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送歷史個放大鏡
-
2 # 史不知味
張作霖帳下猛將頗多,為他立下汗馬功勞,後來之人遂將郭松齡、韓麟春、姜登選、張宗昌以及李景林譽為奉系“五虎將”。
姜登選既然能夠列為“五虎將”之一,自然也就說明了此人必有他的厲害之處。
姜登選的結局之所以悽慘,既是私憤使然,也是公仇使然;既是他所自找,又是張作霖無意間推動。
張作霖崛起之後,雖說一手掌控奉系,但是奉系內部卻非鐵通一塊,也是山頭林立的你爭我奪。
一是陪張作霖一起闖過來的“元老派”,二是張作霖及元老派所扶持起來的“士官派”,三是後起之秀的“陸大派”。
元老派和士官派矛盾並不激烈,而士官派和陸大派之間的矛盾卻在經年累積之下成了水火之勢。
因為以楊宇霆為首計程車官派深受張作霖重用,所以處處壓制以小張為核心、但以郭松齡為首的陸大派一頭。
郭松齡是一個軍事人才,所以難免心高氣傲,心高氣傲之下自然也就不肯居於士官派之下,所以矛盾愈發激烈。
只可惜,張作霖偏偏又偏向於士官派,這讓郭松齡連老張也一起恨上了。
老張自然也有老張的算盤,畢竟陸大派是以小張為核心,將來小張接手家業之後再重用陸大派也不遲。
不過,郭松齡可等不了那麼久。
姜登選和韓麟春同屬於士官派,和郭松齡可以說是天然的對手,這可以算作是郭、姜二人之間的公仇。
那麼他們二人之間的私憤又是什麼?
實際上,郭松齡對姜登選、韓麟春等人的不滿早已有之。
只拿1924年的二次直奉之爭來說,郭松齡立功幾可謂最大,可是論功行賞的時候,他卻幾乎什麼也沒撈到。
楊宇霆出任江蘇督辦,姜登選出任安徽督辦,李景林也出任直隸督辦,郭松齡心中又豈能沒有怨氣?
老張也沒辦法,他若不刻意壓制老郭,等將來小張接手家業之後,老郭可能就要到封無可封的地步了。
所以,當姜登選在老郭反奉之後返回奉天,途徑灤州去見老郭,並且勸老郭不要衝動行事的時候,老郭就炸毛了。
老薑你得了好處,來勸我老郭別吵吵?呸!
姜登選不勸還好,他一勸,郭松齡反而更生氣。
然後,郭松齡反過逼迫姜登選站隊,老薑,我給你一個機會,站我,還是站老張?
姜登選什麼反應?他是人在屋簷下卻沒有低頭,對著想要拉他下水的郭松齡劈頭蓋臉一頓臭罵。
郭松齡終於怒上加怒,放老薑走不可能,關著他看著又鬧心,於是“卡崩”一下給了老薑一槍。
姜登選立時命喪黃泉,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為什麼又說姜登選的結局是老張在背後無意之間推動呢?
