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瀟瀟子
-
2 # 追夢時光
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更能使人在煩悶中得到精神寄託。我也喜歡音樂,更喜歡以歡快有力的歌曲為伴;它的旋律足以讓人忘卻困擾的煩惱又彷彿把人帶進了愉悅的世界裡。音樂奉獻給人們的不盡盡是濃膩的樂章,而且它又是啟迪人靈魂的好朋友。
-
3 # 孫哲瀚
好的音樂是可以治癒人心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當一個人被厄運所困,無法從困境中獲得解脫,無論是精神還是思想上,都處於一種迷茫和冗雜無緒中,聽聽舒緩的音樂,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主張,音樂有調節情緒舒緩神經的功能,一首好的音樂可以短時間內把你帶入一個縹緲的境界,讓你的聽覺和內心都得到一種昇華,心靈會被歌手擴充套件的音域效果感應和陶醉,淤積在心裡的癥結,也會隨著音律的盪漾,得到相應的淡化,所以說音樂可以治療心靈的創傷,一點也不為過,每個人都有委屈、失落不被人看好、不被人理解的時刻,每個人也都有孤獨寂寞的時刻,人生不順坎坎坷坷,這是一個人的命緣所在,無法迴避無法排解,只有讓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可以蔑視一切困厄,所以調節心態是一個人必須要懂的課題。一首好的音樂,一個你喜歡的歌手就足可以滋補你一切的心靈創傷,這就是歌曲的魅力所在,不過是她所體現的內涵,還沒有完全被我們所瞭解罷了。
-
4 # 糊圖朱
因為音樂的旋律,聲音柔美,使人內心產生平伏感,同時產生聯想達到某一境界。所以心病需要心藥醫治,以無形勝有形,以無物勝有物。心病乃是一種精神創傷,導致內汾泌失調的,所以需要環境,空間,聲音來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癒效果。
-
5 # 符武小白
凝聽一首音樂,每個人的理解都有不同。
如果這種音樂,它優美的詞彙,或者動聽的旋律,又或者激情的演繹引起內心的共鳴,這種共鳴有治癒人心的效果。
-
6 # 尋夢姐姐
人們在聆聽音樂時可以減輕主觀疲勞感,變得舒心放鬆,從而改善與主觀情緒變化有關的自律神經功能。
音樂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減輕了他們的壓力和焦慮,起到鎮靜、舒緩的效果。研究人員認為,可以將音樂納入臨床治療中,有望緩解患者痛苦,幫助他們積極應對疾病。
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消除緊張、焦慮、憂鬱、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
音樂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調劑品,聽音樂不僅可以讓我們忘記一切煩惱,使心靈獲得寧靜和愉悅,對我們的健康也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
音樂療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音樂的頻率、節奏和有規律的聲波振動會引起人體組織細胞出現共振現象,這種共振可直接影響人的腦電波、心率、呼吸節奏等。
當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中,人體會分泌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這種物質可調節體內血管的流量和神經傳導。
美妙的音樂對人是一種良性刺激,使人體產生和諧的共振,並對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作用,適當聽些節奏舒緩、音色優美、悅耳動聽的音樂,可以增加幸福感,使你更快樂~
-
7 # 串串音樂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人們透過音樂陶冶情操,從音樂中獲取力量。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享受,更重要的是音樂可以影響情緒。多少年來,人們普遍認為音樂有神奇的療效,和巨大的感染力,其本身就是用有組織的樂符來表達人們內心感情的一種語言。近年來,音樂越來越多地服務於個人的需要,對肝炎病人而言,音樂可調整人的心理,而心理狀況與肝炎恢復密切相關,音樂可建立資訊溝通,對人的高階神經活動和人的大腦邊緣系統及腦子網狀結構有顯著影響,而邊緣系統對調整人體內臟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能促進分隊二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酞膽鹼等物質,協調身心健康,使人的精神世界發生變化。當人的聽覺器官感受到不同的音樂旋律時,能減輕肝病帶來的壓抑。消極、悲觀、抑鬱,焦慮不安、失望、對前途沒信心等異常心理。