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是屬於岩石類的星球,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要比火星與地球的距離近太多了,如果未來真能選擇去改造一個星球,使它適合生命的繁殖,那麼月球不是比火星更好嗎?
7
回覆列表
  • 1 # 丶專業挖坑

    月球由於質量太低,其重力無法形成讓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人類在怎麼改造也無濟於事,只能生活在密閉的人造空間中。

    而火星就不一樣了,有著與地球相當的質量,並且自身有大氣層,它就像地球的孿生兄弟,具備了幾乎所有的必要條件,現在差的就是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改造,讓火星的生態環境適合人類生存,當然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從人類長遠來說這是值得的。

    人類延續下來的唯一辦法就是征戰星辰大海,我們的目標不是一個火星,也不是太陽系,而是整個星系!!

    人類萬歲!!!!

  • 2 # 宇宙科學室

    改造行星大氣環境目前仍處於理論階段,暫無實際做法

    移民外星是指人類本體移居到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而外星移民的含義中未解釋清楚之前與國外移民的含義相近,指的是地球之外的星球上的高等文明移居到地球或者其他星球的居民稱為外星移民。

    宇宙中像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非常之多,但想要找到一顆能夠與地球媲美的星球確是天方夜譚。雖然月球與火星一樣絕大部分都是由岩石構成,但是對於改造其環境來說,各有各的優點與缺點。

    月球與火星最大的幾個區別是大氣層,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天體面積等。連載在木葉文學網的一部科幻小說《浩瀚宇宙之星際邊界》中,有著這樣一個情節:人類傳送了中繼器到達火星上空,與火星同步執行,這個中繼器的倉室中有八個8立方米的培養皿,培養皿中攜帶著一種微生物,中繼器在到達火星上空時,會先加速將八個培養皿投射到火星表面八個不同的地方,人類想用這種微生物來改善火星的環境與大氣。這個情節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說人類想要透過改變火星的大氣環境與行星環境,以方便未來人類移居火星。

    為什麼說雖然月球與火星的構成一樣,但是對於從改造其環境來說,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分析都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並未有實際做法)。

    大氣層厚度與大氣環境的不同,讓改造兩顆天體大氣環境難易程度也不同

    上世紀美國率先在月球上實現載人登陸,讓人類的腳印印在了地球之外的世界。透過研究發現,月球表面的重力環境僅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而正是因為它的微重力環境,讓月球的引力不足以吸附氣體在它的表面,所以月球並沒有大氣層。或許有人會說:月球怎麼就不存在大氣層了?即便月球存在大氣層,那麼它的大氣層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為什麼這樣說呢?在美國登陸月球之後拍攝的國旗畫面背景,顯示了從月球之上看到的太空景象為真實的太空,除了正面被太Sunny照到的那一面,其他部分幾乎與太空無縫銜接(後來中國的嫦娥四號到達背面時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透過人類派往火星表面進行探測的火星車(洞察號,好奇號)它們拍攝的火星表面的照片來看,從火星表面是不能看見太空的,和地球一樣,我們的觀看視野被大氣層給擋住了。這也就是月球大氣層和火星大氣層最重要的區別。

    另外,假設人類現在已經擁有了上面所說的微生物改造大氣技術,那麼我們肯定會有目的性的去改變火星的大氣,因為火星的古代環境與地球差不了多少。如果科學家們將微生物培養皿放置到月球表面的任意位置,那麼不用想象,這個微生物存活的機率很小,當然了,除非它是水熊蟲。

    有人又說了:既然水熊蟲不懼怕太空中的輻射環境,那為什麼不用水熊蟲去改造星球環境呢?的確,水熊蟲的生存機率比其他微生物高許多,但別忘了,水熊蟲不具備能夠產生氣體或者藻類的條件,所以用水熊蟲改造大氣,除非它基因突變。

    但是將微生物放在火星就不一樣了,火星具有微薄的大氣層,並且大氣層含有微量氧氣。這一層微薄的大氣層大大提高了放置在火星上培養的微生物的存活率,若技術一旦成熟,單方面來說,利用微生物改造火星大氣將會比利用微生物改造月球環境容易得多。

