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函林
-
2 # 三聯中讀
文章摘自中讀專欄-苗千陪你讀科幻
http://m.lifeweek.com.cn/h5/zhuanlan/detail.do?id=41
《出賣月亮的人》
我們來聊一部和月亮有關係的科幻名作。其實各個民族和月亮有關係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太多了。文人騷客沒事看到月亮就想吟詩作賦什麼的。而且關於月亮的科幻作品也特別豐富,因為登月是人類幾千年來的一個夢想。以前只能是幻想,我們創造出各種神話故事,後來在知識上和技術上有可能實現了,那麼科幻作家首先就開始幻想了,開始創作科幻故事。關於登月,最有名的作品大概就是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名著《從地球到月球》,當然還有一個續篇《環繞月球》。
咱們今天先不聊凡爾納,聊一位美國科幻作家羅伯特·海因萊因早期的短篇科幻小說集《出賣月亮的人》。首先這個小說集的題目,也是其中一篇故事的題目《出賣月亮的人》,本身就很吸引人:這到底什麼意思呢?讀者一看題目就有興趣往下讀。當然了,我們選擇聊這一部小說集也還有其它的原因,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讀一讀這部小說的中文版。
先簡單說說這位作者海因萊因,他在科幻領域也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人稱科幻先生,另外也是所謂的科幻三巨頭之一。我們要知道所謂的科幻三巨頭還有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兩位巨匠,但是隻有這位海因萊因是土生土長的美華人,另外兩個一位出生在英國,一位出生在俄國。這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作家,他的寫作也正是非常的擁有一種美國作家的氣質,有一種美式幽默,美式腔調,更重要的是作品裡反映出了非常強烈的美國精神。
這其實不是我們第一次聊短篇科幻小說集了,之前聊過也是一位美國作家特德·姜的短篇集《你一生的故事》,但是它和我們今天讀的《出賣月亮的人》給人的感覺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兩本書相隔了半個多世紀。
羅伯特·海因萊因
一般來說,作家剛剛出道的作品都有些稚嫩,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海因萊因的作品從一開始就特別的成熟,而且風格特別鮮明。我們看他的這部短篇小說集,幾個故事彼此有聯絡,但是也都可以獨立成篇。上週我們也是聊的一位美國作家的作品《貓的搖籃》,我說作者並不是特別在意作品中科幻的成分,科幻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手段而已。但是海因萊因就不一樣了,科幻就是他的作品的核心。可是你讀他的小說,和讀其他人的科幻小說的感受一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別人的科幻小說往往將就出奇制勝,想你沒有想過的東西,可是海因萊因的科幻,是把很多人都想過的東西寫出來,而且寫得特別具體,遇到的問題都特別真實,就好像幻想真的實現了一樣——這其實就是一種美國精神的體現,特別講求實際。
我們看這本書裡第一個故事《要有光》,其實講的是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就是怎麼樣製造一塊效率極高的太陽能面板,用面板接收的太陽能高效的發電,再用電產生出光。雞生蛋蛋生雞,因為我們有太陽提供無窮無盡的能源,所以人類就可以獲得無窮的清潔能源。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能不能實現呢?這可能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但是想實現接近百分之百的效率,應該是做不到的。比如說世界上最普遍的太陽能面板就是樹葉了,樹葉透過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那麼它的效率是多少呢?根據光合作用的不同階段,我們不大好衡量,但是基本上是低於百分之五的。那麼我們人工製造的太陽能面板的效率有多少呢?效率很高的也有,但是這樣的東西造價也會太高,沒有使用價值。比如我剛剛看到的目前市場上效率最高的商用太陽能面板,效率達到了22%左右。也就是說,幻想的世界很美好,但是我們在可預見的未來很難光靠太陽能得到無窮的能量,還要利用各種形式的能源,包括核能。
書裡邊還有一個故事《道路滾滾向前》。這個故事就更有意思了,原因就在於我估計,幾乎所有人在小時候都幻想過故事裡的場景——就是人不用走路了,你只要站在一個傳送帶上,讓路帶著你走!而且還特別快,一小時上百公里,想去哪都行。這樣的一個場景,在作者的故事裡就成為了現實,結果怎麼樣呢?遇到了一個麻煩,就是隨著能源不成問題,整個國家的經濟全都以來這樣的道路來支撐,可是一旦道路發生了故障,或者執行這種自動道路的人出了問題,比如罷工了,整個國家都會陷入混亂之中。發生了這種問題怎麼辦?必須非常冷靜,非常堅強的面對。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必須找到解決的辦法,必須永遠向前,這也是一種美國精神。
我們剛才很潦草的介紹了這個小說集裡邊的前兩個故事,因為它們都屬於那種短小精悍的短篇,想了解具體的情節,還是要親自去讀。而《出賣月亮的人》這個故事,就是全書的中心了,它的篇幅也最長,算是一箇中篇小說了。我們來仔細的看一看其中的中心人物哈里曼先生,這個出賣月亮的人,他為什麼讓人如此的印象深刻。
這位哈里曼先生,一出場就是一個大富豪,而且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大富豪,可以說他就是實現美國夢的一個象徵。但是他想做什麼呢?他想做的就是很多科幻小說的主人公都想做的事情,飛到月亮上去。這個計劃在20世紀的40年代,即使是對於美國的超級富豪來說,也過於不切實際,面臨著沒有技術,沒有錢,還有各種各樣的政治原因等等等等。怎麼辦?無論有多少困難,這位哈里曼先生全都不在乎,他就是要飛到月亮上去。用書裡邊哈里曼先生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會去欺騙,撒謊,祈求,盜竊,行賄,做任何事去完成目標。”
這是一種為了夢想不顧一切的一種極端的表達方式,但是哈里曼先生是怎麼實現他的夢想的呢?或者說這個科幻故事和其它登月的科幻故事,比如說《從月球到地球》,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非常多。我們會發現,科幻是這個故事的主題,但是這個故事要表達的精神卻是一種非常實際的美國精神。我們會發現不是像其它的科幻故事,人物不斷地解決科學和工程難題,在這裡邊哈里曼先生需要面對的更多的是科學之外的難題——比如說法律問題,月亮到底屬於誰?怎麼解決這些難題。還有經濟問題,怎麼籌劃到錢去建造登月火箭?登上月亮之後怎麼去開發它?怎麼贏利?可以說這些美國的創業大亨們,還什麼都沒有做的時候就已經設計好了一整套的商業模式。有些朋友讀這些情節,可能會覺得有點不耐煩。就像是你看一部武打片,我們其實就是想看主角和反面人物對打,結果裡邊的人老是不打,老說話,我們看著心裡就著急。但其實對於《出賣月亮的人》這部小說來講,這正是這個科幻故事最有特點,最有美國特色的地方。誰說科幻不能反映現實?美國夢最適合用科幻來反映,因為它展現了金錢和夢想的統一。
哈里曼先生既是一個冷血的,實際的企業家,創業者,美國富豪,同時他又是一個夢想家。一個科幻故事怎麼樣在美國精神中講述出來,另外這部創作於20世紀中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的科幻小說有什麼樣的時代特點,我們都可以從《出賣月亮的人》這個故事裡讀出來。
回覆列表
小林泰三的【醉步男】科幻世界譯文版發表的。小林泰三是大坂大學物理學碩士,所以對時空方面的東西有很深認識。
【醉步男】是他的一篇獲獎作品,三個主人公的名字來自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講述的是一個愛情引發的時空驚悚故事,故事對一般讀者來說很燒腦,需要一定的物理常識,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了平行宇宙和量子坍塌,當時看完的感覺就是十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