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熱點過後

    管虎用窮困潦倒形容黃渤作為演員的“北漂”時代。“十幾年了,到今天有時候躺著還在想,我怎麼可能幹這個?還有人喜歡?”黃渤“觸電”時25歲。

    他曾是個跑場子小歌手,跟周迅、朴樹、楊坤、沙寶亮等人到處唱歌廳。“那時候一批人一起唱,別人全火了”,可他還住在北京郊外的農民房裡,每天騎兩個小時腳踏車去歌廳演出。“我那時年紀都挺大了。”他說他不願意接受家裡的資助。

    父母從甘肅支邊回到原籍青島,都是大學畢業,在機關單位是處級幹部。家裡人希望他能上清華北大,黃渤說:“我考十次加一塊兒也不夠。”甯浩曾經說黃渤和自己有某些共同點:小城市裡的邊緣少年,還有著單向思維的上一輩。

    黃渤的長相和氣質就不用說了,2014年春晚,人家硬是把愛馬仕穿出了建築工人的範兒,這也算是一種功力。

    但是,從《瘋狂的石頭》到《無人區》,甚至到大爛片《101次求婚》,他就是那種能把自己使勁撕碎,碎成一萬片,然後世界上從此沒有黃渤這個人,從此只有這個角色的演員。

    你能想象《無人區》裡的陰損販子和跟林女神求婚的樸實大叔是同一個人嗎?到了這一部《親愛的》,當黃渤找到兒子後,坐在公安局臺階上哭得鼻涕都流出來時。

    那一刻,他形象地詮釋了《演員的自我修養》:“演員在舞臺上,在角色的生活環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樣正確地,合乎邏輯地,有順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樣去思想,希望,乞求和動作。”他演的永遠不是他自己,而是故事裡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兩地分居,這種痛,怎麼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