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川甘藏疆拼車自由行

    一、暴雨

    暴雨是降水強度很大的雨,一般指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內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連續24小時內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屬於災害性天氣。在山區容易造成山洪和溪水暴漲,形成危險。

    1、預防手段:

    1)出發之前應關注天氣預報,有下雨的可能就要準備雨具,並且再出發之前就做好雨天的預備路線方案。

    2)暴雨時或連日豪雨後,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

    3)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時,顯示斜坡內的水份已飽和,斜坡之中段或頂部有裂紋或有新形成的梯級狀,露出新鮮的泥土,都是山泥傾瀉崩塌的先兆,應儘快遠離這些斜坡。

    4)如遇山泥傾瀉崩塌阻路,切勿嘗試踏上浮泥前進,應立刻後退,另尋安全小徑繼續行程或中止行程。

    2、危機處理:

    1) 應根據行進的路段和雨勢的大小以及隊員的身體狀況迅速決定繼續行進或避雨。

    2) 繼續行進時,因暴雨影響能見度,應更加註意辨別方向。

    3) 雨溼路滑,必要時使用安全繩,確保進行安全。

    4) 避雨時,應注意保暖,防雷擊,防山洪。

    5)根據周圍地形和雨勢大小決定是否要做出營地轉移決定,將帳篷轉移到安全地點。

    6)對帳篷進行加固,挖好排水溝。

    7)將帳篷內多餘物品整理好,收入揹包中,準備隨時撤離。

    8)必須輪班外出值班,一旦發現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危險存在,馬上撤離帳篷。

    二、山洪

    持續降雨容易引發洪水。原來清澈的水一下子變得混濁就是同山洪暴發的先兆。山洪大雨時,由於降水很急,使得地表來不及吸收雨水,動土與岩石也難以阻止雨水下洩,這些會加劇山洪的威脅。切勿低估山洪暴發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於上游降下大雨,雨水會集湧而下,於數分鐘內演變為巨大山洪,如遊人適在溪中,極易為洪水沖走,引致傷亡。

    1、預防手段:

    1)除非是有準備的溯溪活動,否則不要沿溪澗河道遠足。

    2)夏天雨季或暴雨後切勿涉足溪澗。

    3)在峽谷溪谷中,開始下雨時應迅速離開河道,往兩岸高地走。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並密切注意觀察下雨量的變化。

    4)發現流水湍急,混濁及夾雜沙泥腐爛樹木的時候,是山洪暴發之先兆,應迅速遠離河道、溪谷。

    5)切勿嘗試越過已被河水蓋過的橋樑,應迅速離開河道。同時注意不要試圖徒步涉過已達膝蓋的溪流。

    6)當雷暴活動加劇時,要避開最易聚水的長溝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帶。

    2、危機處理:

    1)山洪來臨後,應先選擇高大的樹頂作為避難所,離開易受洪水淹沒的地區,必要時應棄裝向高處轉移。

    2)如果不幸掉進湍急的河水裡,應拼命抓住自己的揹包(揹包可充當救生圈),或者抓住隨山洪衝來的大樹木,或抓緊岸邊的石塊,樹幹或藤蔓,設法爬回岸邊或等候同伴救援。

    3)將帳篷內多餘物品整理好,收入揹包中,準備隨時撤離,小刀放在手邊

    4)事先規劃好逃生路線

    5)必須輪班外出值班,一旦發現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危險存在,馬上撤離帳篷。

    三、中暑

    中暑是人在烈日或高溫環境中,體內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引起體溫調節障礙。或因大量出汗造成失水失鹽,血液濃縮,面板肌肉血管擴張而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輕者數小時可恢復,重者可以致死。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過量飲酒常是誘因。中暑的先兆症狀是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慌、噁心、四肢無力等。

    1、主要症狀

    先兆中暑: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噁心、四肢無力、脈搏加快。

    輕度中暑:注意力不集中,意識精神迷糊,動作不協調;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面色潮紅,大量出汗,面板滾熱,四肢溫冷。

    深度中暑:日射症(直接太陽底下曝曬,引起腦細胞受損);熱痙孿症(大量出汗,口喝,引發肌肉抽筋);熱衰竭症(脫水過多,缺失鹽分)。

    2、預防手段

    1)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早出晚歸,避開正午炎熱的時間。行前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帶著不好的心情或者工作壓力參加活動。

    2)頭部降溫,短時散熱。參加活動,穿著能散熱的合適衣服。穿越途中,儘量用水把帽子浸溼,進行適當頭部降溫。在烈日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時,及時把帽子去掉短時散熱;

    3)休息選點,避曬通風。穿越途中,長時間的休息,休息點要選擇能避開烈日曝曬及通風良好陰涼的地方休息。休息的時候要快速卸下揹包,取下帽子,解開衣袖與領口紐扣,挽高腿褲,快速散熱。

    4)注意行走節奏,避免過度疲勞。少量、多次、科學、合理,及時補充水分及含鹽食物,適當配搭一些含豐富電解質運動飲料。

    3、救護措施

    1)應立即停止運動,到陰涼處休息,解開衣物通風,有條件可用冰敷。

    2)溼毛巾擦身同時強力按摩四肢,以防止毛細血管血流滯積,並促使散熱加速。

    3)喝些冷飲、涼鹽水,服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成藥。

    4)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復甦姿勢(側臥,保證呼吸道暢通),並通知急救中心。

    5)如虛脫者甦醒,也應抬送醫院,嚴禁讓患者自立行走。

    四、失溫

    失溫又稱低體溫症,指體溫降到正常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所需溫度以下的症狀。人的體溫會通體內平衡被維持在一個恆定的水平上。但是,當身體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時,這種內部機制可能無法再補充散失在環境中的熱量,從而造成失溫症。

    1、預防手段

    推薦記住兩個字即可避免失溫——勤快,熱了脫,冷了加,溼了換。

    2、救護措施

    1)保持體力,停止活動或者緊急紮營,不斷進食高熱量食物。

    2)脫離低溫惡劣環境,及時脫下寒溼衣物,更換保暖溫暖衣物。

    3)防止繼續失溫,協助重獲體溫,進食熱糖水。

    4)保持清醒,給予消化熱食,平臥往睡袋裡丟熱水瓶或者施救者體溫傳導。

    5)意識迷糊,狀態嚴重者,採用40度溫水浸泡。

    6)失去意識,人工呼吸,40度以下溫水從肛門大腸灌洗方式直接中心重溫。

    7)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五、脫水

    1、主要症狀

    脫水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高滲(原發)性脫水(以失水為主者),低滲(繼發)性脫水(以失鈉為主者),等滲性脫水(水、鈉各按其在血漿中的含量成比例丟失者)。

    高滲性脫水:細胞內、外液都有所減少,但因細胞外液可能從幾方面得到補充,故細胞外液和血容量的減少不如低滲性脫水時明顯,發生休克者也較少。

    低滲性脫水:噁心、嘔吐,注意力不集中,頭暈,頭部血管波動,患者易發生休克。

    等滲性脫水:可透過不感蒸發繼續喪失水分而轉變為高滲性脫水,只補充水分而不補鈉鹽,又可轉變為低滲性脫水。

    2、預防手段

    1)帶足夠的水;

    2)少量多次補水,每次100m;

    3)補水時同時也要補充鹽、葡萄糖及維生素;

    4)帶適量的果汁或運動飲料

    -END-

    運營人員:阿健

    【leyoupintu】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遊,你更注重當地的文化底蘊,還是風景名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