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考上岸乾貨
-
2 # 瀟湘夜雨濰坊
問題不嚴謹啊,秦朝是短命的,西漢時間並不短 ,202BC至8AC,210年的壽命,史稱西漢或前漢。秦朝短命的核心,用現代的觀點看,並不在郡縣制或者分封制,關鍵是國家剛剛統一,一是始皇的政策比較激進,修長城,修宮殿,修驛道,太勞民;二是已經滅亡的六國餘孽沒有肅清;三是沒有與民休養生息 ,國力沒有恢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地方的老百姓不能活命,揭竿而起,其他地方必然響應,原來的六國貴族乘機舉事,秦帝國必然瓦解。反觀漢朝,建國初期,實行黃老之術,與民生息,國力漸漸恢復,特別是經過文景之治,渡過了七國之亂的瓶頸,到漢武帝時才開始對北方匈奴大規模用兵,消除了北方的威脅,帶來了漢朝國祚的綿長。因此,不在郡縣或分封的政治體制,關鍵在國家施政方針政策。
-
3 # 張不叄讀秦史
在中國歷史上,只要實行分封制,肯定會造成內亂,這幾乎是必然的歷史規律。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分封是在周朝剛建立的時候,為了表示寬大對待殷商遺族,周王室分封了紂王之子武庚,還把周王的幾位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封到周邊負責監視,結果怎麼樣?武庚很快聯合他們一起作亂,周公旦花了三年時間才平定這場“管蔡之亂”,這時候周朝才建立沒多久。
漢朝初立,劉邦很大程度上背離了秦朝的郡縣制,分封了一系列異姓諸侯王:彭越、英布、韓信等,把他們一個個剪滅之後,又重新立了劉姓子弟為王,還特意殺馬宣誓,西漢開始實行郡國並行制,結果呢,很快又是七國之亂。
到了西晉,又開始進行分封,然後就是八王之亂,更不用多說了,直接成為西晉滅亡的轉折點。
站在當時朝廷的立場上,分封的確有足夠充分的理由:畢竟宗室成員,血濃於水,總比外人放心些;很多地區也太過偏遠,中央的力量鞭長莫及,分封出去可以甩掉包袱;萬一朝廷有變,那些分封出去的宗室還可以起兵靖難……從維護自身統治的角度講,分封制當然有其合理性。
只不過,任何人有機會覬覦權力時,血脈親情人倫這些都要統統讓道,這就是人性使然。只要擁有獨立的統治權,幾乎必然會有諸侯謀求奪取王位,內戰勢必會從此蔓延,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勝利者,“尚一”是每個大一統王朝根深蒂固的理念,不可能改變。
所以不難體會,當丞相王綰等大臣建議“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的時候,秦始皇回答“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是有著多麼深徹的歷史洞察力。分封制不能說不合理,但徹底的郡縣制才是歷史的進步。
-
4 # 王朝的廢墟
現在來看,秦朝的中央集權並沒有失敗啊,反倒成了中國的傳統,只要國家統一,遲早都會進行中央集權,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嘛。
至於分封制,怎麼說呢,漢朝、晉朝、明朝都在搞,一方面是他們認為前朝的敗亡,是因為沒有皇親國戚為皇帝拱衛四方,使得叛亂四起。另一方面,這些皇帝的親戚們,總需要地方安置吧。當然這也有好處,當中央是一位強勢的皇帝掌權,比如劉邦、司馬炎和朱元璋,這些分封的諸侯王到是恪守本分,各個守土有責,對於國家的安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遇到稍稍軟弱一些的皇帝,或者說自己的晚輩小輩,難免就會有不臣之心。比如漢景帝、比如晉惠帝、比如建文帝,這裡面也只有漢景帝成功平定了諸侯王的叛亂,剩下二位全部失敗。總體來說分封制,對於中央而言是弊大於利的,所以這三個搞分封的朝代,都要被折騰一下,晉朝甚至被折騰垮了。而其他的朝代其實也搞分封,只是給諸侯王們安排一些虛職,更多的還是用錢來擺平。當然也會遇到有野心的刺頭,這就看帝王權術了。
至於說二者的區別,核心就是地方上的事情誰說了算,中央集權下,地方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而不是諸侯王世襲,諸侯王撐死只是在地方上養尊處優的混著,不讓插手任何具體業務。地方的軍隊由中央派駐,而不是諸侯王自己手握重兵。地方的很多權利被收歸中央,然後中央還要想著法子各種限制地方。
-
5 # 達瓦里希
秦朝以郡縣制天下集權於皇帝,而漢代以皇室宗親分封於天下,看似都失敗了,但其實都沒有失敗,都是偉大的政治實驗。
秦為什麼以郡縣治天下,是因為看到周代周王室分封諸侯後,諸侯國權力過大,以至於諸侯越來越強,而名義上的共主周王室卻越來越弱,諸侯再透過兼併,最後自立一方,天下混戰,秦統一後必然走向周分封的反面,加強中央權力,地方郡縣全部中央派出機構,這為戰國之後全國經濟、文化、政治的真正統一打下了基礎。應該說秦法過嚴,秦的軍國主義體制在和平時期並不是最優行政方式,種種原因的疊加造成了秦很意外的驟滅,如同短命的基建狂魔隋代給唐代打下很好的基礎一樣,秦也為漢也=留下了一個統一的底子。
