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呸i啥也不是

    首先大明沒有像大宋那樣刻意的壓制武將。

    明朝前期武臣地位是比文臣更加尊貴的,從太祖太宗的太廟配享的大臣來看,除了姚廣孝,都是武將配享太廟。而嘉靖九年,廖道南建議下還罷除了姚廣孝的太廟配享,把姚廣孝從太廟移到了大興隆寺,當然了,後面把劉基又抬入太廟,但是位置也是最末,比不上各位武將。而且劉基不能把他當純粹的的文臣看,雖然他是文臣,但是是開國唯三有爵位的文臣(另外兩個是李善長,汪廣洋)。大明慣例是文臣不封爵位,開國特例,以及後來封爵的文臣都是靠軍功。除了徐有貞靠奪門之變獲武功伯,楊善封興濟伯類似這種特例雖然有,但不久就被革除爵位沒有世襲,基本上就不存在文人封爵的特殊情況了。

    嘉靖九年,以廖道南言,罷姚廣孝。十年,以刑部郎中李瑜議,進劉基,位次六王。

    嘉靖九年,世宗諭閣臣曰:「姚廣孝佐命嗣興,勞烈具有。顧系釋氏之徒,班諸功臣,侑食太廟,恐不足尊敬祖宗。」於是尚書李時偕大學士張璁、桂萼等議請移祀大興隆寺,太常春秋致祭。詔曰:「可」。

    而且這種配享不讓文臣入選的做法更是讓文人不滿,乃至於提出抗議,天啟元年李宗延要求文臣配享太廟都被拒絕,此時距離明初也有200多年,文臣仍然進不得太廟,真的是悲催。

    天啟元年,太常少卿李宗延言:「前代文臣皆有從祀。我朝不宜獨闕。」下禮部議,不行。

    而在太祖年間,諡號更是武將特有,文臣不得諡。

    國初賜予諡號,惟公侯伯都督,凡勳戚重臣有之。文臣有之,始於永樂年間,然得之亦鮮矣。

    至建文諡王禕,成祖諡胡廣,文臣始有諡。迨世宗則濫及方士,且加四字矣。

    除此之外,開國武將大多都和朱元璋有姻親關係,比如寧國公主嫁給了汝南侯梅思祖之從子梅殷,汝寧公主嫁給了吉安侯陸仲亨之子陸質,福清公主嫁給了鳳翔侯張龍之子張麟,壽春公主嫁給了潁國公傅友德之子傅忠,而衛國公鄧愈之女為秦王妃,魏國公徐達三女為燕王妃,代王妃和安王妃,宋國公馮勝之女為周王妃,定遠侯王弼之女為楚王妃等等等等,明顯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和開國武將刻意的多加聯姻。

    連宣宗都感慨,我大明對武將禮遇甚厚。

    上曰:中國家待勳臣禮意尤厚,太祖皇帝開國功臣,太宗皇帝靖難功臣,子孫世襲其爵,年幼者給全俸養之。置武學,教之書史。稍長,俾習武藝。俟其成人,然後任以事,著為令典。

    嘉靖年間文臣鄭曉也感慨太祖對武臣之厚重於歷朝歷代。

    昔西漢定元功十八人位次;東漢雲臺三十二人;唐凌煙二十四人;宋昭勳崇德十人,皆託褒揚於位貌而已。太祖之廟庭侑享,則以血食褒揚,其報答最重,其禮儀最隆矣。

    國家為武將養兒子,免費提供教育還世襲爵位,還壓制武將?不可能的,而以文制武的說法在明朝不太合理,應該改為文武相制,這實際上也不是太祖定下官制,而是後面逐漸演變而來的。

    雖然太祖考慮到大都督府權勢過重將其一分為五變為五軍都督府,實際上是為了避免兵權過於集中,但是給了兵部可趁之機,暗地裡謀取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到了永樂年間使得五軍都督府變成了一個空殼。

    (明初)凡天下將士, 兵馬大數,蔭授,遷除,與征討進止機宜皆屬之。(洪武)十三年分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見者以為品秩如其故者,而兵部陰移之,其權漸分矣。至永樂而盡歸之兵部。所謂五都督者,不過守空名與虛數而已。

    在中央五軍都督府作為一個重要的軍事機構權力盡喪,這也就罷了,從永樂開始,在軍事權力上大明真正實現了“三權分立”。

    其一就是在各地設定總兵官的同時,一併設定了鎮守內官,而在宣德年間又增加了鎮守,巡撫文臣,這樣一來地方上的軍事體系就形成了“武官,內官,文官”三個部分,為了實現相互制約,避免地方總兵官權力過大。

    兵部權力的擴大,五軍都督府的衰敗,內官,文官,武官三權分立的形成,都在不同程度上的削弱的武將權力。這也是由於武將權力太大所致,但大明的目的也只是相互制約,也提不上說文臣真正壓制了武將。

    在永樂以後。地方三司政府(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完全被新逐漸形成的三堂機構(總兵官,鎮守中官,巡撫文官)所代替,而巡撫則是三堂權力機構的中心,名義上的地方軍政最高長官,在景泰以後逐漸制度化,地方化。這大概就是題主覺得大明以文制武的原因,因為巡撫是要壓總兵官一頭的,但是這兩者之間屬於平級關係,在大明,沒有任何一種權力能夠不受制約,包括巡撫,他和總兵官,鎮守中官之間也是相互制約,而非他壓制總兵官,總兵官卻毫無反抗之力那種意思。

    當然了,兵部總攬兵事,當然是各級武將的爹,你要說拿這個說大明以文制武,那我也沒話說。

    至於另一個讓大家爭議的就是總督是否是以文制武的體現,實際上總督和巡撫一樣都是臨時性差遣官職,一開始正統年間就是單純的為了解決軍事問題而在邊疆設定總督,就和巡撫的產生一樣,巡撫就是為了整治各地官吏腐敗問題而出現,最後卻變成了常設官職。說是刻意的以文制武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正統七年開始為了平定麓川讓王驥總督雲南軍務,而後在邊疆地區廣設總督,如宣大總督,薊遼總督等等,都是為了應對正統年間惡劣的軍事情況。到了成化年間,邊境設總督始為定製,並節制總兵官,巡撫,也不是單獨針對總兵官,而是為了更好的應對邊境局勢。而總督和巡撫一樣任用文官屬於慣例,但也有特例,比如正德五年,太監張永總督寧夏軍務,武宗不循慣例,不按常理出牌是正常事。

    十年春,廷議設總制府於固原,舉定西侯蔣琬為總兵官,越提督軍務,控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總兵、巡撫而下,並聽節制。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大明並沒有刻意的有什麼以文制武,相反,雖然從開國初期到後面武將權力不斷削弱,也不是強行說用誰去壓制誰,而是權力的相互制約。並且由於特殊情況的出現,某些臨時性差遣官職地位上升,制度化以後,才顯得武將沒有多少權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弗H6、吉利博越、長安cs55,三款車應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