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典K線
-
2 # 郭之晞律師
如果看過周小川撰寫的《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就明白《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相關內容的出臺屬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資管行業其實已經發展了20年之久,隨著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快速發展、規模攀升、涉及從業主體之多、利益訴求之繁複、行業操作規範之複雜,明確資管業務的監管協調性這一需求已箭在弦上。截至如今,中國尚沒有一部上位法來規範整個資管行業,作為一行三會與外管局聯合釋出的《指導意見》,作為一則提綱挈領性的政策性檔案必將整個資管行業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在討論資管新規(即《指導意見》)對於私募基金行業的影響之前,筆者需要先幫助讀者明確整個《指導意見》內容貫穿的幾個核心關鍵詞:資金池、多層巢狀、剛性兌付、影子銀行、套利空間、槓桿水平、資管主體、資管產品。言歸正傳,筆者將帶領讀者細緻分析《指導意見》未來生效後將對私募基金行業產生的重要影響。
一、明確私募基金資管業務的主體身份。
《指導意見》規定“資產管理業務作為金融業務,屬於特許經營行業,必須納入金融監管。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同時,在答記者問中,也對“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進行了解釋,即“主要指私募基金的發行和銷售,對私募基金的發行和銷售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指導意見”。
對於這一條,坊間解釋頗多,甚至有專家將之解釋為明確了私募基金的金融機構的主體地位。當然,2017年5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及一行三會共同釋出了《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資訊盡職調查管理辦法》確實將“私募投資基金”以及“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分別列入金融機構的範疇。但是,從29條的法條文意解釋出發,可知,私募基金的補充說明是對於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的但書解釋。即,一般情況下,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但是私募基金是非金融機構的例外。
由此可知,私募基金本身在此處並不是金融機構。
但是,另一方面,但書規定性解釋也可推知,在未來的資管新規中,更傾向於將私募基金產品作為資管產品來規範,也就意味著,在《指導意見》生效後,契約型私募基金以及有限合夥制私募基金的規劃與執行很可能受制於多層巢狀、槓桿分級等的規定。
二、明確了私募基金的投資期限。
《指導意見》第十五條規定:“為降低期限錯配風險,金融機構應當強化資產管理產品久期管理,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最短期限不得低於90天……資產管理產品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應當為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並明確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退出安排。未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退出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
該條已經從私募基金投資期限、退出機制等方面明確了私募基金僅能進行封閉式資產管理操作,一定程度避免了資金池業務產生。
三、明確了禁止資金池業務。
同樣是第十五條,已經明確規定:“金融機構應當做到每隻資產管理產品的資金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徵的資金池業務。”
讀者或許對資金池這一術語並不陌生,但是涉及私募基金的資金池業務,概念和操作本身就複雜得多。
資金池,顧名思義就是資金的沉澱。資金池業務的概念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的界定,筆者借鑑王慶華紀委書記在《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座談會上的講話》(銀監發〔2011〕76號)中的定性,他明確指出資金池理財產品採取“滾動發售、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的運作模式,提出“不規範的資金池理財業務是指不同型別、不同期限的多隻理財產品同時對應多筆資產,無法做到每隻理財產品的單獨核算和規範管理。”
筆者用更為形象的說法來解釋資金池業務的運營模式與風險所在。一個水池,有多個進水口和多個出水口,如果能夠把水池進行區域劃分,A進水口對應A出水口,各個水口一一對應,就能保證各個水池區域的數量控制。但是,如果將所有進出水口直接對接整個大水池,那麼水池排空的時間就主要取決於進水口的水量與出水口水量的博弈。一旦進水口的水量減少,而出水口出於某種情形大幅增加出水,水池排空的風險就變得不可控。在這個比喻裡面,進水口就是資金池業務的募集資金業務,出水口就是兌付業務。
由此可知,私募基金的資金池義務意味著兌付風險、違約責任等一系列的問題。《指導意見》透過資金池業務的禁止性規定、期限錯配的限制以及投資期限的規定等措施以減少這類不必要的金融風險產生。
四、明確了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人要求。
與《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相比,《指導意見》明顯提高了私募基金的投資人標準。
