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直“不倫不類”的武裝
10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洋槍隊,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探討這個組織的起起落落,更對於我們如何認識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那麼今天,筆者就與各位談談洋槍隊的歷史吧。1860年秋,太平軍在李秀成等將領的指揮下大破清政府的江南大營,江浙地區的清軍勢力再一次遭受重創。而李等乘其元氣大傷,大舉反攻,先鋒也一度達到上海縣的郊區地帶。(忠王李秀成在召開軍事會議)

    太平軍前鋒的開到,無疑讓整個上海陷入了一陣恐慌當中。但是也就在這個時候,一支自衛武裝的出現卻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這支武裝,就是近代史上褒貶不一的“洋槍隊”。

    眾所周知,洋槍隊的基礎是由美華人華爾所奠定的。華爾雖然被斥責為一個花天酒地的流氓,但這種生活上的劣跡,其實一點也不影響他的領導才能。華爾在太平軍先鋒接近上海郊區時,便從對太平軍的明察暗訪中,掌握了對手的真實實力。不久,他便利用從好友白齊文(美華人)那裡借來的呂宋水腳(奴僕)和從駐滬英軍彈藥庫租來的槍支,成功奪取了被太平軍佔據的松江城。這次突襲的成功不僅讓華爾一時成為了整個上海灘議論的焦點,也進一步刺激了他擴充實力的野心。(洋槍隊高層與上海清政府官員的合影)

    華爾的成功不僅讓他的同伴對他刮目相看,也使上海地區計程車紳頗為心動,因為華爾的出現無疑讓他們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於是,在華爾勝利光環的照耀下,大批的資金與人才匯聚於他的旗下,並在他的指揮下積極出擊,多次重創盤踞上海與江浙一帶的太平軍部隊(雖然自身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傷亡)。在勝利的鼓舞下,華爾的部隊得到了一個新的名字——“常勝軍”。

    但是好景不長,在一次攻打慈溪的戰鬥中,華爾過分低估了對手的實力,結果在指揮衝鋒中被太平軍的流彈擊中而當場斃命。雖然這次戰鬥以慈溪被常勝軍攻佔而告終,但是華爾的死,如當頭一棒,打在了每一個常勝軍士兵的頭上。原來,官兵們已經習慣了華爾個人的權威與在他帶領下所創造的勝利,但是華爾的死卻讓他們很難信服,信服可以有一個人能夠來取代華爾在他們心中的位置。雖然他的好友白齊文暫時代行了他的職權,但是隊伍內部還是發生了分裂,並有一小部分人離開了部隊。到了後來,常勝軍由英國軍官戈登接管後,又遇上了盤踞江浙一帶的太平軍的反攻,在野戰中,戈登因指揮不力而讓“常勝軍”蒙受了不小的損失。這些野戰帶來的傷亡雖不至於傷筋動骨。但對於習慣了勝利的華爾舊部來說,這無疑讓他們蒙羞,人們的不滿在加劇,“常勝軍”也在面臨著他自建隊以來最大的挑戰。

    同行是冤家

    早在太平軍第三次大舉進攻上海時,為了加強上海的防衛力量,在清政府的督促與曾國藩等人的努力下,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李鴻章得以統領著他的數千名淮勇乘坐汽船趕至上海。(淮軍一部在接受檢閱)

    在接下來同太平軍的作戰中,李鴻章等人不僅親眼目睹了洋槍洋炮的威力,同時也被西式的軍事組織與訓練方法所吸引。很快,在李鴻章等人的努力下,淮軍也得以列裝了一部分滑蹚槍與威力巨大的火炮(加以必要的訓練),並在之後的時間裡,開始承擔更多地區的防務。華爾絕不會想到,一個新的競爭對手,已從對他亦步亦趨地學習中開始逐漸超越他了。

    (裝備洋槍洋炮的清軍一部在操練)

    除了李鴻章統領的抵滬淮軍外,不少人也開始拼命的去效法華爾的成功模式,例如在華爾的常勝軍之外,由法國軍官與中國士兵組成的“常捷軍”也開始參與到戰鬥當中。

    這些部隊的出現雖無法起到徹底扭轉戰局的作用,但他們卻成為了“常勝軍”最有力的競爭者。就在華爾死後不久,“常勝軍”便因其一日不如一日的戰鬥力,而受到了各方的質疑與抨擊。同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李鴻章等部的高歌猛進。“常勝軍”的地位開始從根本上遭到撼動了。

