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決於你的年齡。
如果是一個成年人,一個月以上閉著眼睛或者蒙著眼睛,對眼睛的功能應該不會有什麼長期的影響。但是會出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比如幻覺。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曾經在實驗中讓13個健康人嘗試4天的矇住眼睛生活,結果發現,其中10個人出現了幻覺,而且第一天就出現了幻覺。一名29歲的女性報告, 她在12小時的矇眼之後就出現了幻覺,當她知道自己站在鏡子前時,“看到了”一張長著大眼睛的綠色的臉,把她嚇壞了。一名23歲的男子報告看到了複雜的影象,包括閃光燈、鏡子、燈、樹木等等,當他蒙著眼在外面散步時,“看到了”充滿細節的鵝卵石路,後來還看到白綠相間的華麗大理石建築和卡通人物。另一名23歲的女性“看到了”自己手的移動軌跡。另一名34歲的男子聽莫扎特的安魂曲的時候,看到了骷髏、小丑、危險的老太太之類的形象。還有好幾個人看到了閃光燈、太陽等強烈的光源。所以如果長時間閉著眼或者蒙著眼,幻覺可能是避免不了的。但對視覺功能不會有太大影響,最多是剛睜開眼睛的一段時間內不能適應。
但是如果在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就有可能造成視力問題甚至失明的危險。
上個世紀20年代的時候,很多眼科醫生髮現,給8歲以下的兒童做完白內障手術,這些兒童仍然有終生的視力問題,但接受同樣手術的嬰兒今後的視力就挺正常。到了60年代,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提出,如果視力被阻斷的話,大腦會怎麼發育?他們把新生小貓的一隻眼睛做手術縫合起來,過幾個月拆線後,發現小貓視覺皮層的神經細胞已經不再對被矇住的眼睛產生反應。這意味著被矇住的眼睛與大腦之間的連線消失,相反,沒矇住的那隻眼睛和大腦的連線更緊密了。這些結果告訴了人們發育關鍵期的重要作用,外界刺激(比如光線)會在關鍵期塑造大腦,使大腦發展出長期的功能。 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兩人也因此獲得了1981年的諾貝爾獎。
所以,如果在發育關鍵期,矇住眼睛過一個月,很可能就會對視覺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取決於你的年齡。
如果是一個成年人,一個月以上閉著眼睛或者蒙著眼睛,對眼睛的功能應該不會有什麼長期的影響。但是會出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比如幻覺。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曾經在實驗中讓13個健康人嘗試4天的矇住眼睛生活,結果發現,其中10個人出現了幻覺,而且第一天就出現了幻覺。一名29歲的女性報告, 她在12小時的矇眼之後就出現了幻覺,當她知道自己站在鏡子前時,“看到了”一張長著大眼睛的綠色的臉,把她嚇壞了。一名23歲的男子報告看到了複雜的影象,包括閃光燈、鏡子、燈、樹木等等,當他蒙著眼在外面散步時,“看到了”充滿細節的鵝卵石路,後來還看到白綠相間的華麗大理石建築和卡通人物。另一名23歲的女性“看到了”自己手的移動軌跡。另一名34歲的男子聽莫扎特的安魂曲的時候,看到了骷髏、小丑、危險的老太太之類的形象。還有好幾個人看到了閃光燈、太陽等強烈的光源。所以如果長時間閉著眼或者蒙著眼,幻覺可能是避免不了的。但對視覺功能不會有太大影響,最多是剛睜開眼睛的一段時間內不能適應。
但是如果在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就有可能造成視力問題甚至失明的危險。
上個世紀20年代的時候,很多眼科醫生髮現,給8歲以下的兒童做完白內障手術,這些兒童仍然有終生的視力問題,但接受同樣手術的嬰兒今後的視力就挺正常。到了60年代,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提出,如果視力被阻斷的話,大腦會怎麼發育?他們把新生小貓的一隻眼睛做手術縫合起來,過幾個月拆線後,發現小貓視覺皮層的神經細胞已經不再對被矇住的眼睛產生反應。這意味著被矇住的眼睛與大腦之間的連線消失,相反,沒矇住的那隻眼睛和大腦的連線更緊密了。這些結果告訴了人們發育關鍵期的重要作用,外界刺激(比如光線)會在關鍵期塑造大腦,使大腦發展出長期的功能。 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兩人也因此獲得了1981年的諾貝爾獎。
所以,如果在發育關鍵期,矇住眼睛過一個月,很可能就會對視覺造成不可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