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嶽掩赤城

    宦官本意是皇帝的近侍服務人員,“宦”,原是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所以就用“宦”來稱呼帝王身邊的服務人員。東漢時,“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他士。”之後宦官與太監可以劃為等號。

    皇帝之所以寵信宦官,無非是皇帝不是穿越者,大部分都不知道那些人可用,那些人忠心,他們都是生於深宮,長於深宮,接觸到的人有限,聽到的事情都是別人轉過很多次大多。其本身更傾向於身邊那些從小就親近的宦官,特別是帝位受到威脅的危難時刻,就越發依賴宦官。

    西漢時期,封建制度基本建立,但是地方豪強地主階級影響力急劇上升。而那個時期知識的載體是竹簡,壓根沒有印刷術,知識是被富裕的豪強地主們所壟斷,要想治理國家只能依賴於他們,慢慢的開始形成了類似為官計程車族地主階級。

    他們有錢,掌握全國大部分土地,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他們有知識,壟斷人才,掌握著社會的輿論;他們還掌握官員選拔任用體系,漢代的察舉制度,一定品級官員可以舉薦任用官員,哪怕“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由此開始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影響至今的官場畸形怪胎,門閥!這個詞也可以用另一個通俗的詞,派系、線路來表示。一層一層的官員互相抱團,層層效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們是官場上的軍閥,在漢代這種察舉制官員選拔任用體系下影響更甚,作為百官之首的相權也就越來越大,直接威脅到皇權。為此,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建立尚書檯,任用外戚小舅子擔任大將軍建立獨立於朝堂之外,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內廷,用來平衡朝堂。

    但是,不是誰都有漢武帝那種臨死前毅然決然的殺鉤弋夫人那種魄力。更重要的是外戚也可以是門閥,甚至大部分都是門閥出身。

    於是乎外戚的權勢,特別是有門閥的外戚權勢急劇上升。也就出現了前有霍光的獨攬大權,自行廢立皇帝;後有王莽的篡位,自行稱帝建朝。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起了個非常不好的頭,後世權臣來說,廢立皇帝也可以很隨意

    在這種情況下,從小深長在深宮的皇帝能夠依靠什麼,還有選擇嗎?如何你是皇帝,你願意一個隨時可以廢立你的人掌權,還是一群不斷拍你馬屁,迎合你的人掌權?

    著名的大將軍梁翼,兩個妹妹先後為皇后,先後立了漢衝帝、漢質帝、漢桓帝三個皇帝,如果想要篡位是不是也是小菜一碟?身為傀儡的漢桓帝自然不甘心,與五個太監歃血為盟,跟後世的康熙一樣做乾坤一擲,由此也開啟宦官勢力專政的先河。“跋扈將軍”梁翼,8歲漢質帝在宴會上不滿其囂張態勢,當眾稱他為跋扈將軍,梁翼大怒,後在漢質帝的食物中下毒,毒死質帝。

    而宦官勢力跟士族勢力之間矛盾也不斷激化,宦官恐懼於士族的影響力,但下了一步臭棋,兩次黨錮,將看不順眼計程車族整個家族連帶親戚朋友都禁止黨錮,可以說是對門閥進行“滅門”處理,終將把雙方逼到不死不休的境地。待到平定黃巾之亂重新崛起計程車族“進軍”洛陽時,雙方的爭鬥最終導致大漢王朝的滅亡。

  • 2 # 蕭武

    西漢任用外戚,結果最後是王莽篡奪了漢朝的江山社稷。所以,到東漢以後,雖然也任用外戚擔任大將軍,統領內外事務,尤其是在主少國疑的時候,都是由外戚掌權輔政。

    但輔政帶來的副作用也比較大,主要就是大臣的權力一旦大了,皇帝要收回來就比較難。尤其是經歷了較長時期的外戚輔政之後,在朝廷內外的關鍵職位上都會安插自己的親信,權力網路是比較大的。

    所以,即便小皇帝長大了,親政後要收回權力也是很不容易的。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會選擇越來越傾向於信任自己身邊的人,而從東漢開始,皇帝在深宮中朝夕相處的主要就是宮女和太監。后妃多數都有自己的家人擔任外臣,皇帝也很難相信。所以,皇帝就會選擇相信太監,也就是官宦。