    天體體積與面積的差距,拉大了兩個天體之間的系統環境差別

    地球特殊的氣體系統環境,保證了人類能夠呼吸到充沛的氧氣。另外一點,地球上大氣環境更具系統性,所以一旦這個大氣系統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將會影響整個大氣系統。就比如現在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溫室效應,當我們發現溫室效應在逐步的融化兩極冰川時,我們想要反悔已經來不及了。

    採用類比法。地球的體積比火星體積大,而火星的體積又大於月球,所以形成的大氣面積也不同。如果月球上有類似於火星一樣的大氣層,那麼對於改造大氣來說,改造月球環境的確比火星更加方便,因為月球的大氣層由於公轉中心的不同並不具備系統性,所以就算月球的大氣成功改造,那麼它也會很快崩潰(國外一研究團隊的一個封閉式艙體生存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這個艙室之中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與氣體環境,但因為它並不具備系統性,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產生二氧化碳超標,系統崩潰)。

    而改造火星環境就不一樣了,火星的大氣環境更具有系統性,僅次於地球大氣系統。(若微生物的確能夠改造大氣)雖然改造火星大氣的時間要比月球時間長的多,但至少因為它的系統性,大氣崩潰的時間點將會很慢到來。

    與地球的距離,使到達兩個天體表面的時間不同,但換來的結果也不同

    月球圍繞著地球公轉,總是隻有一面正對著地球,所以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天體,而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遠遠大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人類發射同時發射探測器前往兩顆天體,毋庸置疑,同一速度的兩個探測器,肯定最先到達月球。

    若人類想要改造月球與火星的環境,相比較來說,在行程上花費的時間肯定是前者較少,而由於其無系統性的大氣層(況且它還沒有大氣層,就是一顆死氣沉沉的星球),改造時間也更加的短,不過千萬別這樣想!

    雖說的確如上所說,但是換來的結果卻是有很大區別。如果我們將月球的大氣成功改造,適宜人類宜居,就算如此。這個短時間換來的“短命”大氣有何之用呢?或許人類的飛船還沒到達月球表面,這個大氣就已經崩潰了。不過相對於此,火星的結果就不同了,由於其僅次於地球的系統性大氣環境,雖說改造時間較長,行程時間也較長,但換轉到人類的思維上來說: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仔細觀察火星大氣改造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在觀察過程中修改相應的做法,一定會讓最終得到的大氣環境最適宜人類生存,並且這個利用時間換來的大氣環境,其存在時間可能也可以供一代人生存。

    當然了,上面所說的外星大氣環境改造都處於理論階段,不過改造火星大氣的說法到現在為止依然存在,相信有一天,讓科學家們找到了哪一種能夠產生氣體並且改造大氣環境的微生物或者其他技術時,我們就可以移居外星了!

  • 3 # 麥哲思

    萬物的存在皆有成本,外星移民這種事情成本更加巨大,選擇移民目標星球絕對要慎之又慎。

    何為宜居星球?

    我們從小生活在地球,對地球給我們的一切早已習以為常。我們似乎忘記了地球生命的形成需要多少機緣巧合,否則又為何在茫茫宇宙至今仍未發現有智慧生命存在的線索。

    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使地球的氣溫能夠維持在合適的水平。

    大氣層為地球阻攔了太陽熱輻射,隔離了太空塵埃,維護著地球氧氣的濃度。地球表面存在充足的氧氣和水,形成了其它豐富的動植物,構成了繁榮健康的生態。

    人類是地球環境造就的生物,要移民首先就要複製今天地球給人類創造的基本的生存環境。Sunny、空氣、水、食物,這些現在看起來取之無盡的東西,在太陽系卻並不普遍。

    月球有什麼?