一方面,《指導意見》規定了“私募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透過非公開方式發行”,明確了私募基金產品的受眾即合格投資者。
另一方面,《指導意見》第五條緊隨其後,明確了合格投資人的標準。“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隻資產管理產品不低於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一)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二)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三)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隻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於單隻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於單隻權益類產品、單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合格投資者同時投資多隻不同產品的,投資金額按照其中最高標準執行。”
從金融資產300萬提升到了500萬,同時對於投資產品的金額進行多樣化的區分。提高合格投資者門檻,意味著直接減少了合格投資者的數量,也就意味著私募類資管產品也要遵守同樣的投資者資質底線和認購標準,有利於促進私募募集行為的規範,同時也加劇私募基金行業的競爭力。
五、明確了私募基金的託管要求。
基於現行規定,私募基金產品的託管並非強制性規定。在一些私募基金中,基於投資人共同的意思表示,可以約定不託管,但是需要明確所採取的其他保障私募基金財產安全和糾紛的解決機制。
但是,《指導意見》明確規定:“本意見釋出後,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資產應當由具有託管資質的第三方機構獨立託管,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明確了私募基金的槓桿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現行的規定中,證監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規定:”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總資產佔淨資產的比例不得超過140%,非結構化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即“一對多”)的總資產佔淨資產的比例不得超過200%.”其中只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參照本規定執行,將私募股權基金排除在外。
但是,《指導意見》明確規定:“每隻私募產品的總資產不得超過該產品淨資產的200%。計算單隻產品的總資產時應當按照穿透原則合併計算所投資資產管理產品的總資產”。
如果讀者對於槓桿、總資產、淨資產還十分困惑,筆者簡單介紹一下。總資產=負債+淨資產,槓桿與負債屬於孿生兄弟,槓桿越大意味著負債越多,現在回頭思考趙薇透過自有淨資產6000萬(並不嚴謹,見諒),準備透過個人信用以及股權質押借款購買價值30多億的上市公司股權,這就是槓桿收購。一旦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等也納入負債比例(槓桿比例)規範之中,意味著未來私募股權基金的槓桿倍數限制即為1,換句話說就是總資產最多就是“負債=淨資產”。
顯而易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速,規模壯大。而槓桿不清是中國金融監管的重要風險點,私募基金行業的槓桿倍數限制只是早晚問題。
七、明確了私募基金投資非標債權的限制。
非標債權如果讀者較為陌生,那麼我們將之理解為場外債權業務可能更好。傳統的私募基金業務中較少存在風險準備金、投資非標債權的限額,更為常見的是為股權類資產提供擔保。
但是,《指導意見》已經明確規定:“金融機構不得為資產管理產品投資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或者股權類資產提供任何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的擔保或者回購承諾。”
由此可知,《指導意見》從公司治理與風險隔離層面規定了私募基金業務禁止為關聯業務擔保的相關內容。
綜上所述,傳統層面的私募產品一直是面向擁有一定規模金融資產、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較強的合格投資者,所以對其的監管都是松於公募產品,以強化尊重市場主體意思自治的監管理念。但是隨著各類資管產品和主體的發展壯大,強化監管,統一規則,避免監管套利已是大勢所趨。由此推知,未來的私募基金行業監管必然日趨規範。
-
3 # 小王聊理財
私募股權投資就是指的投資非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的股權,簡稱PE吧。對於許多投資人來說,PE是一個非常誘人的專案,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投資某個PE,結果該公司上市,投資人賺了很多很多倍,如何如何的新聞。
那麼,是不是真的呢?還有就是PE專案是如何運作和賺錢的?市場上比較流行的私募股權專案一般投資企業的轉板或者定增計劃,時間通常在五年以上。
比如說我有一家公司叫滴吧,我說當你在下班回家打不到車的時候,透過它你就能在街邊刷開一輛腳踏車騎回家,現在市場上還沒有這類產品,一旦上市,市值到多少多少億,大約你可以賺多少倍。
結果你調查了,市場上真沒有同類的,你投資100萬可以給你10%股權,於是你就投資了。那麼這時候,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冒的風險有哪些?
看看合同,你什麼時候能拿回錢?如果公司上市,比如A股或者是新三板,那麼你可以轉讓股權,或者券商包銷,這是你的退出方式。如果沒有上市成功呢?如果,公司不承諾回購,那麼你的退出就出現麻煩了,你得等待下一個接盤俠,也就是下一次融資有人願意接走你手中的股權。
因此專案做什麼很關鍵,而且專案能不能持續發展也是關鍵。如果拿到最後,沒人接盤呢?回報有沒有且不說,本金呢?
