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笨想MoMaek了
-
2 # 大米飯囧
應該是各種元器件價格問題,也可能是其他供應商問題,也可能是小米定價問題。
價格高,使用者不買賬。所以小米這次把小米6價格提到了2499,如果不突破2000這關,很多東西達不到滿意度。小米6之前可能是因為835的原因吧,很多廠商都在搶著用835,小米應該是價格低,所以不能優先擁有產品吧,所以只能等。
有時候搶購也可能是個幌子,讓使用者覺得小米手機這麼多人買呢,我也得搶一個。但是不是什麼長久之計,所以現在很多東西已經基本上開放購買了。
-
3 # S受傷的創可貼T
小米的出現打破了手機高價低配格局,如果有看過小米Quattroporte黎萬強寫的參與感就會發現,小米先做系統,米聊,使用者參與,口碑營銷,讓使用者參與進來,參與手機的設計,提意見,做一部滿意手機
-
4 # 謙啟管理評論
小米的口碑營銷
傳統的廣告營銷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去打廣告來獲取使用者的口碑。但是產品銷量的增長與廣告的投放力度之間並不確定到底有多緊密的聯絡。然而,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很多公司有了更便宜的推廣方案。同時,基於網頁,社交軟體等等的廣告,也養活了一大批社交媒體。現如今社交媒體能夠更快的散播資訊,同時讓使用者能夠透過更多的渠道瞭解到產品的真實情況。甚至有不少的影片作者專門做新產品的上手評測來獲取點選量。
小米在剛開始進入市場的時候選擇了社交媒體作為主要推廣平臺,因為他們早期並不具有大量的資金來投入到廣告中。小米嘗試跟使用者做朋友,特別對於售後支援這一塊,當客戶有問題的時候,讓服務的人員覺得是自己的朋友來向他們諮詢問題,這也就是他們建立客戶關係的第一步。然後他們透過高性價比的產品在使用者中建立口碑,去讓使用者為他們免費做廣告、做推廣,也就是那些被稱作“米粉”的群體。這些米粉會自發的向他們的朋友推薦小米的產品,讓小米獲得免費營銷的方法。
小米的宣傳口號就是:為發燒而生。將自己的產品定位為對手機非常喜歡的極客們。透過口碑帶來的大量使用者,小米建立了自己的社群,每天有超過25萬條發帖。小米也經常與自己的粉絲群體在微博上進行互動。
小米利用社交媒體作為跟使用者建立關係的橋樑,然後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與使用者更緊密的繫結。甚至透過社交媒體可以讓更多的使用者參與到產品的設計過程中來,發表他們對於新產品的期望來改善產品。說白了,就是跟自己的忠實消費者產生更多的互動。
當然也不能忽略去年趁著小米供應鏈出問題而異軍突起的VIVO和OPPO。首先這兩個牌子從名字上就佔了便宜,不瞭解的人都以為是個洋牌子,同樣的取名策略可以從TCL、BYD、Galanz、Foxconn、Midea、Mini So等等一系列中國產品牌中發現。畢竟舶來品天生自帶高階光環。不難發現無論是OPPO還是VIVO,一個定位在音樂手機,另外一個定位為拍照手機,也確實在這兩個方面做到了應該有的水平,還是有在用心去打造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對於他們的目標受眾中可以說贏得了很高的口碑。
其實說到利用口碑的,錘子的情懷策略不得不提。然而錘子的營銷不得不列為營銷案例的反例。早期的羅永浩攻擊式營銷(兩場釋出會,一次影片辯論)一年只賣了20多萬臺產品,並且導致產品瑕疵被大範圍的傳播,與前期文案中宣傳的“工匠精神”、“天生驕傲”、“情懷”等形成了明顯的反例,以至於情懷一詞都有一定程度的貶義了。然而營銷的失敗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主要的是錘子手機的使用者體驗和產品質量並沒有撐起文案中形容的高大上的感覺。本該成為搭建口碑的網際網路反而變成了扼殺自己的毒藥。
口碑營銷的理論基礎
口碑營銷(word-of-mouth)是把使用者間的交流作為一個主要資訊傳達工具的方法。在如今世界,網路口碑營銷(e-word-of-mouth)因為成本相對於傳統廣告手段比較低廉,而且受眾廣泛,已經被不少公司作為起步階段的主要宣傳手段。網路口碑營銷的渠道很多,諸如:社交媒體、電子郵件、網站論壇、部落格等等。
網路口碑營銷有兩個維度。一個是關係的橋樑的建立,還有一個是使用者關係的繫結。一般選擇用新資訊或者獨特的觀點與使用者建立相互溝通的橋樑。繫結則是指人之間有緊密關係的時候存在的感情紐帶。當網路口碑建立起來之後,群眾就會自發的成為產品推薦的渠道。
網際網路可以說大大降低了溝通的成本,同時也讓不同地域不同時間的人可以更容易的分享自己對於某件產品的經驗。網際網路的渠道也讓消費者可以獲取關於產品更多更好的資訊,他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辨別這些訊息的真假。以前,客戶對於某個公司的印像大多基於親身受到的服務,或者使用產品的體驗。但是現在來說,網際網路讓人們可以透過網上的口碑樹立起一個形象。
然而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使用者對於產品的瞭解程度不亞於生產他們的廠商。於是乎缺少了資訊優勢的廠家只能與競爭對手真刀真槍的拼產品質量。網際網路的確能給商家帶來低投入高回報的快速推廣。但是網際網路的口碑風向顯然不受廠商的控制,例如有米粉、果粉自然就有米黑、果黑。
所以,營銷本身對於產品來說只是起到讓更多使用者聽到你產品的方法,最關鍵的還是要用心做好產品。雖然已經不是那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但是沉不下心來做產品的公司又如何能夠成功呢?那些不把產品/服務設計作為要點的企業,如果只知道在營銷上下功夫,有可能會導致“壞事傳千里”的反效果。
-
5 # 雷小齙
剛出mix2s時,帶著期待手機和小興奮搶了幾次,都是秒沒,2次後衝動消費的熱情過去,看了華為p20Pro極光色也要提前預約購買,但是人家有具體發貨日期,等多久心裡有底,手機這種東西可替代的品牌和型號太多了,飢餓營銷久了,買家也就選擇其他品牌的手機了
-
6 # 即刻行動家
為什麼不全款預售,而是需要搶?
