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小說啊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一位母親的左心房和右心房》。

    光看題目,也許大家會覺得這只是篇關於母愛的文章。可能,大家錯了,這篇文章告訴我的不僅僅是母愛,還有比母愛更能讓淚水“逃跑”的因素。

    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張豔偉的中年婦女,一個天大的不幸降臨在了她的身上——兒子在酒吧見義勇為,結果惹急了兇手,被兇手殘忍的八刀奪去了生命。這位母親崩潰了,終日以淚洗面,她的心中充滿了委屈和仇恨,一心要為兒子報仇。就是這樣一個被仇恨、怒火燒紅了眼的母親,最後竟然寬恕了這名兇手,將他從死神身邊揪了回來。因為——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就因為將心比心,這位母親看到兇手的奶奶在法庭上跪著,苦苦哀求法官的情景,並且久久難以忘懷。還由此想到了自己,自己失去兒子已經是悲痛欲絕,那麼人家是去孫子不也一樣非常悲痛嗎?更何況還是一位老人家。從此,那位母親除了對遠在天國的兒子的沉甸甸的思念,心裡又多了一樣叫做寬恕的東西。將心比心,寬恕,這兩個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掛在嘴邊的詞,我們有幾個人做到了?沒有幾個人。

    生活中,也許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將心比心。首先,我們要冷靜下來,想一想別人為什麼要那樣做,再與自己對比一下,或許,你會發現他們的“難處”。有時,寬恕是需要勇氣的。仇恨是最浪費精神的東西,我們需要放下仇恨,鼓起勇氣去試著寬恕,得到釋放的心靈才沒有負擔,仇恨永遠是仇恨的產物。這位母親的心臟有兩個心房,一個在流血,一個在寬恕。

  • 2 # 豐文豐語

     

    臺灣作家劉繼榮所寫的《白色的風信子》一文給了我最深的感動,不怕羞地說,我不是一個深沉內斂的人,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哀與樂常常膚淺地擺在臉上,眼窩子軟,很容易便被感動到流淚。即使到了現在的年紀,依然常常會被一張圖片一幅場景一篇文章感一首歌一句話感動到淚如雨下。當我第一次讀到《白色的風信子》這篇文章時,我一哭再哭,來不及擦去的眼淚滴滴答答地落在衣服前襟上,浸溼了好大一片。當時已經夜深,女兒正在我身後睡得深沉,我怕哭泣聲驚擾她,用手捂著嘴巴不停哽咽,哭得喉嚨發痛。

    文中那朵怯生生的白色風信子,有力地擊中了我的心臟最柔軟的部分。

    文章中最震撼心靈的,不是小女兒的可憐又可愛,也不是媽媽的艱難和痛楚,而是那一段:她頓了一下,靜靜地說:“舞蹈老師告訴大家,我不是白痴,我是白色的風信子,很安靜很怕羞,比紫色、藍色和紅色的風信子要開得慢一些,可等到開好了會最美。”

    我是多麼多麼地感激她崇拜她(文中沒有交待舞蹈老師是女性,但我主觀地判斷,其一定是個善良而美麗的女子),那個仁慈而睿智的舞蹈老師,溫暖了一顆弱小而單純的心靈,給了這個可憐的孩子期待花開的信心。

    我也是老師。但,我是否能做到那個舞蹈老師的水準?

    當我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給學生帶去一陣陣的“狂風暴雨”時,當我埋怨學生屢教不改時,我有沒有問過自己: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足夠的時間,等待孩子積蓄力量、燦然開放?

    一個老師,應該學會等待,應該耐心地引導落後的孩子們慢慢地進步與成長。寬容而不縱容,期待而不無為,是對教育的一種責任擔當,更是一種智慧。

    我想告訴各位教育同仁:“請學會等待!”

    我們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風信子,耐心地等待,即使再害羞的風信子,最終也會努力為你開一朵最美麗的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胖人初期該如何科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