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凌大豪

    如說被看不起,就是曾經的馬化騰想融資,卻沒人願意投,想賣掉,又賣不出去。這也有當時國內網際網路剛起步,很落後的原因,使用者越多卻又找不到贏利模式,反成負擔。

    但自從近些年,隨著世界科技發展,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最新科技的發展變革,就是所謂的第三次技術革命,既迅速又猛烈,正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和使用者體驗等方面,中國領先世界,連美歐都得向中國學習。

    相信這幾年間,幾乎所有華人每天都在努力學習、體驗新的技術和新行的行業,就連許多年輕人都生怕被淘汰了!

    經這一波極劇變化,中國的科技行業裡出現了2個巨無霸經濟生態圈:阿里巴巴系和騰訊系。這2個公司透過各自的優勢,實行跨行業競爭,又透過瘋狂併購、連盟其它網際網路公司,將幾乎整個中國網際網路都連結起來,而它們本身似乎成了空氣和水。當網際網路格局將定之時。它們又積極併購聯合線下傳統行業!儼然要將整個中國經濟與它們相鏈,此時它們已融入華人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為了讓更多人成為忠實活躍使用者,各網際網路公司都想盡方法讓自己及技術不斷最佳化升級,不斷以人的體驗為目標,進化到現在己世界領先。

    我分析:在國內,阿里的商業思維強:電商第一,且戰略佈局十分強大。而騰訊基因好:就是透過聯接人與人,併成功將幾乎每個人聯接起來,以此為基石,再到現在透過人聯接物,物與物等。前2年騰訊被低估時,我十分看好騰訊,當然當時僅限國內,我還曾建議買股票的朋友買騰訊,果然騰訊市值倍增成為國內、亞洲第一。

    但現在結合以上並放眼未來世界看阿里潛力更勝一籌。

    世界範圍看,各自都有強大對手,且每個國家政策未必公平或有準入門檻。此時就看各自的佈局和公關能力了,這方面馬雲阿里當仁不讓。但在國內,騰訊第一且發展潛力更大,所以關鍵在於中國以外的發展。

    騰訊的模式是產品驅動型:技術+文化+人性=產品,產品是核心。

    可以說,騰訊做出來的產品是全中國乃至於全世界都是最好的,但因為現在科技的變革速度是每天一變,且往往影響力巨大,所以雖然騰訊在自已的領域裡做到第一,但也絲毫不敢大意,說不定哪天有看似不相關的公司突然冒出來,用另一種方式進入自己核心領域,快速搶佔市場,因現在不僅是技術的競爭,核心都是流量+關注度的競爭。

    那我們現在看騰訊的2大主產品:QQ以遊戲、空間等牢牢抓住了年輕使用者,微信以溝通把人與人,幾乎整個中國都被連起在,再透過人與事物,物與物連線在一起,幾乎可連結一切事物。因兩產品佔據了最大的流量與最高關注度,所以很易就利用此來整合生態鏈,形成經濟體,我們華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騰訊的影響了,因此也把市值推向頂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自學電吉他該選購什麼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