所以PE的專案是長期投資,為了吸引資金注入一般宣稱的收益都在年化十幾個點或更多。但是長期投資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私募股權投資最大的核心在於專案本身的質地以及最終是否能成功退出。
-
4 # 鵬城說
私募股權投資簡稱PE,從投資方式角度看,是指透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透過上市、併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
簡單的講,PE投資就是PE投資者尋找優秀的高成長性的未上市公司,注資其中,獲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動公司發展、上市,此後透過轉讓股權獲利。
-
5 # 1921007135違
也就是私募股權投資,從投資方式角度看,是指透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透過上市、併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
-
6 # 千層金19
一、什麼是私募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投資於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的一種投資方式 。 從投資方式角度看,私募股權投資是指透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透過上市、併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
二、 私募股權投資有什麼特點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PE),也翻譯成“私有權益投資”、“私募資本投資”等形式,這些不同的翻譯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私有權益投資的以下特點:
(一)在資金募集上,主要透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募集,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透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也是以私募形式進行,絕少涉及公開市場的操作,一般無需披露交易細節。
(二)多采取權益型投資方式,絕少涉及債權投資。PE投資機構也因此對被投資企業的決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決權。反映在投資工具上,多采用普通股或者可轉讓優先股,以及可轉債的工具形式。
(三)對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或者投資於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因流動性差被視為長期投資(一般可達3年一5年或更長),所以投資者會要求高於公開市場的回報。
(五)沒有上市交易,所以沒有現成的市場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出讓方與購買方直接達成交易。而持幣待投的投資者和需要投資的企業必須依靠個人關係、行業協會或中介機構來尋找對方。
(六)比較偏向於已形成一定規模和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形企業,這一點與VC有明顯區別。
(七)投資回報方式主要有三種:公開發行上市、售出或併購、公司資本結構重組。對引資企業來說,私募股權投資不僅有投資期長、增加資本金等好處,還可能給企業帶來管理、技術、市場和其他需要的專業技能。相對於波動大、難以預測的公開市場而言,私募股權投資資本市場是更穩定的融資來源。在引進私募股權投資的過程中,可以對競爭者保密,因為資訊披露僅限於投資者而不必像上市那樣公之於眾。
(八)PE投資機構多采取有限合夥制,這種企業組織形式有很好的投資管理效率,並避免了雙重徵稅的弊端。
(九)投資退出渠道多樣化,有首次公開募股IPO、售出(TradeSale)、兼併收購(M&A)、標的公司管理層回購等。
-
7 # 陳超明律師
私募股權基金行業起源於風險襲投資,在發展早期主要以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擴張融資為主,因此風險投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同義詞。從1980年代開始,大型併購基金的風行使得私募股權基金有了新的含義,二者主要區別在投資領域上。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範圍限於以高新技術為主的中小公司的初創期和擴張期融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物件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併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在國內的一般機構調研報告中,一般都將風險投資(VC)和私募股權投資(PE)統一為風險投資的通用表述。簡稱則為PE/VC。如果非要發掘他們的區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 投資階段,一般認為PE的投資物件主要為擬上市公司,而VC的投資階段相對較早,但是並不排除中後期的投資。
2. 投資規模,PE由於投資物件的特點,單個專案投資規模一般較大。VC則視專案需求和投資機構而定。
3. 投資理念,VC強調高風險高收益,既可長期進行股權投資並協助管理,也可短期投資尋找機會將股權進行出售。而PE一般是協助投資物件完成上市然後套現退出。
另外,PE基金與內地所稱的“私募基金”有著本質區別。PE基金主要以私募形式投資於未上市的公司股權,而私募基金主要是指透過私募形式,向投資者籌集資金,進行管理並投資於證券市場(多為二級市場)的基金。
實際上PE也是在投風險較高的專案,只是他們要保證很高的成功率,才能獲得高收益。關鍵就在於專案成功與否和PE的選擇,以及PE是否介入有很大關係。PE和VC只是投資行為細化的結果。只是從投資階段、金額來區分PE、VC可能還不夠,PE一般都對track record(比如盈利)有一定的要求;而VC在這方面要求要低很多,往往認可商業模式、管理團隊、發展潛力等就可以投資,有時有些融資者只有一項還在實驗室的技術或者一個新鮮的idea就去找VC融資,所以VC的工作更像是一個企業家,要參與很多企業管理、運營方面的事情。