    相比之下,太監的身份和大臣不一樣。君臣以義合,君君則臣臣,君不君則臣不臣。但太監完全不同,太監是皇帝的私人奴隸,只能依附於皇帝而生存,是沒有獨立人格和權利的。所以,皇帝選擇信任太監是相對比較容易放心的。

    東漢後期之所以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宦官釀禍”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因為打外臣對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脅,所以讓宦官掌握宮廷禁衛軍,和外臣之間相互牽制。

    這種權力結構對成年的皇帝來說,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內臣和外臣之間相互牽制,皇帝就可以居中立於不敗之地,內臣和外臣都必須取悅皇帝,才能讓自己和對方的競爭中不落於下風。東漢後期的黨錮之禍,就是文官集團試圖和宦官集團對抗,但結果是皇帝在這次決戰中選擇了支援宦官集團,而將文官官僚集團打壓了下去。

    但如果出現了主少國疑的情況,就很難辦了。主少國疑之後,一般都要用外戚輔政,但宮廷禁衛軍又是由宦官掌握的,雙方如果出現衝突,就很麻煩。這就是東漢末期,何進作為輔政的大將軍,皇帝年幼,太后是自己的妹妹,但要誅殺掌握禁衛軍的宦官,他仍然沒有把握,想借助於董卓率領的邊軍。結果董卓還沒來,太監反而先殺了何進。

    其實,何進不必這麼麻煩,只要他能說動他的妹妹何皇后,只要何皇后和皇帝下決心要剷除宮中的宦官勢力,也很容易。所以,當十常侍聽到何進和大臣商量要誅殺十常侍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去哭求何皇后保護他們,而不是立刻造反。即便是在殺了何進之後,他們在逃跑的時候也帶走了皇帝。

    這就是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不劫持皇帝當人質,他們掌握的宮廷禁衛軍,只要出了皇宮宮城,就很容易被外臣所掌握的軍隊全部殺死。但十常侍就算是劫持了皇帝,在宮中大亂之後,宮廷禁衛軍也亂了,他們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物件。

    所以,太監和文官集團之間的內鬥,本質上是皇權和文官集團之間的鬥爭。文官集團強大,往往會反應為宰相權力比較大,統管內外軍政事務,皇權就比較弱。

    當皇帝是類似漢武帝、漢宣帝、漢光武帝這種比較強勢的皇帝的時候,就不需要藉助於太監來牽制文官集團,自己就可以完全掌握內外事務,宰相就只是為皇帝跑腿辦事的。而當皇帝不是很勤政,或者年齡比較小的時候,皇帝就會把一部分權力交給太監來掌握,以此來形成對外臣的牽制和平衡,避免皇權旁落。

    到三國中後期,魏蜀吳三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宦官弄權的情況,雖然和東漢時期相比,還沒有那麼嚴重,但已經是比較明顯的皇帝試圖用太監來平衡外臣的跡象了。

    比如劉禪對黃皓,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利用他來牽制外朝的蔣琬、費禕、姜維等人。因為這時候的劉禪年齡已經很大了,不願意再有人像諸葛亮那樣,大小事務都由外臣說了算,自己完全變成吉祥物。

    唐朝和明朝也都是在王朝初期的開創期和上升期結束之後,不同程度的出現了皇帝開始越來越信任太監的情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對外臣越來越不信任,所以要用太監和牽制和制衡外臣。

    相對來說,宋朝是個例外。宋朝沒有出現非常嚴重的宦官弄權的問題,雖然也有類似李憲、童貫這種直接由太監領兵出征的事情,但總體來說,太監的權力始終是在皇帝完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的,沒有失控。

    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宋朝的官僚體系比較複雜,任何大臣都沒有可能把割據或者造反所需要的軍事、人事、財政、行政權力完全集中到自己手裡的能力,對皇權並不構成嚴重的威脅,皇帝也不需要用太監來制衡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羅喬治和恩比德你更看好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