莊嚴的旋律賦於人豐富的想象,悠揚的樂曲促使人身心向上,輕快、抒情的音樂讓人愉快地休息,正如天文學家畢達錄拉斯說"如果我把各種優美的音調融臺在一起,就能使各種莫名其妙的妒忌行動等缺點轉化成優點"。音樂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養,緩和緊張心理,還可激發人的心理潛力,使病人感到喜悅,興奮、愉快,調動人的各系統正常功能,促進消化道活動,安定病人的情緒。悅耳的音樂,傳入大腦後,對神經系統是一個良好的刺激,而起到加速排除體內廢物,有助於肝病的治療。音樂能使人焦慮消失,更珍惜生命,給人帶來勇氣和力量,音樂與肝炎病人相伴,無疑能提高肝炎的治療效果。 音樂可使病人發洩淤積鬱悶的情緒;有人認為音樂的某些旋律或節奏可以教育人,改變人的脾氣和情緒、恢復內心能力和諧,坯具有控制和穩定人的情緒的功能,故肝炎病人多聽點音樂好。 常聽人說「音樂」可以讓人消除工作緊張、減輕生活壓力、避免各類慢性疾病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有醫學根據的。在醫學研究中發現,經常的接觸音樂節奏、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等,產生某些作用,進而使身人身心健康。音樂無形的力量遠超乎個人想象,所以聆聽音樂、鑑賞音樂,是現代人極為普遍的生活調劑。 音樂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功能呢?對健康有多少幫助呢?下列是一些資料報導: 1. 音樂可以讓身體放輕鬆,好的音樂可以紓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 2. 音樂可以敲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鬱苦悶的心情,甚至音樂還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靈治療。 3. 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適當的音樂刺激對腦部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甚至達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樂可以提升創造力、企劃力以及刺激右腦,尤其是古典樂曲,對右腦的訓練與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5. 音樂可以幫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與注意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解放。 6. 音樂的旋律可以使嬰兒呼吸平靜、心跳減緩,讓嬰兒不再哭鬧不安,也可以刺激嬰兒的大腦思維能力,讓他更聰明。
-
8 # 音樂熱評扛把子
朋友,音樂對疾病有時有著很神奇和意想不到的療效,特別是對喜愛音樂和對生活樂觀向上的患者~~ 下面我給你一些音樂對治療和緩解疾病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音樂治療功能的科學根據何在?現代神經生理學家已經透過大量的研究證明:音樂對神經結構,特別是大腦皮層,有直接影響。不同的樂曲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透過聽神經傳到大腦皮層後,能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樂曲的旋律、速度、音調不同,不僅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而且透過神經系統,可分別對心血管、呼吸、內分泌、消化、肌體運動等產生調節作用,使人鎮靜安定、輕鬆愉快、活躍興奮,從而調節情緒,穩定內環境,達到鎮痛、降壓、催眠等效果。 心理學家對音樂療法的保健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音樂能透過物理和心理兩條途徑對人產生影響。音樂的物理作用是透過音響來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音樂透過人的聽覺器官和聽神經傳入人體中,和機體的某些組織結構發生共鳴作用。美妙的樂曲透過被人體吸收,使人體的能量被激發起來,從靜態變為動態,從而對人體的機能起到積極調節作用。音樂的心理作用在於,優美的音樂能促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乙酞膽鹼等物質,起到調節血液流量和神經細胞興奮的作用。對於這一論述,已得到大量實驗證實;節奏明快的音樂,具有興奮作用,能使人心跳加快、肌肉蹦緊、情感振奮;節奏緩慢、音調幽雅的音樂,能使人產生歡樂、恬靜的情感,並起到改善皮層功能的保健作用。 音樂療法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參與性音樂療法。