原因也不復雜,一來是因為郭松齡是老張留給小張將來的,二來就是故意讓士官派和陸大派相爭。
這就有點帝王之術的味道了。
也就因為這樣,士官派和陸大派之間的矛盾在老張無意間的推動之下,逐漸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倘若當時姜登選聰明一點,他恐怕就不會途徑灤州了,所以這一切又可以說是他所自找。
所以,當姜登選去灤州見郭松齡的時候,他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不過,後來楊宇霆也算是為姜登選報了仇,郭松齡的結局之悽慘甚於姜登選。
-
3 # 廈門瑞恰
姜登選生於一個農業、商業兼業的富裕家庭。年少時有志學問,在認識到富國強兵路線的必要性後,走向了軍人的道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姜登選官費赴日本留學學習軍事。其間受黃興、宋教仁的影響,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參加了“同志會”,次年參加了孫中山在日本組織的“中國同盟會”。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姜登選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歸國後在奉天巡防統領朱慶瀾手下任職,朱很賞識其才能。朱慶瀾轉赴四川省任職後,姜登選隨他一同前往,任陸軍第三十三混成協二等參謀官、四川陸軍小學堂總辦等職務。宣統三年(1911年),四川 保路運動爆發,四川總督趙爾豐被迫下臺。此後朱慶瀾在成都被擁立為四川軍政府副都督,姜登選被推薦任四川軍政府參謀總長,固辭不就任。此後朱慶瀾的部隊士兵譁變,姜登選隨朱一同退出四川省。
民國元年(1912年),姜登選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教官。
1913年,任貴州陸軍第一師參謀長。同年11月,朱慶瀾到黑龍江任職,姜登選署黑龍江督軍公署參謀長。12月,獲授陸軍少將銜。
1914年6月,姜登選任鎮安右將軍行署參謀長,輔佐朱慶瀾。同年5月,朱慶瀾被許蘭洲逼迫下野,姜登選亦隨之下野。
1916年,朱慶瀾任廣東省長,姜登選隨任補佐。
歸屬奉系
1917年,朱慶瀾辭去廣東省長職務,姜登選隨之辭職。此後,姜登選被北洋政府召還,任總統府諮議。1922年,姜登選任奉軍總參議,歸屬奉系軍閥張作霖。同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敗北,姜登選親自上陣,率工兵建造防線,支援奉軍撤退,受到張作霖的好評,被任命為奉軍訓練總監、東三省陸軍整理處副統監等職務。姜登選積極投入到奉軍的重建和精銳化工作中。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姜登選任鎮威軍第一軍軍長,和同僚郭松齡對立。九門口一役,郭松齡懷疑姜登選所部陳琛旅不聽調遣,欲將之正法。姜登選為之辯解,郭松齡不聽。後來張學良跪述於郭松齡之前,痛哭失聲,郭松齡才免陳琛死罪。此後,姜郭二人更不能相容。然而他們同樣認為應該裁軍以休養民力。因此,他們向張作霖、段祺瑞進言,但未獲採納。
兵變遇害
1925年8月,姜登選南下任蘇皖剿匪司令、安徽軍務督辦。後來受到直係軍閥孫傳芳的攻擊,從安徽撤退。姜登選與山東張宗昌聯合,遭到孫傳芳的反擊,結果二人慘敗。此後,姜登選任奉軍第四方面軍軍團長。
同年11月22日,郭松齡在灤南發動兵變,倒戈反奉。姜登選乘車赴奉天經灤州車站,欲與郭松齡面談,進城後被扣押。郭松齡力勸姜登選合作反奉,反遭大罵。姜登選歷數其叛上謀友之罪,被下令處死,11月26日被槍斃,時年46歲,盛於薄木棺材,放置於荒野。
後來,郭松齡兵敗,韓麟春親自為姜登選遷墳至原籍厚葬。當開棺時,只見姜登選的遺骸雙手綁繩已松,棺內木板遍佈爪痕。原來,姜登選被槍擊,其實並沒中要害,而是被悶死在棺中。見者無不垂淚!
