喜轎降於乾清宮前,帝、後步行紅氈上,至交泰殿行拜天地之禮。禮畢,引入坤寧宮東暖閣的洞房,行合巹禮。
大婚洞房設在坤寧宮東暖閣。由4名結髮公主或福晉、命婦帶領內務府女官佈置。佈置洞房時,女眷均戴大紅綢子,著大紅褂罩。牆壁用紅色修飾,紅門上各有鎏金大喜字,南窗下為通連大炕,北部為兩座地罩木炕。東炕設寶座、炕幾、如意及瓷器等,牆上方懸掛御書《坤寧宮銘》;西炕為帝、後大婚用的龍鳳喜床,床前掛五彩納紗百子帳,床上鋪大紅緞繡龍風雙喜字炕褥,紅黃緞繡百子被。喜床牆上掛1幅大紅喜慶對聯,正中為牡丹圖。龍鳳喜床正中,放寶瓶1個,內裝珍珠2顆、紅寶石2個、金錢2個、銀錢2個、金如意2個、銀如意2個、金錁2個、金八寶2個、銀八寶2個,另有金、銀米1把。龍鳳喜床4隅,各放如意1柄,以求“事事如意”。暖閣東、西開門,各立1座大紅地、金色雙喜字木影壁,取“開門見喜”之意。帝、後入洞房後,即於此屋內度過花燭之夜。
據史料載,康熙帝大婚時,洞房雖然在坤寧宮東暖閣,而合巹宴則在西楹北炕前地上舉行。按滿族習俗,合巹宴用矮桌席地而坐於炕爐前,食生羊肉及生牛肉(俗稱烏義),並飲金酒(即黃酒)和銀酒(即白酒),吃金膳(以黃沙碗盛黃米飯)及銀膳(以黃沙碗盛白米飯),肉絲等,俗稱“拉拉兒飯”、“拉拉兒肉”。此種合巹宴之俗,仿氈幕的形狀,必須席地而坐。由於坤寧宮東暖閣地狹不能容人,故改在西楹北炕前地上舉行。其坐帳及吃長壽麵,則仍在東暖閣。
皇帝大婚後住在坤寧宮東暖閣一月,至對月,或於第六日後,皇后與皇帝開始分宮,皇后住在內東路或內西路中的一宮,皇帝歸居乾清宮(雍正以後改住養心殿)。由於皇帝大婚,必在皇帝即位後舉行,故僅康熙帝一人舉行婚禮後,在坤寧宮住滿1個月。同治帝只住2天,光緒帝住6天,即移居養心殿體順堂。
至晚清,宮中婚俗除《會典》之記載外,見於檔案者,其大婚之日仍有以下故事:奉迎之日,皇后於午夜子時即起床,梳髻,穿龍鳳同和袍;由公主、福晉、命婦、後母、內眷結髮年命相宜者4人,用藏香薰鳳輿,蓋頭,鳳輿內安放如意,皇后手持蘋果、如意,搭上蓋頭,扶升鳳輿,自大清門入,皆由正門至乾清宮前,公主、福晉、命婦等上前啟簾,接下蘋果、如意放輿內,然後遞給皇后寶瓶,攙扶至坤寧宮洞房,邁過事先放在洞房門檻上的馬鞍子及鞍下的蘋果,到東暖閣坐,將寶瓶及別人幫助拿的蘋果、如意放在桌上。
此時皇帝換上龍袍龍褂,到洞房摘去皇后的蓋頭,與皇后平坐於喜床上,共進子孫餑餑(餃子)。皇后梳妝上頭,戴鳳鈿、穿明黃袍,八團龍褂,戴項圈、朝珠。在龍鳳喜床沿下設坐褥,宴桌,帝、後對坐交杯,進合巹宴,窗前有結髮夫婦用滿語念交祝歌。
禮成,皇后升喜床,除鳳鈿龍褂,穿龍鳳同和袍,戴富貴絨花雙喜如意,向吉方坐帳。至晚再共進長壽麵。次日,出洞房至坤寧宮,皇后先捧紫交薩滿,帝、後到天地桌、吉神桌上香行禮,到灶君前拈香行禮。回洞房,帝、後於炕上平坐進團圓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