-
8 # Z博士講BP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私募基金選擇投資的企業大多數已經到了比較後期的地步,企業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規模,產業規範了,為了迅速佔領市場,獲取更多的資源,他們需要大批次的資金,那麼,這時候私募基金就出場了。大多數時候,5000萬~數億的資金都是私募基金經常投資的數額。換取股份大多數時候不會超過20%。一般而言,這些被選擇的公司,在未來2~3年內都會有極大的希望上市成功。融資商業計劃書定製,詢zboshi007
去年注資阿里巴巴集團16億美金的銀湖資本(Silver Lake)和曾經投資過的Digital Sky Technology則是私募(尤其做科技類的)翹楚公司。而這16億的資金也是歷史上排名前幾的一次注資了。
-
9 # 孫建波
私募股權投資(PE, Private Equity)是指透過私募基金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廣義PE覆蓋了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前的各個階段,如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擴充套件期、成熟期和Pre-IPO,狹義PE則主要是指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併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的私募股權投資,一般針對創業投資後期(相對而言,VC一般針對創業投資初期)。PE在投資時會重點考慮未來的退出機制,如IPO、併購或管理層回購,透過退出實現獲利。
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募集主要透過非公開方式向特定少數機構或個人投資者募集,為封閉式基金,投資期限較長,一般可達到3-5年,屬於中長期投資。這種投資的流動性差,且風險較高,因此為有效保護投資者,證監會要求只有符合要求的合格投資者才能投資於此類基金,他們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具體要求為: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理,且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隻權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私募股權投資模式主要包括:(1)增資擴股(新發行股份出售給新股東或原股東,股份總額增加);(2)股權轉讓(原股東將自己股份讓渡他人,股份總額不變);(3)其他方式(前兩者並用,或與債券投資並用等)
-
10 # 鷹朋投資
簡稱“PE”也就是私募股權投資,從投資方式角度看,是指透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透過上市、併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翻譯的中文有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資本投資、產業投資基金、股權私募融資、直接股權投資等形式一個極富吸引力的商業事件——民間合夥私募 合夥私募,即利用有限的一切可以產生價值的資源,運用市場法則,透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達到資本創利的最大化。 夥私募”在美國稱之為“亮點經濟”,意思就是放到哪裡哪裡就能迅速致富。“合夥私募”的財富聚集是利用人際網路——人際關係和市場倍增理論來發展的行業,實際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人際網路——人際關係”來發展,不過在這裡可以重點強調它是最低量化了“人際網路——人際關係”的發展,而財富的分配是按照科學、公正、公平、人性的“三級兩晉制”進行紅利分配。這個專案,目前的法律即沒有明確規定合法,也沒有明確規定違法,是一個灰色專案,是一個合情合理的民間輔助式專案。不合法也不違法行業。
-
11 # 空山拾風雨
私募投資,又叫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是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股權投資,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包括髮展資本(Development Finance),夾層資本(Mezzanine Finance),基本建設(Infras-tructure),管理層收購或槓桿收購(MBO/LBO),重組(Restructuring)和合夥制投資基金(PEIP)等。
在中國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四種:
二、是大型的多元化金融機構下設的投資基金。這兩種基金具有信託性質,他們的投資者包括養老基金、大學和機構、富有的個人、保險公司等。有趣的是,美國投資者偏好第一種獨立投資基金,認為他們的投資決策更獨立,而第二種基金可能受母公司的干擾;而歐洲投資者更喜歡第二種基金,認為這類基金因母公司的良好信譽和充足資本而更安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
12 # 致上談兵
有限合夥人(LP)指基金的提供者,一般合夥人(GP)指基金的管理者兩方面合起來就採用有限合夥的方式。20世紀以來,風險投資行為採用的主要組織形式即為有限合夥(LP),且通常以基金的形式存在。投資人以出資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而基金管理人以普通合夥人的身份對基金進行管理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這樣既能降低投資人的風險,又能促使基金管理人為基金的增值勤勉謹慎服務。
有限合夥制基金及基金管理企業的合夥人分為有限合夥人(LP)及普通合夥人(GP)。簡單而言,有限合夥人即真正的投資者,但不負責具體經營;只有其中的普通合夥人有權管理、決定合夥事務,負責帶領團隊運營,對合夥債務負無限責任。
-
