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讀先秦歷史,感慨西周“共和行政”、“宣王中興”這段歷史記載過於簡潔,感覺不太清楚,請方家教正!
11
回覆列表
  • 1 # 隔夜的粥

    周曆王時期,政治衰敗。他任用榮夷公為卿,實行“專利”。,專天地百物之利為王所有,將山川林木漁獵之利統歸王室,並且加重了對民眾的剝削。這就嚴重損害了正在興起的中、小貴族和廣大平民階層的利益。造成“下民胥怨,財力單竭”的局面,引起華人的強烈不滿。民眾指責厲王的暴虐行徑時,“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華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當時,周王朝的有識之士,如芮良夫、召穆公、凡伯等皆憂心忡忡並進諫厲王。召穆公曾經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壅讀作yōng),傷人必多”的道理來勸厲王廣開言路。但是厲王剛愎自用,聽不進任何規勸,繼續施行殘暴的政策。

    第一個被華人轟下臺的君主

    公元前842年,廣大的華人和部分官員、貴族以及士兵進行暴動,襲擊厲王。厲王於倉皇間逃往彘(今山西霍縣),太子靜隱匿於召公家被華人包圍,召公交出己子以代太子,這才使太子靜得免。華人暴動是一次有廣泛社會階層參加的行動,是對厲王暴虐統治的致命打擊。厲王躲避在彘邑,一直不敢返回都城。在這種情況下,朝政由衛國諸侯名和者管理,史稱“共和行政”。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所說厲王奔彘後,“諸侯釋位,以間王政”,指的就是共和行政。共伯和曾經被稱為“惠君”“聖人”,其諡號為“睿聖”,可見他擁有很高的威望。共伯和憑藉豐富的政治經驗,為穩定政局做出了重要貢獻。共和十四年(前828),“厲王死於彘,共伯使諸侯奉王子靖為宣王,而共伯復歸國於衛也”。共伯和既能力挽狂瀾,又能順應當時貴族間濃厚的宗法觀念,及時讓出權位,所以說他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人物。

    周宣王親歷了華人暴動的社會風暴,直到繼位以後,他還心有餘悸地說:“蹙蹙四方(蹙讀作cù) ,大從(縱)不靜,嗚呼!懼餘小子溷湛於艱(溷讀作hùn )。”懾於華人的威力。宣王諄諄告誠官員們"勿壅(壅讀作yōng)律庶民貯。毋敢龔橐(讀作tuó)乃侮鰥(讀作guān)寡”,“毋敢湎(讀作miǎn)於酒”宣王施政的重點是改變厲王對民眾的高壓政策,以求得周王朝的鞏固。宣王時期征討獫狁(讀作xiǎn yǔn)的戰爭取得很大勝利,“薄伐獫狁,至於太原”,一直攻打到今甘肅平涼一帶。宜王時還多次向南征伐。

    《詩經.采芑》(芑讀作qǐ)篇頌揚宣王的大將方叔率3000輛戰車和大量軍隊討伐蠻荊,彝銘中還有他率領“左右虎臣正(徵)淮夷”的記載。宣王曾經親率南仲、尹吉甫、程伯林父等大臣往徵徐方。《詩經.常武》說這次戰爭的結果是“四方既平,徐方來庭”。對於江漢地區的征伐是由召伯虎率軍進行的,也取得不少勝利。

    為了對付西戎,周宣王曾經命秦族首領秦仲為大夫。秦仲被西戎殺死後,宣王發援兵7000人助秦仲之子,終於打敗了西戎。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得周朝頗有一番中興景象。但是宣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依然存在並且有所發展。宣王不修藉田之禮,說明藉田制度正在瓦解。《國語.周語》上說:“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試圖以此來補充軍隊,結果引起大臣們的反對。宣王末年,對外戰爭接連失利。隨者著宣王逝去,其“中興”業績也就成了過眼煙雲。

