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阿儻

    班主任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具體表現在:

    (1)安全工作涉及的面廣,比以前更為複雜;

    (2)家長對教育的管理要求過高和觀念的轉變要求班主任更為慎重地做好家長的感情投資和處理家長的突發事件;

    (3)學生在新時期的一些個性變化要求我們既把學生當孩子,又把學生當成人;

    (4)從培養人的素質的角度要求我們培養好班幹部,用學生身邊的榜樣影響教育學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5)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教育將產生更深遠的潛移默化作用。

    就當班主任的年限來說,我是一個新的班主任,是個新手,從剛接班起,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指導下,一直都很注重家校聯絡。為此,我就家訪前和家訪後談談體會。

    一、家訪前要注意的事項

    1.善於把握時機。在學生取得成績或退步明顯時、後進生稍有進步時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要及時與家長聯絡,反饋情況,從而達到平時教育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2.家訪前應該擬好家訪題目。即家訪工作的目標,簡言之,透過家訪要達到什麼目的,對學生今後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教師應對家訪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預先設想,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策略,避免家訪的失敗。

    3.要了解學生。在家訪時學生家長會很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特別是老師的眼裡孩子怎麼樣。如果班主任事先沒有對這次家訪的學生做一個有效的分析與評價,就可能在面對家長時無話可說,造成尷尬的局面。所以,平常要對學生多加關注,特別是對學生的一些反常行為。

    4.要了解家長。學生家長從事各行各業,他們的文化水平不同,性格也不同。班主任家訪是一定要面對學生家長的,所以在家訪前班主任有必要透過學生了解家長的性格特徵,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因為只有做了這方面的準備,老師才能在進行家訪時儘量避免話不投機等不愉快的場面,並針對其教育方式進行引導。

    二、家訪後出現的問題及感受

    雖然每次家訪都設想得很好,但還是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

    1.家長對學生重視程度不足。明知孩子存在某些不良問題,但卻抱著一種讓孩子在學校得過且過的放棄態度,讓人感到很氣憤又無助。針對這一問題主要是採取下面兩種方法:想辦法透過該生的其他親屬來做其及家長的工作;求助於學校相關部門,協助處理。

    2.家長無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無能為力。部分學生在家動不動就會跟父母吵,這往往跟學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有關。這一部分學生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或父親出外打工。針對這一問題,根據學生對班主任佈置並要檢查的任務一般都會較好地完成的特點,對一些自覺性差的學生,給一本筆記本讓他記“流水賬”:在家裡哪個時間完成什麼都登記下來,並讓家長核實簽名,再針對不足讓其改正,當然這可能只適用於初中甚至是初一。

    3.表面上很重視,責任卻全部由班主任承擔。表面重視,會與老師電話聯絡,但一味地想把學生的教育問題由班主任解決。最常聽的一句是“我家孩子在家都不聽話,他對老師說的比較會聽”,當然這確實有可能,但不能因為比較聽班主任的話就要老師當保姆。所以對於這種情況我更多的是給予家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4.家長沒有做到以身作則。很多時候家長總對孩子提各種要求,但自己在行為上又不能給孩子好的榜樣。最常見的就是賭博現象,不僅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而且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三、家訪後班主任應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絡

    1.每天把學生情況分類,有針對性地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在校情況。工作重點主要面向後進學生,多關注他們,多與這些孩子的家長溝通。要充分利用家校通和家長聯絡,聯絡要細緻,如,利用作業記錄本及時反饋作業情況。由於平時大家工作忙,可以多進行電訪。和家長打電話,要明確交流的目的,注意時間和語言,多用關心的話語,多一些商量的語氣,多一點理解,給家長一句簡單的問候,也許會使他們非常感激。和家長溝通要多報喜,少報憂。老師與家長交流要有耐心,即使對家長的看法不認同,也不能表露出不耐煩情緒。給家長一句簡單的問候,也許會使他們非常感激。

    2.及時向家長反映班級的現狀。平時要把班級的氛圍搞好,讓家長認同你這個班級。出現問題時,要採用有效的處理辦法,如果和孩子能直接溝通,把問題圓滿解決,就沒有必要麻煩家長。如果覺得有必要家訪,就一定要及時,儘快把問題解決。要儘量瞭解每個孩子的學習與個性。

