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東一一
-
2 # 蘇沉船
陸遜一開始沒有火攻的計劃,但劉備的駐軍地點是陸遜所選擇,所以劉備的戰術相當的被動。
夷陵地理位置於現在的宜昌市,此處地理形勢複雜,山區佔據67.4%,丘陵佔22.7%,平原佔9.9%,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長江的江道又正好曲折,無論是水軍還是步軍都很難透過。陸遜率先派孫桓守住長江以南的夷陵,封鎖陸路要道夷陵道,自己率主力駐紮在江北,佔據著平地上的城池。劉備大軍被阻擋在這裡,沒法有效的展開全面進攻。劉備派吳班率兵八千在平地立營,劉備自率伏兵埋伏在山谷當中,陸遜卻沒上當,之後就一直僵持著對持的局勢,可見劉備軍很難在平地展開全面進攻,陸遜只留有少量平原給劉備立營。劉備被迫在數百里峽谷山地,就不得不把戰線拉長。
陸遜大概也沒法預先算計到用什麼方法擊敗劉備,拒守作戰就是為了挫敵鋒芒,等敵人露出破綻。就算劉備駐營沒有破綻,這麼消耗下去對士兵計程車氣,糧草的供應都存在問題,還可能產生疫病。
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陸遜使用的只是兵家的常態打法,而《孫子兵法》中還有一篇是專門講火攻的,火攻講究時機和實際發揮的作用,火攻的五種用途是燒人、燒糧、燒輜重、燒倉庫、燒運輸工具。火攻需要計算環境、時間、氣候,還有火攻以後需要觀察敵人是否陣勢混亂,才可以發動總攻。
所以陸遜的火攻之計應該是後來盤算出來的,吳軍和蜀軍總共對持了半年之久,在這期間有許多小摩擦,雙方也不斷觀察對方的破綻。陸遜用半年時間思考、籌劃、執行這場作戰計劃,才最合情合理。
那些神機妙算的故事都是小說家渲染出來的情節,沒有精密的籌謀,就不可能把幾萬人的軍事行動執行好。
-
3 # 孫博士侃歷史
公元222年初,隨著陸遜的主動後撤,吳國獲得了戰略上的主動,戰爭被拖入相持階段,而由於陸遜的防禦部署得當,蜀國無法繼續快速推進,被迫將快速合圍、攻略敵軍據點的戰略方針轉為消滅吳國陸遜所部有生力量的方針。然而,始終保持冷靜和剋制的陸遜,卻沒有給蜀軍太多可乘之機。這長達半年的對峙,既是戰術的對抗,也是國力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較量。今天就為大家扒一扒這場戰爭中,雙方精彩的戰術博弈。
《孫子兵法》有云“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其大意是說明,戰爭之中,應力求速勝,時間一久,軍隊計程車氣、鬥志等都會受到影響,攻城則會讓自己的兵力耗盡,還會導致國家財力的不足。久經沙場的劉備和深通韜略的陸遜顯然是都明白這個道理的。然而當戰爭不得不進入相持的階段,那就必須透過尋求戰術的變化來獲得戰場局勢的突破。
作為進攻方的劉備首先進行了一些改變,命令張南率軍圍攻夷道的孫桓。這其實很精妙的一個部署,劉備的用意不在於佔領夷道,而是希望透過圍攻作為宗親的孫桓,來引誘陸遜出戰。對於劉備而言,佔領荊州固然重要,但當雙方軍力相當時,相比於損耗巨大的攻城戰,能在野戰中殲滅吳國的有生力量,這是更好的方式。
然而陸遜並非常人,他不但看出了劉備的意圖,而且拒絕出兵解救被圍困的孫桓。其原因一是在於對孫桓能力、意志、忠誠的信任,二是避免與銳氣正盛的蜀軍正面交鋒。夷陵之戰後,孫桓也對陸遜這種全域性考量的合理排程表示了欽佩。
隨後,劉備又派遣吳班在平地紮營,示敵以弱,吳軍眾將皆欲請戰,而陸遜則認為蜀軍必有伏兵,而劉備在看見計策沒有成功後,只能讓自己部署于山谷中的人伏兵撤離。
隨著戰事的深入,雙方將士的精神和身體都已經進入了深度疲勞期,而這時主帥的調動就尤為重要了。蜀國方面,劉備並沒有做出行之有效的改變,雖然採取了一些軍事上的主動攻擊,但因為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反而使士氣更為低落。這與劉備本人年事已高,長期遠征、精力不濟有關,也與其身旁無可靠的參謀之人有關。(法正若在,或許真能化險為夷吧。)
反觀陸遜的軍隊,雖然由於戰事初期的潰敗以及長期的避戰自守也會導致士氣的低落,但處於守衛國土一方的吳軍,在士氣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此外,陸遜也採取了兩種合適的對策擴大了這種優勢。
第一、嚴明軍紀。
這一點還是由於陸遜資歷不夠,導致個別部將對其軍事戰略有所疑議,陸遜主要透過曉理和立法兩種方式來整肅軍紀、統一思想。即透過講述其戰略思想的道理、嚴明紀律來提高部隊的向心力。