漢代看到秦的悲慘結局,就又走回到以宗親分封天下拱衛天子的老路。但於戰國不一樣的是,漢的諸侯王雖然有分封土地,但初期其丞相是中央任命的,後來,中央對王國的控制越來越深,孝惠元年,王國所轄諸郡太守的任免權力收歸朝廷。景帝則徹底剝奪了諸侯王對封國的行政權力。漢武帝時,諸如郎中令、太僕等諸侯王的王宮官員的任免權也收歸中央,並頒佈《左官律》,規定在王宮任職的官員不得出任中央官員。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廢諸侯王內史,以相治民。這時的相其實與郡太守沒有區別。《推恩令》的實施則基本上是朝著虛化王國的路子走。
周分封、秦制、漢制,其實都是在探索如何分配中央與地方權力的問題,不斷的試錯,最終郡縣與行省相結合的央地體制在中國固定下來,以達到治理廣袤國土,即保持中央控制力又能讓地方有因地制宜靈活度的目的。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說的其實是一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變遷問題。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中國採用的是分封制,按照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爵位分封不同的土地和人口。也就是說,只要是貴族,他都有分封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諸侯們對自己的土地和人口有管理權和收稅權。這種分封制,直接導致了西周這樣一個強盛的大帝國,四分五裂成了春秋戰國,周王室毫無權威,受盡欺負。同時諸侯們混戰不停,諸侯國內部的卿大夫也互相攻擊,戰亂紛紛,這給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看到西周以來的分封制的惡果,於是廢除分封制,實施郡縣制,全國的土地和人口,不再分給自己的兒子和有功的大臣,而是全部歸皇帝一個人所有,全國各地郡縣的管理權由朝廷委派官員,各郡縣的長官對當地也只有管理權,沒有所有權。這種制度,有效地保證了國家成為一箇中央集權的高度統一的國家,可以說是歷史的進步。
(秦朝的郡縣制)
但是,秦朝很快就滅亡了。秦朝滅亡後,各路諸侯烽煙再起,最強大的諸侯項羽收復了大片土地。不過,在全國還沒有完全統一的情況下,他慌慌忙忙地把西周的分封制又重新拾起來,自封為周天子那樣的西楚霸王,其他人也各封為王。但是,很快各地封王又開始反抗。最後,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獲得天下。
劉邦獲得天下後,繼續沿襲項羽的分封制,又沿襲了秦朝的郡縣制。全國成為一國兩制。封了一些異姓王,又封了一些同姓王,這些同姓王主要是他的兒子們。但是不久,異姓王又造反,劉邦剪滅了異姓王,並與大臣們約定,不是他劉家的人,絕不封王。
劉邦死後,在呂后的強勢介入下,異姓王死灰復燃,呂姓人被封為王,不過,最後呂后去世後,大臣們遵守劉邦的約定,再次剪滅異姓王,把封王集中在劉姓子孫身上。
(劉邦郡縣制與分封制同時存在)
但是,就算是同姓王,也不那麼可靠,漢景帝時期,又爆發了同姓王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被漢景帝強勢撲滅,但分封制的問題,依然是困擾漢帝國的大問題。後來,漢武帝的時候,實施推恩令,分散諸侯王的權利,才多多少少解除了一些困擾。
總而言之,在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廢除封王是大勢所趨,分封制遲早要被淘汰。只不過有一個反覆上下的過程。雖然都失敗,但也是一個螺旋發展的過程。
回覆列表
秦朝的基層制度是郡縣制 天下官員由中央統一考核和任命 行政權力牢牢的控制在中央手中,制度本身是非常好的 有利於中央集權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 而沒有預料到的是忽略了人治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到了秦二世 由於橫徵暴斂 加速了秦與人民的矛盾 引發了農民起義。
漢朝實行的是分封制 大封劉姓子孫 那麼漢朝分封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漢朝開始面對的是秦國和其他六個國家都滅亡的現象,必須儘快的穩定住局面,但是當時異姓諸侯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所以為了使矛盾不再幾乎,漢朝分封制中分別封賞了王國,可以這樣的方式卻無意中使矛盾更加突出,於是只好同時將郡縣制實行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漢朝分封制只好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
分封制度出現失敗的原因是由於漢武帝推行推恩令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