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求索727
-
2 # 辣媽育兒看winnie
我也有過這種狀態,尤其是對於產後媽媽來說更易如此。
所以,個人經歷每當處於這種狀態或是即將進入這種狀態時,首先要做的是:
1.設法先把自己從負面情緒中掙脫出來。具體的做法因人而異,有人到樓下跑幾圈就見效,有人要在公園走走散散心,有人只需看場電影,有人找朋友聊天釋放,有人對著牆吼兩嗓子,有人暴飲暴食(不建議哦),有人直接大聲哭出來(放下包袱哭出來,讓自己聽見)看書,聽歌,或是靜靜地躺著......總之,先讓鬱悶暫停。
2.狀態佳時深度思考導致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全面剖析自己,也可以找你願意傾訴且他也願意傾聽的人一起幫忙分析。思考現在的自己都在糾結什麼?一條條列出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負面情緒?逐個分析。面對問題時自己是什麼反應?為什麼當時是這種反應而不是別的?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下次發生前或是遇到時可以杜絕負面情緒的蔓延麼……就這樣不停的問自己,多問多答,相信很快你會找到問題原因和解決辦法的。
3.平時重視自己與外界互聯。願意走出去,願意社交,加入一些興趣愛好圈子。學會無他人合作,開拓視野和見識,思維也會越來越豁達,遇到事情更容易想得清楚,想的明白。生活是面鏡子,他人更是,接觸的多了,成長的機會也就多了,遇到事情多思考不情緒化,慢慢地試著做個明白人。
-
3 # 心理奶爸
關於應對方法有如下建議:
1、藥物治療一般在經醫生診斷之後,可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在必要時服用較好,但由於服用藥物時,會出現副作用,建議在症狀不是很嚴重時,透過其他方法調節。
2、心理治療從心理分析理論的觀點看,自我與本能衝動之間無意識的矛盾是造成類似您“易感焦慮”的狀態的根源,通俗的說就是自我的慾望被無意識壓印導致的。
建立在客體關係理論(心理分析學派的一個分支)上的主要治療,主要集中於童年時代與母親的早期關係,幫助認識和解決兒童時的關係問題,以此解決根源問題。
針對症狀具體的情境,還可以透過系統脫敏療法,即誘導暴露,加之透過放鬆訓練,軀體放鬆來降低軀體和心理上的不適感,阻止焦慮反應的惡性迴圈。(建議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進行)
3、其他正確的認識自己是關鍵,知道了“焦慮”背後的原因,才能好對症下藥。在此之外,可以先透過調養身心,藉助身邊人的幫助,傾訴,以及轉換環境,放鬆自己,讓情緒得到放空和改善。如果自己的能力有限,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希望此回答對您有幫助。
回覆列表
分兩方面,一方面心理上,注意自我調節,凡事要心寬,要拿得起放得下,有時候凡事做最壞的打算,反而會釋然;另一方面生理上,也需要自我調節,接觸一點養生保健知識,平時注意體會,還有加強鍛鍊身體,這個很重要。總而言之,心理問題會造成生理問題,生理問題也會造成心理問題,兩方面要協調發揮。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