    飛鳥盡,良弓藏

    除了華爾的死與淮軍等軍事系統的競爭所帶來的挑戰外,最終迫使洋槍隊提前結束其生命的,恐怕與大形勢是分不開的,那就是他的宿敵——太平軍的大潰敗。(太平軍與清軍在蘇州混戰)

    如果追溯洋槍隊早期的發展歷史,我們將會發現,洋槍隊之所以能夠越做越大,與太平軍對上海地區的持續性威脅是分不開的。在太平軍的多次進攻下,為了鞏固上海,鄉紳們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使華爾的洋槍隊一度成為了整個上海灘最大的實力派。但是隨著湘軍對太平天國心臟地帶——天京城的步步進逼,太平軍方面已是自顧不暇,對於上海的攻取,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清政府方面也看到了這一變化,所以對洋槍隊支援的熱情開始逐步的降溫;而更讓他下定決心收回對洋槍隊青睞的,則是淮軍等部隊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取代洋槍隊的條件。因此,此時此刻,這樣一支獨立性極強且“不倫不類”的中西結合的武裝力量,已然不是清政府的中流砥柱,而成為清政府的心腹大患了。洋槍隊因對抗太平軍的需要而生,又因對抗太平軍的需要而被解散,也許這也正應了那句老話——“飛鳥盡, 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參考文獻:

    (美)史密斯《19世紀的中國常勝軍 外國僱傭兵與清帝國官員》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陶短房《這個天國不太平》 中華書局田玄《中國近代軍系列叢書 淮軍》 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李莎 《李秀成傳》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2 # 白鶴斥候

    早年學近代史的時候,認為洋槍隊是個壞東西,因為它打太平軍。客觀地說,洋槍隊其實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起點。當年的洋槍隊歸李鴻章節制,經常混在淮軍裡一起行動。洋槍隊在美國牛仔華爾手裡,沒有成大氣候,而擁有洋槍隊的淮軍,跟對頭李秀成打仗,也沒佔到多少便宜。到了英國軍官戈登執掌洋槍隊的時候,局面變了,洋槍隊不僅裝備更好,人數更多,而且更加訓練有素。這樣一來,即使是人手一杆洋槍的太平軍李秀成部隊,遇到淮軍也有點頂不住。戰爭末期,雖然因為殺降問題,戈登跟李鴻章鬧翻了,後來洋槍隊也遭解散,但是,李鴻章把洋槍隊的裝備和大部分洋人官佐都留在淮軍,官佐專做教練,訓練士兵。從此以後,淮軍不僅擁有清一色的洋槍裝備,而且時時更新,還最早實行了洋操:士兵列隊,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統統跟洋兵一樣,口令都是英語。

    只是,沒了戈登的洋人官佐們,水平實在有限,雖然教會了中國士兵行列式,也教會了中國士兵使用洋槍洋炮,但基本的戰術卻是不教的。中國的軍官們,也不屑於學,用羅爾剛先生的話來說,就是練兵不練官。真的打起來,裝備精良的淮軍,還是跟其他中國軍隊一樣,一窩蜂似的擁上去。好在後來淮軍的對手,大抵是像捻軍這樣的國內農民起義隊伍,裝備基本上是中世紀的,雙方對陣,只要淮軍一陣洋槍洋炮轟擊,差不多就垮了。因此,洋操練出來的淮軍顯得很有優勢。這種狀況,在日後的幾十年裡,不能說一點改善沒有,但大體如舊,結果,甲午年碰到學西方學得更加到位的日本軍隊,就一塌糊塗。

    1644年入關,以幾十萬人橫掃明朝的八旗兵,雖然到了乾隆”盛世”,已經退化得差不多了,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畢竟在守鎮江的時候,還能憑藉堅固的城牆,跟來犯的英軍打上一仗。沒想到,這仗居然是八旗的最後一縷餘暉。

    可愛的八旗將士,想當然地以為,打下的江山,自然就坐得住。對變革,能擋就擋。他們不止在洋槍隊層面的軍事變革上無動於衷,就是甲午慘敗之後,也不知覺悟。戊戌維新中,多數旗人都在拉變革的後腿,直到新政時期,也沒有多大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細軟髮質怎麼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