    月球基本上是一個超大的石頭球,月殼由月岩和月壤組成,月岩主要由結晶質火成岩、角礫岩等組成,月壤中有天然的鐵、金、銀、鉛、鋅、銅、銻、錸等礦物顆粒。此外還有豐富的氦-3,這是一種優質的核聚變燃料,地球儲量很少,月球總含量可達100萬噸,可供全人類發電使用1萬年。

    這個環境做礦場看起來還不錯,但如果要長期居住幾乎不可能。

    再說生態環境。月球沒有春夏秋冬,晝夜切換需要27.32天,而白天氣溫高到高達160℃,背陰的夜晚又冷至-180℃。月球的重力約地球的1/81,也沒有地磁或大氣層抵擋疏散太陽高能粒子、紫外線輻射,二這些都是生命殺手。

    最後,月球和地球太近。人類要離開地球原因可能是太陽不斷膨脹燃燒導致溫度過高,而月球和地球處於同一軌道,無法避免太陽變化帶給地球的任何一種傷害。

    火星為何成為馬斯克的移民目的地?

    科技強人馬斯克移民火星的雄心壯志正在穩步推進,但他為什麼選擇了火星呢?

    火星基本上是一個沙漠星球,但它在誕生之初,和地球的生態環境是很類似的。火星現在仍然有稀薄的大氣和水,這在整個太陽系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且火星的時間和地球接近,自轉週期是24.62小時,跟地球上的一天差不多。但公轉週期大概686.9天,比地球多了近一倍,不過這也算不得什麼大問題。

    馬斯克很久之前就提出過“火星綠洲”的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先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然後在地標撒上一些黑色的東西,用來吸收Sunny以維持火星表面的溫度,然後運送一些微生物和苔蘚到火星表面來改造火星的自然條件,N年之後火星或許可以有一定的植被覆蓋量。

    這麼看起來的話,改造火星是不是有那麼一點譜了?

  • 4 # 陳二毛934

    月球近是優點,但是有極夜,連續十多天降到零下100多度。極晝連續上升溫100多度。火星一天二十五個多小時,看太陽☀發藍色光,磁場消失了,大氣密度只有0.4%,所以植樹都不能成活。西藏那曲沒一棵樹,就是因為高原氧氣太少了。火星作為旅遊星球可以,長住不行,而且還要帶氧,潛水也帶氧。

  • 5 # 星球上的科學

    首先我們的地球是屬於行星,月球只是地球的衛星,要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

    穩定的運轉(包括公轉和自轉)

    這個說明我們要找的星球必須是晝夜分明,有一年四季的,晝夜溫差100多度,也沒有大氣層,同時月球的大小根本不足以承載全人類。

    基本的生存條件

    我們需要氧氣,需要水,還需要各種元素和物質來滿足人類的發展,科學家選擇火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太陽系中,火星的生存條件是和地球最接近的星球,體積和質量也差不多。

    當然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還沒有能力離開太陽系,所以只能研究太陽系內的行星,而火星在各方面都比較接近地球。

    月球只不過是地球的一顆衛星,沒有了地球,月球的軌跡就會混亂,最終消失,或者被小行星碰撞。

  • 6 # 冬哥譜科

    改造火星或月球不是個好主意,如果有不用改造就能居住的星球,那自然是最好,但哪裡都不如咱們的地球好。

    我們的地球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最好的地方,為什麼要費力勞神地去改造月球和火星呢?治理地球環境,難道比改造月球還困難嗎?改造火星一樣無比困難。如果我們有這麼大的能力,把我們自己的家園弄好不是更好嗎?

    或許我們擔心的是一旦太陽耗盡時,地球會被變成紅巨星的太陽吞噬。如果這樣月亮也在劫難逃。而火星只比地球遠6000萬公里,同樣也擺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如果擔心小行星撞擊,火星和月亮都沒有大氣層,結果比地球更慘。所以我們完全沒有理由去改造月亮或者火星,集全人類之力,還要捨棄自己的家園就更沒有道理。

    如果有一個環境類似地球,不用我們改造就能生存的星球,移民真的是可以考慮,霍金就非常主張外星移民。

    如果考慮移民外星,其實我們可能也不用跑多遠。當太陽轉變為紅巨星時,木衛一、土衛六,甚至更遠一點的太陽系行星都會變得溫暖起來,凍結的水會液化,形成河流湖泊,環境將會變得適宜人類居住。

