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迅 用報紙打屁股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31歲的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電視裡經常出現的醫生問丈夫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情形發生在了魯迅身上,他果斷回答:“保大人。”結果,上天難得眷戀了魯迅一次,母子平安。海嬰,就是上海的嬰兒之意。
魯迅與周海嬰在一起僅僅生活了七年,稱其為“小紅象”,因為在信中魯迅稱許廣平為“小白象”,周海嬰剛生下來時面板紅紅的,所以叫“小紅象”。
魯迅與周海嬰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此言出自以冷峻嚴苛、橫眉怒目著稱的魯迅之口,想來讓人動容。海嬰小時候,很喜歡一種叫積鐵(也叫小小設計師)的玩具,這是一盒用各種金屬零件組成的玩具,他用這些零件學會了組裝小火車、起重機,裝好了再拆,魯迅總在一旁予以鼓勵。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次日,天津《大公報》發表了他的遺囑,其中第五條寫道:“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周海嬰正是這樣做的,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核物理系,成為無線電專家,一生“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
2.梁啟超 求學問不是求文憑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梁啟超與長子梁思成(左一)、三子梁思忠、長女梁思順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3. 胡適 平時不親熱,只知責怪
1908年9月,胡適尚就讀於上海中國新公學,他發表了《論家庭教育》一文,在文中,強調“這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母親”。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於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其實是聞名京城的潑婦,胡適只要有停妻再娶的念頭,她便要拔刀相向。又酷愛打牌,對於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胡適(右一)、江冬秀、長子胡祖望(左一)、次子胡思杜
在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群、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鍊他過獨立、合群、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說:“功課及格,那算什麼?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這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實在不甚現實。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思杜48年回國,北平和平解放後胡思杜被派到華北人民革命大學(華人民大學的前身)政治研究院去學習,學習會上他踴躍發言,表示要與父親劃清思想界線;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了《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言辭尖銳,鋒芒直指胡適;此後,胡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鐵道學院馬列部教文史,1957年“反右”期間,被定為“右派”分子,他不甘受辱,自殺身亡。晚年,胡適對秘書說:“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係。”可謂沉痛之語,意味深長。
1.魯迅 用報紙打屁股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31歲的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電視裡經常出現的醫生問丈夫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情形發生在了魯迅身上,他果斷回答:“保大人。”結果,上天難得眷戀了魯迅一次,母子平安。海嬰,就是上海的嬰兒之意。
魯迅與周海嬰在一起僅僅生活了七年,稱其為“小紅象”,因為在信中魯迅稱許廣平為“小白象”,周海嬰剛生下來時面板紅紅的,所以叫“小紅象”。
魯迅與周海嬰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此言出自以冷峻嚴苛、橫眉怒目著稱的魯迅之口,想來讓人動容。海嬰小時候,很喜歡一種叫積鐵(也叫小小設計師)的玩具,這是一盒用各種金屬零件組成的玩具,他用這些零件學會了組裝小火車、起重機,裝好了再拆,魯迅總在一旁予以鼓勵。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次日,天津《大公報》發表了他的遺囑,其中第五條寫道:“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周海嬰正是這樣做的,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核物理系,成為無線電專家,一生“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
2.梁啟超 求學問不是求文憑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梁啟超與長子梁思成(左一)、三子梁思忠、長女梁思順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3. 胡適 平時不親熱,只知責怪
1908年9月,胡適尚就讀於上海中國新公學,他發表了《論家庭教育》一文,在文中,強調“這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母親”。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於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其實是聞名京城的潑婦,胡適只要有停妻再娶的念頭,她便要拔刀相向。又酷愛打牌,對於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胡適(右一)、江冬秀、長子胡祖望(左一)、次子胡思杜
在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群、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鍊他過獨立、合群、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說:“功課及格,那算什麼?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這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實在不甚現實。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思杜48年回國,北平和平解放後胡思杜被派到華北人民革命大學(華人民大學的前身)政治研究院去學習,學習會上他踴躍發言,表示要與父親劃清思想界線;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了《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言辭尖銳,鋒芒直指胡適;此後,胡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鐵道學院馬列部教文史,1957年“反右”期間,被定為“右派”分子,他不甘受辱,自殺身亡。晚年,胡適對秘書說:“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係。”可謂沉痛之語,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