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編劇演繹法

    我查了一下,還確實沒有因為電影太爛而狀告電影院或者製片、投資公司的案例。不過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兩點,第一點是我們可以判斷一個片子非常爛,爛到無以復加,但是我們有辦法避免,第二點是爛片自有爛片的代價,你我都是把關人。

    片子有多爛?

    片子爛雖然沒有非常精準的衡量手段,但是也有一些資料是可以支撐的,比如說一部豆瓣給打到1分的片子,實在很難相信不是個爛片。從專業的角度來說,也可以判斷片子的好壞,從故事、製作上面就能看出來一個片子花了多少錢,最終效果如何。不過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判斷一部片子確實有些難,但也並不是沒有辦法。

    當你選擇一部想看的電影時,首先看口碑,前期會有點映,點映會有口碑產生,又或者可以看該片導演之前拍過哪些片子,對片子有個大致印象。比如說陳凱歌,儘管現在看到他的片子故事似乎都有點差強人意,但是製作水準是值回票價的。其次看預告片,儘管預告片都變成了預告“騙”,但不可否認,在一部預告片中看到你想看的,不管是明星還是概念之後,總歸是給電影有個保底。比如說我看了《星際特工》的預告片,我非常喜歡其中的概念,看完電影后覺得故事怎樣,但是還不錯。最後看演員,如果有你喜歡的演員,就去看吧,因為喜歡,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如果這個演員一直拍爛片,以後也就可以放棄了。

    我們都是把關人

    實際上,一部電影在上映之前,可以給我們把關的有兩種人,第一種是院線經理,這些人看了電影之後,決定排片量。實在是非常差的電影,基本上也不會上映的。當然,因為利益的關係,有些熱門的爛片也會有排片,不過這種情況下,隨著口碑下滑,排片量也會降低。再有一個把關人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看完一部電影,在點評網站記錄我們的感受和評分,其實就是在杜絕爛片。現在網站或者app的評分,普遍還能接受。

  • 2 # 子魚81633168

    不能以一部電影太爛判斷侵犯消費者權益!

    每一部電影都有不同精神文化層次的消費者!

    太爛的電影也有消費者觀影,有人拿去飯店吃海鮮做比,在飯店吃壞了肚子,消費者就會投訴、理賠。太爛的電影跟壞了的海鮮沒有可比性,自己的智商、精神消費層次做出的判斷,何來侵犯消費者權益一說?

    有人說每一部電影都會營銷、全方位的美化宣傳,誘導消費者觀影,這個問題,就要看智商的瑕疵有多大,瑕疵太大肯定會被誘導,如果是因為自己智商瑕疵造成的所謂的權益侵犯,該找誰投訴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八月長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