13 # 伍治堅
讓我們從一個真實的案例說起。
2017年9月,美國知名玩具連鎖店,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正式申請破產保護。2018年3月,玩具反斗城提交動議,尋求破產法院批准其開始公司清算。幾天後,玩具反斗城的創始人,查爾斯·拉扎勒斯(Charles Lazarus)去世。
這家歷史長達70年左右的玩具店巨頭,曾經陪伴著無數孩子一起成長。去玩具反斗城逛一下,買個玩具,是很多孩子生日時能夠收到的最好禮物。
在公司發展的巔峰時期,玩具反斗城每年的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僱傭的員工超過6萬人,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連鎖商店超過800家。然而這一切,都隨著公司的破產,和公司創始人的去世,一下子煙消雲散。
如此一家久負盛名的全球知名玩具店,怎麼會說倒就倒?玩具反斗城倒閉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些什麼?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們需要把時鐘撥回到2005年。
2005年,三傢俬募股權基金經理,科爾伯格·克拉維斯(KKR)、貝恩(Bain)和 沃那多(Vornado)共同出資買下玩具反斗城。
一個值得強調的細節是:當時買下玩具反斗城的價格,是66億美元。但三傢俬募股權,實際的出資額,為13億美元。剩下的53億美元,都來自於貸款。
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其中的操作模式:假設你看中一家店,你很喜歡並且想把它買下來。店主告訴你,要買可以,價值100塊。你告訴他,沒問題。你從口袋中摸出20塊,然後從別處借了80塊,把這家店買了下來。買下來之後,這家店需要承擔那80塊的負債,並且每年還利息和本金。
在金融中,這種操作手法,叫做槓桿收購(LBO)。顧名思義,槓桿收購的意思,就是指“借錢收購”。在很長一段時間,槓桿收購和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指的是一個意思。或者說,私募股權投資,其核心就在於藉助槓桿的力量來收購企業標的。
具體來講,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流程如下。
首先,基金經理需要確定收購的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價值被低估的公司,或者經過改革以後,其股價有很大上升空間的公司。
其次,基金經理需要借到需要的資金,以完成對目標的收購工作。大部分這樣的操作,都涉及到高槓杆(比如在玩具反斗城收購中,自有資金和舉債的比例高達1:4)。對於基金經理來說,能夠拿到大量的槓桿資金,是完成其投資目標的重要一環。
接下來,在私募股權基金獲得公司絕對的管理權後,基金經理會對公司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圖提高其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資本的使用率。這些操作的目的,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提高股價。
在公司的股價被提升以後,私募股權需要做最後一步,那就是把公司賣掉套現。由於整個投資過程帶有非常高的槓桿率,因此如果操作得當的話,私募股權的投資回報是非常誘人的。一般來說,成功的私募股權投資,其內部回報率(IRR)在25%以上。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對於私募股權投資興趣濃厚的原因所在。
一些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私募股權投資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就是高槓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透過高槓杆進行收購操作?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槓桿對於投資回報率的放大作用。
在這裡,讓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
假設我們手頭有本金1萬元。同時從其他人那裡借了4萬元。這樣一共可供投資的資金有5萬元。
現在假設市場上漲10%。因此我們賺了5,000元(5萬X10%)。由於槓桿的作用,我們的投資回報率一下子上升到50%(5000/10000。當然,在現實中我們還需要扣除借款利息,因此淨回報率會低於50%)。
如果沒有借那4萬塊,我們的投資回報率是10%。透過借貸,投資回報率上升到50%。這就是槓桿的魔力。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槓桿是一把雙刃劍。槓桿能夠放大盈利,同時也能放大損失。
比如我們假設市場下跌10%。如果沒有加槓桿,那麼我們的損失就是10%。但是現在加了槓桿,我們的損失也被放大到50%。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槓桿,就好像是“火上澆油”。如果我們能夠控制火勢,那麼加了槓桿以後,火力能夠為我們所用,加速完成一開始設定的目標。但是,槓桿的風險,恰恰在於“玩火自焚”。如果火勢控制的不好,那麼到最後,投資者的損失也會被加倍放大。
槓桿收購的一個最大的風險,就在於被收購公司,往往會背上鉅額債務,導致其被收購以後每年都需要支付高昂的財務費用(利息),極大的拖累公司的發展策略。
以玩具反斗城為例,在2005年完成了這筆大規模的收購以後,玩具反斗城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費用,就高達4億美元。這就好比你去和別人比賽賽跑,但是你身上還要背一塊大石頭。更何況,玩具反斗城面對的競爭對手,是像亞馬遜這樣的網商巨無霸。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下,玩具反斗城終於倒了下來。
當然,在這筆失敗的槓桿收購中,私募股權基金,也蒙受了重大損失。參與收購玩具反斗城的科爾伯格·克拉維斯、貝恩和 沃那多,在這樁收購中,共虧損了12.8億美元,可謂是一次昂貴的教訓。