    如果我們有改造其它星球的能力,在災難來臨時,最好的選擇是把地球軌道推的離太陽遠一點,畢竟哪裡都不如地球好。

  • 7 # 諸葛小村姑

    月球太小,資源貧瘠

    月球看起來寧靜而美麗,直徑只有3478km,質量只有地球的1/81,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6,保不住大氣層和液態水,它距離我們只有38萬km,看起來十分符合人類的既定理想,可是月球有一個致命的缺陷,自轉週期達到了29天,也就是說,有14.5天是白天,有14.5天是黑夜,太陽直射的地區溫度高達127°C,照射不到的陰暗區域以及夜晚溫度可低到-183 °C,這樣的溫差,對生命維護系統來說,就是災難,因此在月球上不可能建立人口幾萬的大型生產生活基地,至少短時期內不可能。

    月球上遍佈的隕石坑也讓人類得知,月球表面不是一個安全去處,任何一個超過10kg的高速撞擊都可能摧毀基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因此,少而多的備份小基地,分散開來,才能抵擋月外來客。

    月球基地存在的目的,監測、生產功用大於生活意義,在上面可以建設元素分離工廠,加快太空冶金等等,用來在軌制造大型部件,組裝後發往火星。

    火星也小,有危險的鄰居

    對目前的人類太空技術而言,每兩年多才有一個合適的發射視窗,也就是說“火星衝日”的前夕,火星正好位於太陽和地球質心的延長線上,算準提前量,提前半年發射,慢悠悠地與火星軌道相切,然後被火星捕獲,這樣最省燃料,坐近距離的5500萬公里只是理想值,實際上要飛兩億公里左右。

    這個距離對於發射幾頓重的探測器,成本可以承受,要是發射幾百萬噸的大型預製件,就是夢想而已。

    再說,火星太靠近木星,在火星上看木星,比月亮看起來還要大,這是一種恐怖的鄰居,它的巨大引力隨時可以擾動小行星帶,將數百萬噸的石塊砸向火星……

    火星是一個很小的星球,質量只有地球的14%,空氣稀薄沒有液態水,建造大型移民設施,在200年內都是天方夜譚。好處是火星的平均溫度在零度以下,裝置考慮的是加熱,而不是冷卻。

    改造不易,

    對於火星、月球的改造沒有必要,只能夠以大型基地形式存在,人員往來和物資往來都是路過而已。這在物流成本上來說是划算的,沒必要將飛船降落在火星,然後再次起飛,飛往太陽系外。

    一切都取決形勢的迫切程度和經濟能力。比如突然得知重大災害降臨,全體人類可能進入軍管狀態,這樣可以集中呼叫巨大資源,在犧牲很大一部分人優越生活的條件下,加速月球基地建設……有點類似《流浪地球》

    (可能的超級地球)

    人類尋找第二家園的標準:

    因此我們人類需要尋找的是一個具有大量液態水存在的與地球相當的星球,或者是沒有液態水,起碼也得是富含固態水的溫度不那麼低的巖態行星。這樣子,除了距離在外,人類不需要地上大量的消耗物資就可以輕鬆上路,必要時,冷凍自己或者從基因層面改造自身,達到適應漫長星際旅行的能力。

    總地來說,改造月球和火星,達到與地球同等的生活狀態,不可能,也沒必要。

  • 8 # 時空通訊
    這是很多人疑惑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要捨近求遠,不把地球好好經營,卻要投出巨資開發遠方的星球呢?

    這種想法是對宇宙及其生命認識的淺薄所致,是普通人與高瞻遠矚的科學家們的思維區別。

    改造好地球,讓人類生活的更愜意,這是一個短期行為,當然這個短期不是人們認為的今天或明天,也不是100年200年,而是1000年甚至10000年、10萬100萬年。

    從遠期來講,地球總歸是要不宜居的,即便人類自己不作死,地球也將慢慢的退出宜居帶。太陽越來越熱,越來越亮,地球將會越來越熱,到時候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生物滅絕是必然趨勢。

    金星現在的樣子,很可能就是地球未來的樣子,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再考慮移民地外來得及嗎?