而且這種營銷模式被手機其他廠商模仿抄襲,但是其他廠商系統軟體的維護卻跟不上,而小米做到了,我的小米2手機到目前還有系統的更新。
如果你是個發燒友,對新旗艦手機上市初期就想立刻擁有,個人感覺也不太實際,畢竟核心技術沒掌握在自己手裡,比如驍龍處理器,顯示屏等。
不全款預售的原因在於,如果不製造一機難求的熱度,人是不會有慾望去購買的,還有一個大群體,那就是黃牛,有了黃牛的熱度,更加為小米的知名度點上了一把火。
-
7 # 兜兜理
這種營銷方式,在市面上作用的還是比較多的。
1.前期的宣傳,營造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這是前提條件,如果這一點沒做好,後續的一切操作效果都會大降。
2.開始銷售時,營造一種求大於供的感覺。這是人性使然,搶著買的東西,都是好的。就跟現階段的房產一樣,越漲價買的人越多,追漲心理,就怕晚了價格又漲了,手機漲價沒聽到過,那就變相漲價,透過黃牛黨在其他平臺銷售。
3.槍手這個有沒有不好說,我個人感覺應該是有的,銷量越大,就是產品的變相保障。跟網店刷單一個道理。人們都喜歡盲從。
4.我不是米粉,也不瞭解這款手機。如果這款手機確實好,那麼對這種營銷方式就起到一種助推作用。
這種銷售方式,看上去簡單,但不管前期的推廣還是後期的限量,都是智慧與膽魄的體現,不是每個人都能玩的轉的。
眾人拾柴火焰高,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造勢營銷
本人搶小米mix2s一個月無果,後來在某寶某東去試試購買,結果比官網的搶購價足足多1000元,而且銷量幾十萬。
雷總,你這營銷方式實在讓我們米粉很難受,讓黃牛樂呵呵!
和我同樣心情的有嗎?
回覆列表
在國內手機界裡無論是品牌口碑還是產品價效比,小米確實是做的出類拔萃。小米手機飢餓營銷的說話流傳已久,今天我想說的是背後更深一層的真相。
大家對小米手機的認知應該是親民價,良心機。但是為什麼每次小米手機市場放貨量都很少,需要預約搶購呢!
1. 小米手機定位是為發燒而生,是那部分精通手機的人,他們是玩安卓系統的風雲人物,他們跟著的是一群粉絲。一般這部分人會去搶新品首發,而且願意表現自己,願意被大家推崇。他們會幫著小米去各個社交媒體上宣導小米手機的好用。這部分種子使用者幫雷軍省去了大量的宣傳費,還製造了口碑。真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2. 小米手機定價低,大批次生產不僅會導致積壓庫存,再者虧損會很大,而這種逐步放貨的方式洽洽降低了風險還讓雷軍大大降低了成本。
這裡先普及一個概念: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推指出每1.5年,處理器效能提升一倍,電子器件體積減少一半。也就是說基本上每3個月,很多電子配件價格至少降價30%
如上圖,按照摩爾定律,一部手機在幾個月之後手機成本降低那麼多,在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利潤蹭蹭蹭的漲了!
所以在幾個月後,不僅手機口碑上去了,黃牛也幫忙鋪貨了(黃牛不是小米找的),手機元器件價格成本也下去了,庫存積壓風險降低了,利潤自然而然就上去了!這是很巧妙的打了一個時間差,讓人造成了“價效比超高”的一種錯覺,又降低了各種風險和成本。
小米的飢餓營銷才是營銷界的最高境界!當然,前提是小米手機品質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