讓患者直接參與演唱和演奏等活動,幫助患者調節情緒,提高自信,並感到生活的樂趣,逐步建立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如52歲的女高階工程師,工作繁忙,一天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心悸,氣短,立刻去醫院檢查,診斷為冠心病,臥床休息,仍不見效。後聽友人勸告,去公園參加老年歌詠隊,一個月後,心臟早搏消失,神清氣爽,像換了一個人,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另外一種是感受性的音樂療法,讓患者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透過音樂的旋律、節奏、音色等來調節心情與內臟肌體,改善氣血執行,從而達到鎮靜、興奮、止痛、調整心律、降低血壓、調節血流量、促進消化功能等作用。前面提到的康德就是透過這種感受性音樂療法治好胃神經官能症的。 由此可見,音樂治療和藥物、手術、針灸、按摩、體療等一樣,也是一種醫治疾病,提高療效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根據不同的疾病及心理障礙,開出不同的音樂治療選單。 一、鎮靜作用: 在日本的一個火車站,每逢列車進站,因為上下車的人太多,秩序總會有些混亂,車站工作人員發現把播音室搖滾樂改為平和舒緩的古典音樂,人們就會感受到一種回家的釋然,腳步不由得放慢下來,而見不到人們神色匆匆、慌忙擁擠的現象。平穩柔美的音樂能調節人的心率和呼吸,使人消除精神緊張,起到鬆弛和催眠的作用。如莫扎特的《g大調絃樂四重奏》、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德彪西(愛之夢》、中國的傳統音樂《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等,皆可使大腦得到休息,幫助人們解除疲勞,改善失眠狀況。 二、鎮痛作用: 恐懼焦慮等情緒會使痛閾降低,愉快興奮的情緒可使病閾升高。歡快激昂的音樂對疼痛有抑制作用,並能提高麻醉的效果。用音樂可補充麻醉劑為患者拔牙、使其疼痛的比分明顯降低。病人在動手術前夕,心情多半緊張不安,音樂卻能使其達到正常穩定的心理狀態,以緩解心情。比如,民族管絃樂曲《春江花月夜》、廣東音樂《步步高》、《雨打芭蕉》、莫扎特《唐喬萬尼小夜曲》、舒伯特《天鵝之歌小夜曲》、柴科夫斯基《c大調絃樂小夜曲》等。在動手術前讓病人聽這類音樂,可以消除緊張感,減少恐懼不安的情緒。對於區域性麻醉的病人來說,有時在手術時戴上耳機靜聽這類音樂、即可起到消除緊張的作用。 三、降低血壓作用: 音樂能消除緊張和煩惱,因而對心血管系統發生良好的反射作用,促使血管舒張,緊張度降低,從而改善心腦供血狀況,並使血壓下降。據實驗,聽一曲抒情音樂,諸如,節奏徐緩、旋律優雅的中國傳統音樂,像《平湖秋月》、《姑蘇行》、《江南好》等,可讓血壓降低10-20mmHg。 四、自信作用: 缺乏自信的人聆聽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瓦格納的《湯豪金序曲》、李斯特交響詩《人生序曲》,能幫助自己增強自信,找回自我。 五、愉悅作用: 當一個人感到悶悶不樂,不妨聽聽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亨德爾的《皇家煙火音樂》、門德爾松的《a小調第三交響曲》,那輕鬆暢快的旋律,會頓時揮去心頭的壓抑感覺。 六、解除疲勞作用: 人在疲乏困倦、提不起精神的時候,需要安靜祥和並且包含歡快激情的音樂幫助進行良好的休憩,如,維瓦爾第《四季》中的“春”、德彪西《大海,交響素描三幅》、亨德爾《水上音樂》。使之重新獲得昂揚的鬥志和充沛的激情。 七、宣洩作用: 動物有透過鳴叫發洩情緒的。人類祖先最早也有透過呼叫發洩情緒。生活中不免感到壓抑、緊張、受挫,音樂可以提供一種發洩情緒、舒展心情,減低緊張的通道。如唱歌就是一種很好的宣洩情緒的途徑。唱歌既是一種身心互動的運動,又是一種精神的鬆弛,情緒的宣洩,多餘精力的發散,壓力的釋放。唱一首歌需要把歌的內容、情調以及自己的感情投入過去,這對調節自己的情緒很有幫助。由《論語》、(史記·孔子世家)可知,中國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不僅喜好音樂,經常沉浸其中,在被圍陳蔡之時也“絃歌不衰”,在齊國,“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當今,卡拉OK盛行不衰,一方面能給人帶來快感,滿足人的表現欲,另一方面,還能起到消除疲勞、緊張,恢復健康狀態的鬆弛作用。 八、協調平衡作用: 音樂的特性是“和”,音樂之美在於和諧,好的音樂是“發乎情性,由乎自然”(李費《溪山琴祝》)。音樂能使生命保持一種平衡狀態,從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擺脫內心的失衡與偏持;達到內心的平和。 當然,音樂治療和其他治療一樣,需要有一個整潔、美觀、舒適、雅靜的環境,這有助於改善心神活動,使人精神愉快、情緒安定。所以音樂治療的環境應當清雅溫靜、綠蔭濃郁,無噪音干擾,而且要空氣清新通風,陳設典雅簡樸。音樂治療特別強調因人因情而異。對於一個處於極度興奮不安狀態的病入,如果強制其聽鎮靜性的音樂,以求達到抑制興奮之目的,反而會使其更煩躁、更厭惡。 在音樂中倘佯,在音樂中呼吸,你會發現生命有一種奇妙的變化。 祝患者健康~ 祝你天天開心~~