  • 2 # 史中明心

    一、共和行政,史學界大多數讓同是“共伯和篡位”。

    (一)事件背景

    西周末年,周曆王常年對外戰爭,實施專利政策(直接管轄略嫌林湖澤)專制殘暴,任用奸侫大臣,又防民之口(後有成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使民不得言,激起華人憤怒,華人發動暴動,厲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執政,所以稱“共和”。共和14年,周厲王在彘地死去,太子靜繼位,號為周宣王。

    (二)史界還原

    周厲王積蓄力量,加強君主威權,打壓既得利益權貴,最終失敗外逃。

    (三)證據

    1、《呂氏春秋》提到“共伯和修其行,好賢仁,而海內皆以來為稽矣。周厲之能,天子曠絕,而天下皆來謂矣。”《魯連子》也提到“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共和使諸侯奉王子靜為宣王。”由此可見,厲王暴,而共伯和仁賢,其中利害,各位看官心知肚明,後共伯和奉王子靜為宣王,可謂獨斷朝綱。

    2、《竹書紀年》也有共伯和篡位記載。後有證據證明共伯和在厲王初為王時進王室,後被重用為三公之一,居太師之位近三十年,可見信任有加,權勢威望如日中天。

    3、國民暴亂,那民眾武器從何處來,又怎麼突破禁軍護衛直搗王城,可見,如果說沒有內外勾連,沒有資訊的及時傳遞,這種精確打擊是不可能實現的,那誰又能做到如此規模的串連呢,只能是威望權勢無比的共伯和,那反過來,如果共伯和堅決護衛厲王,那肯定也是能夠做到的。

    由此可見,是共伯和聯合官僚既得利益集團共同反對厲王的集權改革,而利用民眾的奪權事件。只不過歷史已被層層掩蓋,真相永遠在下面。

    二、宣王中興

    (一)周宣王繼位後,有鑑於厲王的專制政策,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頓朝政,大大提高了王室威信;

    (二)軍事上,藉助諸侯之力,西戎、徐國、楚國等,使國力得到短暫恢復;但在姜戎時,軍隊幾乎喪失殆盡,宣王也險被俘。

    (三)周宣王一再徵兵,造成農奴逃亡,農業受損嚴重。

    (四)晚年深居宮中,貪圖享樂。

    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增加了國民負擔;晚年的獨斷專行更加劇了矛盾,所以到其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西周敗落之象盡顯。因此宣王中興也只是前期矛盾緩和的短暫現象而已,並沒有緩解西周國勢衰落根本趨勢,也不能避免階級矛盾、王權與官僚矛盾激化,避免亡國的命運。

    國家之大,好戰必亡;國家之大,忘戰必危,古人誠不欺我。

  • 3 # 君君讀史說影

    共和執政

    中國歷史有明確紀年的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之“共和”元年。這一年(公元前841年),西周鎬京的“華人”因不堪厲王的暴政,舉行了暴動。結果是厲王被趕到彘(今山西霍縣),天子大權由他人執掌,直到共和十四年周宣王即位。然而,關於“‘共和’年間執掌國政者是誰”這個問題,歷來就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周公、召公,一說是共伯和。

    說法一:執政者周公、召公

    這一說法源於《史記•周本紀》:“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意思是兩公和衷共濟,代周王行政,採納司馬遷說法的古代著名學者不少,如韋昭(《國語解》)、杜預(《左傳注》)、司馬光(《稽古錄》)、李贄(《史納評要》)等。

    現代史學家們的觀點仍分為兩派,採納《史記》說法的人認為,當時“華人”起而暴動,僅限於反抗與厲王過度的暴政,本意並非要推翻文武以來的王統,只指望有較為仁賢的我統治者來代替厲王。當時周公是宗周(周朝有兩座都城,西部的鎬京稱為宗周,東部的洛邑稱為成周。)的第一家貴族,召公是第二家貴族,並且曾勸諫阻止厲王暴虐弭謗。