在張作霖帳下,姜登選與李景林、 韓麟春、 張宗昌、郭松齡並稱五虎將!這五虎將品行不一,性情各異:韓麟春有智謀,而不拘小節;李景林多才藝而好大話;張宗昌粗魯放縱無規矩準則;郭松齡機敏狡詐而城府頗深。獨姜登選豪爽輕財,和藹可親,能與士卒共甘苦,重義而輕利。
-
4 # 不沉的經遠
姜登選是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干將之一,結局挺悲慘,因為舊怨,加上有人挑撥,被郭松齡槍斃未死,卻被扔在棺材裡活活悶死了。
第一次直奉大戰兵敗以後,張作霖發現自己的部隊不堪一擊,那些綠林出身的老兄弟們面對直系部隊的時候根本不是對手。只有張學良指揮的第二梯隊還可以一戰,最後也是第二梯隊死守山海關擋住了直系部隊的追擊,避免了奉軍全線失敗。而第二梯隊這麼能打,全靠了張學良的副手郭松齡會練兵。
痛定思痛,張作霖決定提拔一批軍校出身的軍官來訓練部隊,除了郭松齡外,還有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等人。這幾個人被稱為新派,以和張作相等為首的老將們的老派區分開來。
而新派也分派系,日本士官學校出身的姜登選、韓麟春張作霖的親信楊宇霆和被稱為洋派,而國內軍校畢業的郭松齡、李景林等人被稱為土派。其中楊宇霆和郭松齡關係最為惡劣,而姜登選和郭松齡之間關係一般。
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以後,姜登選被任命為第一軍司令,和張學良指揮的第三軍一起攻打山海關。而郭松齡是第三軍副司令,並實際上代替張學良指揮一、三兩軍作戰。期間姜登選和郭松齡發生了一些矛盾,為兩人最後決裂埋下了隱患。
奉系擊敗直系以後,奉軍大舉入關,李景林等人都出任了一省的督軍。而楊宇霆因為和郭松齡關係不和,所以故意推選姜登選出任安徽督軍,頂掉了郭松齡,使得他出掌一省的意圖失敗。而郭松齡想安排自己嫡系彭振國到安徽出任參謀長,也被姜登選排擠了出來。
這引發了郭松齡對張作霖、楊宇霆、姜登選的不滿,加上他不願意再幫張作霖打內戰,引起了張作霖的猜忌,所以郭松齡決定起兵反奉。結果恰在準備舉兵時,姜登選坐火車經過郭部駐地要返回奉天,因為擔心走漏訊息,也防止姜登選幫助張作霖,郭松齡決定扣押姜登選。
不過根據時任郭松齡部軍法處處長的高問樵回憶,郭松齡初期並沒有打算殺害姜登選,而且決定事後釋放。但是軍需處軍需官張振鷺和被姜登選排擠出來的彭振國對姜登選不滿,於是說姜登選勸他們叛變,最終郭松齡命彭振國去處決姜登選。
姜登選被殺死以後,只用了一口棺材裝殮了拋棄在荒郊野外。郭松齡兵敗以後,韓麟春幫姜登選收屍時發現,棺材內有抓痕,所以姜登選應該並未被直接打死,而是在棺材中悶死,可謂悽慘。
應該說姜登選的運氣不是很好,如果早點回去,那麼在郭松齡起兵前就到了奉天,或者晚點回去,郭松齡起兵以後他最多被李景林扣押在天津,都不會有事,這也是天意吧。
-
5 # 追思者
姜登選(1880-1925) ,字超六,直隸省南宮縣(今河北省南宮市)陳村人,奉系將領。早期官費留學於日本,結識黃興、宋教仁,加入‘同志會’,後加入孫中山‘同盟會’。回國後於1908--1917期間追隨朱慶瀾,隨後同朱一同歸入奉系,由於作戰勇猛,足智多謀,深受張作霖喜愛,與李景林、 韓麟春、張宗昌、郭松齡並稱五虎將!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齡在灤南發動兵變,倒戈反奉。姜登選乘車赴奉天經灤州車站,欲與郭松齡面談,進城後隨即被扣押。郭松齡力勸姜登選與自己一起造反,卻被姜登選大罵一頓。姜登選歷數其叛上謀友之罪,郭松齡一氣之下處死了他,時年46歲,只用一口薄薄的棺材收斂了他的屍體,丟棄在荒郊野外。郭松齡兵敗後,韓麟春親自為姜登選遷墳至原籍厚葬。當開棺時,只見姜登選的遺骸雙手綁繩已松,棺材內側木板全是血淋淋的爪痕。其實,姜登選被槍斃,其實並沒打中要害,而是活活的在棺材中窒息而死。從前清留洋到奉系大員再到如今之慘死,令人實在惋惜!