    這個宇宙天體演化的大趨勢是人類無法抗拒的,地球不是人類永遠的家園。

    人類對地球的改造當然可以使自己在一段時間裡活得更好,但同時也對資源和自然產生較大的破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但不會延緩地球的老化和不宜居,反而加快地球的溫室效應。

    就像在幾百年前,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等發明了蒸汽機、富蘭克林等發現了電能,人們也不理解,不接受。

    在那個時候,普通吃瓜群眾也很不理解。會認為現在牛車馬車拉的好好的,弄那個蒸汽機又笨又慢,不是勞命傷財?

    許多人對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就像如今質疑相對論一樣,認為那有什麼用?

    當富蘭克林用危險方式放風箏引來空中的雷電時,肯定有很多人會說這是個傻子;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最初的電燈肯定時又笨又貴又不亮,有人又會說,這有啥意思,我點煤油燈點的好好的,再不濟還可以用汽燈(一種燒燃油打氣的噴燈);後來有了交流電,又有人會說,那多危險,何必呢?

    看看如今的衛星上天,星際遠航,那一樣缺得了萬有引力理論和相對論的指導?看看現在的機械電器電燈電話,巨大的動力,哪一點不是從最早的蒸汽機、電的發現起步的?

    芸芸眾生當然只關注眼前這點事,這沒有什麼不對,因為生活才是人類最廣泛的存在意義。但有的人不安分,一定要用自己的吃飯拉屎邏輯去套科學,甚至質疑和反對科學家們為了未來出路做出的探索和分享,就是鼠目寸光了。

    那麼人類為什麼不下大力氣開發月球,而捨近求遠的去探索和開發火星呢?

    其一,月球的環境無法與火星相比。月球是一個已經幾乎死寂的天體,環境惡劣而極端,沒有大氣和水(現在認為可能極微量的凍水);而火星是太陽系裡與地球環境最接近的行星,有稀薄的大氣,有充足的水資源(地下冰凍水),還有一年四季,一天與地球一天相近,為24小時37分42秒。

    因此改造火星比改造月球的難度要小很多。

    其二,地月共處一個太陽風距離圈,太陽的變化既然影響地球,同時也影響了月亮,如果地球變成了火坑,月亮豈能倖免?月亮現在白天溫度最高可達183度(攝氏度,後同),夜晚最低可達零下127度,自轉週期為27.32天,也就是說將近半個月白天,半個月晚上,冰火兩重天,你受得了?

    太陽正在慢慢變熱,地球將會越來越不宜居,這種遙遠的人類何去何從問題,有一批科學家在思考,在探索,在費盡心機地想方設法。

    這是人類的幸運。一個有良心的人,就應該感謝他們,而不是質疑甚至貶損他們。

    藉此機會,向自古以來以及現在未來,為人類生存和發展高瞻遠矚探索發現的科學家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9 # 昊田2

    地球上那麼多沙漠荒原沒有人想著去改造去利用,卻想去改造遙遠的火星?這些人不是腦子有病就是沒有科學常識,要不然就是沽名釣譽搏人眼球,沒有一點兒實事求是的精神!

  • 10 # 瘋狂知識點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已經幾乎遍及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終有一天,人類會坐上宇宙飛船,踏上征服宇宙的腳步。目前,外星移民最火的星球就是火星,太空狂人馬斯克在2019年10月推出了Starship火箭,他甚至還狂言,要在2030年向火星移民100萬人。各國航天部門也在加大火星探測的步伐,中國的火星探測器也於近日亮相,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一直在火星的大地上飛奔。

    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是5500萬公里,最遠的距離超過4億公里,到達火星一般需要超過200天的時間。然而,就在距離地球38.4萬千米的地方,也有一個岩石星球,那就是月球。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11號只用了4天就到達了月球,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捨近求遠,非要去火星建設新家園呢?