    要透過家校通及時向家長反饋學校將要開展的活動,以便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援。班主任在向家長指出孩子缺點的同時也應要求家長向班主任反饋自己孩子在家的情況,再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家長教導孩子。利用家校通佈置作業時可以向家長做出一些溫馨的提示,表達你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以及對家長的友善。要利用一切和家長碰面的機會與家長交流,如低年級家長接送孩子就是很好的交流時機。

    3.為了避免家長的誤會,班主任開展工作前應該先知會家長,充分利用家長會,不但要表揚學生,還要表揚家長。家長會上力求不批評任何學生和家長,而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與孩子及時溝通感情。孩子需要家長細心地關注。在家長快樂的導向之下,孩子其實很容易獲得快樂。比如,可以在每一天結束的時候,幫助孩子回憶一些快樂的事情,這樣他就會以更多的自信和喜悅迎接新的一天。

    (2)別“壓制”孩子的快樂。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帶著童真的想象力盡情玩耍,他們喜歡抓蟲、捏泥巴、看螞蟻搬家——這樣讓他按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他們會更快樂。

    (3)讓孩子笑出聲來。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不要把感情放在心裡,高興時就大聲笑出來,對家長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處。所以,應讓家中充滿笑聲,記得經常給孩子擁抱。

    (4)及時表揚孩子。家長一定要學會欣賞孩子,帶著與他一樣的興趣做他喜歡的事,而不是敷衍。並且在他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時,適時給予表揚。如果孩子的熱情能透過家長的分享和肯定轉化成良好的自尊和自信,這些品質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5)教導孩子關愛他人。儘量給孩子提供關心、幫助他人的機會,如讓他把家裡的舊玩具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要讓他們明白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懂得分享。這樣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孩子既發揚了一種美德,又享受到意外的快樂。

    (6)別對孩子“逼人太甚”。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不能承受批評和責罵之重。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表示不滿和批評,甚至拳腳相加,必然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使他失去自信。即使孩子有什麼過錯,家長也應該“無條件地”原諒。

    總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兩翼,我們應該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聯絡,使二者各展其能,相互促進,實現教育的最大成效,而搭建二者之間聯絡的最佳橋樑就是家訪。教師家訪的目的,是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特別是初中,由於學生在家的時間相當多,教師可透過與家長的交流,更進一步地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 2 # 學友紫氣東來

    家長會上給每一學生的總評,就是老師平日裡對每一個學生的細心觀察,作業,課堂上的狀態以及學習態度。老師為一次家長會做的工作也是很認真很負責的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的具體表現,面對50來個學生家長老師也是盡心盡力了,更需要家長的配合,各別學生個別勾通,也希望家長能夠積極的參加學生家會。

  • 3 # 1號老爺子

    家訪是教師工作的重要一環,尤其是班主任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近年來,家校矛盾的增加,除了教師和家長素質問題,除了心理學欠研究之外,家校互訪的缺失是家校矛盾的成因之一。能做好家訪的教師,與學生的矛盾、與家長的矛盾必然極少。卑人認為,家訪有普訪和個別訪。一學期至少要普訪一次,對兩頭(即優秀和較落後)學生要作加強訪。把落後的帶上來,把優秀的向前再推,抓好兩頭的三分之一。這屬常規家訪。還有特殊家訪。就是在學校內學生出現特殊表現或突發事件,教師應偕同班主任、學校的領導應及時地上門串訪。這樣能掌握先機,避免家長一來校吵鬧。平時下工夫,特殊可無憂。淺談勿笑。

  • 4 # 語文萍

    作為教師你是怎麼家訪的?

    我們學校有規定:班主任在一個學期內要把全班學生家訪一遍。

    老實說,一個班七八十個人,班主任要上課,要批改作業,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處理學生的突發事件,要……。

    就拿作文來說,兼週一次大作文,一次小作文。大作文要求是全批全改,要有總批,眉批,橫批。劃出優美句子,圈出錯別字。小作文全閱,劃出錯別字即可。

    應該說每天忙忙碌碌,家訪我是這樣按排的:

    1.無意家訪

    一個城市,有時去商場,去菜市場,去公園,走親戚等無意中遇到學生家長,老師和家長見面聊的共同話題是學生。

    家長:老師,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

    老師:先報喜再報猶

    再商量解決的辦法!