公平的講,優秀的私募股權,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以貝恩資本為例。在本專欄的歷史文章,《貝恩資本能幫你賺錢麼?》中,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一些有趣的資料。比如在1984~1999年間,貝恩資本為他們的投資者取得了240億美元的投資回報。如果計算已經退出的投資專案,他們為投資者帶來的年回報為173%。如果算上還沒有退出的投資專案,貝恩資本為投資者創造的年回報為88%。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些業績回報足以亮瞎各國投資者的雙眼。
但是,貝恩資本慣用的高槓杆收購投資策略,也充滿了爭議。
舉例來說,貝恩資本在1994-1998年共投資了77個公司。其投資回報的70%,來自於這其中的10個最成功的大滿貫。但是,在這10個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中,有4個(40%)在貝恩資本退出以後申請破產。
在這段期間內貝恩資本做的所有的投資中,大約有10%的標的最後不是破產就是血本無歸,投資者在這些投資中的損失為100%。
金融暢銷書,《門口的野蠻人》,寫的就是私募股權基金,透過高槓杆,收購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最後令該公司破產收場的精彩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有空時去看看。
說到底,私募股權投資,從事的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活動。如果執行得當,踩準時點,那麼私募股權投資,可以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但是由於該投資策略一般都帶有高槓杆,因此如果時運不濟,或者執行不力,那麼它對於投資者,以及被收購公司造成的傷害,也是十分驚人的。在嚴重的情況下,導致被收購公司像玩具反斗城那樣關門倒閉,並不是沒有可能。
在【小烏龜學投資】系列的最近幾篇文章中,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了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是這三種金融機構,有什麼共同點?
在我看來,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的投資策略和商業模式完全不同,其贏利點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經營活動的背後,有一個共通的邏輯,那就是:提高公司股價。
不管是參與公司併購的投資銀行,或者是致力於股東激進主義的對沖基金,抑或是專注於槓桿收購的私募股權,其投資活動共同的邏輯,就是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資本效率,降低企業費用,提高企業利潤率,以期抬高企業的股價,並最終賣出獲利。
這也是為什麼,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在現代資本主義體系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資本主義體系,賴以運轉的核心邏輯,就是資本的逐利。因為有逐利的資本,我們才會有各種投資行為和買賣交易。而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其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並期望在短時間內獲得最大化的資本回報。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正是由於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的存在,導致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差別,更加懸殊,資本的優勢更加明顯。比如在任何新資本控制一家公司以後,想要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管理層能夠想到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裁員以節省工資開支。因此,在過去幾十年,工會的力量越來越弱;工人的薪水漲幅,和資本回報相比差距越來越大,這並不是什麼偶然的現象。當然,這些現象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是另一個更大和更深的話題,已經遠遠超出本文的範圍。而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在這些現象背後所起的作用,值得我們研究和深思。
-
14 # 唐人說
私募基金就是發起人以非公開的途徑私下募集的資金私募基金被大多用來投資證券。私募基金大體上分為四類:第一類,私募證券類基金。這種基金一般是透過向個人投資者或者機構投資者發放證券的方法執行的,由於採取的是非公開的方式,因此發放證券的手續避免了很多繁瑣的步驟,易於操作,但是缺點是基金的流動性比不上公募發行的速度,而且數額受到嚴格的限制。第二類,私募股權類資金。這類資金通常被用來投資股權,也是透過非公開的方式集齊的,是當今很多非上市公司首選,雖然基金是私募的,但是募集物件都是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或個人。第三類,創投基金類。這類基金是為一些有潛力創業的個人或者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專門設立的資金,創業風險很大,而且創業需要花費的時間很長,因此這類基金屬於長期投資,在選擇這類基金時一定要謹慎。第四類,其他基金類。除了以上三種類型的基金以外,證券,股權,創業投資等基金的衍生品以及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基金都自動劃為其他類別。
回覆列表
私募是相對公募而言的,就是不能進行公開募集的股權基金,這種將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和公募基金一樣存在,成為資本市場中重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目前在國內已存在多年,對募集物件有嚴格的要求,國內近幾年也出現一些做的不錯的私募基金如之前的”澤熙“,因合格投資者的要求,所以私募基金面向的都是高淨值客戶,並不為普通投資者瞭解太多,尤其一些業績非常好的做的都比較低調。