至於落得如此地步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 九門口一役後續郭松齡結仇,但是都沒有做出緩和關係的努力。試想他們若沒仇恨,同僚多年也不至於痛下殺手。
二、其性格太或許剛直,明知道自己與郭松齡不和,卻執意前去勸說,明知道郭松齡的手段卻要當著面痛罵他,雖是忠君之士,這樣的行為也等於找死。
三、槍斃他計程車兵槍法確實太差,這都沒能打中要害,以至於姜登選死得如此悽慘。收斂屍體計程車兵太過潦草,還未斷氣都沒能發現。
四、軍閥混淆的年代,家國破敗,民不聊生,不止是姜登選一人死得悽慘,哪一名被戰爭害死計程車兵和平民不慘呢?原因更在於那個時代吧。
-
6 # 七追風
姜登選,張作霖手下五虎將之一,死在同袍郭松齡手中,真是死不瞑目。
姜登選是直隸人,出生於1880年。後來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學習,並且參加了孫中山組織的“中國同盟會”。
回國後的姜登選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隨朱慶瀾四處漂泊,直到1917年朱慶瀾辭去廣東省長職務以後,姜登選才另謀出路。1922年,姜登選正式進入張作霖的奉軍。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姜登選開始忠心耿耿的跟隨張作霖。
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敗退之時,姜登選就身先士卒,帶領隊伍構築防線,全力支援奉軍撤退。同樣具有江湖氣息的張作霖,對姜登選這樣的人非常重視,立刻任命他為奉軍訓練總監、東三省陸軍整理處副統監等職務。
姜登選的悲劇,是從第二次直奉戰爭開始的。張作霖手下五虎將,姜登選既忠心又仗義,重義輕利。但是郭松齡,卻是個城府很深,善於算計的人。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張作霖任命姜登選為振威軍第一軍軍長,與郭松齡一起,在前線戰鬥。
直奉兩軍在山海關進行了多日的激戰,雙方都傷亡慘重,尤其是奉軍,因為對方居高臨下佔了優勢,非常被動。很快,奉軍偵察兵傳來訊息,把守九門口的直軍兵力薄弱,於是大舉進攻。
守將馮玉榮陣前倒戈,讓奉軍佔了九門口。聽到訊息的吳佩孚直到事關重大,於是親臨前線,鼓舞士兵士氣,又一舉奪回了九門口。這次九門口之戰,雙方反覆爭奪,戰死者超過萬人,非常慘烈。
也正是這一戰中,姜登選和郭松齡結了樑子。
郭松齡懷疑姜登選部下旅長陳琛不聽調遣,貽誤了戰機,所以要槍斃他。姜登選自然要護著自己的手下,於是據理力爭,後來還找到了張學良,讓他出面協調。雖然陳琛免了被槍斃的命運,但是郭松齡算是記恨上姜登選了。
1925年11月,郭松齡聯合馮玉祥李景林,在灤南發動兵變,背叛了張作霖。(郭松齡)
當郭松齡看到姜登選來了之後,立刻想起了兩人之間的矛盾。在勸說姜登選背叛張作霖未果之後,他立刻讓人抓住了這個昔日的同袍。
11月26日,姜登選被郭松齡槍斃,裝進棺材裡扔到了野外。
悲慘的是,郭松齡兵敗之後,韓麟春又找到了姜登選的棺材,準備重新安葬他。當棺材開啟的時候,人們才發現,綁在屍體上的繩子已經鬆開,棺材內的木板上,都是抓痕……
姜登選中槍之後沒有死,他是在棺材裡活活悶死的。
姜登選之死,死在太仗義,死在根本沒看明白,郭松齡和自己就不是一路人。
回覆列表
我是阿春,我是回答。
張作霖的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軍閥,他手下前後有五大戰將,分別是:姜登選、李景林、韓麟春、張宗昌、郭松齡。他們無人之中性格不同,品行不一,姜登選為人重情義,而這個也讓他最後喪失了性命。
少有大志,投身絕對,參加革命,追隨自己的貴人朱慶瀾
姜登選家境殷實,但是他不是那種紈絝子弟,從小看到了國家衰弱和戰爭的爆發,觸動了他那幼小的心靈。為了報效祖國,認識到了富國強兵的重要性之後,他選擇從軍。為了掌握知識,又自費去了日本學習軍事。恰巧那時候是黃興、孫中山他們在日本活動的時候,接近了他們,深受他們對國家、革命思想的影響。像這種舉大事的人,往往都需要寬宏的心胸,感情深厚,同時也要充滿智慧,才能團結到一幫的人眾。我想姜登選的重感情應該不是跟關羽一樣,看著春秋,深明大義。跟著什麼樣的人學到什麼樣的東西,為國盡忠,愛國和重感情,我有理由相信是跟孫中山那些人學的。