回覆列表
“我們的身體如同節奏,我們的大腦如同旋律與和聲。”
為什麼音樂能夠用於治療呢?不僅僅因為它有趣,讓人放鬆,激勵人心,更因為音樂對於我們的大腦和身體有著深遠的影響:
1.音樂是我們大腦中的核心功能。我們的大腦是很早就準備好來反應和處理音樂。有研究表明,剛出生一天的嬰兒就能夠區別出節奏模式中的差異。世界各地的有著不同文化和不同年齡的母親都會用催眠曲有節奏的搖擺安撫哭鬧的嬰兒。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音樂的出現早於語言。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們的大腦有著天然的連線對音樂做出反應,即使它對我們的生存而言並不是“必須”的。
2. 我們的身體裡“攜帶”著節奏。你是否曾經走在街上,在頭腦裡哼著歌,注意到自己走路的節拍與歌曲是匹配的?這被稱為攜帶(entrainment)。 我們的運動系統天然的攜帶或匹配一個有節奏的拍子。當一個音樂輸入經過聽覺神經進入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時,大部分的輸入會進入大腦進行處理。還有一部分輸入會直接進到我們脊髓裡的運動神經。這使我們的肌肉自然的隨著節奏移動,而不需要我們去想它,或者嘗試。這是為什麼我們能跟著音樂舞蹈,用腳打拍子,還有隨著節拍走路。這也是為什麼音樂治療師可以幫助中風病人重新學習走路,並發展他們上肢的力量和耐力。
3. 我們對音樂的生理反應。你的每一次呼吸加速或減慢,心跳加快或平緩,或者感到脊背顫慄,都是你對音樂的生理反應。一位合格的音樂治療師能夠用這些反應幫助刺激一個處於昏迷狀態的病人,或者用音樂來有效的促進放鬆。
4. 兒童(甚至嬰兒)很容易對音樂產生反應。每位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幼年時期唱歌跳舞都是他們的天性。我的孩子在一歲前就會聽音樂搖擺身體。你有沒有看過網路上看過嬰兒跟著碧昂斯的歌跳舞?兒童能夠透過音樂,藝術,和戲劇來學習,所以在治療中對兒童來運用這些媒體是非常重要的。
5.音樂與我們的情緒相聯接。你有沒有聽到一首音樂,笑了?或者難過?無論是音樂本身,或者我們聽音樂有了聯想,音樂聯接著我們的情感系統。很多人在治療中使用它,聽一定的音樂讓來訪者產生一定的感覺。音樂與情感的便捷通道對於音樂治療師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6. 音樂幫助我們提高專注力。有次,我在給一位四歲的來訪者做治療時,她10個月大的雙胞胎姐妹來看她,與外婆在床上玩。當我開始對姐姐唱歌的時候,兩個雙胞胎停下來,盯著我足足三分鐘。即使在幼年時期,音樂能夠抓住並保持我們的注意力。這使音樂治療師能夠以提高注意力和衝動控制能力為治療目標,這兩個功能都是我們想要成功做事情所需要的基本功能。
7. 音樂與語言共享神經迴路。聆聽音樂或者唱著歌詞就如同我們聽和表達語言一樣共享著神經迴路。音樂治療師用這個特點幫助孩子學習溝通,或者幫助中風後的病人重新學習如何說話。
8.音樂能強化學習效果。你如何記住的單詞表?透過一首歌!音樂的內在結構和情感元素使其成為一個很方便的工具來教授觀念,想法,和資訊。音樂是一個有效的助記符裝置,能夠“標記”資訊,不僅使它簡單易學,而且還有利於以後很容易的再次呼叫資訊。
9. 音樂與我們的記憶相聯接。你是否曾經在開車時從電臺聽到一首歌,然後立刻思緒被帶到一個特定的地方,一個生命中特定的時間,或想起一個特別的人?音樂是僅次於嗅覺的能夠激發我們記憶的一種非常強大的方式。給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做治療的音樂治療師有著無數的故事能夠告訴大家音樂如何刺激了來訪者記憶力來回顧他們的生活。
10.音樂是一種社會體驗。我們的祖先透過歌曲,故事和舞蹈來互相建立聯絡,傳承他們的故事和知識。即使在今天,很多我們的音樂體驗也是在群體中分享的,不論是玩樂隊,小學的音樂課,在餐廳裡聽爵士樂,或者教堂裡的唱詩班。音樂讓音樂治療師能夠輕鬆的組織和促進一個團體的程序。
11.音樂是可以預見的,結構化和組織化的,這是我們大腦喜歡的!音樂常常有著可預見的穩定節拍,有組織的樂句,和結構化的曲式。如果你回想你知道的很多國家的民歌,流行,或搖滾歌曲,他們通常有主副歌的結構。這種音樂的組織方式是我們喜歡的,願意聽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些聲波能夠組成一個單音,或者整個和絃以數學比例來構建– 我們的大腦很喜歡這種可預見性和結構化的感覺。
12. 音樂是非侵入性的,安全的和令人鼓舞的。我們不能忘記,大部分人都很享受音樂。雖然不是音樂能運用在治療中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它也是音樂治療的區別於其他治療的獨特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