    目前來看,月球與火星的環境都不太適合人類生存,但相比來說,火星的條件更好,改造後更適合人類生存。

    咱們先來說一下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有人稱它為“地衛一”。月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81,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4,它的表面重力只有地面的1/6,這樣的引力人類難以適應,行走時就好像要飄起來了一般。

    其次,月球上沒有大氣層,這也就意味著那裡沒有氧氣,如果暴露在月球表面,人們的體液會沸騰,十幾秒內就會失去意識。更嚴重的是太陽風和宇宙輻射的長驅直入,人類的身體經受不了這麼大劑量的輻射,即便穿上厚重的宇航服,也遠遠在人們的承受範圍之外。

    沒有大氣層的月球溫差也非常大,向陽的一面能夠達到120多度,而背對太陽的另外一面則會降低到零下180多度。月球的質量過小,無法維持大氣層,因此很難改造成為宜居的星球,它的環境決定了它只適合建立月球基地,而不適合大規模移民。

    火星則是另外一種景象,火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1%,直徑約為地球的1/2,重力相當於地面的1/3,光照強度是地球的43%。火星上的1天是24.66小時,一年是687天,也會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與地球比較接近。

    火星有大氣層,含有少量的氧氣;白天最高的溫度能夠達到20多攝氏度,人體比較能夠適應;火星的土壤適合種植一些農作物,特別是根莖類的土豆;火星的表面有液態水,地下有凍土,還有冰川,有了水就有了生命的保障。

    當然,火星也有一些問題,一是火星太冷了,二是火星的大氣過於稀薄,但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我們可以將火星兩極冷凍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或者在火星表面製造溫室氣體四氟化碳。溫室效應可以提高火星大氣的溫度,還能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達到一定程度時,火星上冰凍的水就能夠融化,就能夠看見江河湖泊了。然後,我們可以把植物送上火星,透過光合作用,越來越多的氧氣會被製造出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無需像科幻電影那樣穿著厚重的太空服,而是可以走出戶外,呼吸火星的空氣,品嚐火星的水了。

    月球與火星都是人類未來太空探索的重要一環,兩者的環境不同決定了火星是更加適合大規模移民的星球,希望未來火星移民的計劃能夠早日實現!

  • 11 # 宇宙時空聯盟

    《月球之謎》

    2018.12.7

    這不是什麼可不可能的事.而是月球本身就是在幾十億年之前(比地球還古老的意思)卓越的外星人科學家團隊遵循宇宙之王的旨意專業製造了一艘超級星際飛船再認真偽裝成為星球模樣放在太陽系內使用-----為了做好太陽系的大量早已設計好的工作而採取的極其有意義的方案.

    所以月球裡就有長期駐守著一群很優秀的外星人科學家們認真工作.............他們有空了也會來地球上逛街訪問什麼的.畢竟地球上也已經有大量的外星人科學家長駐下來了.

    所以馬航MH370就是在失蹤的當天就被外星人科學家團隊輕而易舉地搬到了月球基地裡去了,至今都還在月球裡耶.區別只是正常人類對於馬航MH370就在月球上的外星人基地裡之事都不當回事!反正我也覺得這事太無關緊要了.何況只是馬航被搞走了,又不是東航被搞走.

  • 12 # 諸葛半仙兒

    最直觀的解釋,火星雖然現在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它最起碼有大氣層,透過人類長時間的改善,還是有機會在上面生存的,而月球就不同了,它並沒有大氣層,也就是說不能生成氧氣,這樣的話,人類想要在月球上面生存就必須自帶氧氣,而且沒有大氣層的話,月球的溫差是很大的,既不能隔溫,也不能鎖溫,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類想長期在上面生存很難。

    再詳細一點的解釋的話,現在人類已經在火星上面探測到了氧氣,雖然不多隻有1.6%,但是可以確確實實的肯定火星上面是含有氧氣的,雖然現在把一個正常人扔到火星上面還是會缺氧,但是畢竟是有的吧,可以改善,火星的大氣層比較薄,所以溫度會非常低,達到了零下60度左右,但是普通人都能想到它薄,咱就加厚唄,這也是能夠改善的,這個改善週期可能會很長,但最起碼給了人類一個希望,而月球呢,它既沒有水也沒有大氣,幾乎全部暴露在了真空狀態下,它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大氣保護層,如果遇到了隕石雨的話,那麼相比於火星,月球真的太危險了。

    很多人會問,不管是移民到火星還是月球,在不久的將來,等待人類的都是滅亡,因為太陽要在50億年後進化成一顆紅巨星,進而吞沒地球和其周邊的行星,如果這麼想的話,那人類就沒有進步的可能性了,只有透過不斷的探索,我們才能徹底走出這個原始的星系,去探索更加美麗壯闊的星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