    2.突發事件(或者特殊情況)家訪

    孩子病了,我一定抽時間看望,探望學生可以借上班無課時間。借看望學生和家長進行交流。有時間我親自給學生補課,沒時間按排小幹部給孩子補課。

    學生在學校裡無意中受傷了,我都是在醫院處理好以後親自把學生送回家,按排好以後和家長交流學生情況。

    3.有目的的家訪。這樣的家訪佔全班同學的85%以上。

    差學生多次家訪。

    學習習慣不好,紀律性差的學生基本是一個月一次家訪。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

    一般的學生和好學生一次家訪。

    這樣的孩子沒有大問題,用時少,快速解決問題,有時一晚上能有兩三家。表揚加鼓勵。鼓勵是指出方向。

    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缺一不可!家校互動家校結合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 5 # 開心老師

    當孩子上學,當老師接受一個班級,家長與老師都應結成統一戰線,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育人的工作瑣碎又複雜,考驗的是老師和家長的耐心、毅力和智慧,說得直白點,就是與孩兒們“鬥智鬥勇”,孩子們的成長也是老師家長學習、成長的過程。每個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維,有思想,每時每刻都有新的發展和變化,但這也正是家長和老師付出的樂趣。在孩子中間,你時時會感受到筍芽兒拔節的力量,聽到花開的聲音。老師和家長怎樣為這些小生命保駕護航,怎樣給他們引路、助力呢?密切合作,形成默契。家長帶著感恩,體諒老師的辛苦付出,理解老師沒一次注目、提醒、甚至警告都是未來孩子,為了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高效學習。老師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注、愛和希望。一切為了孩子,攜手前行!

    老師怎麼搞好家訪呢?

    一、利用家長會、QQ群、“樂教樂學”等與家長講清大原則,講清班級學生管理、日常規範、日常學習的理念和細節要求,特別對家長特別關心的座位輪換方法、班級小崗位設定及申報競聘方法、家委會成立和管理章程、評選優秀的原則等要公開,這些事情是公平公正,減少家長的憂慮。同時,宣傳老師的教書育人理念,引導家庭教育同步配合。尤其要在公開場合引導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處理,本著嚴管自己孩子,遇事多從自身找問題、不教育別人孩子,不指責別的家長的原則,為為班級服務,多為別的孩子服務。

    二、利用多種時機和方式“家訪”。現在家長工作繁忙、壓力大,居住分散,老師儘量自己解決問題。確實需要“家訪”個別交流的問題,也要想著“孩子的問題,不是家長的錯”心平氣和交流,多給家長出點子。先講孩子多進步,再說問題,說別的家長好的做法。時間人要容得家長安排,相信家長愛孩子,對老師的理解,儘量利用放學家長接孩子,上學家長送孩子的時間面談。不能面談的可以電話談話、用QQ、微信私聊。不論哪種方式,一定想著,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成長,不使用過激語言,不是家訪就是“告狀”讓家長、學生產生“怕”老師的心理。如果要入戶家長,一定要提前預約,去前最好在此確定,避免因特殊原因讓吃了閉門羹難受。

  • 6 # 現代孔乙已

    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約好時間。提前打電話和學生家長溝通好去家訪的時間,這樣老師不會到時候找不到人家長也會有心理準備。

    2,家訪原因。為什麼去學生家去家訪?一定要和家長說清楚。

    3,預期效果。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我想透過這次家訪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效果?如何跟家長溝通?萬一家長不配合怎麼辦?這些都要有了全之策。

    4,要對進行家訪的家庭情況瞭如指掌。比如他們家有幾口人,大人都在做什麼工作,性格為人如何?収入怎樣等等。只有這樣做足功課進行家訪才有可能成功。

  • 7 # 太行晨曦1

    1.全面掌握學生的在校情況(包括:成績、優點、缺點、思想動態、行為習慣等)2、確定家訪的目的(想解決學生哪一方面的問題)3.和學生家長對話時注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宜。一般先談學生優點,再談缺點,最後確定想改變學生哪些方面。最好是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欲速則不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前的女生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