    周、召二公得到華人擁戴是很自然的事,貴族共和在當時來說不失為一種適合情勢的政治制度。再者,根據史料記載,共伯和是衛釐侯之子,厲王出奔時,釐侯尚在位,共伯和還只是侯國的一個世子,年歲亦小。在春秋時期,世卿權重,尚不敢於諸侯之位,共伯作為一個侯國的一個世子,在嫡長繼承製極端嚴格的西周,豈能輕易一躍而登周天子大位?另外,史書多記載共伯和有賢名。但正是這位甚有賢名的共伯和,同時犯下了殺兄和奪天子位的大罪,似不可信,很有可能是捕風足影,以訛傳訛。

    說法二:執政者共伯和

    這一說法源於《竹書紀年》:“共伯和幹(奪)王位 。”意思是共伯和取得執政資格。採納《竹書紀年》中說法的學者也不少,如酈道元(《水經注》)、蘇澈(《古史》)、羅泌(《路史》)、顧炎武(《日知錄》)、梁玉繩(《史記志疑》)等。

    現代採納《竹書紀年》的學者認為,共伯和是海內皆知好行仗義之人,因而在厲王出奔、太子年幼、政局動盪之際,“諸侯奉和以行天下事”(《魯連子》),很合乎當時人的意願,當時他雖然還是世子,但仍然可以“幹王政”。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有厲王被逐時,“諸侯釋位,以間王政”之語,杜預注“間”為“猶與也;去其位,與治王之政事”,雖然沒有明說“釋位間政”的人是誰,但可推斷必然是在外的諸侯。孟康注《漢書》雲“共伯,入為三公者也”也可作為證明。

    進而言之,據《國語》描寫共伯和事蹟與《史記》年表為平王十三年,推算共伯和在20歲及以上。大凡有過人才智者,必定不待壯年後才有所為,何意斷言身為世子的共伯和年僅二十,就不能“幹王位”?

    當時國勢顛蕩,急切需要一位能控制局勢又的民心的人,卿士們雖顧念宗制,也有不得已讓共伯和干政的可能。從另一方面看,以共伯和德行不符來否定他曾經干政,也是有失偏頗的,歷史上每一件新的進步無不表現為了對於某種神聖事物的褻瀆,表現為陳舊事物的日漸衰弱,以及對人們習慣崇奉秩序的叛逆。純粹的道德化標準不能作為解釋與衡量歷史是否進步的最高標準,更何況是在討論取代暴虐的周厲王這個具體問題上。

    宣王中興

    周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後,召公把太子靜奉為天子,即周宣王。

    宣王中興就是周宣王面對內憂外患的動盪局面,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呈現出經濟短暫興旺的景象。

    首先是在政治上,他表明不搞壟斷,有事與大臣共同商議,《毛公鼎》上記載“周宣王釋出的政令要有毛公的簽字才有效”;她申令各級官吏不要欺壓百姓,不可貪財,不準酗酒,以扭轉官府中腐敗的作風。

    其次是在經濟上,取消了厲王時期的專利政策(專利政策指一切土地、山林、河塘為王室所有。),放寬了對山林川澤的控制。

    最後是在法制上,宣佈“不藉千畝”,廢除籍田典禮。這是在周王室的區域內廢除奴隸制和籍田制。籍田制是讓奴隸耕種皇室和奴隸主貴族土地的一種制度。奴隸們沒有自由還要受到“田畯”(田畯:管理奴隸耕種的官)的鞭打和監督,田地裡收穫的所有果實,全部歸奴隸主貴族所有。廢除籍田制,是把貴族、王室的公田分給奴隸們,讓他們去耕種,然後王室收取一定成果。不僅增加了財政收入,還緩和了厲王時形成的緊張的階級矛盾。

    宣王憑藉暫時得到恢復的國力,開始對外征戰,北伐玁狁、西戎,南征荊蠻、淮夷,出現“中興”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修之死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還是曹操對曹植一系的打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