第二、上表請旨。
即透過上表孫權進行請示,假孫權之口釋出命令。這一計與十二年後司馬仲達在五丈原“千里請旨”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奏表,即安撫孫權之心,又能在反攻之際統一思想。
在經歷了漫長的相持之後,蜀軍也終於開始露出破綻,而陸遜也敏銳的觀察到了這個突破口,並向其部將解釋道“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這番話精闢的論述了夷陵之戰的局勢,主要有三方面意思:第一、劉備用兵經驗豐富、很狡猾、不好對付;第二、戰爭初期、蜀軍從上至下精力都比較旺盛,而劉備本人也是考慮比較周全的,因此沒什麼破綻;第三、在相持了近半年後,蜀軍已經非常疲憊、士氣低落、而精力不支的劉備也沒有太多戰略的變化、沒有可以應對的計策了,因此可以開始反攻了。
然而,戰事的發展也並不一帆風順,吳軍的第一次反攻以失敗告終。不過,幸運的是吳軍的這一次反擊並沒有引起蜀國的足夠重視,蜀軍沒有因此而作出任何改變,既沒有加強防禦,也沒有設定伏兵,更沒有對吳軍的動向加強監視。而這一切都源於蜀軍遠征日久,士氣低落、軍士疲憊。而陸遜發動的第二次攻擊,既是採用火攻,也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火燒連營。
然而對於這一戰法的目的,我卻是有一些異議的。第一、所謂連營,並非各營緊密相連,而是各佔要點,而彼此相距應該也是有些距離的,因此不存在燒一座營地,其他營地也會跟著著火的情況。換句話說,如果每座軍營都緊挨著,那不就成一個大軍營了麼?第二、劉備建立的50餘座軍營,大多隻是為扼守要塞,轉運糧草之用,應該不會是平均分配軍力的,因此只要擊破幾座主要營地,對其他營地的攻略自然可以兵不血刃。第三、夷陵之戰地點,大約在當今重慶與湖北的交界處,這一地區的夏季確實炎熱,但也是多雨潮溼的,所謂火攻,其殺傷效果是值得懷疑的。
那麼陸遜採用火攻的意義何在呢?首先,在第一次反擊失敗後,如果不進行戰法的改變,如何驅使將士奮勇向前呢?其次,劉備各個軍營雖有距離,但應在彼此可呼應的範圍內,因此一處軍營有火光,其他多處也定能看見,這可以造成蜀軍的恐慌,能產生一定的混亂蜀軍指揮的效果。簡而言之,所謂火燒連營,與其說是一種殺傷性戰術,不如說是一種高明的心理戰術。此外,以當時雙方計程車氣、鬥志對比而言,即便當時連日陰雨,無法引火,蜀軍也很難抵禦吳軍的攻擊吧!
透過這一次的突襲後,蜀軍果然大亂,劉備收拾部隊,在馬鞍山進行了一次抵抗,然而,士氣低落的蜀軍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反而被吳軍重創,馬鞍山一役吳軍殲滅蜀軍近萬人,這一戰役也是夷陵之戰中,吳軍真正殺傷蜀國有生力量的一役。隨後,夷道的孫桓趁勢破圍加入反攻,而北岸的黃權則被截斷歸路,戰場形勢瞬息反轉。本就兵力、士氣皆處於弱勢,又損兵折將的蜀軍已經毫無戰意,只能一路向西潰敗至白帝城,得到趙雲的接應後,危機方解。
夷陵之戰中,劉備的用兵其實是可圈可點的,但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卻連續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
1.放棄水軍佔據上游的優勢,將水軍移至岸上;
2.在陸遜第一次突襲不成後,沒有尋求戰術和防禦體系的改變;
3.沒有良好的應對勞師遠征、半年時間沒有進取而引起的部隊士氣低落。而劉備本人由於年事已高,恐怕夷陵之戰的後期也很難再集中精力、認真思考對策、分析局勢了吧!
反觀陸遜,在這一戰中的指揮和謀劃則堪稱完美,他的勝利有偶然因素,卻也是合理謀劃的必然結果。
1.陸遜始終堅持自己既定的戰略方針,在戰場局勢的變化中能始終保持冷靜;
2.能有效的節制自己的部下,使部隊始終保持凝聚力;
3.準確分析戰場局勢,把握蜀軍倦怠而露出的破綻;
4.當一次攻擊失敗後,能靈活改變戰術。
夷陵之戰,蜀國損失嚴重,相比於士兵的陣亡逃散,大量人才在這一戰中的殞命,更是原本就人才匱乏的蜀國難以承受的,而吳國在這一戰中也消耗巨大,這也造成這兩國在此後很長時間都無法單獨對抗魏國,進而為日後兩國的聯盟奠定了基礎。
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工學博士三國考”
回覆列表
戰爭都是萬變的,陸遜不可能一早就可以算好以火攻,開始是把劉備引至丘陵地帶,拉長劉備的運輸線!分散劉備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