朱慶瀾是姜登選的貴人,他在畢業歸國之後也就是1908年開始就跟隨朱慶瀾,到了1914年已經就任鎮安右將軍行署參謀長,輔佐朱慶瀾,參謀長的職位在軍事領域是很高的級別,朱慶瀾可以說是一手帶著姜登選成長的。1916年,朱慶瀾任廣東省長,姜登選隨任補佐。到了次年,朱慶瀾辭去了廣東省長的職務,他去做袁世凱的軍事顧問,而姜登選此時去了北洋政府做諮詢。直到1922年,姜登選投靠了張作霖,並且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脫穎而出,受到了張作霖的重視,到了第二次直奉戰爭任鎮威軍第一軍軍長,這個時候他逐漸和郭松齡產生了矛盾。
姜郭結怨,由多年同事變成了政敵
在一次戰役中,郭松齡認為是姜登選的旅長陳琛不聽從調遣,貽誤戰機,讓軍隊蒙受損失,想把陳琛就地正法,姜登選極力為部下辯解,但是郭松齡不依不饒,一定要殺了陳琛。最後沒辦法,為了兩人不鬧矛盾,少帥張學良跪下來哭著向郭松齡為陳琛求情,最後陳琛才免於死罪。但是兩人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郭松齡反叛,姜登選面見被殺
1925年,郭松齡在灤南發動兵變,倒戈反奉。恰好姜登選路過郭松齡的根據地就像跟他談談。估計是一頓好吃好喝後,郭問姜:“兄弟,如今天下分崩離析,各路諸侯割地稱王稱霸,戰火不斷,民不聊生。你我兄弟二人擁有軍隊,胸懷大志,姜兄是否有與兄弟一起征討天下,一統天下的雄心呢?”
姜登選聽罷,直接斥罵:“你我二人深受張作霖的喜愛,食人祿忘人恩,反而結而攻之,此非忠義之士所為,吾與汝不同路”郭松齡惱羞成怒,直接一顆子彈打進了姜登選的體內,可伶,張作霖手下第一戰將就此像流星劃過天空一樣,黯然隕落。
後來,郭松齡兵敗,韓麟春親自為姜登選遷墳至原籍厚葬。當開棺時,只見姜登選的遺骸雙手綁繩已松,棺內木板遍佈爪痕。原來姜登選在中彈之後並沒有死,反而是被棺材悶死的。見到如此慘狀的眾人沒有不落淚的。
我看到了很多資料是如我上面所寫的,但是有一些東西一直沒有交代,那就是郭松齡和姜登選的淵源,這個淵源我認為是解釋了郭松齡要殺姜登選以及姜登選為何在知道去見郭松齡凶多吉少依然前行的真正的原因。
郭松齡和姜登選在很久之前就認識,甚至有可能姜登選是郭松齡的上司。我們來看看二人的履歷:
1907年,郭松齡在奉天陸軍速成學堂畢業以後,在後面的很長時間都跟隨了朱慶瀾;
1908年,姜登選結業回國,深受朱慶瀾的重視,並且也長期跟隨朱慶瀾;
1909年,朱慶瀾入川,郭松齡和姜登選同去,此時郭松齡的職務是連長,姜登選是參謀長;
1911年,著名保路運動爆發,然後是武昌起義爆發,四川獨立。朱慶瀾被擁立為四川省軍政府的副都督,這個職位相當於整個四川省的二把手。而姜登選的職位是四川軍政府參謀總長,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時姜登選有可能是四川的三把手或者四把手這麼一個角色。那麼郭松齡呢?歷史上說他恰好是營長
1912年之後,朱慶瀾去了袁世凱處謀生,郭松齡去了北京將校研究所學習,姜登選去了保定軍校做教官。
從時間節點來看,郭松齡和姜登選的貴人都是朱慶瀾,他們很早之前就認識,或許關係還很好,而姜登選很有可能在當年就已經是郭松齡的上司!
郭松齡自立反奉,姜登選作為敵人還敢親自登門拜訪,作為沙場的老戰將,姜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性,但是他還是前去了。他想前去一方面是為了多年的戰鬥友誼,一方面我估計也是想教訓下郭松齡,讓他早點回頭是岸。可惜,郭松齡已經被野心吞噬了,姜登選的估算錯了郭松齡,郭松齡可能覺得反正已經撕破臉皮,而姜登選是張作霖手裡的第一猛將,才能不低於自己,與其放虎歸山不如就地殲之。最後慘死在郭的手裡!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